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辛弃疾词两首,学习目标,1了解辛弃疾的生平和词作;理解词中所用典故的含义。 2分析辛词圆熟精到的艺术手法,理解作者用典的深刻用意。 3体悟作者在水龙吟中表达出的郁闷无奈的思想感情,学习他深沉真挚的爱国热情。理解作者在永遇乐中所表达的爱国之心和老当益壮的战斗之志。,走近作者,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词人。一生都在致力于抗金御敌、统一中原的大业。其词现存620余首。多数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与苏轼同为豪放派的代表,合称“苏辛”。,辛弃疾的词意境雄奇阔大,气魄宏伟,形象飞动,纵横激烈,沉郁顿挫,豪迈非凡。辛弃疾继承了苏轼的豪
2、放词风,善于创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继承诗经楚辞的传统,创造性地运用比兴象征手法,大量用典,风格多样,并具有高超的驾驭语言的能力,善于熔铸诗、辞、歌、赋、经、史入词,善于提炼民间口语入词,给词带来了新鲜活泼的气息。辛词形成了“稼轩体”的独特风格,把词的容量和表现力发挥到了极致。,辛弃疾以词名世,其诗文创作也取得了一定成就,另外有奏疏美芹十论九议。词集名稼轩长短句。,写作背景,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作于词人镇江知府任上。当时,执政的韩侂胄意欲以北伐巩固自己的地位,起用辛弃疾任镇江知府。镇江濒临抗战前线,是北伐的重要基地。辛弃疾到任后为北伐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但不同意韩侂
3、胄立即北伐的主张。韩听不进他的劝告,后来就把他调离了镇江。这首词从某种意义上说,等于是给韩的一封“谏书”。词的上片借歌颂孙权、刘裕,表明作者抗金救国的雄图大略,下片以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北伐而导致失败的史实警告当权者不要急于用兵,显示了作者对恢复大业的深谋远虑。,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我国文学史上的著名词篇。辛弃疾原来在北方抗金,后因起义军失败,而渡江南下,南下之后,南宋小朝廷不仅不予重用,相反对他诸多猜忌,但他仍怀着满腔热切的希望,写了美芹十论上奏皇帝,结果奉行投降主义路线的南宋朝廷以“讲和方定,议不行”(宋史本传)为理由,而不予理睬,辛弃疾回顾自己渡江南来以后,曾经尽了最大的努力,把自己心中想说
4、的忠心爱国的肺腑之言都陈奏给皇帝了。,可是南宋统治集团好比是一个患恐敌症的重病人,任凭你怎样用议论去鼓舞他们,使他们拔出于消沉畏缩的气氛之中,都是徒劳无功的。正如陆游在一首诗中说:“诸君尚守和戎策,志士虚捐少壮年”。报国无门,壮志难申,辛弃疾这时心中的悲愤是可想而知的。这一切,就是他登建康赏心亭时写下传诵千古的水龙吟的背景。,词人逸事,(一)英雄虎胆 1161年,金国大举南犯,21岁的辛弃疾率群众2000多人在家乡起义,加入以耿京为首的农民抗金义军,担任掌书记职务。在起义军的几个月里,他表现出非凡的勇敢和坚定,干了两件轰动一时的事:一件是一个叫义端的和尚叛变投敌,辛弃疾亲往追捕,亲手斩了这个叛
5、徒;另一件是亲率50骑兵,直逼驻有5万大军的金营,活捉了杀害耿京、瓦解起义军的叛徒内奸张安国。,(二)访稼轩未晚 以词会友的故事 宋宁宗嘉泰年间,刘过在杭州。当年辛弃疾被起用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曾听说刘过的文名,便派遣一名侍从去招请他。刘过刚好碰上有事不能成行,便写了一封信给车夫带去,还仿效辛弃疾沁园春的体式作词一首封好转呈,下笔便逼似辛弃疾词。这首词写道: 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岂不快哉!被香山居士,约林和靖,与坡仙老,驾勒吾回。坡谓西湖,正如西子,浓抹淡妆临镜台。二公者,皆掉头不顾,只管衔杯。,第一课时,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请大家看一看这副对联,齐读一下。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6、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有没有同学能够说出这副对联的大概意思?,写这首词的时候辛弃疾已经66岁了,辛弃疾从42岁到60岁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得不到朝廷的重用。后来被当时执掌大权的韩侂(tu)胄(zhu)起用,任浙江东路安抚史,翌年改任镇江知府。1204年韩侂胄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草草北伐。而镇江紧临抗战前线,是北伐的重要基地。辛弃疾到任后,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是韩侂胄把持朝政,只想侥幸求逞,不愿认真准备。他听不进辛弃疾的劝告并把辛弃疾调离了镇江。这首词就是辛弃疾被起用又被降职时,登上北固亭,满怀悲愤写下的。,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千古江山 2.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3.金戈铁马
