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内科学各论疾病部分 家族性异常脂蛋白血症 内容课件模板,内科学疾病部分:家族性异常脂蛋白血症,别名:,型高脂蛋白血症,残粒移去障碍病,家族性3型高脂蛋白血症,家族性血脂蛋白异常症,宽病,宽脂蛋白病。,内科学疾病部分:家族性异常脂蛋白血症,身体部位:,全身。,内科学疾病部分:家族性异常脂蛋白血症,科室:,心血管内科。,内科学疾病部分:家族性异常脂蛋白血症,简介:,家族性异常脂蛋白血症(familial dysbetalipoproteinemia,FD)又名型高脂蛋白血症,由Gofman于1954年最早描述此症,由于当时发现此症患者主要表现为多发性肌腱处皮肤黄色瘤和手掌面线条样黄色瘤,因而曾称之
2、为结节性黄色瘤。,内科学疾病部分:家族性异常脂蛋白血症,病因:,家族性异常脂蛋白血症原因_由什么原因引起家族性异常脂蛋白血症 (一)发病原因 目前认为,型高脂蛋白血症是由多因素异常所致。除存在Apo E的异常变异外,常需合并其他的遗传或环境因素的异常。由于Apo E的异常,造成含有Apo E的脂蛋白(CM、VLDL和IDL)代,内科学疾病部分:家族性异常脂蛋白血症,病因:,谢障碍,而其他的遗传或环境因素则可能引起富含三酰甘油的脂蛋白合成增加。两者同时存在,则产生明显的高脂蛋白血症。 (二)发病机制 富含三酰甘油的小肠性脂蛋白(乳糜微粒)残粒和肝性脂蛋白(VLDL)残粒主要是通过受体介导的过程从
3、循环血液中被清除。在这个过程中,Apo E起着关,内科学疾病部分:家族性异常脂蛋白血症,病因:,键的作用。当Apo E发生变异时如Apo E2,就不能与肝脏脂蛋白受体进行正常结合,因而引起患者体内的含Apo E的脂蛋白残粒聚积。Havel等首先观察到,将从型高脂蛋白血症患者体内分离出来的Apo E2与磷脂形成复合物,这种复合物被LDL受体摄取的速率明显减慢,提示Apo E,内科学疾病部分:家族性异常脂蛋白血症,病因:,2被LDL受体识别存在缺陷。Wersgraber等进一步研究证实,型高脂蛋白血症患者的ApoE2与LDL受体的亲和力仅有正常Apo E3的1%2%。同时,Gregg等也发现,Ap
4、o E2无论是在正常人或是在型高脂蛋白血症病人体内,其清除速率都明显延缓,提示这种代谢障碍是由于,内科学疾病部分:家族性异常脂蛋白血症,病因:,配体的缺陷而不是因受体的缺陷所致。 由于Apo E的变异,凡含有Apo E的脂蛋白在体内的代谢都可能发生障碍。人体内的乳糜微粒、VLDL和IDL都富含有Apo E,所以这些种类的脂蛋白在体内代谢均可发生紊乱,因而引起血浆中乳糜微粒、VLDL和IDL浓度升高。然而,对于型高脂,内科学疾病部分:家族性异常脂蛋白血症,病因:,蛋白血症患者的低LDL浓度(即较正常人群低)现象似乎不好解释。或许会有人认为,由于Apo E2与LDL受体结合缺陷,引起VLDL颗粒清
5、除减少,这可能使VLDL转化为LDL的比例增加。所以,型高脂蛋白血症患者的血浆LDL浓度有可能因其生成增加而升高。然而,型高脂蛋白血症患者的血,内科学疾病部分:家族性异常脂蛋白血症,病因:,浆LDL浓度不但没有升高,反而明显低下。对于这一现象有两种可能的解释。其一是,由于肝脏LDL受体摄取乳糜微粒和VLDL残粒障碍,使肝细胞内的胆固醇含量减少,游离胆固醇的含量亦下降,因而反馈性引起细胞膜表面的LDL受体上调(即LDL受体数目和活性增加),肝脏摄取LDL的能力增加,继,内科学疾病部分:家族性异常脂蛋白血症,病因:,而使血浆中LDL浓度降低。另一种解释是,由于体内LDL的生成减少所致。已知体内的L
6、DL是由肝脏合成的VLDL经脂解后生成的IDL转化而来,这一过程中受许多因素的影响。Apo E可能是影响这一转化过程中很重要的因素。有实验表明,Apo E参与正常的VLDL脂解过程。虽然,目前有关I,内科学疾病部分:家族性异常脂蛋白血症,病因:,DL转化成为LDL的过程尚不甚清楚,但是有资料表明Apo E变异会使这种转化受到明显的影响。有人发现型高脂蛋白血症患者的肝源性-VLDL,在正常Apo E3的作用下能转化为LDL,而Apo E2则无这种作用。此外,临床上观察到型高脂蛋白血症患者的血浆LDL水平低下伴随有IDL水平显著升高,也支持这种解释。,内科学疾病部分:家族性异常脂蛋白血症,症状及病
7、史:,家族性异常脂蛋白血症症状_家族性异常脂蛋白血症有什么症状 在北美和欧洲人群中,大约1%为Apo E2携带者。但是,实际上绝大多数Apo E2携带者并不表现为高脂蛋白血症,仅2%的Apo E2携带者发生明显的高脂蛋白血症。这样,估计人群中型高脂蛋白血症发生率为1/50万,内科学疾病部分:家族性异常脂蛋白血症,症状及病史:,所以Apo E2携带者血浆中均存在一定数量的-VLDL。 1.发病年龄 型高脂蛋白血症在儿童和青少年期是罕见的,至今仅有少数个案病例报告。男性患者较女性多见,而且男性患者的发病年龄明显较女性提前。女性通常在绝经期后才发病。同时存在糖尿病或甲状腺功能减低也可使本病发病年龄,
