《生理学》课件:第四节 耳的听觉功能_第1页
《生理学》课件:第四节 耳的听觉功能_第2页
《生理学》课件:第四节 耳的听觉功能_第3页
《生理学》课件:第四节 耳的听觉功能_第4页
《生理学》课件:第四节 耳的听觉功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节 耳的听觉功能,贝多芬,朗朗,声音处理的“高高手”,蝙蝠,声波,声波特性(频率和强度),1.听觉的适宜刺激是声波。频率范围为20-20000Hz。 声调 -频率;声强 -声音强度。 2.听阈:人能听到的最低声强 3.最大可听阈:极限声强,受检者感受到压迫感或疼痛。 4.最大可听阈曲线:由各振动频率的最大可听阈连接成的曲线。 5.听域:听力曲线和最大可听阈曲线之间所包含的面积。,人耳的听阈与听域,本节内容,Section A 外耳和中耳的功能,Section B 内耳(耳蜗)的功能,Section C 听神经动作电位,Section A 外耳和中耳的功能,一、外耳的功能,二、中耳的功能,三

2、、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一、耳的解剖结构,外耳,中耳,内耳,耳廓(集音),外耳道(增压),耳蜗和前庭器,鼓膜、听骨链 咽鼓管,三、声音的传导途径,1.气传导:,声波经外耳道引起鼓膜的振动,再经听骨链和卵圆窗膜进入耳蜗.,2.骨传导:,声波直接引起颅骨的振动,再引起位于颞骨骨质中的耳蜗内淋巴的振动传递途径.,3.关系:正常时气传导较骨传导为灵敏。,4.意义:临床上常通过检查患者气传导和骨传导受损的情况,判断听觉异常的产生部位和原因。,声波振动,外耳 external ear,中耳 middle ear,内耳 inner ear(耳蜗的内淋巴液corti 器声-电转换),神经冲动 action po

3、tential,听觉中枢,听觉Audition,听觉的产生过程,1.主要功能:将传递到耳蜗的机械振动转变为神经冲动。,Section B 内耳(耳蜗)的功能,2.结构:耳蜗和前庭器官组成,分界膜:前庭膜和基底膜 三个腔:前庭阶(外淋巴)、鼓阶(外淋巴) 和蜗管(内淋巴),耳蜗解剖结构,螺旋器(柯蒂器)解剖结构,1、基底膜的振动和行波理论,行波学说:,1.卵圆窗振动基底膜振动 振动由底部向顶部行进。,2.高频率最大振幅基底膜底部,3.低频率最大振幅基底膜顶部,耳蜗的感音作用中,基底膜的振动是一个关键因素,二、耳蜗的感音换能作用,听觉器官是如何辨别 不同音频和音强呢?,蜗底,对音频(音调)的辨别:

4、,主要取决基底膜Basilar membrane的振动部位,蜗底感受高音频,蜗顶感受低音频,不同音调感觉,蜗顶,特定传入N,听觉中枢特定部位,对音强(响度)的辨别:,主要取决于基底膜Basilar membrane的振幅大小,感受声音响度大,强音,基底膜振动幅度大,基底膜振动如何引起毛细胞的兴奋呢?,静止时,声音传入,毛细胞兴奋和感受器电位,纤毛移动激活机械门控钾通道,毛细胞兴奋和感受器电位,-70-80mV,1、耳蜗内电位:,+160mV,+80mV,毛细胞RP,毛细胞内外电位差,耳蜗内电位,0电位,参照电极,探测电极,三、耳蜗生物电:,与蜗管外侧壁的血管纹细胞膜上的Na+-K+泵: 泵血浆

5、K+入内淋巴泵Na+回血浆有关。正值 特点:对缺氧、哇巴因敏感(Na+-K+泵的耗能有关),产生机制:,1.定义:当耳蜗受到声音刺激时,在耳蜗及其附件结构所记 录到的一种与声波的频率和幅度完全一致的电位变化,是多个毛细胞的感受器电位的复合表现。 2.特点: 1)一定强度范围内,微音器电位频率、幅度与声波呈线性. 2)无真正的阈值,无潜伏期和不应期,不易疲劳,不发生适应现象. 3)具有一定的位相性。,2.微音器电位,3.总和电位(SP),1.定义: 在高频率、高强度的短纯音刺激期间,在蜗管或鼓阶内可记录到一种直流性质的电位变化。,2.复合电位: 毛细胞感受器的电活动和听神经末梢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6、。(正SP+负SP),第五节 前庭器官的功能,前庭器官解剖结构:三个半规管、椭圆囊和球囊。,椭圆囊 球囊 半规管,一、前庭器官的感受装置和适宜刺激比较,囊斑,囊斑,壶腹嵴,耳石膜,耳石膜,终帽,直线变速运动(乘车),重力变速运动(乘电梯),旋转变速运动,动毛-静毛相对移动感受器电位神经电位变化,二、前庭反应和眼震颤,(一)前庭反应,1.定义: 前庭器官受刺激兴奋后,引起不同骨骼肌和内脏功能改变现象。,2.表现:骨骼肌肌张力改变,维持平衡。 内脏晕车,晕船表现。,(二)眼震颤,1.定义: 躯体做旋转运动时,眼球出现一种特殊的往返运动现象。,2.表现形式:以水平震颤常见,有快动相和慢动相。 人向左转时眼球向右慢移,向左快移。 人停止旋转时眼球向左慢移,向右快移。,3.临床意义:检查前庭功能。 一般正常持续15-40秒,若时间增长,表示前庭功能过于敏感,易晕车,晕船。,名词解释:听阈、最大可听阈、听域、行波理论、耳蜗微音器电位 简答题 1)试述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思考题,(三)声音的传导途径,气传导:,正常时听觉的引起,是由于声波经外耳道引起鼓膜的振动,再经听骨 链和卵圆窗膜进入耳蜗,这一条声音传递途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