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课件:传染病-1-2016_第1页
病理学课件:传染病-1-2016_第2页
病理学课件:传染病-1-2016_第3页
病理学课件:传染病-1-2016_第4页
病理学课件:传染病-1-2016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基础医学院病理学系 高 航,传染病(),记录最早的一次瘟疫-雅典大瘟疫 公元前430前427年,雅典发生大瘟疫,近1/2人口死亡。 “身强体健的人们突然被剧烈的高烧所袭击,眼睛发红仿佛喷射出火 焰,喉咙或舌头开始充血并散发出不自然的恶臭,伴随呕吐和腹泻而来的 是可怕的干渴,这时患病者的身体疼痛发炎并转成溃疡,无法入睡或忍受 床榻的触碰,人们像羊群一样地死亡着,有些病人裸着身体在街上游荡,寻 找水喝直到倒地而死。甚至狗也死于此病,吃了躺得到处都是的人尸的乌 鸦和大雕也死了,存活下来的人不是没了指头、脚趾、眼睛,就是丧失了 记忆。” - 修昔底德。,人类史上十大传染病死亡事件,雅典大瘟疫(公元前

2、430年) - 像羊群一样地死亡着 安东尼瘟疫(公元2世纪中期) - 多种瘟疫集体爆发 查士丁尼瘟疫(公元541年) - 世界第一次大规模鼠疫 欧洲黑死病(1347年) -肆虐三百年,死亡近两亿 灭绝印第安人的天花(15世纪末) -人类史上最大的种族屠杀 肆虐两个世纪的黄热病(1648年) - 惟一强制免疫的疾病 霍乱横行的19世纪(19世纪) - 无法估量的损失 西班牙大流感(1918年) - 二十世纪人类的噩梦 俄国斑疹伤寒(1917年) - 战争的帮凶 疟疾(19世纪-现在) - 仍在肆虐的瘟疫,我国传染病发病情况,消灭或几近消灭: 天花、麻风、脊髓灰质炎 得到控制但发生率有上升者: 结

3、核、梅毒 新出现的传染病: SARS、禽流感、 甲型H1N1,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SARS) (2003年),甲型H1N1流感(2009年),埃博拉出血热(2014年,西非),中东呼吸综合征(2015年,韩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类,概 述,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通过一定的传播途径进入易感人群的个体而引起的一组疾病,并能在人群中引起局部或广泛的流行。,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具有特定的病原体 病原体有一定的传播途径和入侵方式 在人体内往往定位于一定的组织或器官 病变发展有一定的规律性 基本病变均表现为炎症 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和地域性 患者病后具有一定的免疫力,传染病的一

4、般特征,病原体进入细胞内,直接引起细胞死亡 病原体释放内、外毒素杀伤细胞 引起免疫反应,通过免疫介导引起组织损伤,病原体的致病机制,传染病的结局,痊愈、转为慢性、蔓延扩散、甚至死亡。,传染病 与时俱进 送瘟神 任重道远,结核病 肠道传染病 伤寒 细菌性痢疾 肠阿米巴病,性传播疾病 淋病 梅毒 尖锐湿疣,结核病 Tuberculosis,结核病的历史,从1815年滑铁卢战役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 20-60岁的成年人中,肺结核的死亡率是97%。 1945年特效药链霉素的发明之前,此病是不治之症。 后来又发明了异烟肼(雷米封)和对氨基水杨酸, 1957年这三种药物联合使用,结核病得到有

5、效的治疗。 现代细菌学科学奠基人、结核杆菌的发现者罗伯特柯霍 曾说过:“结核病对人类的危害十分严重,即使那些最可 怕的传染病如鼠疫、霍乱也应列于其后。”,Robert Koch,Germany,2016年3月24日 第21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联合起来消除结核病,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 目前,全国约有肺结核患者499万,位居全球第二位,感染人数多:约占全国人口的45% 患病人数多:活动性肺结核患者450万 死亡人数多:13万/年 新发患者多:新发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45万/年,其中 传染性肺结核患者65万/年 耐药患者多:结核病耐药率28%,中国耐多药结核病人 数占全球 1/4-1/

6、3 农村患者多,我国结核病疫情的特点,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肉芽肿病,全身各器官均可发生,以肺结核最为常见。 典型病变:结核结节形成干酪样坏死。,结核病,病原菌:结核分枝杆菌 (人型、牛型),病因和发病机制,抗酸染色法,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播(最常见、最重要) 消化道传播(带菌食物) 皮肤伤口感染(少数) 发病机制:无内外毒素,不产生酶类,由菌体成分 免疫反应和变态反应(型) 产生细胞免疫需30-50天 ,PPD试验阳性。,病因和发病机制,结核杆菌引起的免疫反应和变态反应,18.结核杆菌有时呆在结核内也不急于繁殖出来,跟人体打起了持久战,变态反应 - 免疫反应,机体对结核杆菌感染的病变,增生