8、内科学疾病部分:家族性异常脂蛋白血症,症状及病史:,提前。 2.黄色瘤 患型高脂蛋白血症的病人常出现多种皮肤黄色瘤。由于某些黄色瘤并不出现在其他类型的高脂蛋白血症,所以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意义。其中最具有特征的是掌纹条状黄色瘤(xanthoma striata palmaris),即在手掌面皱褶处出现黄色的脂质沉着。未经治疗的,内科学疾病部分:家族性异常脂蛋白血症,症状及病史:,型高脂蛋白血症患者约一半可见到这种黄色瘤。此外,还可见到其他类型的黄色瘤,例如,结节状或结节疹状黄色瘤。结节状黄色瘤常位于肘、膝和指关节处,不过这种黄色瘤并非型高脂蛋白血症所特有。黄斑瘤和肌腱黄色瘤有时也可见到,但肌腱黄
9、色瘤在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时更为多见。 3.早发性动脉,内科学疾病部分:家族性异常脂蛋白血症,症状及病史:,粥样硬化 早发性或加速性动脉粥样硬化见于1/31/2的型高脂蛋白血症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生在下肢周围血管与发生在冠状动脉一样常见。这种情况与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时血管受累的部位有明显的不同,后者的下肢血管受累明显少见。为什么在型高脂蛋白血症时易合并下肢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其,内科学疾病部分:家族性异常脂蛋白血症,症状及病史:,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在胆固醇喂饲动物模型中观察到,血浆中-VLDL浓度显著升高时,合并的周围动脉粥样硬化较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多见。提示型高脂蛋白血症患者易合并周围血管病变
10、可能与其血浆-VLDL浓度显著升高有关。 在一组型高脂蛋白血症病人数量较大的观察中,43%的病人合并有,内科学疾病部分:家族性异常脂蛋白血症,症状及病史:,周围血管病变,约1/3的患者有确立性冠心病。男性患者血管受累出现症状时的年龄(平均为40岁)较女性患者的年龄(平均为50岁)早。一般认为,型高脂蛋白血症患者若血浆胆固醇水平明显升高,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是很高的。 新近有人对93例型高脂血症病人进行颈外动脉、冠状动脉和,内科学疾病部分:家族性异常脂蛋白血症,症状及病史:,外周动脉的粥样硬化分析,以评价不同部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频率及其相互关系,发现有颈外动脉粥样硬化者占13%,有冠状动脉
11、病变者占22%,而有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者占27%,但3个部位同时有病变者并不多见。 4.伴随疾病 某些系统疾病常与型高脂蛋白血症伴随存在,并可能加重型高,内科学疾病部分:家族性异常脂蛋白血症,症状及病史:,脂蛋白血症。近1/2的型高脂蛋白血症患者有血浆尿酸水平升高,但多数患者并无症状,仅4%的患者在临床上发生痛风。型高脂蛋白血症者合并糖耐量异常亦多见,然而发生糖尿病者则为数不多。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若与本症合并存在,会加重其血脂异常。相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则可减轻血脂异常甚至使高脂,内科学疾病部分:家族性异常脂蛋白血症,症状及病史:,血症消失。 现将型高脂蛋白血症的临床表现总结于表1。 ? 目前
12、在临床上尚没有诊断型高脂蛋白血症的简便可靠的方法。不过有些特征可提示和支持本症的诊断。 1.无肝病存在的掌黄色瘤或结节性黄色瘤;但是并不是每例型高脂蛋白血者,内科学疾病部分:家族性异常脂蛋白血症,症状及病史:,都可发现黄色瘤。手掌部位出现的黄色瘤几乎可确立本症的诊断,而其他类型的黄色瘤并非本症所特有,亦可见于其他类型的高脂蛋白血症。 2.血浆胆固醇浓度和三酰甘油浓度均明显升高且程度相当(例如,都接近400mg/dl)者,应想到型高脂蛋白血症。曾经认为,型高脂蛋白血症患者的血浆胆,内科学疾病部分:家族性异常脂蛋白血症,症状及病史:,固醇和三酰甘油浓度波动很大,但新近的研究结果表明,该症患者的血脂
13、浓度波动并无明显的特征性。 3.血浆中-VLDL被认为是诊断型高脂蛋白血症的主要依据。血浆中的VLDL富含胆固醇酯(大于25%,正常为15%左右)即是-VLDL的特征之一。一般可通过测定两种比值来反映VLD,内科学疾病部分:家族性异常脂蛋白血症,症状及病史:,L中含胆固醇酯量的程度:VLDL-胆固醇/血浆三酰甘油比值。这一比值0.3(mg/mg)对型高脂蛋白血症几乎有确诊意义;而比值0.28(mg/mg)提示可能为型高脂蛋白血症。VLDL-胆固醇/VLDL-三酰甘油比值。该比值1.0(mmol/mmol)对诊断型高脂蛋,内科学疾病部分:家族性异常脂蛋白血症,症状及病史:,白血症很有价值。 4.
