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学校组织变革.ppt_第1页
第九章学校组织变革.ppt_第2页
第九章学校组织变革.ppt_第3页
第九章学校组织变革.ppt_第4页
第九章学校组织变革.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中国社会的转型进入了一个重要的新阶段。 认清这一新阶段的性质、特征与走势; 回顾已经走过的教育改革的路程; 研究、把握、发展新阶段学校变革的基本走向; 是世纪初中国教育研究和改革实践中不可回避的具有全局性意义的重要问题。,学 校 变 革 依 据,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进入新时期的特征和走向的把握,是提出学校变革任务的首要依据。 社会对于学校教育而言,不仅是生存、发展的条件,它还必然向学校提出需求,成为其变革重要的外动力。学校越是自觉清晰地认识社会变化着的需求和发展趋势,就越能认清变革的方向,有效地利用社会提供的发展条件和机遇,把外在的需求内化为学校的目标,走主动发展的变革之路。

2、,一、学校变革的动力,第一,以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为标志的“中国社会直接、全面进入经济全球化”大格局的出现。 对于教育而言: 它不只是关系到“教育服务”作为世贸协定的一部分的运作问题; 而且关系到长远地在培养人的方面,如何考虑参与全球竞争和维护国家利益的需要、加强文化的国际交流与弘扬民族精神的统一等一系列复杂因素。 总之,在国际视野和背景下的国内学校教育改革成为新时期的一个新问题。,第二,以提出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为标志,中国社会信息化过程的加速。 信息技术手段为人类创造出第四个特殊空间数字虚拟的网络空间。 在网络式结构中,互动,人在虚拟世界的更为自

3、主和主动的存在方式,人际交往平等、沟通密切的关系模式和扁平式的组织结构形态,必将影响现实世界人的存在方式、关系模式和组织形态,从而带来对人的能动性、创造性的进一步解放。 这是社会信息化对于当今中国社会的最为重要的、深刻的价值,也是对于教育培养怎样的人、学校应如何改革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之最为深刻的启示。,第三,以大力开发西部地区为标志的提高综合国力和整体协调性发展的战略调整。 西部和其它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地区的教育发展,首先是通过办好每一所学校实现义务教育的普及与质量保证的任务,也被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第四,以提出 “人才强国”战略为标志的对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统一的认识和决策

4、。 中共中央批发了 2002年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纲要,其中,特别强调要提升人才的创造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指出要 “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突显了社会发展已提出了教育体系要向终身教育转化的迫切要求。,二、近20年中国教育改革的进程,1、自1985年起至1990年左右,中国的教育改革主要围绕着体制改革开展。 重点放在“改革管理体制,在加强宏观管理的同时,坚决实行简政放权,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与此同时还要求解决办学经费的困难和逐步完成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任务。 这只是被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没有深入到学校改革的内部。,2、教育法制建设的逐步完善。 1986年

5、,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一个有关教育的专门法; 1995年,作为教育母法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正式公布。,3、20世纪末最后五年是以面向未来的教育蓝图的勾画和深入开展素质教育为主线。 1998年,公布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六大工程:基础教育方面主要强调新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新课程体系的建设;高等教育方面,强调办好一批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提高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文件中,强调教育要加强对人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进入新世纪以来的两年中,教育改革的热门话题是课程改革和教育信息技术现代化。 可以说,近20年的

6、教育改革,进展到此时才开始把重点转向学校内部,提出了学校内部的全面改革问题。,总结,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教育改革一直是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研究的热门主题。 但20多年中国教育改革的道路先是关注宏观的教育体制,教育法制改革;后又着眼于学校内部微观的课堂教学及课程改革;较少关注中观的学校层面组织变革。,针对这样的情况,许多学者开始认识到学校组织变革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有学者指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已经从外部体制改革转向学校发展,通过学校管理改革推动学校发展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 一些学者开始呼吁:学校改革必须从教育教学层面提升到学校组织层面,学校结构系统、管理风格及相应类型成为改革对

