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小组活动中常用工具及统计技术.ppt_第1页
QC小组活动中常用工具及统计技术.ppt_第2页
QC小组活动中常用工具及统计技术.ppt_第3页
QC小组活动中常用工具及统计技术.ppt_第4页
QC小组活动中常用工具及统计技术.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QC小组活动基础理论,QC小组活动中常用工具及统计技术,新老七种工具,老七种工具:排列图、因果图、直方图、控制图、散布图、调查法、分层法 新七种工具:关联图、系统图(树图)、亲和图(KJ法A型图解)、PDPC法(过程决策程序图法)、矩阵图、矩阵数据分析法、矢线图 其他简易图表:柱状图、饼分图、折线图、雷达图、价值工程、正交试验等,什么是统计?,“统计”(Statistics)是由“国家”一词演化来的,是指收集整理国情资料、信息的一种活动。 美国著名质量专家A.V.菲根堡姆指出,在全面质量管理中,“无论何时、何处都会用到数理统计方法”。 日本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石川馨把引入统计方法的质量管理成为新

2、的质量管理。,什么是统计方法?,实际问题,什么是统计方法?,统计方法,统计方法的性质,统计方法的性质,统计方法的用途,1、提供表示事物的特征数据 2、比较两事物的差异 3、分析影响事物变化的因素 4、分析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5、研究取样和试验方法,确定合理的试验方案 6、发现质量问题,分析和掌握质量数据的分布 情况和动态变化 7、描述质量形成过程,产品质量波动,基本概念一产品质量波动 产品质量波动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从 统计学的角度来说,可将产品质量波动分为两类: 正常波动 异常波动,产品质量波动,正常波动(又称为:一般波动) 正常波动是由随机原因引起的 随机因素在生产质量过程中大量存在 质量

3、特性值波动相对较小 正常波动的影响是很难通过对过程的控制而消除 在正常的生产过程中允许存在的 正常波动称为统计控制状态,简称为控制状态或稳定状态,什么是随机原因? 随时随地影响过程的、微小的、在技术上很 难根本消除的或消除其影响要花费很大的经 济代价的、在过程中允许存在的波动的因素。,身边的例子你能列举出影响 射击过程的随机因素吗? 射击者的身体的轻微晃动 射击者击发的时间和力度的微小变化 风速和风向的微小变化 每支镖射出时速度的微小变化 所以,每支镖的弹着点都是不一样的。,下面是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典型的 随机原因: 原材料的成分和性能在规范内的微小差异 机器在规定范围内的微小振动 温度湿

4、度的微小变化 操作方法、测量方法和测量仪器的微小差 异等,异常波动(又称为:特殊波动) 由系统原因引起的: 在生产过程中并不是大量存在的,对产品质量也不经常发生影响。一旦存在,则影响比较显著;在正常的过程中不允许存在的比较容易查明和消除的。 我们把有异常波动的过程称为处于非统计控制状态。简称为失控状态或不稳定状态,下面是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典型的 系统原因: 原材料的成分和性能不符合规定的要求 机器设备带病运转 操作者违反操作规程 测量工具带系统性误差等,引起产品质量波动的原因主要来自6个方面: 人(Man) 机(Machine) 料(Material) 法(Method) 测(Measur

5、e) 环(Environment),5M1E,统计数据及其分类 从统计学的角度来说,可将质量特性 的测量和统计数据分为两类: 计量数据 计数数据,统计数据及其分类 计量数据: 凡是可以连续取值的,或者说可以用 测量工具具体测量出小数点以下数值 的这类数据,就叫做计量数据。 例如:以长度、容积、重量、化学成分、温度、产量、工资总额、售电单价、售电量等测量和统计的数据,统计数据及其分类 计数数据: 凡是不能连续取值的,或者说即使 用测量工具也得不到小数点以下的 数据,而只能得到0、1、2、3等自 然数的这类数据,就叫做计数数据。 例如:以通过不通过、合格不合格、缺陷数等测量和统计的数据,我们称为计

