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OHSAS 18000培训培训目的:,了解OHSAS18000的基本知识 了解OHSAD18000的基本术语 掌握危险源的辨识方法。,一、背景知识,1、OSHMS山雨欲来风满楼 我国安全生产形势严峻,面临新世纪的挑战 全球经济一体化大潮推波助澜 (1)国际安全健康标准一体化非关税贸易壁垒 (2)劳工标准“WTO”难关,2、OSHMS政府宏观管理与企业负责必由之路 OSHMS产生背景及发展趋势 全面管理体系 适合中国市场经济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 实施OSHMS的作用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特点,3、OSHMS-企业的最佳选择 1)OSHMS对企业发展具有长远和积极的效应 2)我国已具备推行OSH
2、MS的条件,OHSAS的来源及发展,全国职业健康安全情况 1994年5月TC207于澳大利亚提出。 英国于1996年出台BS8800职业安全卫生体系。 美国于1996年3月职业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AIHA指导性文件 1999年英国标准协会(BSI)、DNV等13个组织提出OHSAS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我国职业健康安全现状 职业健康安全是与每个劳动者密切相关的问题,在正常的经济生产生活中,影响人体健康甚至对人身安全造成损害的因素是普遍存在的。例如在工厂的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工伤事故,服务场所中存在火灾、职业病等危害因素,体育球队在取得比赛胜利的同时,往往也会伴随着球员受伤的发生。 近些年,
3、我国每年报告统计的急慢性中毒达数千人,死亡数百人。据有关统计资料,1998年全国职业病发人员16869人,两年来全国不断发生煤矿、涵洞塌方事故,江门爆竹厂爆炸和江西烟花爆竹厂的爆炸曾引起很大的轰动。据估计,我国每年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近800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50多万个厂矿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危害,实际接触粉尘、毒物和噪声等职业有2500万人以上。 2001年11月,我国正式公布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AS的定义,1.OHS(职业健康安全) occupatinonal health and safety 影响工作场所内员工、临时工作人员、合同方人员、访问者和其他人员
4、健康和安全的条件。 2.OHSAS(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它是总的管理体系的一个部分,便于组织对与其业务相关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管理。它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何持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所需的组织结构、策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3.事故 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或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 4。事件 导致或可能导致事故的情况。 注:其结果未产生疾病、伤害、损坏或其他损失的事件在英文中还可称为“near-miss”。英文中,术语“incident”包含“near-misses”。 5。危险源 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场所环境破坏或其组合之根源或状态。 6。危险源辨识 识别
5、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7。审核 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8。持续改进 为改进职业健康安全总体绩效,根据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组织强化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过程。 注:该过程不必同时发生在活动的所有领域。 9。不符合 任何与工作标准、惯例、程序、法规、管理体系绩效等的偏离,其结果能够直接或间接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的组合。,10相关方 与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有关或受其职业健康安全绩效影响的个人或团体。 11目标 组织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方面所要达到的目的。 12绩效 基于组织的职业健康安
6、全方针和目标,与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控制有关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可测量结果。 注1:绩效测量包括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活动和结果的测量。 注2:绩效也可称为业绩。,13风险 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 14风险评估 评估风险程度并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15安全 免除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 16可容许风险 根据组织的法律义务和其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降至组织可接受程度的风险。,标准条文理解,1范围 本标准提出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旨在使一个组织能够控制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并改进其绩效。它并未提出具体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准则,也未做出设计管理体系的具体规定。 本标准适用