7、象。,三、新世纪学校变革走向,教育实践要完成由“近代型”向“现代型”的转换。(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叶澜,2002年),三、新世纪学校变革走向,“近代型”学校的所指与特征: 近代型学校在中国初建于清末民初。 特征: 按工业化、批量性生产的模式来“塑造”学生的; 统一的目标,基本划一的课程与教科书,整齐排列的通用教室,严格规定的课时与教学周期,按规定执行的教育、教学过程; 学校的基本任务是知识的传递和培养社会不同领域需要的规范化人才。,现代型学校的特质,第一,价值提升。 现代型学校的存在价值不再停留或满足于传递、继承人类已有知识,实现文化的 “代际遗传”和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复制式再生,而是追求为

8、社会更新性发展、为个人终身发展服务的存在价值,使教育成为人类社会更新性的再生系统 。 这一转换将使教育的主旨从以传递知识为主要直接目标,转换到通过包括知识教育在内的各种手段,培养具有主动发展的意识与能力,从而能在各种不同和变化着的具体情景中,努力开发自己创造潜力的人为主要、直接目标。,现代型学校的特质,第二,重心下移。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 首先在教育对象与目标方面的重心下移; 对象由培养少数“尖子生”到关注处在各种环境中的每一个人。 目标由考上高一级学校转到促进每个人适应社会的成长。 其次是教学内容方面的重心下移; 由学科知识转到关注学科领域与生活领域、社会职业世界的沟通; 最后是管理重心的下

9、移。 中央、地方、地区把学校管理权交给学校;学校在课程开发、师资培养、教育研究等方面的自主权,现代型学校的特质,第三,结构开放。 除了表现为整个学制的开放性和弹性化以外,在学校结构层面上,主要表现为两个向度的开放: 一个是向外的,对网络、媒体的开放,对社区、社会的开放,以及学校间、相关教育机构的相互开放; 另一个是向内的,在管理上向师生的开放和教育、教学活动中向学生发展的可能世界开放。结构开放不仅打破了近代型学校的基本封闭状态,也促使结构型态由宝塔型向扁平型转换。,第四,过程互动。 这是上述一系列转换带来的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呈现的物质。它与近代型学校以单向传递为主的教育教学活动过程的基本状态

10、形成鲜明的对照。 过程中的互动呈现多元、多层、多向、多群的状态。教学与教育过程中的创生和师生创造力由潜在向现实的转化,也在这样积极、有目的的互动过程中实现。,第五,动力内化。,发展动力的转换是最深层次的转换。动力内化意味着学校形成自己内在的发展需求、动机和动力机制。 近代型学校的发展更看重对外部社会发展、变化的回应,看重外在的标准、显性的、可计量的成果和社会舆论的承认,看重在同类学校中的地位等等。 现代型学校认识到教育内在的使命和内在的力量,认识到教育是直面生命、通过生命、为了生命的人类伟大而特殊事业时,才会把教育中具体人的主动发展看作既是目标,又是过程,又是动力;认识到只有把内在的价值与动力

11、发挥起来,才会在应对外在需求时保持主动、善于选择并不丢失自己的相对独立性。,四、学校组织变革类型(P391),变革应从哪里入手?,组织 结构,任务 技术,物理 环境,人 员,管理 制度,(一)以人为中心的变革:,集中在对学校教师或学校行政人员的态度、技能、专业知识、期望、观念和行为的改变上。 通过培训,实现学校人力资源的开发。 教师个人知识管理:(陈美玉教师个人知识管理与专业发展2002年提出) “以教师为中心,推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从而推动学校组织的发展”的变革 具体措施:职业资格认证制度、聘任制等,(二)以任务和技术为中心的变革,(1)学校的战略调整国际化发展战略 背景:WTO以后,海外教

12、育机构抢占中国教育市场,中外合作学校的发展影响到本土同级同类学校 ; 改革措施:管理体制、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评估方式、任务结构和培养目标、学校治理结构、学校资金构成、师资培训体制等; 中外合作办学 :吸收办学理念、管理模式、教学模式、课程资源开发、教学评估等经验,近年来我国出现了海外教育机构抢滩中国教育市场的新动向,大批以培训为主要任务的公司和成人教育机构抢占我国的培训市场。随着我国加入WTO,承诺在除国家义务教育、军事、警察、政治、党校等特殊教育领域之外的“初等教育(包括学前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其他教育(含语言培训)等领域”准许外方和中方合作办学,越来越多的国外大