6、数数据。,身边的例子它们属于哪种类型的统计数据? 测量并统计你所在的车间、班组或办公室人员的体重,所获得的统计数据 测量并统计你所在的车间、班组或办公室人员中体 重不足40公斤和体重超过80公斤的人数,所获得的 统计数据,计量数据,计数数据,百分率数据是计量数据还是计数数据? 要判断它是计数数据还是计量数据,要 看得出该百分率的计算公式的分子式是计 数的还是计量的,其数据类型取决于分 子的数据类型。,百分率数据是计量数据还是计数数据? 如:在1000台电动机中有12台不合格品,其不合格率为1.2。 该数据为计数数据。因为分子为12台不合格品,是计数数据。,百分率数据是计量数据还是计数数据? 如

7、:在1000公斤溶液中酒精的含量为1.2。 该数据为计量数据因为分子为酒精的重量,是以公斤计量的。,总体和样本 总体(母体)它是指在某一次统计 分析中研究对象的全体。常用符号N 表示。 有限总体 无限总体,总体和样本 样本(子样)它是从总体中随机抽 取出来并且要对它进行详细研究分析 的一部分个体(样品)。常用符号n 表示。 样本中所含样品数目,一般叫样本大小或样本容量,总体和样本 抽样从总体中抽取样品组成样本的 过程。 随机抽样:使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 (产品)都有同等机会被抽取出来组 成样本的过程。,总体和样本的关系 收集数据的目的对生产过程中某道工序进行预防性控制和管理 以该产品为对象,从过

8、程输出中抽取样本,将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判断过程中的质量状况。,总体和样本的关系,工序,数据,数据,样本,一批 产品,判断,判断,一批 产品,样本,随机抽样方法 简单随机抽样法 系统抽样法 分层抽样法 整群抽样法,简单随机抽样法 简单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样法) 总体中的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是相同的。 可采用: 抽签抓阄 查随机数值表 掷随机数骰子,系统抽样法 系统抽样法(等距抽样法、机械抽样法) 将总体中每个个体顺序编号,查随机数值表确定起始点,然后按等距原则将依次入选的产品确定下来。,随机抽样方法 分层抽样方法(类型抽样法) 从一个可以分成不同子总体(或称为层) 的总体中,按规定的比例从不同

9、层中随 机抽取(个体)的方法。 常用于产品质量验收,随机抽样方法 整群抽样方法(集团抽样法) 将总体分成许多群,每个群按一定方式结合而成,然后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整群样品的方法。 例子:设某成品零件分别装在20个零件箱内,每箱各装50个,总共有1000个。如果从中抽 取100个零件作为样本,如何取样呢?,随机抽样 简单随机抽样法 将20箱零件到在一起,混合均匀 将零件从11000一一编号 查随机数表或抽签,确定抽出的零件编号 按编号取出100个零件构成样本 如:查随机编号数表得到的100个编号分别是:3、7、16、19、22、36、46、57、73、88等100个编号,然后按编号取出零件。,例子随

10、机抽样 系统抽样法 将20箱零件到在一起,混合均匀 将零件从11000一一编号 查随机数表或抽签,确定起始编号,按等距原则,依次计算出抽取零件的编号。 按编号取出100个零件构成样本 如:查随机数表得到的起始编号是:6,以10为等距,依次相加获得的100个编号分别是,6、16、26、36、46、56,然后按编号取出零件。,例子随机抽样 分层抽样法 对20箱零件,每箱都随机抽取5个零件,共取出100个零件构成样本 整群抽样法 从20箱零件中随机抽取2箱 有2箱中的全部100个零件构成样本,统计特征数 统计方法中常用的统计特征数可分为两类 表示数据的集中位置的统计特征数 如:样本平均值、样本中位数

11、 表示数据的离散程度的统计特征数 如:样本极差、样本方差、样本标准偏差。,1、样本平均值 式中: x 样本平均值 n 样本量,例子:有统计数据 为:5、6、7、6、5、8、5,则平均值为:,样本中位数 把收集到的数据 按大小顺序重新排列,排在正中间的那个数就叫作中位 数,用符号 表示。,例子:有统计数据为:5、6、7、6、5、8、5,则样本中位数为:6,因为: 5、5、5、6、6、7、8 例子:如果有统计数据为:1.2 、1.1、1.4、1.5,则样本中位数为:1.3,因为: 1.1、1.2、1.4、1.5 (1.2+1.4)=1.3,3、样本方差 式中: 样本方差 某一数据与样本平均值之间的

