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回扣基础+核心突破+命题探究)5.15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名师精编教学案新人_第1页
【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回扣基础+核心突破+命题探究)5.15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名师精编教学案新人_第2页
【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回扣基础+核心突破+命题探究)5.15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名师精编教学案新人_第3页
【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回扣基础+核心突破+命题探究)5.15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名师精编教学案新人_第4页
【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回扣基础+核心突破+命题探究)5.15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名师精编教学案新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名校名 推荐【步步高】 2014 届高考生物一轮(回扣基础+核心突破 +命题探究)5.15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一) 教学案新人教版1 涵盖范围本单元包括必修2 第一章孟德尔的两个豌豆杂交实验,即遗传的两大定律和第二章基因在染色体上与伴性遗传。2 考情分析(1) 考查力度高考中不但必考而且所占比重最大的部分。(2) 考查内容两大定律的有关计算,学会用分离定律去解决自由组合定律的计算。两大定律与减数分裂的联系。两大定律与育种实践和人类遗传病的联系。伴性遗传的特点及有关概率的计算。假说演绎法和类比推理法的实验思想。(3) 考查题型选择题考查两大定律的简单计算、适用范围及一些基本概念。计算题考查

2、自由组合定律的概率问题。实验题考查显隐性性状,纯合子、杂合子的判断及基因位置的确定。3 复习指导(1) 复习线索以基因与性状的关系为线索,系统复习遗传的有关概念。以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为线索, 系统复习两大定律的实质及实践应用, 尤其与减数分裂的联系。以色盲的遗传为主线,全面比较分析各种遗传病的特点和判断及概率计算。(2) 复习方法借助假说演绎法,理解两大定律的发现历程。注重解题方法和规律的总结运用。遗传系谱和遗传图解的比较。第 15 讲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一 ) 考纲要求 1. 基因的分离定律 ( ) 。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提出问题1 异花传粉的步骤:。( 去雄,套袋处理,人工授粉)

3、2 常用符号及含义P:亲本; F1:子一代; F2:子二代;:杂交;?:自交;:母本;:父本。1名校名 推荐3 过程图解P 纯种高茎纯种矮茎F1高茎 ?F2高茎矮茎比例314 归纳总结: (1)F 1全部为高茎;(2)F 2 发生了性状分离。 判一判 1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2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3 生 物 体 能 表 现 出 来 的 性 状 就 是 显 性 性 状 , 不 能 表 现 出 来 的 性 状 就 是 隐 性 性 状()4性状分离是子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提出假说1 理论解释(1) 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

4、子决定的。(2) 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3) 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4) 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2 遗传图解 解惑 F1 配子的种类有两种是指雌雄配子分别为两种(D 和 d) ,D 和 d 的比例为11,而不是雌雄配子的比例为11。三、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演绎推理1 验证的方法:测交实验,选用F1 和隐性纯合子作为亲本,目的是为了验证F1 的基因型。2 遗传图解2名校名 推荐 思考 孟德尔验证实验中为什么用隐性类型对F1 进行测交实验?提示隐性纯合子产生的配子只含有一种隐性配子,能使F1 中含有的

5、基因,在后代中全表现出来,分析测交后代的性状表现即可推知被测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四、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发生时间得出结论1 实质: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如图所示 )2 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考点一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概念、研究方法及实质1 完善下面核心概念之间的联系2 孟德尔在探索遗传规律时, 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其中属于假说的内容是“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 “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 “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属于演绎推理的内容是 F1(Dd) 能产生数量相等的3名校名 推荐两种配子 (Dd11) 。3 观察下列图示,回答问题:

6、(1) 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图示是C。(2) 基因分离定律的细胞学基础是同源染色体分离。(3) 适用范围真核生物有性生殖的细胞核遗传。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4 总结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中的相关种类和比例(1)F 1(Dd) 的配子种类和比例:2 种 (D、 d) ,11。(2)F 2的基因型种类和比例:3种 (DD、 Dd、 dd) ,121。(3)F 2的表现型种类和比例:2种 ( 显性、隐性 ) ,31。(4)F 1的测交后代基因型种类和比例:2种 (Dd 、dd) ,11。(5)F 1的测交后代表现型种类和比例:2种 ( 显性、隐性 ) ,11。易错警示孟德尔遗传

7、规律出现特定分离比的4 个条件(1) 所研究的每一对相对性状只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相对性状为完全显性。(2) 每一代不同类型的配子都能发育良好,且不同配子结合机会相等。(3) 所有后代都处于比较一致的环境中,且存活率相同。(4) 供实验的群体要大,个体数量要足够多。1 水稻中非糯性 (W) 对糯性 (w) 为显性, 非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蓝黑色,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红褐色。下面是对纯种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进行观察的结果,其中能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的一项是()A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 1) 遇碘全部呈蓝黑色B F1 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 2) 遇碘后, 3/4 呈蓝

8、黑色, 1/4 呈红褐色C F1 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D F1 测交所结出的种子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答案C解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杂合子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 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去, 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由此可知, 分离定律的直接体现是等位基因分别进入配子中去。2 蜜蜂的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成的,雌蜂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蜜蜂的体色,褐色对黑色为显性,控制这一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褐色雄蜂与黑色蜂王杂交产生F1,在 F1 的雌雄个体交配产生的F2 中,雄蜂的体色是_ 、比例是 _,依上述现象可证明基因的 _定律。答案 褐

9、色和黑色 11 分离4名校名 推荐解析一对相对性状杂合子两种配子比例11? 得出结论分离定律实质。若用B、b 表示控制蜜蜂体色的基因,由题意可知,亲代中褐色雄蜂基因型是B,黑色蜂王基因型是 bb,那么 F1中雌、雄蜂基因型分别为Bb、b,由于 F1 中雌蜂能产生数量相等的B、b 两种卵细胞, 故发育成的F2 中雄蜂的体色及比例为褐色黑色11。依此可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技法提炼验证基因分离定律的方法基因分离定律的鉴定方法要依据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来确定。1测交法:让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2杂合子自交法: 让杂合子自交 ( 若为雌雄异体或雌雄异株个体, 采用同基因型的杂合子

10、相互交配 ) ,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31。3花粉鉴定法:取杂合子的花粉,对花粉进行特殊处理后,用显微镜观察并计数,可直接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4花药离体培养法:将花药离体培养,只统计某一种性状,其性状分离比为11。上述四种方法都能揭示分离定律的实质,但有的操作简便,如自交法; 有的能在短时间内做出判断, 如花粉鉴定法等。 由于四种方法各有优缺点, 因此解题时要根据题意选择合理的实验方案 ( 对于动物而言,常采用测交法 ) 。考点二显隐性的判断、纯合子和杂合子的鉴定及基因型、表现型的推导1 显隐性的判断(1) 根据子代性状判断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不论正交、反交, 若子代只表现一种性状,则子代所

11、表现出的性状为显性性状。具有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若子代出现了不同性状,则子代出现的不同于亲本的性状为隐性性状。(2) 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两亲本杂交,若子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 3”的性状为显性性状。(3) 遗传系谱图中的显隐性判断:若双亲正常,子代有患者,则为隐性遗传病;若双亲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则为显性遗传病。提醒 若以上方法无法判断时, 可以用假设法来判断性状的显隐性。 在运用假设法判断显性性状时, 若出现假设与事实相符的情况, 要注意两种性状同时作假设或对同一性状作两种假设, 切不可只根据一种假设得出片面的结论。但若假设与事实不相符,则不必再作另一假设,可直接予以判断。2 纯

