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茬绿豆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河南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_第1页
《麦茬绿豆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河南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_第2页
《麦茬绿豆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河南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_第3页
《麦茬绿豆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河南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_第4页
《麦茬绿豆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河南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麦茬绿豆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河南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一、编制的目的和意义绿豆是我国主要食用豆类作物,多个地区都有种植。在我国绿豆大多种植在干旱、半干旱的瘠薄地和山坡地,或与其他作物间作套种,生产投入少,栽培技术落后,缺少规模化生产技术规程,管理粗放,广种薄收,导致产量和品质低下。绿豆是我省旱地生长的主要秋粮作物。同样干旱条件下, 比小麦、玉 M等大宗粮食作物受害轻,且生育期短,是抗灾减灾不可替代的作物,其增产潜力大。近年来,我省绿豆生产虽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与相邻省份的差距日渐显现,生产水平亟待提高。绿豆生产存在的问题是劳务繁重,急需省工、省时的简化高效栽培技术。为了规范绿豆的机械化种植技术, 确

2、保绿豆生产逐步向简化、省工、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方向发展,我省亟待制定标准化的麦茬绿豆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二、任务来源及编制原则和依据、任务来源根据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文件关于下达年第一批河南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 (豫质监标发 号)的要求(项目编号:),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组织对河南省地方标准麦茬绿豆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起草、制定。1 / 10本标准依据河南省麦茬绿豆机械化生产技术研究、示范推广相关科研成果,提出产地环境、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施肥、播种时间、播种机型选择、播种密度、镇压以及田间管理(灭茬、除草、追肥、水分管理和病虫草害防治等) 、收获、贮藏等方面的技术规范,该

3、技术规范结合河南省绿豆生产实际,简便实用。、标准的编制原则和依据()标准编辑的原则按照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及农业标准管理方法的要求进行编写。遵循国家现有的农业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发展农业、增加产量、保护环境和改善生态为最终目标,使制定的标准符合我省的具体情况,从实际出发,达到技术先进,生产可行,宜于操作,力求取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2)标准编辑的依据科学性:麦茬绿豆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的制定,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同时融合最新科研成果。标准的确定,以多年田间实验调查为基础,进行了广泛调研和科学验证,编制的技术措施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特殊性:麦茬绿豆机械

4、化生产技术顺应了当前绿豆生产发展趋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劳动力匮乏的压力。在标准制定过程中,充分了解当前国内绿豆机械化生产技术的发展趋势,有选择2 / 10地吸收先进部分,并有针对性的结合我省各地的实际生产应用情况。可操作性 : 在标准制定过程中充分听取了相关领域专家、基层农技人员和广大群众的意见,使标准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在应用中可操作性强。三、编制过程、标准立项和起草小组成立年月日,麦茬绿豆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立项答辩,月日获得地方标准立项。立项后,标准起草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河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南阳市农业科学院,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成立了标准起草小组,

5、确定了起草人员和分工,并制定了标准的编写计划。标准起草小组由李君霞担任组长,起草人有李君霞、朱旭、秦娜、宋迎辉、平西栓、胡卫丽、代书桃、马春业、朱灿灿、杨厚勇、段俊枝、范艳萍、李丽华、王春义。李君霞:负责标准起草组织与协调,标准起草的总负责人;秦娜:负责标准草案的起草与编写 , 以及实验相关数据的测定、收集和分析整理;朱旭、宋迎辉、平西栓、胡卫丽、代书桃、马春业、朱灿灿:生产实地调查与省内各生产单位建议的征集;李丽华、范艳萍、王春义:协助负责有关实验数据的测定和3 / 10收集。杨厚勇、段俊枝:对标准的编写提出指导和建议。、科研项目实验结果和文献查阅年至今,标准起草小组承担了绿豆机械化栽培技术