13、学和国内大学合作举办二级学院、国外教育集团和国内高中、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幼儿园合作办学,通过课程、教材和教师向我国的输出,大量进入中国的教育领域。,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02年底,全国共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712个,覆盖了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到2006年,已有1300多个。从办学层次分布看,学历教育机构占多数,包括初中、高中、职业学校 、中等专业学校、大学专科层次、大学本科层次、研究生层次;非学历教育机构即培训机构、成人教育及幼儿园,占三分之一 。 见教育部网页:,各级各类中外合作学校的发展已经现实地影响到我国本土同级同类学校在国内外教育市场中的竞争力。并且,以发达国家为主

14、的国家和地区每年在中国举办几十个教育展,吸引我国学生到海外留学,抢占教育服务贸易的留学市场。我们必须有紧迫感,按照WTO服务贸易的规则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重新思考学校的战略发展问题。 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普通高校、职高、普通高中、各种培训学校、幼儿园,应提升教育质量和提高办学效率,做好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评估方式、师资培训体制的改革,以增强国际竞争力,抓住国内的学生,吸引海外学生到华来留学。同时应该努力走出国门,充分发挥自己的优质教育资源(优质课程、优质师资、优质教学管理),探索到国外合作办学;,在现目前阶段,还可以通过和有较丰富的教育经验、资金实力雄厚、人才

15、荟萃,拥有知名的教育品牌的外方机构在我国境内合作办学,有选择地吸收其在办学理念、管理模式、教学模式、课程资源开发、教学评估等方面的先进观念和实践做法,从而最终提升自己的办学水平和教育竞争力。 总之,中外合作办学不仅是国家而且也是微观的每所学校适应教育国际化趋势做出的战略调整和革新。中外合作的幼儿园、高中、职高和各类相应的培训学校在学校办学主体、学校的任务结构和培养目标、学校治理结构、学校资金构成、课程资源、教学模式、管理模式等方面都要做出相应的变革。,(二)以任务和技术为中心的变革,(2)学校的技术变革信息化 趋势:学校信息化工程技术变革 ;虚拟现实技术 ; 变革:教师要有一定的教育技术现代化

16、水平、计算机水平培训;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加州、德州都对中小学教师任职资格标准修订,教育技术水平: 一级为个人水平,教师必须能做到: 使用计算机及提高相关软件个人产出率; 通过因特网万维网收集信息,展开研究; 操作一些普通的媒体显示设备。,加州、德州都对中小学教师任职资格标准修订,教育技术水平: 二级为教学等级,教师必须在以下情况中应用教育技术技能: 规定课程对提高更广泛的学习风格和能力的实际意义和价值; 提高学生掌握相关技术的能力; 运用技术更有效地迎合单个学生的需要。,加州、德州都对中小学教师任职资格标准修订,教育技术水平: 三级为导师水平,培训现任教师: 讲授(教育)技术整合; 帮助获得

17、个人水平(一级)和教学水平(二级); 成为教育技术运用典范。,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有人预测在不远的将来学校组织会消亡,大家可以通过网络来学习。但是大多数学者并不同意这种观点,他们认为学校不会消息,网络学习代替不了学校学习的作用;但同时为了适应教育信息化的浪潮,未来学校的教学手段将会发生变化。学校的招生、考试、辅导等各环节都会加上浓浓的信息化色彩 。 人们对此进行了畅想和尝试。据上海新闻晨报2002年11月报道,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教授在第五届系统仿真与科学计算国际会议上介绍:医学院的学生不久将在虚拟的人体上学习解剖学,观看血液细胞通过心脏的全过程。在34年时间内,利用来源于真人的解