12、偏差,2,例子:假如有统计数据 为:5、6、7、6、5、8、5,则方差为:,4、样本的标准差 式中: 样本标准偏差 某一数据与样本平均值之间的偏差,2,例子:假如有统计数据 为:5、6、7、6、5、8、5,则标准差为:,5、样本极差 式中: 一组数据中的最大值 一组数据中的最小值,例子:假如有统计数据 为:5、6、7、6、5、8、5,则极差为:,两种错误和风险 N n 随机抽样 测量,总体,数据,样本,判断、接收、拒收,可能发生以下4种情况: 1、 接收 2、 拒收 “弃真” a 第一类错误 3、 拒收 4、 接收 “存伪” 第二类错误,好的,好的,坏的,好的,坏的,坏的,坏的,好的,N,N,

13、N,N,n,n,n,n,调查表 调查表又叫检查表、核对表、统计分析表。它是用来系统的收集资料和积累数据,确认事实并对数据进行粗略整理和分析的统计图表,它能够促使我们按统一的方式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调查表 调查表的应用步骤 1、明确收集资料的目的 2、确定为达到目的所需要收集的资料 3、确定对资料的分析方法和负责人 4、根据目的的不同,设计用于记录资料的调查表 格式,其内容包括:调查者、调查时间、地 点和方法等栏目,调查表 调查表的应用步骤 5、对收集的记录的部分资料进行预先检查,目的 是审查表格设计的合理性 6、如有必要,应评审和修订调查表格式,通过现场调查徒手制作拉线的过程,汇总数据,我

14、们得出 影响拉线回头制作质量的缺陷因素统计表,调查表示例1)不合格项目调查表,调查表 调查表示例 2)缺陷调查表 P111页图71 汽车车身喷漆质量的缺陷位置调查图表,调查表 调查表示例 3)质量分布调查表 P112页表73 某产品重量实测值分布调查表,调查表 调查表示例 4)矩阵调查表 P113页表74 塑料制品外观质量调查表,分层法 分层法说明 分层法又叫分类法、分组法。它是按照一定的标志,把搜集整理到的大量有关某一特定主题的统计数据加以归类、整理汇总的一种方法。,分层法 分层法作用 归纳整理所搜集到的统计数据 与其他统计方法结合起来应用,分层法 分层法的原则 分层的原则是使用同一层次内的

15、数据波动幅度尽可能小,而层与层之间的差别尽可能大。否则就起不到归类汇总的作用。,分层法 分层法的标志 分层可采用的标志: 人员 测量 机器 时间 材料 环境 方法 其他,分层法的使用: 活用分层法时必须记住三个重点 : 1 在收集数据之前就应使用分层法; 在解决日常问题时,经常会发现对于收集来的数据必须浪费相当多的精神来分类,并作再一次的统计工作,甚至于得到不适合使用的数据,如此又得重新收集,费时又费力。所以在收集数据之前应该考虑数据的条件背景以后,先把它分层化,再开始收集数据。 2 QC手法的运用应该特别注意分层法的使用; QC七大手法中的排列图、调查表、散布图、直方图和控制图等都必须以发现

16、的问题或原因来作分层法. 3 管理工作也应该活用分层法. 管理者可视不同状况,分别使用人别、单位别、产品别等分层手法来帮助分析问题,可以更容易探究到问题的真正原因,使问题更清楚,改善更有效。,分层法 分层法的应用程序 1、收集数据 2、将采集到的数据根据目的的不同选择分层标志 3、分层 4、按层归类 5、画分层归类图,分层法 分层法示例 某装配厂的气缸体与气缸盖之间经常发生漏油,经过对50套产品进行调查后发现两种情况:1、三个操作者在涂粘结剂时,操作方法不同;2、所使用的气缸垫是由两个制造厂提供的; 按操作者分层,按生产厂家分层,按两种因素交叉分层,头脑风暴法 1941年美国的奥斯本博士为提出

