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名校名 推荐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高中生物3.2 细胞呼吸教案 苏教版必修 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阐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学会运用对比的方法理解相关的生物学知识;阐明呼吸作用的本质,了解细胞呼吸与细胞供能的关系;2、能力目标;通过探讨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3、德育目标说明细胞呼吸的原理和意义,了解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细胞呼吸的本质和过程;比较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的异同点;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难点:呼吸作用过程的理解。 教学安排 : 3 课时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细胞呼吸概念:( 1)、原料:( 2)、场所:( 3)、
2、产物: 交流研讨 :细胞呼吸和呼吸是一回事吗?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一定有氧气参加吗?细胞呼吸的特点: (与体外燃烧比较)是研究细胞呼吸最常用的生理指标。比较项目体外燃烧体内氧化相同反应式实质条件点燃不同释能快速连续释放结果有发光发热现象多数以热能形式释放,部分转移到 atp中3、呼吸的分类:根据是否需要分为和两类。细胞呼吸的过程:有氧呼吸:(细胞呼吸的主要类型)( 1)、概念:( 2)、过程:(以葡萄糖为底物为例)第一阶段: 1mol 葡萄糖分解成2mol,同时产生少量的和少量的。场所:第二阶段:丙酮酸分解成,同时产生少量的和。场所:第三阶段: h 和氧气结合,产生的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并储存
3、在中。场所:(3)、有氧呼吸过程中三个阶段的比较:1名校名 推荐项目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场所反应物生成物产生能量是否需氧( 4)、总反应式:(以葡萄糖为底物时)( 5)、能量的释放和利用率:通过有氧呼吸,1mol 葡萄糖在彻底氧化分解后,共释放约kj的能量,其中约有kj 储存在中,其余主要以形式散失掉。 考与总结 (1)水的分解和合成分别发生在和阶段;(2)产生二氧化碳的阶段是,场所为;、( 3 )吸进的氧气在(场所)被消耗,参加阶段的反应。其作用是。(4)产生 atp的阶段是,产生 atp最多的阶段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 领悟整合 :分析产物co2中 c、 o元素的来源?生成物水中的
4、h、 o是否来源于反应物中的水?2、无氧呼吸 ;(1) 、场所:(2)、产物:(3)、过程: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前一阶段产生的在不同种类的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成或等。( 4)、反应式:(以葡萄糖为底物为例)产酒精:产乳酸:( 5)、能量的释放与转化:思考:为什么无氧呼吸只释放出少量的能量?( 6)、无氧呼吸的生理意义:高等植物在情况下,可以进行短暂的无氧呼吸,将葡萄糖分解为,释放出能量以适应缺氧的环境条件。人在时,需要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消耗,肌肉细胞则以产生的无氧呼吸方式供给能量。但是,无氧呼吸时间过长会使细胞。 启发引申 :1 )、产物为酒精和二氧化碳方式的无氧呼吸:大多
5、数植物、酵母菌。2 )、产物为乳酸方式的无氧呼吸:高等动物和人、乳酸菌;少数高等植物的某些器官,如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玉米胚等。3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与联系:2名校名 推荐联系:第一阶段完全相同:。实质相同:。进化:无氧呼吸有氧呼吸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有哪些?2 、细胞呼吸的意义和应用:1)、意义:为提供能量。 产生的丙酮酸等中间产物为体内其它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放眼社会 :了解发酵技术。2 )、应用:在作物栽培中:措施:中耕松土;露田、晒田。目的:在果实和蔬菜的保鲜中:措施:通过控制储藏室内的 的浓度等来降低呼吸速率。(1)图中曲线qr区段 co2生成量急剧减