7、于任何有下列愿望的组织: A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消除或减少因组织的活动而使员工和其他相关方可能面临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 B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C使自己确信能符合所声明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针; D向外界证实这种符合性; E寻求外部组织对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认证; F自我鉴定和声明符合本标准。 本标准中的所有要求意在适用任何一个职业安全管理体系。其应用程度取决于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活动性质、运行的风险及活动的复杂程度等因素。 本标准针对的是职业健康安全,而非产品和服务的安全。,理解要点: (1)强调本标准是一个管理性的标准,目的是使组织通过管理的手段,控制职业
8、健康安全风险,并不是测量职业健康安全效果的依据。 (2)本标准可以为组织提供如下帮助: 通过建立管理体系,完善管理手段,减少职业健康安全风险。 建立一套科学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法。 实现组织的管理方针和目标。 证实组织具有对职业健康安全的管理能力或具备认证的条件。 (3)标准中条款的要求和具体企业的风险性、复杂性有关系。 (4)标准针对的控制对象是职业健康安全,即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因素,而不是生产的产品安全或服务的安全,因为这些应是质量问题,属ISO9000标准的控制范畴。,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
9、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idtISO9000:2000) 理解要点: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的基本的原理和术语与ISO9000:2000标准一致。在工作中如果遇到对于定义和术语的理解疑问时,可参照ISO9000:2000标准。,3术语和定义 前面已解释,略,41总要求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第4章描述了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模式如图1所示: 图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
10、系模式 理解要点: 本条款是一个总则,并不是管理要素之一,要求组织建立一个控制职业健康安全的管理体系并保持下去。,42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理解要点: 1 建立OHSMS体系,首先应有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2 方针应符合下列要求。 a.最高管理者批准,并清楚阐明职业健康安全总目标,体现职业健康安全的特点以及改进的要求; b.两个承诺:a)对持续改进的承诺,b)对遵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承诺; c.定期评审:其适应性和有效性,可结合管理评审进行; d.适合于组织的性质和规模; e.形成文件; f.传达到所有员工; g.可为相关方所获取。,43策划 理解要点: a.策划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
11、b.策划的输入: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绩效测量的反馈、审核的结果等; c.策划的输出:风险控制要求,是实施和运行的基础; d.策划包括: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431)、法规和其他要求(432)、目标(43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434)。,431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以持续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实施必要的控制措施。这些程序应包含: 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 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合同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 工作场所的所有设施(无论由本组织还是由外界提供)。 组织应确保在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时,考虑这些风险评价的结果和控制的效果,将
12、此信息形成文件并及时更新。 组织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方法应: 依据风险的范围、性质和时限性进行确定,以确保该方法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 规定风险分级,识别可通过433和434中所规定的措施来消除或控制的风险; 与运行经验和所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的能力相适应; 为确定设施要求、识别培训需求和(或)开展运行控制提供输入信息; 规定对所要求的活动进行监视,以确保其及时有效的实施。,理解要点: (1)应编写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 (2)对现存的危险源进行识别,确定不可接受的风险,制定控制计划,流程如下: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 对危险源的辨识范围,必须包括: a.常规活动:如正常的
13、生产和经营活动; b.非常规活动:如临时抢修活动或检修等; c.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包括员工、外来访问者等的活动; d.作业场所内的所有相关设施情况; e.三个时态和七种类型。 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和紧急状态下的危险源。 三个时态:过去(如遗留的危害)、现在和将来(潜在的法规要求)。 七种类型:物理、化学、生物、心理、生理、行为及其他。,(3)进行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组织应寻找最适合自己的方法,辨识的方法应主动进行,不能是被动的。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首要任务是对体系的现行状态进行初始评审,评审的步骤为: a.识别法规要求; b.对危险源进行识别评价和重大危险因素的确定; c.