6、和示范推广相关的项目,如:省财政预算“郑绿抗旱性研究及其高效栽培技术示范推广”等,每年都会开展绿豆示范推广工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麦茬绿豆机械化生产技术作为轻简化栽培的一种方式受到农户和绿豆种植相关合作社的普遍欢迎。在实践操作中逐步形成了麦茬绿豆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在总结多年生产实践经验及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并查阅国内麦茬绿豆机械化生产技术相关文献资料,整理出制定该标准的资料,为标准的起草作了文献与科学数据等方面的准备。、标准初稿撰写年月,标准起草小组对有关文献资料进行了梳理总结,并根据标准化工作导则第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从标准编写提纲、麦茬绿豆机械化生产的术语、定义、播前准备、播种、

7、田间管理和收获贮藏进行会议讨论后,由小组成员秦娜负责执笔进行标准初稿的撰写,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修改,月完成标准初稿的撰写工作。、征求意见稿年月中旬,标准起草小组将标准初稿反复修改和完善形成征4 / 10求意见稿,并将征求意见稿发函给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万正煌研究员、重庆市农业农科院张继君、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周斌研究员、河南省植保植检站张国彦研究员、青岛市农业科学院张晓艳研究员、安阳市农业科学院韩勇研究员、河南科技大学李春霞教授、南阳市农技推广站胡银庆研究员、洛阳市种子管理站金松灿研究员、商丘市农技推广站王新华研究员,共位专家进行征求意见。至月下旬,共收到份征求意见返回稿。意见返回后,标准起草小组对征求

8、意见稿进行整理汇总,综合多为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经过讨论、 再次查阅资料、 咨询后,对标准初稿进行了修改和完善,编出了麦茬绿豆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河南省地方标准征求意见稿,并将征求意见稿上传到河南省地方标准服务平台进行公开征求意见。四、主要内容的确定标准题目最开始申报的是麦茬绿豆机械化种植栽培技术规程,在立项答辩会上,专家一致认为标准题目改为麦茬绿豆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更为贴切,故标准名称由此得之。第章范围中规定了麦茬绿豆机械化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播前准备、机械化精量播种、田间管理、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和种子贮藏等各个环节的技术操作规程。本标准适用于河南省夏播绿豆产区。第章规范性

9、引用文件是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5 / 10用于本文件。第章术语和定义中,对本领域的一些术语和定义进行重新解读和说明,以期实现行业的统一。麦茬绿豆、精量播种、机械化收获、麦黄水等定义是我们根据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生产实际进行的解读和说明。第章产地环境建议选择肥力较好、保水保肥的平地、梯田,或者旱坝地作为种植绿豆的地块,应避免选用过碱性(值)土壤和低洼易涝的地块,还要避免迎茬和重茬。应与小麦、禾谷类等作物轮作。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规定。第章播前准备从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播前造墒和施肥方面进行了规定。品种应利于机械化种植,要求株型直立紧凑,荚果与地面有一定的高度,结荚集中、分枝力中等偏下,

10、主茎粗壮,根系发达、抗倒伏、抗叶斑病、籽粒商品性好的早中熟品种,如郑绿号、郑绿号、郑绿号、中绿号等。种子质量应符合和 规定。种子处理要求选种、晒种以保证发芽率和发芽势,并通过药剂拌种防治根腐病和地老虎。农药使用应符合和 规定。播前造墒要求浇麦黄水或收获小麦后及时浇底墒水。灌溉水质量符合要求。施肥按照要求, 麦子收获后及时机施种肥,并对施肥深度、施肥类型和施肥量进行了要求。第章播种从播种时间、播种机型选择、播种密度和镇压个方面进行了规定。绿豆生育期短,播种适期长,但要防止过早或过6 / 10晚播种,以免影响绿豆的生长发育和产量。麦收后结合土壤墒情尽量抢时早播。河南麦茬绿豆最佳播期在月中下旬以前。

