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最新 料推荐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郭志权一、 教材分析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人教版必修四第二单元宋词中的名篇,这首词典型的体现了苏轼豪放的词风,在教学时要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字词进入词作内部,鉴赏其中的壮景、怀古内容与所抒发的复杂情感,进而领会该词豪放具体体现在何处,这应该是教学的重点,而该词所抒发的复杂情感应是教学的难点。同时,教材所选的另一首定风波均是作者被贬黄州期间的作品,引导学生将二者进行比较阅读,以开阔学生鉴赏词作的视野。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和必修二中都接触过苏轼的作品,对其人其作相对比较熟悉。但是学生对词作的鉴赏大多停留在表面,需要教师引导,要引导学生详细分析词中的关键性语句,补充词
2、意的空白,从而更好地把握词中营造的艺术境界。同时也要帮助学生学会知人论世的分析鉴赏方法,在了解词人遭遇的基础上把握其中的思想感情。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词作内容中的写景、怀古、抒情,感受作者豪放的词风。2、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学会细微字词着眼,学会紧扣文本细部把握词作内容、意境、情感,把词作鉴赏落到实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才情奔放却壮志消磨殆尽的无奈感慨,树立对古人的“理解之同情”。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词作中写景、怀古、抒情三部分内容的理解把握。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作者复杂的情感态度。五 、教学方法朗诵法、点拨法、启发合作探究法六 、教学课时1 课时七、教学过程(一)
3、新课导入1最新 料推荐以旧导新:“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该段文字节选于哪篇文章?(赤壁赋)作者当时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被贬黄州)。今天我们再次跟随苏轼去游览赤壁,去感受这如画的江山美景。(二)诵读课文(1)听录音,标注字音。(2)全班齐读课文,要求能背诵的同学合起课本。(三)品读赏析1. 写景之分析探究一:这首词名为念奴娇赤壁怀古 ,作者游览赤壁看到了那些景物?这些景象写出来赤壁怎样的特点?请抓住词中的关键字眼分析。 (小组讨论,形成书面答案)明确:大江、浪花、故垒、乱石、惊涛。大江东去:长江奔腾不息、 浩浩荡荡。“乱”:岩石山崖之险状;“
4、穿”:直刺天空,可见其陡峭高峻。 “惊”:江水之汹涌澎湃。 “拍”:惊涛骇浪与江岸搏击的力度。 “卷”:波涛之迅猛巨大。这些画面极力勾勒了赤壁古战场山势之先险要高峻、水势之汹涌澎湃,这样雄浑大气、壮阔磅礴的景象,正是苏词豪放之风的体现。探究二:作者把赤壁写得如此雄浑大气、壮阔磅礴,其用意何在?明确:词人登高远眺,看见江水汩汩东流,波涛汹涌,气势奔放,目睹山势之险要高峻,面对如此雄奇壮丽的江山,自然想起那些在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会想到当年赤壁鏖战的壮阔场面,为追怀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渲染了环境气氛,为英雄的出场创设了一个广阔的历史背景, “江山如画”,想起那时涌现的无数豪杰。2. 怀古
5、之分析探究一:豪杰虽多却被浪花淘尽,那是否曾经的流人物没有一个能经得起历史考验全部销声匿迹了呢?(当然不是,周瑜就是其中之一) 。那么作者把周瑜塑造成一个怎样的形象呢?请抓住词作中的关键字句分析。 (小组讨论,形成书面答案)明确:周瑜雄姿英发、年轻得意、英俊潇洒、儒将风度、非凡胆略。“小乔”两句:写其婚姻,用小乔这位国色天香的美人去衬托周瑜这位英雄,更显其年少爱情事业的美满。“雄姿英发”:少年英俊、奋发有为。 “羽扇纶巾”:写服饰,虽身当强敌,却不着军装,可见其从容淡定,一派儒将风度。 “谈笑间”:谈笑二字,着力突出其潇洒沉着,胸有成竹、指挥若定、从容不迫。 “樯橹”:典型写出赤壁之战的景象。