7、4.元嘉草草 5.赢得仓皇北顾 6.可堪回首,(长远的年代) (英雄的流风余韵) (指威武雄壮的军队,也指战 争或军旅生涯) (草率) (落得) (不堪、哪堪),把下边句子中颠倒的次序倒过来。 1.“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2.“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无觅英雄孙仲谋处) (犹记四十三年,望中扬州路烽火),请找出最能表现作者对孙权和刘裕充满情感的词语、句子,并说说作者对他们充满了什么感情。 明确:“英雄”“觅”“风流”“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等词语、句子准确地表现了作者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仰慕与向往。,两位同样是帝王,而南宋王朝怎么样呢?请同学们想想运用这两个人的典故还蕴含了什么
8、意思。 明确: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置千百万中原百姓“遗民泪落胡尘里,遥望南师又一年”的痛苦现实于不顾,依旧饮酒作乐,天天歌舞,夜夜笙歌。当时一个叫林升的诗人写了一首题临安邸,讽刺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已经国破家亡了,他们竟不思复国还乡,仍沉迷于声色犬马,醉心于灯红酒绿,早已忘记了国恨家仇,哪里能与建功立业的孙权、刘裕相比!讽刺宋室昏聩。,有人说最后一段洋溢的是满腔豪情,也有人说是悲情怨语,请说说你的理解。 明确:词人以廉颇自比,既有渴求他人来问,洋溢着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情,又有没人来问,空有满腔爱国豪情,却连遭贬斥,壮志难酬的悲愤。他是一位
9、爱国者,但是,报国无门;他是一位大英雄,但是,英雄却无用武之地!,同学们能够理解他的辛酸、他的悲愤吗?他的悲愤其实是那个时代的悲愤,前有精忠报国之岳飞被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徒留“靖康耻,犹未雪”的千古遗恨,后有爱国词人陆游临终还留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遗言,可叹我们这位爱国词人辛弃疾在写作本词的两年后,临终前连呼数声“杀贼”才含愤死去!用此典故正是:明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之志,抒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之愤!,传统认为:辛弃疾列举南朝宋文帝刘义隆仓促北伐,一败涂地的史实,是借古讽今,对南宋韩侂胄为巩固自己的权位、威望而轻率北伐、草率出兵的批评。你们是否同意这个观点?为什么? 依据史料记
10、载,韩侂胄为北伐做了大量切合实际的思想上和军事上的准备工作。辛弃疾还写了许多词颂扬韩侂胄北伐,没有批评他“轻敌”之意。北伐失败,是投降派的破坏造成的。,对于这次北伐,词人是赞成的,但是必须做好准备工作;而准备是否充分,关键在于举措是否得宜,在于任用什么样的人主持其事。他曾向朝廷建议,应当把用兵大计委托给元老重臣,暗示以此自任,准备在垂暮之年,挑起这副重担;然而事情并不是所想象的那样,不久后他又被韩侂胄一脚踢开。他落职南归时就发出了“郑贾正应求死鼠,叶公岂是好真龙”的慨叹。,“元嘉草草”三句用典,结合廉颇的典故,我认为是辛弃疾看到了韩侂胄没有良将而且用人不当,才借宋文帝刘义隆急于事功,听不进老臣
11、宿将的意见,轻启兵端,北伐失败的事来暗示韩侂胄要知人善任,任用像自己这样的满怀报国之志的人才。因此,当他不得重用时忍不住发出了“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悲壮激愤的呼声。,延伸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1)(2)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赞扬的是哪位英雄人物?刻画了其怎样的形象? 明确:孙权。刻画了孙权虽然年少,却统率千军万马,英姿飒爽、镇定自若地指挥战斗的英雄形象。,(2)整首词主要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12、?