6、少的主要原因是。(2)点的生物学含义是无氧呼吸消失点,由纵轴、co2生成量和o2 吸收量共同围成的面积所代表的生物学含义是。(3)在原图中绘出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随氧气浓度变化而变化的曲线。(4)若图中的ab 段与 bc段的距离等长,说明此时有氧呼吸释放的co2与无氧呼吸释放的co2相比(填“一样多”或“更多”或“更少”),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是无氧呼吸的倍。(5)在长途运输新鲜蔬菜时,常常向塑料袋中充入氮气,目的是。你认为 氧 浓 度 应 调 节到点 的 对 应 浓 度 时 , 更 有 利于 蔬 菜 的 运输 , 试 说 明 理由:。答案( 1)氧气浓度增加,无氧呼吸受抑制3名校名 推荐(
7、 2) p 氧浓度逐渐增大的过程中,无氧呼吸生成的co2总量( 3)所绘曲线应能表现下降趋势,并经过 q、 b以及 p 点在 x 轴上的投影点。如图(虚线)所示:( 4)一样多 1/3( 5)降低呼吸强度, 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r 此时有氧呼吸强度较低, 同时又抑制了无氧呼吸,蔬菜中的有机物消耗较少例 2、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下面物质代谢简图表示了两者之间的关系,请根据图示分析回答:(1)是在上进行的, 所需要的外界条件是,发生的能量变化是。( 2)、表示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所需要的外部条件主要有和。(3)上述 过程中,能产生atp的过程是(写代号)。(4)请分析下列
8、实验,并在横线处填写代号。将一盆在阳光下正常生长的植物迅速移入暗室,立刻停止的过程是,稍后,过程也随着停止。 一段时间后, 将这一盆植物迅速移到阳光下,上述两个过程先开始进行的是。而在这一实验中,始终不会停止的过程是。(5)根据实验测定, 黄豆种子在萌发时放出的co2量比消耗的o2量高出 4 倍,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答案( 1)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一定强度的光照光能转变为(活跃的)化学能( 2)有氧呼吸氧气适宜的温度( 3)( 4) ( 5)黄豆种子在萌发时,除了进行有氧呼吸外,还进行旺盛的无氧呼吸,在无氧呼吸过程中放出大量 co2例 3、课题小组同学利用下列装置探究微生物的细胞呼吸方式。(1
9、)取甲、乙两套密闭装置设计实验,请补充下表有关的内容:装置反应瓶中加入的材料小杯内加入的材测定项目料甲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微生物悬浮细 胞 呼 吸 氧 气 的 消液各 1ml耗量4名校名 推荐乙等量的蒸馏水( 2)将甲、乙装置均置于 28恒温的条件下,分别在不同的氧气浓度下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微生物保持活性, 前三组实验所用微生物都是酵母菌, 第四组实验的微生物是乳酸菌) ,60 分钟后读数。请补充下表有关的内容。预期实验结果微生物的细胞呼吸方式级别甲乙第一组液滴向左移动液滴不变第二组液滴向左移动液滴向右移动第三组液滴不变液滴向右移动第四组只进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3)除了可以测定细胞呼吸方
10、式外,你认为用上述密闭装置和选用下列材料用具还可以开展哪些生物学的探究,请写出一个课题题目。材料用具:小麦种子、玉米幼苗、小麦幼苗、一定浓度的koh溶液和 nahco3溶液、蒸馏水、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溶液、恒温装置、暗箱。课题题目:。 . ( 1)适量(一定浓度) koh或 naoh溶液 (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微生物悬浮液各 1 ml 细胞呼吸时二氧化碳释放量与氧气消耗量的差值( 2)只进行有氧呼吸 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只进行无氧呼吸 不变不变(3)测定小麦种子的呼吸速率测定玉米幼苗的光合作用强度探究小麦幼苗、玉米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差异(任答一项,其他答案合理也给分) 校本作业 :1.