12、合子和杂合子的鉴定(1) 测交法 ( 在已确定显隐性性状的条件下 )待测个体隐性纯合子子代若子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结果分析若子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5名校名 推荐(2) 自交法:待测个体 子代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结果分析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3) 花粉鉴定法减数分裂待测个体花粉若产生 2种或 2种以上的花粉,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结果分析若只产生 1种花粉,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4) 单倍体育种法待测个体花粉幼苗秋水仙素处理获得植株若有两种类型,则亲本能产生两种类型的花粉,即为杂合子结果分析若只得到一种类型的植株,则说明亲本只能产生一种类型的花粉

13、,即为纯合子3 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推导(1) 由亲代推断子代的基因型、表现型( 正推型 )亲本子代基因型种类及比例子代表现型种类及比例AAAAAA全为显性AAAaAAAa11全为显性AAaaAa全为显性AaAaAAAaaa121显性隐性 31AaaaAaaa 11显性隐性 11aaaaaa全为隐性(2) 由子代推断亲代的基因型 ( 逆推型 )基因填充法。先根据亲代表现型写出能确定的基因,如显性性状的基因型可用A_来表示,那么隐性性状的基因型只有一种aa,根据子代中一对基因分别来自两个亲本,可推出亲代中未知的基因。隐性纯合突破法。如果子代中有隐性个体存在,它往往是逆推过程中的突破口,因为隐性个体是

14、纯合子(aa) ,因此亲代基因型中必然都有一个a 基因,然后再根据亲代的表现型进一步判断。根据分离定律中规律性比值直接判断( 用基因 B 、 b 表示 )组合后代显隐性关系双亲基因型显性隐性 31BbBb显性隐性 11Bbbb只有显性性状BBBB,BBBb,BBbb只有隐性性状bbbb易错警示测交与自交的应用范围:测交与自交的选取视生物类型而定:鉴定某生物个6名校名 推荐体是纯合子还是 杂合子,当被测个体是动物时,常采用测交法;当被测个体是植物时,测交法、自交法均可以,但自交法较简单。3 南瓜果实的黄色和白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A 和 a) 控制的,用一株黄色果实南瓜和一株白色果实南瓜杂交,子代

15、(F 1) 既有黄色果实南瓜也有白色果实南瓜,让F1 自交产生的F2 表现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可知黄果是隐性性状B由可以判定白果是显性性状C F2 中,黄果与白果的理论比例是53D P 中白果的基因型是aa答案D解析首先判断亲本中白果为显性且为杂合子。F1 中黄果和白果各占1,再分别自交,253F2 中黄果占 8,白果占 8。4 果蝇灰身 (B) 对黑身 (b) 为显性,现将纯种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杂交,产生的F1 代再自交产生 F2 代,将 F2 代中所有黑身果蝇除去,让灰身果蝇自由交配,产生F3 代。则 F3 代中灰身与黑身果蝇的比例是()A31B51C81D 91答案C1

16、211解析F2 中的基因型应为4BB、4Bb、4bb,当除去全部黑身后, 所有灰身基因型应为 3BB、23Bb,让这些灰身果蝇自由交配时,按哈迪温伯格定律,先求出两种配子的概率:B 2/3 , b 1/3 ,则 bb1/9 , B_ 8/9 。 互动探究 若将上题改动如下,重新计算结果动物体不能称自交:(1) 让灰身果蝇进行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则F3 中灰身黑身 _。(2) 若 F 代中黑身果蝇不除去,让果蝇进行自由交配,则F 中灰身黑身 _。23(3) 若 F 代中黑身果蝇不除去,让基因型相同的果蝇个体杂交,则F 中灰身黑身23_。答案(1)5 1 (2)3 1 (3)5 3解析(1)F中

17、 BB 1/3 , Bb 2/3 ,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即可求出2112bb3 4 6,则 B_ 5/6 ; (2)F1112 代中 B 配子概率,b,则 bb , B_3/4 ; (3)F 2 中 BBBbbb224111121,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bb 4(bb ?) 4 2(Bb?) 3/8 ,则 B_ 5/8 。技法提炼自交与自由交配的区别7名校名 推荐1自交强调的是相同基因型个体的交配,如基因型为AA、Aa 群体中自交是指:AAAA、AaAa。2自由交配强调的是群体中所有个体进行随机交配, 如基因型为 AA、Aa 群体中自由交配是指: AAAA、AaAa、AA Aa、 Aa AA。考

