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地球之巅-(上课)课件.ppt_第1页
登上地球之巅-(上课)课件.ppt_第2页
登上地球之巅-(上课)课件.ppt_第3页
登上地球之巅-(上课)课件.ppt_第4页
登上地球之巅-(上课)课件.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登上地球之巅,郭超人,1.速读课文,概括文章内容。 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中国人第一次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过程。 3.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开拓创新精神。,学习目标,整体感知: 速读课文,把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的经过划分成几个阶段,在原文中画出相关语句。,世界第一峰珠穆朗玛简介 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中国西藏同尼尔、印度等国边境,绵延长达2400多里,主脉海拔平均超过6000米,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喜马拉雅”在藏语中就是“冰雪之乡”的意思。这里终年冰雪覆盖,其中最为高耸的则是位于中国和尼泊尔边界上的珠峰,高达8848.13米,是世界最高峰。 珠峰峰顶的最低气温常年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空气

2、稀薄,经常刮七八级大风,十二级大风也不少见。风吹积雪,四溅飞舞,弥漫天际。由于珠峰的地理环境独特,具有重大的科学研究价值,1960年中国登山队征服珠峰活动简介,1960年3月19日,中国登山队在海拔5120米的珠峰下一块宽阔的谷地上建起大本营。参加这次活动的共有214名队员和工作人员,为尽早征服珠峰,他们做了大量周密的准备工作。 为确保登顶成功,登山队把夺取珠峰的战斗分成四个“战役”,分别制定到达6400米、7600米和8300米的攀登高度,再返回大本营,最后从8300米处突击顶峰。3月27日傍晚完成了第一个“战役”。28日,另一批登山队员出发,打响第二个“战役”。4月11日,上升到7300米

3、高度。29日,登山队开始了第三次征服高度的战斗。5月3日晚上,登上了8600米的高度,并安全返回大本营。5月24日上午,四名精选的队员从8500米的高度开始了对珠峰的冲刺。于25日凌晨成功登顶,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从北坡攀上世界最高峰的创举。,登山三阶段,1960年3月19日,中国登山队在海拔5120米的珠峰下一块宽阔的谷地上停下来。这就是登山队的大本营。参加这次登山活动的共有214名队员和工作人员,他们有着共同的目标:登上珠峰,为国争光。,字词认读 缭绕 砭骨 履践 崔巍 滞留 窒息 匍匐 养精蓄锐 巉岩 朦胧 嗡嗡,bin,lio ro,l jin,cu wi,zh,zh,p f,x ru,c

4、hn,mng lng,wng,词语积累,整体感知: 速读课文,把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的经过划分成几个阶段,在原文中画出相关语句。,整体感知: 速读课文,把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的经过划分成几个阶段,在原文中画出相关语句,完成下面的表格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王等四人向珠峰最后380米高度冲击,“第二台阶”挡住了他们的去路,通过搭人梯,终于登上岩顶,向最后二三百米路途艰难前进。刘连满留氧气,写遗书。,三名队员借着星光和反照的雪光,匍匐前进,登上峰顶,完成从北坡攀登的创举,突击主峰,到达8830米处,氧气全部用完,问题探究,三位队员最后的胜利是靠什么力量 取得的?,登顶过程中作者着意描写了哪三大困难?这样描

5、写有什么作用?,课文中有不少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它们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作者叙述事件有详有略,选择最典型的事件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请举例说明。,靠意志、毅力、团结合作和牺牲精神。是团结协作,共同奋斗的结果,是集体主义精神的胜利。,三位队员最后的胜利是靠什么力量 取得的?,寒冷、黑夜和缺氧。这三者都构成对生命的极大威胁。作者在行文中处处表现这些困难对于队员的严峻考验。正是在这样的考验面前,才充分体现了队员们勇往直前和不畏艰险的精神。,登顶过程中作者着意描写了哪三大困难?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课文中有不少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请找出来,想想它们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作者除了尽力渲染恶劣的自然环境外

6、,还不时用闲笔描写美丽的珠穆朗玛峰的景色。这些描写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阅读的紧张之余还可以求得放松,来欣赏一下美丽的珠峰景色。这在阅读效果上可称为一张一弛,给人美的享受。,本文叙事,详略得当,说说文章重点写了什么?为什么要详写?,(1)详写征服“第二台阶”的经过。因为这一“台阶”被外国探险家认为是不可逾越的,1924年英国赫赫有名的登山家马洛里和欧文就是在这一带失踪的。中国登山队员逾越“第二台阶”表现了他们坚强的意志和大无畏的精神,表现了他们团队协作的精神。,(2)详写刘连满同志宁可自己牺牲也要把氧气留给同志的事迹。表现他舍己为人的牺牲精神。,文章集中写了刘连满哪些事例?,甘当人梯; 放

7、弃登顶; 留下氧气。,你觉得王连满是怎样一个人?,一个默默奉献、顾全大局、勇于牺牲、意志顽强的人。,文章为什么单用了两个段落来突出写他一个人,刘连满的身上,集中了登山队群体的优秀品质,单写他,是通过对他的典型描写,来表现以他为代表的登山队群体的精神风貌。,不畏艰险 队员们征服“第二台阶” 勇往直前 刘连满作人梯、留氧气 团结协作 舍己为人,从中看出,体味精神,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写作借鉴:,1、请概括出文中详写了哪些典型事件?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一是详写了四名英雄征服“第二台阶”的过程(岩壁陡滑危险,用“人梯”翻越,黑夜中攀登的艰险及想到英国登山家的失踪);二是详写了刘连满宁可自己牺牲也要把

8、氧气留给同志的事迹。,这样写有助于突出人物的崇高的精神品质。,c、重点记叙部分则应加以生动的 描写,还可以加入议论抒情。,b、有重点地记叙,其余情节则可略或一笔带过;,懂得记叙复杂的事件应:,a、选择典型事例和典型人物;,2、从课文的详写中懂得写作上哪些技巧?,3、作者除了尽力渲染恶劣的自然环境外,还不时用闲笔描写美丽的珠穆朗玛峰的景色。试找出来,读一读,体会一下这些语句好在哪里?,这些描写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阅读的紧张之余还可以求得放松,来欣赏一下美丽的珠峰景色。这在阅读效果上可称为一张一弛,给人美的享受。,珠 穆 朗 玛 峰,珠峰中绒布冰川的景色,小结:,1、这篇新闻报道,记叙了英勇的中国登山健儿,从珠穆朗玛峰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