14、对所有现行职业健康安全卫生管理活动与程序的审查; d.对以往事件事故调查及反馈意见的评价。 (4)进行危险源辨识应对识别的危险进行分级,找出不可接受的风险,以便在管理中控制。 (5)进行危险源辨识的目的是确定职业健康安全的现状,为管理提高提供依据,因此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方法应与企业的控制能力相适应,辨识和评价结果应能为以后的管理提供有用的信息,并必须保证评价的准确性、及时性和有效性。,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策划的步骤,业务活动分类 危险源辨识 风险评价 叛定风险是否容许 编制风险控制措施计划 评审措施计划的充分性,业务活动分类: 考虑危险源的易于控制和必要信息的收集,既要包括
15、日常的生产活动,又要包括不常见的维修任务等。 常见分类方法 组织厂房内外的地理位置; 生产过程或所提供服务的阶段; 计划的和被动性的工作; 确定的任务,第一类危险源 把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能源或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称作第一类危险源。 第二类危险源 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包括三种: 1、物的故障; 2、人的失误; 3、环境因素,危险源分类 提示单: 在平地上滑倒; 人员从高处坠落; 工具、材料等从高处坠落; 头上空间不足; 车辆危险源等。,危险源分类 参考GB/T13861-199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代码,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
16、因(危害因素)分类: 1、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1)设备、设施缺陷; 2)防护缺陷; 3)电危害; 4)噪声危害; 5)振动危害; 6)电磁辐射; 7)运动物危害; 8)明火; 9)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危险源分类 10)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 11)粉尘与气溶胶; 12)作业环境不良; 13)信号缺陷; 14)标志缺陷。 2、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 1)易燃、易爆性物质; 2)自燃性物质; 3)有毒物质; 4)腐蚀性物质;,危险源分类 3、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 1)致病微生物; 2)传染病媒介物; 3)致害动物; 4)致害植物 4、心理、生理性危害因素: 1)负荷超限:体力、听力、视力、其他负
17、荷超限; 2)健康状况异常; 3)心理异常:情绪异常、冒险心理、过度紧张、其他; 4)辨识功能缺陷:感知延迟、辨识错误或其他。,危险源分类 5、行为性危害因素: 1)指挥错误:指挥失误、违章指挥; 2)操作失误:误动作、违章作业; 3)监护失误。 6、其他。,危险源分类 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和紧急状态下的危险源; 三个时态:过去(如遗留的危害)、现在和将来(潜在的法规要求),危险源辨识方法 询问、交谈; 现场观察; 查阅有关记录 工作任务分析; 安全检查表; 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 事件树分析; 故障树分析。,432法规和其他要求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以识别和获得适用法规和其他职业健康安全要求
18、。 组织应及时更新有关法规和其他要求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传达给员工和其他有关的相关方。,常用法规清单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6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 2 危险化学药品管理条例2002年1月9日国务院通过 3 GB3805-83安全电压 4 GB2893-82安全色 5 GB2894-96安全标志 6 GB16179-96安全标志使用导则 7 GB13690-92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8 GB18-89标准化工作导则职业安全卫生标准编写规定 9 GB13392-92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车辆标志 10 GB2681-81电工成套装置中的导线颜色 11 GB2682-81电工成
19、套装置中的指示灯和按钮的颜色 12 GB4776-84电气安全名词术语 13 GB762-80电气设备额定电流 14 GB1980-80电气设备额定频率,15 GB69951-86电线电缆识别标志第一部分:一般规定 16 GB69952-86电线电缆识别标志第二部分:标准颜色 17 GB69953-86电线电缆识别标志第三部分:电线电缆识别标志 18 GB69954-86电线电缆识别标志第四部分:电气装备电线电缆绝缘线芯识别标志 19 GB69955-86电线电缆识别标志第五部分:电力电缆绝缘线芯识别标志 20 GB156-80额定电压 21 GB/T12903-90个人防护用品术语 22 G