18、点三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异常情况一、不完全显性导致比例改变例 1一对灰翅昆虫交配产生的91 只后代中,有黑翅22 只,灰翅45 只,白翅24 只。若黑翅与灰翅昆虫交配,则后代中黑翅的比例最有可能是()A 33%B 50%C 67%D 100%解析 根据后代的性状和比例可以分析, 昆虫翅色的遗传属于不完全显性遗传, 中间性状灰色为杂合子 (Aa) ,黑色性状为纯合子 (AA 或 aa) ,黑翅与灰翅交配,后代中黑翅的比例为 50%。答案B点拨(1) 不完全显性:如红花AA、白花 aa,若杂合子Aa 开粉红花, 则 AAaa 杂交再自交, F2 代性状比为红花粉红花白花121,不再是31。 (2)

19、当子代数目较少时,不一定符合预期的分离比。如两只杂合黑豚鼠杂交,生下的 4 只小豚鼠不一定符合 3 黑 1 白,有可能只有黑色或只有白色,也有可能既有黑色又有白色,甚至还可能3白 1 黑。二、显性或隐性纯合致死导致比例改变例 2 无尾猫是一种观赏猫。猫的无尾、有尾是一对相对性状,其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为了选育纯种的无尾猫,让无尾猫自由交配多代,但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有尾猫,其余均为无尾猫。由此推断正确的是()A猫的有尾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B自由交配后代出现有尾猫是基因突变所致C自由交配后代无尾猫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D无尾猫与有尾猫杂交后代中无尾猫约占1/2解析 依题意可知:

20、猫的无尾是显性性状,且表现出显性纯合致死。 无尾猫自由交配后代中的无尾猫全部是杂合子, 有尾猫的出现是隐性基因所致。无尾猫与有尾猫杂交属于测交,后代中无尾猫和有尾猫各约占1/2 。答案 D例 3已知某环境条件下某种动物的AA 和 Aa 个体全部存活, aa 个体在出生前会全部死亡。现有该动物的一个大群体,只有AA、Aa 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 12。假设每对亲本只交配一次且成功受孕,均为单胎。 在上述环境条件下,理论上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 AA 和 Aa 的比例是()A11B12C21D31解析 由已知条件可知: AAAa12,在该群体中A 2/3 , a 1/3 ,所以后代中AA 4/

21、9 , Aa22/3 1/3 4/9 , aa 致死,所以理论上AAAa11。8名校名 推荐答案A点拨某些致死基因导致性状分离比的变化:若某一性状的个体自交总出现特定的比例21,而非正常的31,则推断是显性纯合致死,并且显性性状的个体存活的 有且只有一种基因型杂合子。某些致死基因导致遗传分离比变化:隐性致死: 隐性基因存在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时,对个体有致死作用。 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红细胞异常,使人死亡;植物中的白化基因,使植物不能形成叶绿素,从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显性致死: 显性基因具有致死作用, 如人的神经胶症基因皮肤畸形生长, 智力严重缺陷, 出现多发性肿瘤等症状。显性致死又分为显

22、性纯合致死和显性杂合致死,若为显性纯合致死,杂合子自交后代显隐21。配子致死:指致死基因在配子时期发生作用,从而不能形成有生活力的配子的现象。三、某一基因型在雌、雄 ( 或男、女 ) 个体中表现型不同( 从性遗传 )例 4已知绵羊角的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基因型HHHhhh公羊的表现型有角有角无角母羊的表现型有角无角无角A. 若双亲无角,则子代全部无角B若双亲有角,则子代全部有角C若双亲基因型为 Hh,则子代有角与无角的数量比为 11 D绵羊角的性状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解析绵羊角的性状遗传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无角双亲可能是 Hh的母羊和 hh

