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宝鉴课件模板-039(共39)_第1页
卫生宝鉴课件模板-039(共39)_第2页
卫生宝鉴课件模板-039(共39)_第3页
卫生宝鉴课件模板-039(共39)_第4页
卫生宝鉴课件模板-039(共39)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卫生宝鉴 课件模板-39,卫生宝鉴:似外感阳明中热证,似外感阳明中热证:,有天气大热时。劳役得病。或路途劳役。或田野中劳役。或身体怯弱。食少劳役。或长斋久素。胃气久虚劳役。其病肌体壮热。躁热闷乱。大恶热。渴饮水、此与阳明伤寒热白虎汤证相似。鼻口中气短促上喘。此乃脾胃久虚。元气不足之证。身亦疼痛。至日西作。必谵语热渴。闷不止。脉洪大空虚。或微弱。白虎汤证其脉洪大有力。,卫生宝鉴:似外感阳明中热证,似外感阳明中热证:,与此内伤中热不同。治用清暑益气汤。 人参 白术 陈皮 神曲 泽泻(各半钱) 黄 (一钱半。少汗者减半钱) 甘草(炙)黄柏(酒浸) 葛根 青皮 当归身麦门冬(各三分) 苍术(一钱半)

2、升麻(一钱) 五味子(九枚) 上十五味锉。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稍热服。食远。,卫生宝鉴:似外感恶风寒证,似外感恶风寒证:,有因劳力坐卧阴凉处。后病表虚。不任风寒。少气短促。懒言语声。困弱无力。 此因劳役辛苦。肾中阴火沸腾。后因脱衣。或沐浴歇息于阴凉处。其阴火不行。还归皮肤。腠理极虚。无阳。被风与阴凉所遏。以此表虚不任风寒。与外感恶风相似。不可同外感治。宜用补中益气汤。(方见前)。,卫生宝鉴:似外感杂证,似外感杂证:,劳役形体。饮食失节。脾胃中州。变寒走痛而发黄。治用小建中汤。或大建中汤。或理中汤。 (方见前) 【小建中汤】 芍药(六两) 桂枝 甘草(各二两) 大枣(七个)生姜(三两

3、) 胶饴(一升) 上 咀。以水七升。煎至三升。去渣。入胶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卫生宝鉴:长夏湿热胃困,长夏湿热胃困:,有长夏五六月湿热之时。人困倦。四肢不收。精神短少。胸满短气。肢节疼痛。气促而喘。身热而烦。或大便泄利而黄。或白泔色。或渴。或不渴。或不饮食。或小便频数而黄。治用清暑益气汤。(方见前) 【五苓散】治中暑烦渴。身热头痛。霍乱吐泻。小便赤少。或饮水即吐。亦宜服之。 泽泻(二十五两) 白术(十五两) 赤茯苓(去皮。,卫生宝鉴:长夏湿热胃困,长夏湿热胃困:,十五两) 猪苓(去皮。十五两)肉桂(去粗皮。十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热汤调下。不拘时服。 【缩脾饮】解伏热。除烦

4、渴。消暑毒。止吐利。霍乱之后。服热药太多致烦躁者。并宜服之。 缩砂仁 干葛 乌梅肉 白扁豆(各二两)草果(煨。去壳) 甘草(炙。各四两) 上 咀。每服五钱。水二盏。,卫生宝鉴:长夏湿热胃困,长夏湿热胃困:,煎至一盏。不拘时。任意代熟水饮之。极妙。 【枇杷叶散】治中暑伏热。引饮太过。脾胃伤冷。饮食不化。胸膈痞闷。呕哕恶心。头目昏眩。口干烦渴。肢体困倦。全不思食。或阴阳不和。致成霍乱。吐利转筋。烦躁引饮。 枇杷叶(去毛。炙半两) 香薷(三分) 白茅根 麦门冬(各一两。去心)丁香 甘草(炙) 干木瓜(各一两) 陈皮(去白焙。,卫生宝鉴:长夏湿热胃困,长夏湿热胃困:,半两)浓朴(去皮。姜汁炙。各半两)

5、 上为末。每服二钱。温水调下。烦躁用新汲水调下。不拘时服。小儿亦可服。量岁数减少与之。 【桂苓甘露饮】治伏暑引饮过度。肚腹膨胀。霍乱泻利。并皆治之。 白术 猪苓(去皮) 白茯苓(去皮) 滑石(研。各二两)甘草(炙) 寒水石(研) 泽泻(各一两) 肉桂(去皮。,卫生宝鉴:长夏湿热胃困,长夏湿热胃困:,半两) 上为末。每服三钱。热汤或冷水调下。不拘时服。入蜜少许亦好。 【黄连香薷汤】治伏暑引饮。口燥咽干。或吐或泻。及治脏腑冷热不调。饮食不节。或食腥脍生冷过度。或起居不节。或露卧湿地。或当风取凉。而风冷之气。归于三焦。传于脾胃。脾胃得冷。不能消化水谷。致令真邪相干。肠胃虚弱。饮食变乱于肠胃之间。,卫

6、生宝鉴:长夏湿热胃困,长夏湿热胃困:,便致吐利。心腹疼痛。霍乱气逆。有心痛而先吐者。有腹痛而先利者。有吐利俱发者。有发热头痛体疼。而复吐利虚烦者。或但吐利心腹刺痛者。或转筋拘急疼痛。或但呕而无物出。或四肢逆冷而脉欲绝。或烦闷昏塞而欲死者。此药悉能主之。 黄连(四两) 香薷(一斤) 白扁豆(微炒。半斤) 浓朴(去皮。姜汁炙熟。,卫生宝鉴:长夏湿热胃困,长夏湿热胃困:,半斤) 上 咀。每服五钱。水二盏。入酒少许。煎至一盏。沉冷。不拘时服。 【消暑十全饮】消暑气。进饮食。 人参 浓朴(姜制) 白术 香薷木瓜 白扁豆 黄 陈皮白茯苓 甘草(各等分) 上 咀。每服五钱。水二盏。生姜三片。煎至一盏。不拘时

7、服。 【六和汤】治心脾不调。气不升降。霍乱轻筋。,卫生宝鉴:长夏湿热胃困,长夏湿热胃困:,呕吐泄泻。寒热交作。痰喘咳嗽。胸膈痞满。头目昏痛。肢体浮肿。嗜卧怠惰。小便赤涩。并伤寒阴阳不分。冒暑伏热、烦闷。或成痢疾。中酒烦渴。畏食。妇人胎前产后。并宜服之。 半夏 杏仁 缩砂仁 人参甘草(各一两) 赤茯苓 藿香 木瓜白扁豆(各二两) 香薷 浓朴(各四两) 上 咀。每服五钱。,卫生宝鉴:长夏湿热胃困,长夏湿热胃困:,水二盏。生姜三片。枣一枚。煎至一盏。不拘时服。 【大顺散】治冒暑伏热。引饮过多。脾胃受湿。水谷不分。清浊相干。阴阳气逆。霍乱呕吐。脏腑不调。 甘草(三斤) 干姜(四斤) 杏仁(去皮尖炒。四斤) 肉桂(去粗皮。四斤) 上为末。每服三钱。白汤调下。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