20、B7231-87工业管理的基本识别色和识别符号 23 GB13547-92工作空间人体尺寸 24 GB12511-89工作场所的险情信号险情听觉信号 25 GB12299-90机械加工设备危险与有害因素分类 26 GB/T15463-95静电安全术语 27 GB7947-87绝缘导体和裸导体的颜色标志 28 GB4884-85绝缘导线的标记 29 GB14161-93矿山安全标志 30 GB/T15295-94矿山安全术语,31 GB4968-85灭火分类 32 ZB C80001-84灭火报警设备图形符号 33 GB7144-86气瓶颜色标记 34 GB13861-92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分
21、类代码 35 GB190-90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36 GB/T15236-94职业安全卫生术语 37 GB13495-92消防安全标志 38 GB/T14107-93消防基本术语 39 GB4327-84消防设施图形符号 40 GB4014-83安全皮鞋 41 GB6095-85安全带 42 GB5725-85安全网安全网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43 GB65271-86安全色卡 44 GB2811-89安全帽,45 GB12241-90安全阀一般要求 46 GB14052-93安装在设备上的同位素仪表的辐射安全性能要求 47 GB13034-91带电作业用绝缘滑车 48 GB13035-91带电作
22、业用绝缘绳索 49 GB2702-90爆炸品保险箱 50 GB6220-86长管面具 51 GB11799-89船用防爆离心通风机 52 GB11800-89船用防爆轴流通风机 53 GB11946-89船用钢化安全玻璃 54 GB/T14087-93船用空气瓶安全阀 55 GB65681-86带电作业用屏蔽服 56 GB8218-87低压测电器 57 GB12015-89低压绝缘胶鞋 58 GB44521-84地上消火栓 59 GB44522-84地下消火栓 60 GB4065-83二氟一氯一溴甲烷灭火剂,61 GB4396-84二氧化碳灭火剂 62 GB1444-87防爆灯具专用螺口式灯座
23、 63 GB5890-86防冲击眼护具 64 GB12014-89防静电工作服 65 GB12012-89防酸工作服 66 GB5100-85钢质焊接气瓶 67 GB5099-85钢质无缝气瓶 68 GB40533-93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 69 GB40534-93固定式工业钢平台 70 GB2890-82过滤式防毒面具 71 GB6223-86过滤式防微粒口罩 72 GB18528-2001作业场所紫外辐射接触限值 73 GB18529-2001车间空气中乙醛职业接触限值 74 GB18530-2001车间空气中碳纤维粉尘职业接触限值 75 GB18531-2001车间空气中磷酸职业接触限值
24、,76 GB18532-2001车间空气中聚丙烯腈纤维粉尘职业接触限值 77 GB18533-2001车间空气中多次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职业接触限值 78 GB18534-2001车间空气中丁酮职业接触限值 79 GB18535-2001车间空气中膨润土粉尘职业接触限值 80 GB18536-2001车间空气中三氯氧磷职业接触限值 81 GB18537-2001车间空气中马来酸酐职业接触限值 82 GB18538-2001车间空气中乙醇胺职业接触限值 83 GB18539-2001车间空气中环氧丙烷职业接触限值 84 GB18540-2001车间空气中氧化钙职业接触限值 85 GB18541-
25、2001车间空气中酚醛树脂粉尘的职业接触限值 86 GB18542-2001车间空气中沸石粉尘职业接触限值 87 GB18543-2001车间空气中氢醌的职业接触限值 88 GB18544-2001车间空气中重晶粉尘职业接触限值 89 GB18545-2001车间空气中玻璃粉尘职业接触限值 90 GB18546-2001车间空气中硅灰石粉尘职业接触限值,91 GB18547-2001车间空气中二巯基辛基锡职业接触限值 92 GB18548-2001车间空气中二氯苯职业接触限值 93 GB18549-2001车间空气2-乙氧乙醇职业接触限值 94 GB18550-2001车间空气中乙酐职业接触限
26、值 95 GB18551-2001车间空气中丙酮氰职业接触限值 96 GB18552-2001车间空气中钽及其氧化物职业接触限值 97 GB18553-2001车间空气中石油沥青(烟)职业接触限值 98 GB18554-2001高原地区车间空气中氧化碳职业接触限值 99 GB18555-2001作业场所高频电磁场职业接触限值 100 GB18556-2001车间空气中炔诺孕酮职业接触限值 101 GB18557-2001车间空气中乙酰甲胺磷职业接触限值 102 GB18558-2001车间空气中沉淀二氧化硅(白炭黑)粉尘职业接触限值 103 GB18559-2001车间空气中三硝基甲苯职业接触