23、 的公羊,其后代中 1/2 的基因型为 Hh,如果是公羊,则表现为有角;有角的双亲可能是 HH的母羊和 Hh 的公羊,其后代中基因型为 Hh 的母羊表现为无角;若双亲基因型为 Hh,则子代 HH、Hh、hh 的比例为 121, HH的表现有角, hh 的表现无角, Hh 的公羊有角,母羊无角,有角与无角的数量比为11。答案C点拨解决从性遗传的突破口若杂合子如Hh 在雌、雄个体中表现型有区别,解题时找雌、雄个体中表现型只有一种基因型的作为突破口,如本题中公羊的无角为hh,而母羊则找有角,只有一种基因型HH。四、复等位基因例 5 紫色企鹅的羽毛颜色是由复等位基因决定的。Pd深紫色、 Pm 中紫色、

24、 Pl 浅紫色、 Pvl很浅紫色 ( 接近白色 ) 。其显隐性关系是:Pd Pm PlPvl ( 前者对后者为 完全显性 ) 。若有浅紫色企鹅(P l Pvl ) 与深紫色企鹅交配,则后代小企鹅的羽毛颜色和比例可能是()A 1 中紫色1 浅紫色B 2 深紫色1 中紫色1 浅紫色C 1 深紫色1 中紫色D 1 深紫色1 中紫色1 浅紫色1 很浅紫色9名校名 推荐解析深紫色个体的基因型为PdPd 时,子代全为深紫色;深紫色个体的基因型为PdPm时,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 深紫色1 中紫色;深紫色个体的基因型为PdPl 时,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 深紫色1 浅紫色; 深紫色个体的基因型为PdPvl 时,

25、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2 深紫色1 浅紫色1 很浅紫色。答案 C点拨复等位基因尽管有多个,但遗传时仍符合分离定律,彼此之间有显隐性关系,表现特定的性状,最常见的如人类ABO血型的遗传,涉及到三个基因I A、I B、i ,组成六种基因型:I AI A、 I Ai 、 I BI B、 I Bi 、I AI B、 ii 。案例投影序号错因分析正确答案表述不清楚同意第二种观点漏掉了表示世遗传图解:代的符号正交漏掉了杂交符号P GeGegege书写基因型不规范正常胚巨胚F1Gege正常胚反交缺少正交或反交P gegeGeGe巨胚正常胚F1Gege正常胚采用正交和反交,不论为胚已知图解只能排除发育提供营养的

26、母本是巨胚(gege) 还是正常胚 (GeGe),第一种观点,但不F1 基因型都为 Gege,都表现能肯定第二种观点为正常胚。说明第二种观点正确 ( 其他答案合理亦可)10名校名 推荐教师备课资源1 遗传学研究中几种交配类型的比较交配含义应用类型泛指两个体之间的交配过程。可将不同优良性状集中到杂交通常是指不同基因型的生物一起;个体间相互交配用于显、隐性性状的判断狭义的自交是指一个体产生可不断提高种群中纯合子自交的雌、雄配子结合并发育为下的比例;一代的过程; 也泛指两基因型可用于植物纯合子、 杂合子相同个体之间的交配的鉴定检测待测个体基因型, 如对F 与隐性类型相交, 从而测定动物纯合子、杂合子

27、的鉴定;1测 交F 的基因组成检测待测个体所产生的配1子种类双亲互为父、母本的杂交方式。在核遗传中,正、反交结正交和反交果是一致的, 即子代均表现显检验是细胞核遗传还是细胞性性状;而细胞质遗传则表现质遗传为不论正交、 反交, 子一代均表现母本性状母系遗传2. 相同基因、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复等位基因(1)相同基因: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如图中A 和 A 就叫相同基因。(2)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如图中B 和 b、 C 和 c、 D和 d 就是等位基因。(3) 非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如图中 A 和 D;还有一种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如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