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音乐与人生》.ppt_第1页
第一节《音乐与人生》.ppt_第2页
第一节《音乐与人生》.ppt_第3页
第一节《音乐与人生》.ppt_第4页
第一节《音乐与人生》.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中音乐鉴赏(必修),授课教师:张正洪,凭借声波震动而存在,在时间中展现。通过人的听觉器官而引起的各种情绪反映和情感体念。简单的说音乐是一门声音的艺术、时间的艺术、听觉的艺术、情感的艺术。,什么是音乐:,第一单元,学会聆听,孔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人的修养是从诗歌开始的, 人的自立是从学习礼仪开始的, 完美人生却是从音乐开始的。,音乐到底能给我们人类的生活带来什么? 这个问题似乎很难回答却又无法回避,那么就让我们敞开心怀来面对吧!,诸葛亮设空城计,思考?,听音乐应该先从什么入手? 怎样听音音乐才是正确的方式呢?,听懂音乐关键要感受音乐的基本要素?,音乐的基本要素是指:构成音乐的各种元

2、素,包括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和音色 由这些基本要素互相结合,形成音乐中常用的“形式要素”,如:节奏、旋律、和声、音色、力度、速度、调式、曲式、织体等。,1、节奏:,指音乐运动中音的长短和强弱。,节奏是构成音乐的第一元素, 是音乐的骨架。,2.旋律(音乐的灵魂),旋律也称“曲调”。高低起伏的乐音按一定的节奏有秩序地横向组织起来就形成旋律。 上行旋律: (光明、喜悦、胜利、积极向上) 下行旋律: (忧伤、哀愁、苦闷、失落、压抑),3.和声(音乐的血肉),和声包括“和弦”及“和弦进行”。和弦的横向组织就是和声。 在大小调体系中, 主和弦(do、mi、sol 或la、do、mi) 是调式的和弦中心。,

3、4、音色 (是由发声体所决定的),音色分两大类 人声音色 (童声 男声 女声等) 器乐音色 (钢琴 小提琴 二胡等),欣赏,草原放牧 吴祖强、王燕樵、刘德海曲 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中的第一部分。乐曲表现的是蒙古族少年龙梅和玉荣抗严寒、斗风雪、保护集体财产的内容。全曲分为:草原放牧、与暴风雪搏斗、在寒夜中前进、党的关怀记心间、千万朵红花遍地开,五个部分。,引子:乐曲可分为三段,第一段是引子。 第一主题:,草原放牧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第一部分,模仿主题音乐的节奏,感受音乐表现的画面及情绪? A组:2/4 XXX XXXXX XXXXX XXXX X B组 2/4 X X X X X X X X ,

4、乐曲第二段描写草原的小姐妹们在蓝蓝的天空下,绿绿的草原下放牧,马儿在欢快的奔跑,羊群在愉快的嬉戏。(欢乐),音乐表现怎样一个画面?,第二主题:乐曲的第三段描写了草原小姐妹和羊群们玩耍累了在休息,乐曲描写了草原的美丽景色,描画着草原人民的幸福生活。(抒情),民族风情: 蒙古人居住蒙古包,有着待人热情诚恳的传统美德,以粗狂豪放、胸怀坦荡而著称。饮食以粮、乳、肉、奶茶为主。蒙古男女老少皆穿长袍腰带,高腰靴子。,作者简介: 吴祖强(1927- )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代表作:琵琶协奏曲草原英雄小姐妹、舞剧鱼美人、红色娘子军等。王燕樵(1937-)作曲家。代表作:草原英雄小姐妹(合作),电影音乐大河奔流等

5、。刘德海(1937-)琵琶演奏家。代表作:十面埋伏、彝族舞曲等。,请思考问题,主奏乐对 乐器是什么?,琵琶简介: 我国传统乐器,分为“直项琵琶”和“曲项琵琶”两种类型。可独奏和合奏,唐朝是其发展高峰期;现代的琵琶由曲项演变。,协奏曲(concerto) 西洋式体裁。以一件或两件乐器为主乐器(小提琴、钢琴、长笛),其它乐器围绕主乐器协同演奏。如: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我肯定他是我所有作品中最好、最真诚的作品,我从来没有像爱他一样爱过我的任何一部作品。”,第六悲怆交响曲 第四乐章,作家介绍,柴科夫斯基(1840年5月7日1893年11月6日),俄罗斯浪漫乐派作曲家。出生于沃特金

6、斯克一个贵族家庭。 柴科夫斯基(1840-1893)俄国作曲家。他的创作基本上可划分为两个时期。 创作前期:正值俄国民主阶层普遍觉醒、反对农奴制的斗争走向高潮的时期。此时,他的作品充满了明朗、乐观、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创作后期:出于亚力山大三世血腥统治的黑暗年代,悲观主义的思想情绪强烈的影响着俄国知识分子。柴科夫斯基这个时期的作品,常常表现出一种苦闷彷徨,不知所措的思想情绪。具有很高艺术成就的第六(悲怆)交响曲集中地反映了他的这种世界观。,全曲共分为四个乐章: 第四乐章则是以生命的熄灭来结束;同样音乐也是简短的。也就是说柴可夫斯基想写一部有关人生青春、爱情、老年、死亡的哲理性交响曲。 第四乐

7、章音乐的情绪是异乎寻常的悲愤,悲怆交响曲表达了人生深刻的悲剧性,仿佛作曲家由于悲戚、痛苦和疲倦而万念俱灰,再也鼓不起生活的勇气了。如果柴可夫斯基没有突然逝去,他也许会在这首作品首演的九天后,从新奋起继续创作和他那惋惜的过去,希望将来,永不满足现在的生活。,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这部交响曲是柴科夫斯基创作的最后一部交响曲,也是他最钟爱的一部作品。第四乐章是一部又名“安魂曲”的悲剧性作品,但在悲剧的过程中也可以感受到肯定生活的意志和力量。,欣赏 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本曲节奏、旋律有什么特点?情绪怎样? 节奏舒缓、旋律多下行、速度缓慢、 力度多渐强或渐弱 蕴含着一种凄凉悲切、 低落深沉的情绪,拓展与研究,比较草原放牧和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分析其相关形式要素上的特点,说说这些形式要素发挥了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