11、根据土壤条件,选择适宜播种机型号,保证种肥隔离,调整播种口和行间距,行距 ,穴距 ,深度 。绿豆机械化收获本身就牺牲了绿豆的后期产量,因此一定要适当的提高密度来增加产量,根据粒型大小每 播种量。每 留苗密度不少于万株。对播种时墒情较差、坷垃较多和砂性土壤地块,播后应及时镇压。做到随种随压,减少土壤空隙和水份蒸发。第章田间管理对查苗补种、灭茬除草、中耕除草、化学调控、灌溉和追肥相关内容进行了规定。麦茬绿豆由于田间秸秆较多,比较容易出现缺苗断垄,应在出苗后第片复叶展开前,立即进行查苗补种,对于缺苗断垄严重的地方要及时点水补种或毁种。播后苗前,使用小型喷药机每喷施二甲戊乐灵乳油进行土壤封闭处理。由于

12、田间小麦秸秆较多,每用水量可适当增加,喷后可用灭茬机及时灭茬混土。农药使用应按 和 规定执行。可用小型中耕机在封垄前进行中耕,深度,结合中耕进行培土和除草。绿豆机械化栽培密度大,容易造成旺长,应及时进行化控。在绿豆现花期每亩用烯效唑 进行化控,如遇干旱化控可适当延后。农药使用应符合 和 规定。苗期至分枝期土壤含水量低于时, 及时灌水,当开花期、结荚期天气干旱,土壤墒情差,土壤含水量低于时,可在开花期灌水一次,结荚期再灌水一次。溉用水应符合规定。7 / 10为避免影响根瘤菌发育,一般田块苗期不宜追施氮素化肥;明显缺肥或水浸田块应根据苗情追施少量速效氮肥或复合肥;分枝期每应追施尿素 ;花荚期是绿豆

13、的需肥高峰期,为促花增荚,每叶面喷施磷酸二氮钾或磷酸二氢钾、尿素混合液。灌溉用水应符合 规定,肥料施用应符合 规定。第章对主要病虫害防治进行了规定,防治原则以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 . 优先采用农业防治,合理使用化学防治。农业防治要求麦收后清除田间根茬、落叶及四周杂草、农作物病残体,及时拔除田间病株,将拔除的病株远离谷地深埋或烧毁。病害防治以防治根腐病、叶斑病和白粉病为主,根腐病:播种前用百菌清、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的比例拌种。叶斑病:绿豆现蕾和盛花,或发病初期选用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倍液,或百菌清倍液喷雾防治。天喷一次,连续防治次。白粉病:发病初期选用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倍液喷雾。农药使用应符

14、合和 规定。虫害防治主要防治蚜虫和螟虫,蚜虫:用氰戊菊酯乳油倍液,或马拉硫磷倍液喷雾。螟虫类:绿豆机械化栽培应主要防治豆野螟(抹花虫)为害,可在现蕾期和盛花期每用氯虫苯甲酰胺克,兑水公斤喷施。农药使用应符合 和 规定。第章对收获进行了规定。可在全田豆荚有以上荚果变黑时,用敌草快、草甘膦或乙烯利杀青,待豆叶全部落尽。籽粒含水量左右时,及时机械收获。农药使用应符合和 规定。8 / 10第章对贮藏进行了规定。绿豆收获后应选择通风阴凉处及时晾晒,清选后贮藏于冷凉干燥处,防止霉变和豆橡。可取磷化铝(片),每绿豆片,在密封的仓库或熏蒸室内熏蒸,然后曝晒天后入库保存。种子贮藏应参照规定执行。五、与国家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本标准制定的原则遵循国家有关产业政策,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 、国家标准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 、农业标准化管理办法等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六、标准实施的建议本标准颁布实施后, 全省绿豆生产应结合当地绿豆生产实际,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实施麦茬绿豆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河南省地方标准:(一)加大宣传力度,借助绿豆研究和示范推广项目,向基层技术人员介绍该标准操作技术规程,了解标准内容,提高对标准的认识。同时在各类项目实施过程中,尽量面对合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