17、广告的新设想而创立的一种会议方式。 头脑风暴法又曾被译为脑力激荡法,又叫畅谈法、集思法等。它是采用会议的形式,引导每个参加会议的人围绕着某个中心议题广开言路,激发灵感,在自己头脑中掀起思想风暴,毫无顾忌、畅所欲言地发表独立见解的一种集体的创造性思维的方法。,拓展思维技巧训练,左脑与右脑的分工,左脑常用,右脑常用,印象 感受 感性 潜在意识 并联意识,语言 理论推导 理性 显在意识 串联处理,拓展思维技巧训练,左耳与右耳,左脑听音乐,右耳听声音,左耳擅长处理音调和音乐 右耳能更好的处理语音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发现: 听觉产生先于大脑接收到声音信息之前,耳朵能分辨出不同类型的声音,然后再把它传

18、递给大脑,试试咱的想象力,时间3分钟 要求:从下列物品中选定一件,列举出其用途 1、旧报纸 2、白手绢 3、旧领带 4、毛巾 5、一次性纸杯 6、橡皮 7、空易拉罐 8、超市购物袋,得分标准,5分以下 你已经迟钝了 嘿嘿加把劲吧! 10分以下 一般 你还凑合 很一般哦! 20分以下 你够可以 不错 20分以上 你是天才 太厉害了!,妨碍创造性的3个壁垒,1、认知壁垒 没有意识到、感知到问题的存在 1)不知道什么是问题 2)对问题视而不见 3)过于相信自己,认为不在话下,自己就能搞定! 陷入主观假设中,认知壁垒的破除,以事实和数据为依据 五项原则:原理、原则、现场、实物、现实 通过训练可以获得的

19、五种创造力 信息收集(问题意识、大量广泛) 分析(分门别类,抓住关键突破点) 洞察(从不同角度,把握深层背景) 把握(比较过去,预测未来) 判断(以上述四条为依据,准确诊断、判断),你看见了什么?,认知壁垒的破除,请列举出长方形类似的物品名称: 举例:名片 合计: 个,妨碍创造性的3个壁垒,文化壁垒 就凭咱的知识文化,怎么想出好点子 1、固定形态,不愿自拔 2、和他人一样最感放心 3、非黑即白的判断习惯 4、只从理论层面予以判定 5、难于超越传统和常规 6、单纯依靠感觉和习惯,情感壁垒 自己对自己的性格没有自信(消极评价自己) 试着重新品估分析一下自己吧:,妨碍创造性的3个壁垒,视网膜效应,来

20、自生活中的感觉:我有的怎么大家都 有?同样的车;衣服;发型.,卡内基研究理论:每个人的特质:常处为80;缺点20,好人缘的必备前提,欣赏自己才能看到他人的可爱,因为当你只知道自己的缺点时,似乎周围的人 也都一样的缺憾!,头脑风暴法 特点: 不受常规束缚; 创造性思考; 运用灵感。 原则: 禁止批评和否定; 自由构想,无拘无束; 多多益善; 结合改善。,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应用步骤 1、引发和产生创造思维的阶段 1)确定课题 2)确定主持人 3)选择参加人员(510人为宜) 4)对参加人员进行扩展思维的基本训练,如数学游戏以及推理思考等,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应用步骤 2、设想开发的阶段 1)

21、主持人公布课题、介绍情况,应尽可能多的向参与人员提供信息 2)参加人员展开突破性思维,要求大胆的进行自由联想,尽可能多的提出设想 3)主持人进行思路提示 4)努力创造一种适于头脑风暴的会议氛围,坚持头脑风暴的会议规则和必要的组织形式,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应用步骤 3、整理阶段 将每个人的观点重复一遍,以使每个成员都知道全部观点内容,去掉重复的、无关的观点,对各种见解进行评价论证,最后集思广益,按问题进行归纳。 归纳时可以用亲和图法 日本人的川喜田二郎根据头脑风暴法创造出了KJ法,亲和图是KJ法的主要类型。,例:剥出完整核桃仁 构想一:敲剥 构想二:挤剥 构想三:撞剥 构想四:专用工具破碎 构

22、想五:机械化大批量剥 构想六:从里往外剥,可保持完整。此构想最终获得成功,往内部充气使核爆裂。,亲和图 亲和图又叫A型图解是KJ法的一种类型,它把收集到的大量有关某一特定主题的意见、观点、想法和问题,按它们之间相互亲近的程度加以归类、汇总的一种图示技术。 KJ是川田喜二郎的姓名缩写,KJ法泛指利用卡片对语言资料进行归纳整理的方法。它包括亲和图、分层图等多种方法。,亲和图的用途,常用于归纳整理收集到的意见、观点和想法等语言资料。 特别提醒:亲和图只适用于需要时间、慢慢解决、不容易解决而非解决不可的问题。不适用于速战速决或简单的问题。,亲和图的应用步骤,1、确定主题 2、收集语言资料 3、语言资料