27、限值 104 GB18560-2001车间空气中尿素职业接触限值 105 GB18561-2001车间空气中1,1,1-三氯乙烷职业接触限值,106 GB18562-2001车间空气中氰化钙(石灰氮)职业接触限值 107 GB18563-2001车间空气中聚氯乙烯粉尘职业接触限值 108 GB18564-2001汽车运输液体危险货物常压容器(罐)通用技术条件 109 GB18565-2001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 110 GB18568-2001加工中心安全防护技术条件 111 GB185691-2001机械安全减小由机械排放的危害性物质对健康的风险第1部分:用于机械制造商的原则和规范
28、 112 GB185692-2001机械安全减小由机械排放的危害性物质对健康的风险第2部分:产生验证程序的方法学 113 GB18580-200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量 114 GB18581-200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溶剂型木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 115 GB18582-200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116 GB18583-200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限量 117 GB18584-200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木家具中有害物质限量 118 GB18585-200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壁纸中有害物质限量 119 GB18586-200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聚氯
29、乙烯卷材料地板中有害物质限量 120 GB18587-200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地毯、毛毯衬垫及地毯胶粘剂有害物质释放限量 121 GB18588-200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 122 GB18467-2001献血者健康核查要求 123 GB18468-2001室内空气中对二氯苯卫生标准 124 GB5294-2001职业照射个人监测规范处照射举例,理解要点: (1)组织应建立和保持法规及其他要求的控制程序:规定法规和其他要求的识别和获取的职责,以便主动收集和及时更新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 (2)识别及收集法规时应考虑组织的行动、产品和服务实现过程、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结果
30、、组织内部要求相关要求等情况。 (3)组织应建立获取法规和其他要求的信息渠道。 (4)组织应识别组织内受法规和其他要求影响的活动,了解法规具体要求,具体需获取法规要求的部门和人员, (5)组织应确定将法规及其他要求向员工以及相关方传达的途径和职责。,433目标 组织应针对其内部各有关职能和层次,建立并保持形成文件的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如可行,目标宜予以量化。 组织在建立和评审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时,应考虑: 法规和其他要求; 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和风险; 可选择的技术方案; 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 相关方的意见。 目标应符合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包括对持续改进的承诺。,理解要点: (1)组织应建立以文件表
31、达的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2)目标应在各级职能部门和管理层次上建立。 (3)目标应尽量量化,以指标的形式表达。 (4)提出目标时: a.应该考虑符合法规的要求和其他相关方的要求; b.组织有能力控制并实现; c.财务、运行和经营的要求,控制风险; d.组织在控制的过程中能方便地实施; e.与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的要求相一致; f.并反映对持续改进的承诺。 g.应充分考虑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经营管理的可适应性及自身风险的特点。,434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 组织应制定并保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以实现其目标。方案应包括形成文件的: a.为实现目标所赋予组织的有关职能和层次的职责与权限; b.实现目