7、,渗出、坏死,以渗出为主的病变 以增生为主的病变 以坏死为主的病变,基本病理变化,机体抵抗力低,菌量多,毒力强或变态反应较强 病变部位:好发于肺、浆膜、滑膜及脑膜等处 病变特点:浆液性炎或浆液纤维素性炎 结 局:完全吸收 转变为以增生为主或以坏死为主病变,以渗出为主的病变,以渗出为主的病变,免疫反应较强, 细菌量少,毒力较低时 形成具有诊断价值的结核结节,以增生为主的病变,以增生为主的病变,镜下: 中 央-干酪样坏死 周 围-上皮样细胞及郎汉斯巨细胞 最外围-淋巴细胞及成纤维细胞,以增生为主的病变,结核结节,干酪样坏死,以增生为主的病变,上皮样细胞,以增生为主的病变,结核结节,以增生为主的病变

8、,朗汉斯巨细胞,结核结节,肉眼: 单个结核结节非常小,直径约0.1mm,肉眼和X线片不易看见。 结节境界分明,约粟粒大小,呈灰白半透明状。 有干酪样坏死时略显微黄,可微隆起于器官表面。,以增生为主的病变,菌量多、毒力强、机体抵抗力低或变态反应强 以渗出为主或以增生为主的病变可继发干酪样坏死 干酪样坏死在病理诊断上具有一定意义,以坏死为主的病变,以坏死为主的病变,均匀细腻,质地较实,状似奶酪,红染无结构的颗粒状物,结核病基本病变与机体免疫状态,1.转向愈合 吸收、消散: 渗出性病变 X线:边缘模糊、密度不均匀、呈云絮状的阴影逐渐缩小或被分割成小块,甚至消失。- 吸收好转期 纤维化、钙化: 增生性

9、病变和小的干酪坏死灶纤维化瘢痕愈合 较大的干酪坏死灶纤维包裹、钙化 X线:纤维化病灶边缘清楚,密度增高的条索状阴影;钙化灶密度高,边缘清晰的阴影。 - 硬结钙化期,基本病理变化的转化规律,转向愈合 吸收消散,转向愈合 纤维化 钙化,钙 化,基本病理变化的转化规律,纤维化,2. 转向恶化 浸润进展: 病灶周围出现渗出病变或坏死 X线:病灶周围出现絮状阴影,边缘模糊。 - 浸润进展期 溶解播散: 干酪样坏死物液化自然管道排出空洞形成 自然管道、淋巴道、血道播散 X线:病灶阴影密度深浅不一,出现透亮区及大小不等的新播散病灶阴影。 - 溶解播散期,基本病理变化的转化规律,转向恶化 浸润进展,X线:浸润

10、进展期,转向恶化 溶解播散,转向恶化 溶解播散,转向恶化 溶解播散,空 洞,结核空洞,新结核病灶,旧结核病灶,溶解播散期,基本病理变化的转化规律,肺结核病,契诃夫,肖邦,鲁迅,林徽因,费雯丽,李叔同,肺结核19世纪的“白色瘟疫”,在1848年的一场演奏会接近尾声时,肖邦终因身 体极度衰弱而倒下,他咳出的鲜血染红了琴键。肖 邦的病情已十分严重,结核菌几乎彻底摧毁了他的 肺,耗尽了他的体力,没多久他就完全卧床不起了。 次年10月17日,肖邦在一长串的咳嗽声中离开了人 世,那年他才39岁。,大英博物馆收藏的这具木乃伊生前就患有肺结核,初次感染和再次感染结核杆菌时机体反应性不 同,肺部病变有不同特点

11、初次感染原发性肺结核病 再次感染继发性肺结核病,肺结核,(一)原发性肺结核病,初次感染结核杆菌 多见于儿童 病理特征:原发综合征 肺的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结核 原发灶多位于上叶下部或下叶上部近胸膜处,直径1-1.5cm, 灰白色,中央多为干酪样坏死。 X线:哑铃状阴影,原发病灶,+,淋巴管炎,+,肺门淋巴结结核,=,原发综合征,肺门淋巴结结核,肺的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原发综合征,结局: 1、自愈(95%):吸收、纤维化、钙化 2、恶化: 病灶扩大:渗出、干酪样坏死、空洞形成 播散:支气管:小叶性干酪样肺炎 淋巴道:淋巴结结核 血 道:肺或全身粟粒性结核病,(一)原发性肺结核病,(二)继发性肺结核病,再次感染结核杆菌 多发生于成人 对结核杆菌已有免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