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借古讽今。通过对三国时期重要政治人物孙权的赞扬和肯定,抒发了对南宋统治集团不求进取的投降路线的愤懑之情,从而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爱国情感和建功立业的抱负。,全词总结,这首词通过怀古,表现了词人抗金救国、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和壮志难酬的苦闷,也表现了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不图恢复,不善用人才的愤懑。,1.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是借咏怀历史抒发感情,比较这两首词的异同。 2.以“我的内心独白”为题目,以第一人称改写这首词。(500字左右),布置作业,第二课时,“典故”是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辞源),结合文本找出所用典故。 上片
13、先后有:三国时,孙权曾在京口建都,并击败北方曹操的军队;南朝宋武帝刘裕曾在京口起事,大举北伐,恢复中原并建立政权。 下片先后有:刘裕之子、南朝宋文帝刘义隆,想以北伐建功立业,但因草率出师而致兵败;汉朝霍去病战胜匈奴,在狼居胥山举行封山大礼而还;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追击刘义隆到长江北岸瓜步山(在今江苏六合),并在山上建立行宫;战国时,赵国良将廉颇虽老思用。,结合词题看,作者为什么会想到这六个典故? (1)与“此时此地”有关。南宋政权偏安一隅,但主战派一直将“王师北定中原”当做目标,京口作为抗金前线与金人劫掠后的扬州隔江相望。典故在空间上与作者此时立足的京口(镇江)直接有关。,(2)与“此时此地的作者
14、”有关。此时,作者率众南归已经三十二年,遭投降派排挤而被迫退居江西乡间也已有十多年,但他从未放弃收复失地的愿望;此地, 作者此前在紧临抗金前线的镇江任知府,因力促充分准备和得当用人而遭当权者疑忌以致降职,力图恢复大业一展才略的愿望再次落空。此时此地的作者空怀却又不愿空怀一腔忠贞, 报国无门却又不甘心报国无门。典故所及人物及其境遇与作者此时的情感和抱负直接有关。,结合全词看,这些典故有哪些特点? 典故多。全词双调104 字,上片两处用典,下片四处用典。 内容有侧重。上片典故所及侧重“人”曾在京口建功立业的历史人物;下片典故所及侧重“事”与北伐抗金的需要和愿望有关的历史事件。,感情有侧重。上片典故
15、侧重体现感慨、深沉的情感;下片典故侧重体现暗讽、慷慨和悲愤的情结。 典故有对比。成就“风流”的人、事和“仓皇北顾”的人、事对比,历史上“舞榭歌台”的太平景象与佛狸祠如今异族统治下“神鸦社鼓”的貌似太平对比。 同典分用,相互照应。宋文帝败北与拓跋焘追击并在瓜步山上建立行宫实为同史,但词中分用,相互关联却又各表一意。,(1)典中塑形象。“凭谁问”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故作疑问,展现了廉颇虽老思用的场面,一位须发皆白、忠心依旧、雄心不已的老将形象跃然纸上;联系作者的际遇,自况以表报国之心的用意不言而喻。以典塑人,以人明志,形象而深刻。,从表情达意看,词中的典故有哪些作用?,(2)典中生意境。“
16、江山”既实指京口之江山,也虚指天下之江山;饰以“千古”,置孙权(“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及其英雄业绩于时空的邈远辽阔之中,既有多娇江山之美,又含英雄豪迈之气,兼有感慨今昔之情,终成雄壮开阔之境。因典生境,境中隐情,自然而生动。,(3)典中寄情理。典中含“情”,例如,上片表现英雄不再的感慨和对英雄业绩的向往之情,下片则表现慷慨中的失望和悲愤中的希望。虽然有元嘉北伐“仓皇北顾”和佛狸祠“神鸦社鼓”这样的反面切入,但不难发现和把握词中情感的流动。,因情用典,以典蕴情,切合词人表情达意的需要,这是本词用典最主要的特点。典中明“理”。例如,上片孙权、刘裕的典故,在“京口”情境下暗含了“有准备才能
17、成功”的道理,而下片廉颇思用的典故,暗含了老臣不仅忠心可嘉而且经验可用的道理。 最后,所有典故于情于理都落脚于“忠心报国”这一主旨。,(4)增强感染力。以内容特定的典故来表情达意,不仅简省精练,还可曲尽其妙;同时,用典与形象、意境和情理有机结合,体现了词的精练性和含蓄性,使词作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有机统一。,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是借咏怀历史抒发感情,讨论这两首词的异同。 (1)相同点:结构上均为“地点+怀古”,意境上均为雄浑壮阔,主旨上均为借古喻今。 (2)不同点:念奴娇 赤壁怀古上片中,用“千古风流人物”“三国周郎赤壁”和“一时多少豪杰”从景中逐层托出人物,为下片的议论做好铺垫