32、标的方法和时间表。 应定期并且在计划的时间间隔内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进行评审,必要时应针对组织的活动、产品、服务和运行条件的变化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进行修订。,理解要点: (1)组织应制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规定为实现目标而采取的措施。 (2)管理方案应形成文件,应考虑风险等级,并以制定的目标为依据。 (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的主要内容有: a.需控制的风险; b.风险控制目标,包括分解到相关职能和层次的目标; c.控制风险的措施方案; d.适当的资源要求; e.根据目标和管理方案规定的详细职责和权限; f.实施目标以及管理方案的时间表和进度计划; g.验收要求以及监督评审部门等。 (
33、4)管理方案应定期进行评审,需要时对方案进行修订,确保方案与组织的活动、产品、服务和控制能力的适宜性。,44实施与运行 441结构与职责 对组织的活动、设施和过程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有影响的从事管理、执行和验证工作的人员,应确定其作用、职责和权限,形成文件,并予以沟通,以便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职业健康安全的最终责任由最高管理者承担。组织应在最高管理者中指定一名成员(如:某大型组织内的董事会或执委会成员)作为管理者代表承担特定职责,以确保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正确实施,并在组织内所有岗位和运行范围执行各项要求。 管理者应为实施、控制和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提供必要的资源。,注:资源包括人力资源,
34、专项技能、技术和财力资源。 组织的管理者代表应有明确的作用、职责和权限,以便: a.确保按本标准建立、实施和保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b.确保向最高管理者提交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绩效报告,以供评审,并为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提供依据。 所有承担管理职责的人员,都应表明其对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持续改进的承诺。,理解要点: (1)对从事管理、执行和验证的人员,应明确其职责、权限和相互作用。 需要规定作用、职责和权限的人员一般应包括: a 最高管理者; b 组织各层次上的管理者; c 过程操作员和普通工人; d 对分包方的职业健康安全进行管理的人员; e 负责职业健康安全培训的人员; f 对职业
35、健康安全有重大影响的设备的负责人员; g 组织内具有职业健康安全资格的员工; h 参与职业健康安全资格的员工; i 参与职业健康安全协商讨论的员工代表等。,(2)对于职责、权限应在文件中进行规定并予以传达。 (3)职业健康安全的最终责任者为组织的最高管理者,与法规的规定相符。 (4)管理者应提供必要的资源,保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控制和改进。 (5)组织应在最高管理层指定一名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者代表,其作用为: a.负责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与保持; b.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业绩,以供评审,为改进体系提供依据。 (6)各级管理人员,在负管理职责的同时,也应对持续改
36、进职业健康安全绩效做出相应的承诺,负相应的责任。,442培训、意识和能力 对于其工作可能影响工作场所内职业健康安全的人员,应有相应的工作能力。在教育、培训和(或)经历方面,组织应对其能力做出适当的规定。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确保处于各有关职能和层次的员工都意识到: 符合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程序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 在工作活动中实际的或潜在的职业健康安全后果,以及个人工作的改进所带来的职业健康安全效益; 在执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程序,实现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包括应急准备和响应要求(见441)方面的作用和职责; 偏离规定的运行程序的潜在后果。 培训程序应考虑不同层次的: 职责
37、、能力和文化要求; 风险。,理解要点: (1)组织应确保相关人员具有规定的工作能力。 (2)规定可能影响职业健康安全人员的要求可以从教育、培训和经历方面考虑。 (3)应建立文件化的程序。程序要点: A 确定培训需求。 职业健康安全意识、方针、目标; 健康安全知识以及技能; 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职业健康安全职责; 特殊工种人员要求、执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应急准备和响应要求方面的作用和职责; 法规和其他要求; 新员工培训及技能培训; 供应商及分解人员必要的培训。 B.实施培训:根据不同层次、不同职责、能力及文化程度特点制定培训计划,实施培训。 C 能力和意识评价:应评估培训的有效性和最