23、卡片化 4、汇总整理卡片 5、只作标签卡片 6、作图,亲和图运用的常见错误,1、运用范围的错误 2、使问题复杂化 3、用亲和图作要因论证 4、整理卡片时用逻辑思维进行整理,画成了关联图 关联图用逻辑思维来明确因果关系,亲和图则按情理性归类,加入实例,排列图定义: 排列图又叫帕累托图。是将质量改进项目 从最重要到最次要进行排列而采用的一种 图表。,0,10,20,30,40,50,60,70,80,90,100,50,100,频 数 不 合 格 项,51,76,89,96,98,51,25,13,7,2,2,N100,累 计 ,油劣化,套管坏,油 漆,电 镀,变 形,其 他,排列图例,1)按重要

24、性顺序显示每个质量改进 项目对整体质量问题的作用。 2)识别进行质量改进的机会,排列图的用途,1、选择要进行质量分析的项目 2、选择用来进行质量分析的度量单位 3、选择进行质量分析的数据的时间间隔 4、画横坐标(按度量单位量值递减的顺序自左至右在横坐标上列出项目,将量值最小的一项或几项归并成“其它”项,放在最右端),排列图应用步骤,5、画纵坐标(在横坐标两端画两个纵坐标,左边纵坐标按度量单位确定,其高度必须与所有项目的量值和相等。右边的纵坐标应与左边的纵坐标高相等并从0到100进行标定) 6、画矩形(在每个项目上画长方形,它的高度表示该项目度量单位的量值,试试出每个项目的影响大小) 7、画累积

25、频数曲线(由左至右累加每个项目的量值以表示,并画出累计频率曲线,用来表示各个项目的累计影响) 8、利用排列图确定对质量改进最为重要的项目(关键的少数项目),排列图应用步骤,2001年4-5月缺陷项数统计表,2001年4月下旬#5机中修期间对造成#5机轴端汽封漏汽缺陷进行统计分析:,缺 陷 数 (项),0,7,21,42,56,70,0,50,100,累 计 ,汽 封 间 隙 过 大,49,汽封体调 整块分块 有缺口,14,汽封圆周膨 胀间隙大,4,其它,3,汽封间隙过大的缺陷,占缺陷总数 的70,是造成5机轴端汽封漏汽 的主要原因,70,90,95.7%,N=70,作排列图注意事项,1、纵坐标

26、的高度与横坐标的宽度之比以(1.5-2):1为好 2、横坐标的分类项目不要太多,以46项为原则 3、对于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可进一步分层,画出几个不同的排列图,加以分析,以便得到更多的情况 4、主要因素不能过多,一般找出12项主要因素,最多三项 5、不太主要的项目很多时,可以把次要的几个项目合并为其它项,作排列图注意事项,6、收集数据的时间不宜太长,一般以13个月为好 7、视具体情况,首先解决紧迫问题 8、在采取措施后,为验证其效果还要重新画出排列图,以进行比较。,因果图 因果图说明 因果图又叫石川图、特性要因图、树枝图、 鱼刺图等。它是揭示质量特性波动于其潜在原因 关系,即表达和分析因果关系的

27、一种图表。,因果图 因果图作用 1、分析因果关系 2、表达因果关系,积累经验 3、通过识别症状,分析原因,寻找措施以促进问题的解决。,因果图 因果图的应用程序 简明扼要地确定结果,即确定需要解决 的质量问题 确定可能发生的原因的主要类别,因果图 因果图的应用程序 开始画图,原因类别,原因类别,原因类别,原因类别,结果,因果图 因果图的应用程序 寻找所有下一层次的原因,画在相应的主(因)枝上,并继续一层层地展开下去,原因类别,原因类别,原因类别,原因类别,第二层原因,第一层原因,第三层原因,结果,因果层次展开图,因果图 因果图的应用程序 从最高层次的原因(末端因素)中选取和识别少量(一般为35个