18、;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上片写景中含有议论,下片议论之中也有写景的地方。,议论涉及的问题不同,深度不同。苏轼词作纵横决荡,议论上到达了形而上的层面,思索宇宙人生的终极意义;辛弃疾的词作扣紧现实,借咏史谈自己的战略见解,表现自己的爱国情怀。 苏词多铺叙,显得开阔明朗,旷达乐观;辛词用事多,层层转折,显得隐晦。,以“永远的辛弃疾”为话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 示例:登高楼,伫立亭上,举目遥望,千里清秋,天际暮云压心头。官场险恶,你不停地叹息,叹尽人生失意,叹尽壮志难酬。你抬头,你低头,而目力所及,全是一片秋色。“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想当年你是何等意气风发!“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
19、身”。现今却已容颜憔悴、疲惫不堪。小楼西风,触动了你的眉梢。虽岁至暮年却壮心不已,你依旧想报效祖国,建功立业。奈何世事炎凉,终是壮志难酬。辛弃疾,你的吟诵,你的叹息,你的爱国豪情,永远驻留于人们心中!,第三课时,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祖父辛赞,未及南渡,仕金,历宿、亳、沂、海诸州。辛弃疾受学于亳州刘瞻,与党怀英为同社生,号“辛党”。二十一岁参加耿京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在美芹十
20、论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析了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晚年一度起用,不久病卒。,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辛词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很有名。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了因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
21、的消极情绪。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英雄无觅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金戈铁马 元嘉草草 赢得仓皇北顾 可堪回首 寻常巷陌,无处寻找 英雄人物的流风余韵 代指兵强马壮 草率、仓促行事 落得 不堪 哪堪 普通,解释下列词语,1上片中,词人分别描写了哪些景物? 江月、山景、落日、断鸿、游子,2“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些景物描写又牵动了作者怎样的心绪?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开篇写景,这意境是宏大壮阔的。大家想象一下,遥看辽阔无边的楚天之下,横无际涯的秋色,浩浩汤汤的滚滚长江,水天一色。面对这阔大的境界,词人那种磊落的胸怀让我们一览无余。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三句是
22、写山。“遥岑”即远山。举目远眺,那一层层、一叠叠的远山,有的很像美人头上插戴的玉簪,有的很像美人头上螺旋形的发髻,面对如此美景,却只能引起词人的忧愁和愤恨。,词人的愁恨是为何?又因何而生? 词中没有正面交代,但结合登临时的情景,可以体会得到。北望是江淮前线,效力无由;再远即中原旧疆,收复无日。南望则山河虽好,无奈仅存半壁;朝廷主和,志士不得其位,即思进取,却力不得伸。以上种种,是恨之深、愁之大者。借言远山之献供,一写内心的担负,而总束在此片结句“登临意”三字内。开头两句,是纯粹写景,至“献愁供恨”三句,已进了一步,点出“愁”“恨”两字,由纯粹写景转而开始抒情,由客观而及主观,感情也由平淡而渐趋
23、强烈。一切都在推进中深化、升华。,这里的游子又是指谁呢?这又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呢? 游子指辛弃疾自己。辛弃疾渡江淮归南宋,原是以宋朝为自己的故国,以江南为自己的家乡的。可是南宋统冶集团根本无北伐收复失地之意,也不把像辛弃疾一样的有志之士看做自己人,对他一直采取猜忌排挤的态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了。,与词的上片相比,词的下片的描写对象变成了历史人物,词人写了哪些人和哪些事呢? 张翰 乐于归隐 许汜 谋取私利 刘备 雄才大略 桓温 叹时光流逝,作者写这些历史人物有什么用意呢?,“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晋朝人张翰(字季鹰),在洛阳做官,在秋季西风起时,想到家乡莼菜羹和鲈