6、 “灰飞烟灭”:写强敌的不堪一击,更突出周瑜战功的辉煌和潇洒的风度。探究二: 在三国那个英雄如群星般璀璨的时代,作者为何在怀古之时对周瑜情有独钟而不写其他英雄?难道像刘备、诸葛亮、曹操、孙权等等这些不算英雄吗?明确:三国是英雄辈出的时代,在赤壁之战中得胜的是英雄,失败了的也不是窝囊2最新 料推荐废,也还是英雄。作者单单怀想周瑜,这是由周瑜的形象特点、作者自身的处境和时代特点决定的。年轻有为是许多封建仁人志士梦寐以求的理想,苏轼也是如此,而北宋国力的软弱和边境危机使得他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更加强烈。周瑜年少有为,得到君王重用,苏轼只能被贬黄州,时年已经有 47 岁,相比之下苏轼是多么羡慕和敬仰周瑜
7、!故将虚度光阴、抱负难展、壮志难酬的苦闷发而为缅怀周瑜的豪放之词,这就是周瑜缅怀赤壁战场并塑造周瑜形象的思想契机。3. 抒情之分析探究一 : 作者游赤壁而怀想周瑜这位年少得志、功勋卓著的英雄,相比之下作者内心产生了怎样的思绪?请抓住词作内容和作者处境分析。明确:这首词写于神宗元丰五年( 1082)写的,时年 47 岁,因反对新法被贬黄州已经两年多。作者想到古代风流人物的的年轻得志,相比之下引发了作者无限感慨,引发“多情应笑我、人生如梦”的感慨。作者神游故国, 由于多情(多愁善感),然而这是自作多情, 仔细想来只是自作多情,多么可笑。“早生华发”:“早”字可见作者认为斑白头发长得太早,时间过早流
8、逝又被贬,自己想要建功立业恐怕也来不及了,也没有机会了。所以产生“人生如梦” ,人生如一场大梦, 是多么的虚幻和短暂, 内心不免感伤起来。“酹”:祭奠,作者向江月洒酒,其中既有哀悼千古风流人物的意思,也有把江月引以为知己,向江月寻求安慰的意思。探究二:作者最后的情绪状态有些感伤,那么这首词的情感基调是否是以感伤为主呢?请诵读全词,带着阅读感受思考该问题。 (自由发言 )明确:作者发思古之幽情,抚今追昔,纵论千古,最后虽然有一丝感伤的情绪色彩,但篇末的感伤色彩掩盖不了全词的豪迈气概,其感奋是大于感伤的。这首词所写的景物是磅礴大气的,所怀想的人物也是充满豪壮情调的。 “人生如梦”是诗人在被捕入狱,
9、谪居黄州的自我安慰。 苏轼一生以治国平台下的为己任, 为国建功立业是其毕生的追求。即使遭到贬谪,但他也没有及时行乐放弃理想,他的“一尊还酹江月”只不过是要向江月倾诉壮志难酬的苦闷,作为一个才情奔放而壮志却被消磨殆尽的人发出这样的感慨,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诗人年近半百,功业未就,眼看奔腾的江水,淘尽风流人物,感慨自身生命短暂,早生华发之叹纯属人之常情。这也是在于周瑜对比之后发出的,其实这种对比本身就是词人渴望抓住光阴建功立业奋发向上的体现。所以林语堂在苏东坡传序言部分说: “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 、苏东坡过得快乐,无所畏惧,像一阵清风度过了一生,不无缘故。”(四)比较阅读念奴娇赤壁怀古与定风波都是苏轼被贬谪黄州期间的作品,试将这两首词相互比较其异同。提示:它们都抒发了作者被贬谪后内心的苦闷,也都阐发了他的人生感悟。不同3最新 料推荐点在于,念奴娇 赤壁怀古充满苍凉的色彩,感慨年华逝去而功业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北初一上数学试卷
- 广告公司工作总结(资料15篇)
- 二零二五年度科技园区房屋租赁合同-房屋使用与创新发展协议
- 2025版码头合作经营货物代理合作协议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销售代理与物业管理一体化服务合同
- 2025版工程渣土运输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合同
- 2025版商业地产车位销售代理服务合同
- 2025版建筑企业内部承包质量监督合同范本
- 2025版消防设施改造项目施工合同范本共
- 二零二五年房产公司绿化养护专业劳动合同
- 杭州市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申请表-
- 企业年金实施细则及分配办法
- 金手指外观检验重点标准
- ISO9001-ISO14001-ISO45001三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
- PPE个人防护用品培训课件(参考)
- 大管棚实验方案
- 义务(应急)消防队成员花名册
-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亲爱的汉修先生》整本书导读课件(共38张PPT)
- 高填方路基施工方案(新版)
- 灰姑娘英文话剧剧本
- 三一重工服务营销体系建构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