28、)对结果有最大影响的原因即“要因”。 案例P249页图203及204,因果图 制作因果图的注意事项 画因果图时一般开“诸葛亮会”,充分发扬民主,畅 所欲言,各抒己见,集思广益,把每个人的意见都 一一记录在图上 确定要分析的主要质量问题,不能笼统,要具体, 不宜在一章因果图上分析若干个主要质量问题 因果关系的层次要分明,最高层次的原因应寻 求到可以直接采取具体措施为止,因果图 制作因果图的注意事项 “要因”一定要确定在末端因素上,而不应 确定在中间过程上 对末端因素,特别是经过验证的“要因”一定 要在对策表上反映出来 绘制因果图并逐步完善以积累知识和经验,线圈与端盖间距过小,汽封体结合面间隙大,

29、材料,责任心不强,间隙测量不准确,弹簧片失去弹性,人员,间隙调整不准确,方法,汽封块质量差、锈蚀严重,操作人员未按要求作,车削汽封块时,不能车削至根部,胶布法压间隙不完善,测量工具不精确,读数误差大,汽封块高出水平结合面,设备,装配经验少,未制定考核制度,树图 树图又叫系统图。树图是表示某个质量问题与其 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明确问题的重点,寻求 达到目的所采取的最适当的手段和措施的一种树枝状 示图,也是一种倒立树状逻辑因果关系图。 树图常用于单目标展开。一般均自左至右(或自上而下)展开作图。,主题 主要类别 组成要素 子要素,侧 向 型 树 图,主题 主要类别 组成要素 子要素,宝塔型树图

30、,树图 树图的作用 企业方针目标实施项目的展开 在新产品开发中进行质量设计展开 为确定质量保证活动而进行的保证质量要素的 展开 对为解决企业内质量、成本、产量等为题所采 取的措施加以展开 企业承包责任制项目的展开,树图 树图的作用 工序分析中对质量特性进行主导因素的展开 探求明确部门职能、管理职能和提高效率的方法 可用于因果分析,既可作为因果分析图使用 安全和故障分析,树图 应用程序 1、简明扼要地阐述要研究的主题 2、确定该主题的主要类别,即主要层次 3、构造树图,把主题填在左框内,把主要类别 放在右边矩形框内,树图 应用程序 4、针对每个主要类别确定其组成要素和子要素 5、把针对每个主要类

31、别的组成要素放在主要类别 的右边相应的矩形框内 通常树图与因果图可以互为转换,因此对单一问题的原因分析,可根据自己对图形的熟悉程度和习惯选用,五、原 因 分 析,厂用蒸汽系统回收效率低,人 员,设 备,材 料,环 境,管 理,技术水平不过硬,设备检查不到位,培训工作不完善,责任心不强,考核力度小,系统部分管路布置不合理,运行设备老化,厂用蒸汽部分管路回收系统布置不完善,设备长期运行损坏 存在渗漏现象,部分管路已停用应及时清除减少渗漏机率,设备、管材性能不稳定,产品假冒伪劣,介质温度高,管路材质长期运行机械性能下降,设备周围环境差,长期暴露在露天环境中容易使管路外壁发生腐蚀,检修计划,公用系统无

32、定期检修计划,原因分析,保 护 装 置 误 判,树图 画树图时应注意以下一些事项: (1)用于因果分析的树图一般是单目标的,即一个质量问题用一张树图; (2)树图中的主要类别一般可以不先从5M1正出发,而是根据具体的质量问题或逻辑关系去选取。 因果图因密度所限制,一般最多分析到第四层,而树图没有图形密度限制,因此可以分析到更多层,关联图 关联图又叫关系图。它是解决关系复杂、因素之间又相互关联的原因与结果或目的与手段等的单一或多个问题的图示技术,是根据逻辑关系理清复杂问题、整理语言文字资料的一种方法。,关联图的基本类型有: (1)中央集中型:把要分析的问题放在图的中央位置,把同“问题”发生关联的

33、因素逐层排列在其周围,关联图的基本类型有: (2)单侧汇集型:把要分析的问题放在右(或左)侧,与其发生关联的因素从右(左)向左(右)逐层排列,关联图的用途: (1)制订全面质量管理计划; (2)制订质量方针; (3)制订生产过程的质量改进措施; (4)推进外购、外协件的质量管理工作; (5)制订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规划与目标展开; (6)解决工期、工序管理上的问题; (7)改进职能部门的工作; (8)其他。,应用关联图的步骤 (1)确定要分析的“问题”。“问题”宜用简洁的“主语十谓语”的短语表述,一般用粗线方框口圈起。一个粗方框只圈一个“问题”,多个问题则应用多个粗方框圈起来。“问题”识别规则是“