24、鱼脍的美味,便立即辞官回乡。(见晋书张翰传)现在深秋时令又到了,连大雁都知道寻踪飞回旧地,何况我这个漂泊江南的游子呢?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辛弃疾虽然拿张翰自比,却是反其意而用之,然而自己的家乡如今还在金人统治之下,南宋朝廷却偏安一隅,自己想回到故乡,又谈何容易! “尽西风,季鹰归未”既写了有家难归的乡思,又抒发了对金人、对南宋朝廷的愤懑,确实收到了一石二鸟的效果。,“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是第二层意思。求田问舍就是买地置屋。刘郎,指三国时的刘备,这里泛指有大志之人。三国时许汜去看望陈登,陈登不理睬他,自己上大床躺下,而让许汜睡下床。许汜去询问刘备,刘备说:“当今天下大乱,你没有救世之意,
25、只知道求田问舍,言无可采。陈登当然瞧不起你。如果是我,就睡在百尺楼上,而让你睡在地上。”(见三国志陈登传)“怕应羞见”的“怕应”二字,是辛弃疾为许汜设想,表示怀疑:像你(指许汜)那样的小人,有何面目去见像刘备那样的英雄人物?,“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是第三层意思。“流年”,即时光流逝;“风雨”指国家处在风雨飘摇之中。据世说新语言语,桓温北伐,途中见到自己早年栽种的柳树已粗过十围,便叹息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 树已长得这么高大了,人怎么能不老大呢!这三句词包含的意思是:此时,我心中确实想念故乡,但我不会像张瀚、许汜一样贪图安逸,我今日内心是怅恨忧惧的。我所忧惧的是国事飘摇,时光流逝
26、,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宿愿不能实现。年岁渐增,恐再闲置便再无力为国效命疆场了。,词人登上建康赏心亭,具体有哪些情感无人领会呢? 明确:对江山沦陷的愁恨、对北方故乡的思念、对壮志难酬的悲愤、对缺少知音的感慨、对乐于归隐的不屑、对谋取私利的羞耻、对时光流逝的可惜、对国家前途的忧愁,总结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两首词在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方面的相同点。 情感: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表现手法:运用了借景抒情和用典的手法。 意境:空旷辽远。 语言:大气豪放。,布置作业 法国著名学者帕斯卡说过:“人类所有的才能之中与神最相近的就是想象力”,结合自己的领悟,展开想象,把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这首词
27、改为散文。要求想象丰富、合理,内容与诗歌一致,语言流畅,300字左右。,第四课时,准确停顿:词的诵读和整齐的诗歌不同,它没有固定的断句,而是根据感情的需要进行节奏的把握、节拍的划分。如: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确定重音:重读作者感情上需要突出和强调的词语,比如:休说鲈鱼堪脍,怕应羞见,可惜流年。 把握基调:通过初读,我们能感受到作者的一腔豪情,更能体会到他难以排遣的悲愤之情,因此要读得气沉声缓,如最后一句,“揾”后要停顿,但语断,气不断,“英雄泪”三字一字一顿,徐徐送出。,作者围绕“登亭”写了哪些内容?,上片写登亭所见清秋之景,景中含情; 下片写登亭所抒悲愤之情,情因
28、事生。,法国著名学者帕斯卡说过:“人类所有的才能之中与神最相近的就是想象力。”女生们,你们想不想也与神靠得近一点?请选择上片中最喜欢的一句,把它改写成散文;男生们,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圈点批注就是动笔墨的方法,请选择上片中最有感触的一个字、一句词,写点评。,示例: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点评:辽阔的南国,秋空千里,冷落凄凉,浩浩荡荡的长江水流向遥远的天际, 秋色更显浩渺辽阔。纵目远眺,那千姿百态的山峰,有的苍翠高耸如美人的玉簪,有的层层叠叠如美人的螺形发髻,可是带给我的却是和秋色一样无边无际的哀愁。,示例: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点评:“落日
29、” “断鸿”虚实结合,想那暮色四合之际,残阳西坠,和南宋国运衰微何其相似!“断鸿”是失群之雁,作者告别故土,客居南京,抗金理想又失落了,他何尝不是地理上、精神上的双重的“断鸿”?,示例: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点评:“吴钩”本是战场上杀敌的锐利武器,但现在却闲置身旁,无处可用,仅供“看”赏而已。这里以物比人,就把作者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给烘托出来了。 “栏杆拍遍”是胸中有说不出来的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杆来发泄。不仅是“拍”,而且是“拍遍”, 可见作者内心深处的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之情。,诗歌主题 这首词作者通过写登建康赏心亭的所见所感,抒发作
