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具认识;茶具的搭配.ppt_第1页
茶具认识;茶具的搭配.ppt_第2页
茶具认识;茶具的搭配.ppt_第3页
茶具认识;茶具的搭配.ppt_第4页
茶具认识;茶具的搭配.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茶具,茶具的起源,茶具又称茶器。最初都称为茶具 。 据西汉辞赋家王褒憧约有“烹茶尽具,酺已盖藏”之说。 唐代,“茶具”一词在唐诗里触处可见,诸如唐诗人陆龟蒙零陵总记说:“客至不限匝数,竞日执持茶器。”白居易睡后茶兴忆杨同州诗“此处置绳床,旁边洗茶器。,茶具的含义 茶具为用具 泡茶饮茶所用器具的总称,俗话说“器为茶之父”,泡茶饮茶,必须要有茶具。 茶具为艺术 茶具个性产生的艺术效果。 茶具配套营造的艺术效果。,第一节 茶具种类特点 一茶具的种类 1、主茶具,是指直接于泡茶和饮茶的起主要作用的茶具:(1)茶壶:有陶质和瓷质(2)茶船:用于盛放茶壶 (3)盖碗,由盖、碗、托三

2、部件组成,潮州人用盖碗泡工夫茶 泡花茶也多用盖碗代替茶壶。,(4)茶杯: 小茶杯,工夫茶杯,称若琛瓯 大茶杯,多为瓷质,配大茶壶 闻香杯:高深而窄小的茶杯,由台湾创兴。 (5)杯托:用于盛垫茶杯,有瓷质、陶质和竹木材质多种。 (6)茶海,又称公道壶、茶盅, (7)煮水器,现多用随手泡。,2、辅助茶具,主要有:(1)茶盘:用于盛放主茶具。有 竹木、不锈钢、陶、瓷等材质 (2)奉茶盘:专用于盛放茶杯 (含杯托)向顾客送茶。 (3)茶荷:供顾客赏茶,椭圆形(4)茶叶罐:用于贮放茶艺用茶 (5)茶巾:用于擦洗、抹拭茶 具,为棉织物。,(6)用具组,又称茶道组,最先由台湾创制,多用于工夫茶,主要用具有:

3、茶则:匙状,木质。茶夹:用于夹取品茗杯和闻香杯。 茶漏:辅助装茶入壶用具。 茶针:用于疏通壶嘴。 茶导:用于将干茶拨入茶壶。茶筒:,二、茶具的材质及特点 1、瓷质茶具(1)青瓷茶具,早在东汉时浙江上虞已烧制成青瓷器具,唐代饮茶所用的茶碗,最兴用青瓷。为什么?陆羽茶经提到:“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越州瓷、岳瓷皆青,青则益茶,茶作白红之色。”,(2)白瓷茶具,白瓷大约始于北朝晚期, 白瓷茶具明代受重视。有利于鉴赏茶的汤色,是当今评茶、品茶不可少的茶具。 江西景德镇(市)生产的白瓷茶具,可谓当今茶具的皎皎者。 瓷质茶具的结构具有致密度高,吸水性低而质地坚硬等特点,黑瓷(宋代黑盏),2、陶质

4、茶具,以紫砂为之最,明人文震亨长物志说:“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 真正使紫砂壶走上艺术道路并发扬光大的,是一位名叫“供春”的年轻人。 “供春壶”创制于明代正德年间(十六世纪初)。,供春首次做成的紫砂壶烧成后叫“树瘿壶”,创造了艺术特色,从而开创了紫砂壶的艺术天地。 广东潮州的珠泥壶,很具陶质茶具特色。 3、玻璃茶具 属现代茶具唐代有种琉璃茶具,属半透明的矿物质地茶具,色泽鲜艳,半透明,有光彩照人之感。,三、茶具的鉴赏“功能美” 容量适、出水流畅。“材质美” 用材的质量,是关键。“造形美” 形态设计的美。“工艺美” 须方则方,须圆则 圆;须直则直,须曲则曲,须光则光,须毛则毛

5、。“品味美” 文化的品味及内涵。,4、其他材质茶具(1) 竹 木 茶 具,(2)漆器茶具,(3) 金 属 玻 璃 茶 具,(3)金属茶具,(4)玉石茶具,第二节 茶具的艺术配套 一茶具艺术的概念 1、茶具个体形态艺术,即由个体造型呈现的艺术感。 2、茶具整体配套(包括主茶具和辅助茶具组配)形成的艺术感,体现在整体色泽、形状、大小等的协调性。,二、茶具的艺术特征 1、形态艺术 造型所呈现的形态美。 2、相态艺术 外部论朗,紫砂粗犷有粗犷的美,瓷器表面细腻,有光洁亮丽的美。 3、神态艺术 气质、神韵。 总体艺术特征:由形态、相态及其活现的神韵,三、茶具的配套 1、按使用功能配套茶具功能配套要齐全(

6、按茶艺) 2、按艺术风格配套 一是强调茶具个体艺术,要求造型别致、文雅高贵、艺术感强 二是强调整体配套的协调,各种器具的色泽,艺术姿态要协调,还要大小相宜。,工夫茶艺的茶具配套煮水器具:莲珠壶或随手泡;备茶器具:茶叶罐、茶则(茶 插)、茶漏、茶匙;泡茶器具:茶壶或茶盖碗;盛茶器具:茶海、茶杯;摆盛器具:茶盘、壶托、杯托洁涤用具:茶巾、茶洗、茶盂、 杯夹、茶签。,茶具的艺术摆设 一前后高矮适度的原则 以便让观众看得清晰。 二左右平衡的原则 壶为主具在中央,配套用具分设两侧。 三均匀摆布的原则 表演台面上的茶具要均匀分布,不同茶具之间距离相近,茶杯之间的距离也要注意,宜不紧不松。,早期的茶具为陶制,非专用器。 唐代饮茶兴盛,出现了专有器具。,如何选壶?,一把茶壶是否适用,取决于用之置茶、泡茶、斟茶(倒茶)、清洗、置放等方面操作的便利程度及茶水有无滴漏。纵观整体,一则壶嘴、壶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