34、箭头只进不出”。 (2)召开诸葛亮会。与会者应用“头脑风暴法”就分析的“问题”充分发表意见,找“因素”(手段)。 (3)边记录、边绘制、反复修改关联图。 (4)用箭头表示原因与结果(目的与手段)的关系;箭头指向是:原因一结果。 (5)原因要深入细致地分析,直至找出末端原因。末端原因应是可以直接采取对策的原因,其识别标志是:箭头只出不进。,关联图的末端原因,1、箭头只进不出 说明只有别的因素影响它,而它不影响别的因素,它就是需要分析的问题原因 2、箭头有进有出 说明它不是具体的末端因素,只是中间原因 3、箭头只出不进 说明它只影响别的因素,而无别的因素影响它,说明它就是末端因素,水平对比法 水平

35、对比法说明 水平对比法就是将过程、产品和服务质量同 公认的处于领先地位的竞争者的过程、产品和服 务质量进行比较,有助于认清目标并确定为使自 己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所编制的赶超计 划的重点内容。,水平对比法 水平对比法的作用 水平对比法的作用是寻找最佳的水平和企业实际的对照,找出差距,促进质量改进,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甚至成为同业之冠。,水平对比法 应用程序 确定对比的项目 确定对比的对象 收集资料 归纳、整理和分析资料 进行对比,流程图 流程图的说明 流程图就是将一个过程的步骤用图的形式表示出来的一种图示技术。,流程图 流程图的说明 一般使用的标志: 开始和结束 活动说明 决策,按顺

36、序示出从一个活动到另一个活动的流向,流程图 流程图的作用 用流程图对一个过程中各步骤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一般能发现故障的潜在原因,知道哪些环节需要进行质量改进。,流程图 流程图的应用程序 描述现有过程的流程图应用程序 设计新过程的流程图应用程序,流程图 流程图案例,复印文件的流程图,开始,接受文件,输入 复印份数,开始复印,重新开始,机器是否 正常运行?,装订?,是,是,否,否,装订文件,纠正错误,整理,结束,工作流程及用时统计对比,验电、挂接地线(0.25小时),准备工具(0.17小时),安装工器具放线(0.73小时),拆位移防振锤(0.08小时),紧线(0.5小时),复位安装防振锤(0.07

37、小时),拆除工器具清理现场(0.17小时),拆除接地线(0.08小时),准备工具(0.05小时),安装工具(0.08小时),拆除工具清理现场(0.1小时),防振锤复位(0.42小时),安装防振锤(0.07小时),原工作流程及用时分布,新工作流程及用时分布,效果检查(四),在组织的质量管理和QC小组活动中,还常用到 各种图表分析方法。其中有: 饼图(饼分图),可用于直观地看出各分项目在总体中所占的比重或比例。 折线图(曲线图、波动图)是指平面坐标系内浮动的相邻数据点用线段连起来形成曲线图或波动图 柱形图是用柱形来直观表示各项目间的差异,饼分图,调查二,叉梁的不合格表现为横向裂纹、纵向裂纹、蜂窝、

38、麻面、掉头五种类型。为找出主要问题,小组成员将不合格的79根叉梁进行归类,判断各叉梁的不合格主要属那种类型。因为有的叉梁同时具有两种及以上类型的不合格,如同时有横向裂纹、麻面等,遇到这种情况,看哪种不合格严重,就将其归为哪一类。 调查统计结果见饼分图。,调查二,结论:叉梁横向裂纹是影响110KV线路混凝土叉梁质量的主要问题。,2%,平均偏差(%),3%,5%,4%,3%,3%,4%,时间(年.月),2000年9月2001年2月每月的平均偏差值3.66%,3.66%,氧量运行情况,2000.9 2000.10 2000.11 2000.12 2001.1 2001.2,允许偏差,折线图,确定目标