14、血浆进行琼脂糖电泳时,证实有宽带存在,支持型高脂蛋白血症的诊断,但并不十分可靠。如果能采用超速离心的方法,分离VLDL,将VLDL进行琼脂糖电泳,若VLDL移动至-位置,则对型高脂蛋白血症的诊断价值更大。 5.诊断型高脂蛋白血症最可靠的生化,内科学疾病部分:家族性异常脂蛋白血症,症状及病史:,标记是Apo E表型或Apo E基因型的测定。 Apo E2与上述任何一个特征同时存在,即可确立型高脂蛋白血症的诊断。Apo E的表型或基因型不会因其他因素而发生改变。,内科学疾病部分:家族性异常脂蛋白血症,诊断:,家族性异常脂蛋白血症鉴别诊断_如何诊断家族性异常脂蛋白血症 与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家族性高
15、三酰甘油血症、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血症等进行鉴别。详见表2。 ?。,内科学疾病部分:家族性异常脂蛋白血症,并发症:,家族性异常脂蛋白血症并发症_家族性异常脂蛋白血症有哪些并发症 可出现早发性动脉粥样硬化,尤其是周围血管病变较冠状动脉硬化常见。此外早发冠心病的概率也较高(男性平均40岁,女性约为50岁);掌纹条状黄色瘤等并发症。,内科学疾病部分:家族性异常脂蛋白血症,治疗:,家族性异常脂蛋白血症治疗方法_如何治疗家族性异常脂蛋白血症 (一)治疗 型高脂蛋白血症患者对治疗反应通常较好。对于多数患者来说,通过饮食治疗或与纠正共存的代谢紊乱同时进行,则常可使血脂水平降至正常。所谓共存的代谢紊乱是指甲状腺功
16、能减低、肥胖、没有控制的糖尿病和过量,内科学疾病部分:家族性异常脂蛋白血症,治疗:,饮酒等。一般说来,治疗高脂血症首先是考虑饮食疗法,其基本方法是对超体重者限制热卡摄入,并减少食物中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含量。对型高脂蛋白血症患者的治疗也适应这一基本原则。 若6个月的饮食治疗不能使血脂浓度降低至正常,则应开始采用药物治疗。可选用的治疗药物有烟酸类、三羟基三甲,内科学疾病部分:家族性异常脂蛋白血症,治疗:,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Statin类)、纤维芳酸类和鱼油等。 (二)预后 本病男性动脉硬化的临床表现出现在50岁左右,周围血管病变很常见。冠心病发病率也增加;女性绝经期后期出现周围血管病变及冠心病较非本病患者为速。,内科学疾病部分:家族性异常脂蛋白血症,预防:,家族性异常脂蛋白血症预防_家族性异常脂蛋白血症怎么调理 1.目前对本病尚无特效的预防办法,要加强防治人员对本病的认识,了解本病的危害和严重后果。 2.患有此病的患者要主动接受低脂肪和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治疗。及时选用适宜的降血脂药物坚持治疗。 3.患者要定期检测个人,内科学疾病部分:家族性异常脂蛋白血症,预防:,的血脂,使之维持在正常水平。 4.积极预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儿童练字教学课件图片
- 2025年度南漳县招聘高中笔试备考试题含答案详解(培优a卷)
- 脓毒血症病例分析总结
- 婴幼儿护理与喂养指南
- 2025年甘肃客运资格证考题技巧与方法
- 2025年怀化危运资格证押运考试题库
- 2025年阿拉善盟道路旅客运输资格证从业考试
- 单病种质量管理课件
- 微生物实验室管理
- 幼儿活动教育教案设计
- 2025年河南省中考数学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
- 2025春季学期国开电大专科《建筑施工技术》一平台在线形考(形考任务1至4)试题及答案
- 2025贵州省水利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84人笔试备考题库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驻场运维合同协议书
- 2025年电动叉车项目立项申请报告范文
- T/CGAS 026.1-2023瓶装液化石油气管理规范第1部分:安全管理
- 2025年数字化营销考试试卷及答案的建议
- 陕投集团招聘笔试题库2025
- 辽宁省文体旅集团所属两家企业招聘笔试题库2025
- DB3205T 1174-2025学龄儿童青少年视力筛查及建档规范
- 公考宪法知识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