38、终的能力水平。 D 培训记录:教育、培训、经历、技能应予以保存。 4 培训的方法应根据风险的等级和承担责任的重要程度和员工的素质及文化程度而有所不同。,443协商与沟通 组织应具有程序,确保与员工和其他相关方就职业健康安全信息进行相互沟通。 组织应将员工参与和协商的安排形成文件,并通报相关方。 员工应: 参与风险管理方针和程序的制定和评审; 参与讨论影响工作场所职业健康安全的任何变化; 参与职业健康安全事务; 了解谁是职业健康安全的员工代表和指定的管理者代表(见441)。,理解要点: (1)应建立并保持程序来规定组织与员工及其他相关方就有关职业健康安全信息的相互沟通方法及要求。 (2)组织应建
39、立文件化的员工参与和协商的计划。 (3)员工应该在以下方面参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a.方针和管理程序的制定与评审; b.改善作业状况的措施商讨; c.参与职业健康安全事务; d.了解职业健康安全的员工代表和管理者代表。 (4) 外部沟通内容。 a 向相关方宣传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b 沟通有关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要求和结果; c 沟通有关法规和其他要求; d 接受并回复相关方的咨询、建议、投诉等; e 员工参与和协商的计划; f 其他。,444文件 组织应以适当的媒介(如:纸或电子形式)建立并保持下列信息: a.描述管理体系核心要素及其相互作用; b.提供查询相关文件的途径;
40、 注:重要的是,按有效性和效率要求使文件的数量尽可能少。 理解要点: (1)组织应以有效的文件规定管理体系核心要素的做法和相互作用,如编写管理手册。 (2)在文件的使用时能够用有效方便的方法进行查询。 (3)文件尽可能简洁。 (4)文件可以以书面文件形式或电子等媒介形式建立和存在,或多种形式并用。,445文件和资料的控制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控制本标准所要求的所有文件和资料,以确保: a.文件和资料易于查找; b.对文件和资料进行定期评审,必要时予以修订并由被授权人员确认其适宜性; c.凡对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的有效运行具有关键作用的岗位,都可得到有关文件和资料的现行版本; d.及时将失效文件和
41、资料从所有发放和使用场所撤回,或采取其他措施防止误用。 e.对出于法规和(或)保留信息的需要而留存的档案文件和资料予以适当标识。,理解要点: (1)应建立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程序的目的是: a.使文件和资料便于查找; b.对文件和资料进行必要的评审与修订,并由相关人员对文件进行审批,以保证文件的适宜性和正确性; c.在需要使用文件的地方,能够得到文件的有效版本; d.采取措施防止文件的错误使用,如对过期或失效文件进行登记回收等; e.对保留的作废或失效文件进行标识。 (2)程序文件控制的内容: a 文件的批准; b 文件的发布和管理; c 文件的评审和修订; d 失效文件的管理; e 资料的管
42、理。,446运行控制 组织应识别所认定的、需要采取控制措施的风险有关的运行和活动,组织应针对这些活动(包括维护工作)进行策划,通过以下方式确保它们在规定的条件下执行。 a.对于因缺乏形成文件的程序而可能导致偏离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的运行情况,建立并保持形成文件的程序; b.在程序中规定运行准则; c.对于组织所购买和(或)使用的货物、设备和服务中已识别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建立并保持程序,并将有关的程序和要求通报供方和合同方; d.建立并保持程序,用于工作场所、过程、装置、机械、运行程序和工作组织的设计,包括考虑与人的能力相适应,以便从根本上消除或降低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理解要点: (1)识别
43、与不可接受风险有关的活动和运行,对这些活动的控制进行策划。 (2)对于需要的或关键的活动编写作业指导文件。 (3)指导文件中应规定活动的正确方法,即准则。 (4)对于识别的相关方(包括供应商和分包方)风险建立控制规定,包括使用的原料货物、设备和生产服务过程的因素,并将规定的要求通知相关方。 (5)对工作场所、生产和服务过程、使用的设备装置、工艺及操作规范、工作组织等的设计,结合人员的素质与能力建立程序进行有效的控制。 (6)定期评审风险控制程序,以保持其适宜性和有效性。,447应急准备与响应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计划和程序,以识别潜在的事件或紧急情况,并做出响应,以便预防和减少可能随之引发的疾病和