39、,3.66%,2%,柱形图,0,50%,100%,91%,15%,5%,活动前,目标值,活动后,合格率,目标实现了,柱形图,柱形图,面积图,雷达图 雷达图是模仿电子雷达机图像形状的一种图形。它常用来检查(包括自我检查和他人检查)工作成效。,雷达图简要画法 根据要检查的若干项目数,从坐标原点(圆心)引出若干条射线,同时确定三条圆弧线分别表示被检查项目的理想水平、平均水平和不理想水平。以三条圆弧中相邻的两条中线为界,把圆内分出A、月、C三个区域。在圆心引出的射线上标明指标名称,把实际情况(检查结果)根据比例在图中坐标点上点出相应的点子,连接各点形成一个闭环的折线。闭环折线的形状反映出被检查项目的总

40、状况和特点。,直方图 定义 直方图是频数直方图的简称。它是用一系列宽度相等、高度不等的矩形表示数据分布的图。矩形的宽度表示数据范围的间隔,矩形的高度表示在给定间隔内的数据频数。,直方图,T,频 数,重量 (克),5,10,15,20,25,30,0,0,5.5,15.5,25.5,35.5,45.5,50,0.5,10.5,20.5,30.5,40.5,50.5,n=100,s=9.14克,Tu,TL,直方图,T,频 数,重量 (克),5,10,15,20,25,30,0,0,5.5,15.5,25.5,35.5,45.5,50,0.5,10.5,20.5,30.5,40.5,50.5,n=1

41、00,s=9.14克,Tu,TL,直方图 用途 1)显示质量波动分布的状态 2)较直观地传递有关过程质量状况的信息 3)确定在什么地方进行质量改进工作,直方图 直方图的应用程序 现在以某厂生产的产品重量为例,对直方图的应用程序加以说明。该产品的重量规范要求为 克。,直方图,T,频 数,重量 (克),5,10,15,20,25,30,0,0,5.5,15.5,25.5,35.5,45.5,50,0.5,10.5,20.5,30.5,40.5,50.5,n=100,s=9.14克,Tu,TL,(1)收集数据。 作直方图的数据一般大于等于50个。 本例收集了100个数据(见表142 所示)。 注:表

42、中数据是实测数据减去1000克的简化值,表142数据表,(2)确定数据的极差(R),(3)确定组距(h) 先确定直方图的组数,然后以此组数去除极差,可得直方图每组的宽度,即组距。组数的确定要适当,组数k的确定可参见表102。,表143组数选用表,本例取k10 组距一般取测量单位的整倍数,以便于分组。,(4)确定各组的边界值,为避免出现数据落在组的边界上,并保证数据中最大值和最小值包括在组内,组的边界单位应取为最小测量单位的12。数据中最小值为1。 第一组下边界值为:10.5=0.5 第一组上边界值为:0.5+5=5.5 第二组下、上边界值为:5.510.5 依此类推得出各组的边界值。 P183

43、页表144频数分布表,(4)确定各组的边界值,为避免出现数据落在组的边界上,并保证数据中最大值和最小值包括在组内,组的边界单位应取为最小测量单位的12。数据中最小值为1。 第一组下边界值为:10.5=0.5 第一组上边界值为:0.5+5=5.5 第二组下、上边界值为:5.510.5 依此类推得出各组的边界值。 P183页表144频数分布表,直方图,T,频 数,重量 (克),5,10,15,20,25,30,0,0,5.5,15.5,25.5,35.5,45.5,50,0.5,10.5,20.5,30.5,40.5,50.5,n=100,s=9.14克,Tu,TL,直方图 直方图的观察分析 1)对图形形状的观察分析 2)对照规范进行分析比较,直方图 直方图的定量表示 直方图定量表示的主要特征值是平均值 和标准偏差S,平均值 表示数据的分布中心位置,它与标准中心M越靠近越好。 标准偏差S 表示数据的分散程度。标准偏差越小,数据分散程度越小,加工精度越好;标准偏差越大,加工精度越差。,2,2,2,散布图 什么是散布图 散布图是研究成对出现的两组相关数据之间关系的简单图示。,散布图 散布图的应用步骤 1、收集成对数据 2、标明X轴和Y轴 3、找出X和Y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用这两个值 标定横轴(X)和纵轴(Y) 4、描点 5、判断,散布图 散布图的分析与判断 1)对照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