11、 经测定:蚕豆种子在发芽的早期,co2的释放量比氧气的吸收量大3 4 倍,这说明此时的蚕豆是()a. 只进行有氧呼吸b.无氧呼吸比有氧呼吸占优势c.只进行无氧呼吸d.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占优势2. 陆生植物不能长期忍受无氧呼吸,这是因为()产生的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产生的乳酸对细胞有毒害作用;没有专门的无氧呼吸结构;产生的能量太少a. b.c.d.4. 在自然条件下,有关植物呼吸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有氧呼吸过程中,丙酮酸必须进入线粒体b. 高等植物只能进行有氧呼吸,不能进行无氧呼吸c.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无氧呼吸不产生二氧化碳d.水中生活的植物不能进行有氧呼吸5. 在水稻叶肉细胞
12、的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中产生的主要代谢产物分别是a. 丙酮酸、 co2、葡萄糖b.丙酮酸、葡萄糖、co2c.co2、丙酮酸、葡萄糖d.葡萄糖、丙酮酸、co26. 下列细胞中不进行有氧呼吸的是()a. 神经细胞b.心肌细胞c.红细胞d.小肠上皮细胞7. 下图表示某绿色植物在生长阶段体内物质的转变情况,和过程中的h 产生的场所依次是()5名校名 推荐a. 叶绿体、细胞质基质、线粒体b.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c.细胞质基质、叶绿体、线粒体d.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8. 现有一瓶葡萄糖液,内置有适量酵母菌,经测定瓶中放出co2的体积与吸收o2的体积比为 5: 4,这是因为(假设两
13、种呼吸作用的速率相等)()a. 有 1/5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b.有 4/7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c.有 4/5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d.有 3/7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9. 植物体内形成 atp的过程有()光反应暗反应有氧呼吸的过程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无氧呼吸产生酒精的过程 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的过程a. b.c.d.10. 如果一定重量的黄豆全部萌发生成黄豆芽,黄豆芽中的有机物总量、有机物种类分别比黄豆中的()a. 多、多b.少、多c.多、少d.少、少11. ( 8 分)下图是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简图,请根据图分析回答:(1)写出图中、所示生理过程的名称:; 。(2)图中、生理过程在细
14、胞内进行的场所是:;和。(3)图中和所示的生理过程都是。如果消耗等量的葡萄糖,则或过程所释放的能量与过程相比数量。( 4 ) 如 果 用 ( ch20) 表 示 糖 类 , 则 图 中 过 程 的 化学 反 应 式 可 以 概 括为:。12. ( 12 分)下图表示一个高等植物细胞中的几个生理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6名校名 推荐(1)过程发生在叶绿体的上;过程v 产生的 co2从产生部位直接到达该细胞过程的部分被利用需要通过层生物膜。( 2)在过程中,如果用含有14c 的 co2 来追踪光合作用中的碳原子,其转移途径是( )a. 14co2h( 14ch2o)b.14co214c3( 14ch
15、2o)c.14co2叶绿素( 14ch2o)d.14co2叶绿体( 14ch2o)(3)据图分析可知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有光照强度、co2 浓度和温度,则干旱初期导致作物光合作用速率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温室大棚中的作物如遇阴雨天,为避免减产,常适当降低。( 2分)(4)在、几个过程中,能够产生atp的过程有;能够为植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过程有,其中提供能量最多的过程是。(5)在过程中,各种生物体(病毒除外)都能进行的过程是。(6)假如该生物是酵母菌,过程中能够在体内发生的是。如果有24mol 的 o2全部用于过程,则产生等量co2 的过程至少需要分解mol的c6h12o6。附:
16、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1. 原理 : 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 产生二氧化碳和水:c6h12o66h2o 6o26co2 12h2o能量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 产生酒精和少量二氧化碳:c6h12o62c2h5oh 2co2 少量能量2. 装置:下图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实验装置图abcde分析: a 瓶加入的试剂是 naoh,其目的是:使进入 b 瓶的空气先经过 naoh处理,排除空气中 co2对实验结果的干扰。c 瓶和 e 瓶加入的试剂是澄清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其作用是:检测co2的产生d 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通 e 瓶,其原因是: d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酵母菌会将瓶中的氧气消耗完。 再连通 e 瓶,就可以确保通入澄清石灰水 (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的 co2是酵母菌的无氧呼吸所产生的3. 检测:(1)检测 co2的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使溴麝香草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院品牌宣传课件模板
- 健康理疗性保健推拿课件
- 2024年垃圾分类桶项目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葛洲坝资产核销管理办法
- 虚拟资源库存储管理办法
- 融水县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 衡阳县黄码人员管理办法
- 行长投诉接待日管理办法
- 装配式建筑销售管理办法
- 西安市权责清单管理办法
- 2025-2030胶原酶产业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工作总结
- 2025年当兵的心理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社区工作者必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中级管道工(四级)技能认定理论考试指导题库(含答案)
- 头端可弯曲负压吸引鞘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处理长径≤2cm上尿路结石中的应用研究
- 眼部皮肤专业知识
- 重大活动交通保障应急预案
- 净水设备维保合同
- 绩效考核量化指标
- 劳务分包框架协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