30、者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雄心壮志和功业未成的苦闷心情,表现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批判,表达深沉的爱国之情。,一个中心,三个方面,首先是热烈高亢的抗金复国豪情; 其次是无人理解、孤独难耐的痛楚; 再次是对年华虚掷、功业无望的哀伤。,小结: 这首词,是辛词名作之一。辛弃疾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执著于人生理想的追求,所以他的词时时流露出壮志未酬的沉郁、悲愤和愁苦。 它不仅对辛弃疾生活着的那个时代的矛盾有充分反映,有比较真实的现实内容,而且,作者运用圆熟精到的艺术手法把内容完美地表达出来,直到今天仍然具有极其强烈的感染力量,使人们百读不厌。,时代不幸:在他出生前的13年,北宋遭遇了最惨痛的“靖康之耻”
31、,辛弃疾的家乡山东历城也沦于金人之手。在金人铁骑的践踏之下,“号泣动于乡里,嗟怨盈于道路”(金史兵志),而南宋朝廷却偏安江南,不思恢复。 家庭熏陶:辛弃疾的祖父虽是一个降金的小官,但却不忘家仇国恨,时常教导他伺机报“君父不共戴天之仇”。,经历坎坷:辛弃疾年过弱冠,便结集民众两千余人,在济南南郊山区进行反抗金人统治的活动。不久,并入耿京领导的拥有二十余万民众的义军,担任掌书记一职。次年,辛弃疾建议耿京归附南宋朝廷。获准之后,他作为义军的重要代表之一,到建康(今南京)面见宋高宗赵构以及南宋一班将相大臣,完成了归附洽谈事宜。北返途中,他率领五十骑,于五万敌军中智擒谋害耿京后投敌的张安国;动员了一万余
32、名原义军民众,日夜兼程,南归宋朝。,但南归后到写作本词的12年间一直没有机会驰骋沙场,杀敌立功。朝廷对他一直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但无论出仕或归隐,他都从没放弃过自己伐金复国的政治和军事主张。但由于政敌的排挤、陷害,他始终未能实现自己的报国理想,直到67岁临死大呼三声“杀贼! 杀贼! 杀贼!”,含恨而亡!,烈日秋霜,忠肝义胆,千载家谱。得姓何年,细参辛字,一笑君听取: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辛酸辛苦。更十分、向人辛辣,椒桂捣残堪吐。 (选自永遇乐戏赋辛字,送茂嘉十二弟赴调),拓展阅读,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 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虎踞龙蟠何处是? 只有兴亡满目。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 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惟消棋局。宝镜难寻,碧云将暮,谁劝杯中绿?江头风怒,朝来波浪翻屋。 注:“却忆”到“棋局”数句,用谢安典故,希望史致道像谢安一样带领大家北破强敌。“宝镜”三句写自己身怀壮志却知音难觅。,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 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 填空: 第一首词主要是_, 运用典故抒发_的“闲愁”;第二首词主要是写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病人版健康教育要点
- 建兰中学小升初数学试卷
- 健康网络课件
- 济南市高中二模数学试卷
- 广州佛山中考数学试卷
- 广州初三期中数学试卷
- 广东中小升初数学试卷
- 健康管理微循环课件图片
- 健康管理师网络课件
- 健康管理中心护理课件
- 2025年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一套
- 边缘智能计算应用课件:NLE-AI800开发板介绍及案例体验
- LY/T 2005-2024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规范
- 苏州工业园区企业名录
- 华住收益管理
- 气瓶使用、运输和储存安全管理制度模版(2篇)
- 禾香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颈椎病康复护理常规
- 2024年度学校供水设施建设及改造合同3篇
- DB32T 3390-2018 一体化智能泵站应用技术规范
- 轴弯曲测量完整版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