44、伤害。 组织应评审其应急准备和响应的计划和程序,尤其是在事件或紧急情况发生后。 如果可行,组织还应定期测试这些程序。,理解要点: (1)建立并保持应急响应的计划和程序。 A 判定应急计划的内容一般包括: 可能的事故性质、后果; 与外部机构的联系(消防、医院等); 报警、联络步骤; 应急指挥者、参与者的责任、义务; 应急指挥中心地点、组织机构; 应急措施等。,B 应识别和提供充分数量的应急设备。应急设备一般包括: 报警系统; 应急照明和动力; 逃生工具; 安全避难所; 危急隔离阀; 开关和断流器; 消防设备; 急救设备; 通讯设备等。,C 应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对应急设备进行测试,以保持完好。 (
45、2)对应急响应计划和程序进行评审,保证其适宜性,使其更能发挥作用 (3)可能时,对应急响应程序进行测试和演练。,45检查与纠正措施 451绩效测量和监视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对职业健康安全绩效进行常规监视和测量。程序应规定: 适合组织需要的定性和定量的测量; 对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的满足程度的监视; 主动性的绩效测量,即监视是否符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运行准则和适用的法规要求; 被动性的绩效测量,即监视事故、疾病、事件和其他不良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的历史证据; 记录充分的监视和测量的数据和结果,以便于后面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分析。 如果绩效测量和监视需要设备,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对此类设备进
46、行校准和维护,并保存校准和维护活动及其结果的记录。,理解要点: (1)建立并保持测量与监视控制程序,包括主动监视和被动监视程序内容: A.规定必要的定性和定量的测量内容,主动监视包括: 对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满足程度进行监视; 管理方案的规定、作业文件和法规的规定是否被执行; 风险控制的结果和成效; 员工健康安全意识的提高情况; 对过程、工作场所和实际操作进行常规安全行为、管理水平的监测; 设备、设施安全检查,作业环境及卫生环境监测等; 对有关法规和其他要求的遵守情况进行监视和测量。 B.对发生的事故、事件财产损失、职业病及影响健康安全的其他不良问题进行统计、调查、分析和记录; C.对测量与监视的
47、结果进行记录,为改进分析提供依据。 (2)对于监视和测量设备应建立并保持控制程序,控制其校准和维护,并保存校准和维护过程及结果的记录。,452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确定有关的职责和权限,以便: a.处理和调查; 事故; 事件; 不符合。 b.采取措施减小因事故、事件或不符合而产生的影响; c.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并予以完成; d.确认所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有效性。 这些程序应要求,对于所有拟定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在其实施前应先通过风险评价过程进行评审。 为消除实际和潜在不符合原因而采取的任何纠正或预防措施,应与问题的严重性和面临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相适应。 组织应实施并记录因纠正和预防措施而引起的对形成文件的程序的任何更改。,理解要点: (1)应建立并保持一个控制程序。程序的内容: a.规定处理和调查分析事故、事件和不符合原因的职责、权限; b.对发生的事故、事件和不符合采取措施,减轻其后果的影响; c.对事故、事件和不符合的原因采取措施进行纠正或预防,防止其再次发生; d.对采取的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2)所有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在实施前应对其引起的风险进行评价,然后才能实施。 (3)纠正和预防措施应和问题的严重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餐饮铺面管理办法细则
- 2025年环保行业环保产业环保教育与培训技术进展与应用技术进展与应用研究报告
- 腮腺肿瘤切除术手术配合
- 软件资质销售管理办法
- 管理层行为规范制度
- 环保宣传媒体策略
- 初中网课班会课件表扬
- 小学美术蜡染教学课件
- 零成本创业新手教学课件
- 幼儿园健康教育课《身体的秘密》
- 煤化工产业链详解课件
- RB/T 303-2016养老服务认证技术导则
- GB/T 6896-2007铌条
- GB/T 6075.1-2012机械振动在非旋转部件上测量评价机器的振动第1部分:总则
- GB/T 32227-2015船用工作救生衣
- GB 38454-2019坠落防护水平生命线装置
- 大学2023年自主招生报名登记表
- 小学体育暑假特色作业
- 2020四川考研数学二真题【含答案】
- 压缩机拆除方案
- 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写字表田字格字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