18、剖和生理信息研制“虚拟中国人”,通过计算机构造仿生虚拟人,在它身上做各种无法在真人身上进行的诊断和治疗将成为现实。这是虚拟技术的一个应用。,在未来基于网络的教育大规模开展时,虚拟现实技术将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许多以前无法实现的教学方法将得以实现,学生可以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以前从未感受过的体验,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生物、地质、物理、化学、历史等等各个学科的大量虚拟博物馆将出现并得到普及性应用。 随着学校信息化工程技术变革的不断展开,国内外的学校都要求教师相应地具备一定水准的技术操作能力。刘剑虹执笔的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与管理考察团赴美考察报告(见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

19、年第4期)中提到:加州、德州都对中小学教师任职资格标准作了修订或补充。加州教师证书委员会近期颁布的中小学教师一、二级水平技术证书和三级导师水平与管理水平证书标准将于2000年9月起实施。,这个“资格标准”与目前实施的“资格标准”最大的补充是教育技术水平成为中小学教师任职资格标准之一。 其中技术证书一级为个人水平,考试目标是确保教师能做到: 使用计算机及提高相关软件个人产出率; 通过因特网万维网收集信息,展开研究; 操作一些普通的媒体显示设备。 技术证书二级为教学等级,其考试目标是确保教师在以下情况中应用教育技术技能(至少是一级水平): 规定课程对提高更广泛的学习风格和能力的实际意义和价值; 提

20、高学生掌握相关技术的能力; 运用技术更有效地迎合单个学生的需要。,技术证书三级为导师水平,其考试目标是在教师职业中,通过向所有现任教师讲授(教育)技术整合,帮助获得个人水平(一级)和教学水平(二级),成为教育技术运用典范。 德克萨斯州与加州一样,中小学教师任职资格标准增加了教育技术的内容,并明确规定要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必须通过最基本的计算机水平考试。 这些对国内伴随着学校技术变革出现的教师教育技术培训都是有借鉴意义的。,(三)以组织结构为中心的变革,(1)学校组织扁平化 扁平化学校,就是指管理跨度大而管理层次少的学校组织1。扁平化的学校,可以说是一种控制权力分散、信息纵向流动通畅的学校组织。

21、案例:,扁平化学校的优势如下:,通过学校管理层次的减少,不仅使得信息在学校内部得以更快地传递,而且能缩短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之间的心理距离,加强学校领导和教师之间的个性交往(而非角色交往),这样既能使校长准确、充分了解学校教学、科研、后勤的基层工作的情况,又充分尊重了教师的人格和积极性、创造性。此外,扁平式学校一般实行民主参与制管理,教师参与学校的决策、计划等,这样容易形成学校群体的默契和协调。总之,扁平化学校通过学校管理人员和教职员工的通力合作,可以使得学校在千变万化的环境中应对自如。,(三)以组织结构为中心的变革,(2)学校组织的柔性化 学校组织的某些层次可以根据工作任务的特点,设置临时团队

22、或项目小组,打破原学校组织中的年级组、教研组或各职能部门如教务处和学生处的界限,从而提高学校组织的应变能力。 带有有流动性、临时性、混合性特点。,(三)以组织结构为中心的变革,(2)学校组织的柔性化 柔性化的典型形式是:学校中的临时团队; 如就校本课程开发设置临时团队: 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品德与生活”; 小学高年级的“品德与社会”、科学课; 初中阶段的“历史与社会”、“科学”、“艺术”课程组; 学校都可以组织相关学科教师组成课程组、共同研讨课程的教法与学法。,(三)以组织结构为中心的变革,(3)学校治理结构变革基于“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三会一长”制 改革主要范围:民办学校 三会一长学

23、校股东大会、董事会(内部董事、外部董事)、监事会(一般由教师、教育行政部门派驻人员组成);校长 改革实质:分散控制权力;信息流通;广泛参与 补充阅读材料:民办学校法人治理结构如何完善,在政府由传统的直接行政管理向间接管理转轨过程中,在国家“进一步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建立学校法人负责制度”、“学校里党政分开”的导向下,学校在可能的条件下,努力尝试建立完备的学校法人治理结构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改革目前也在部分学校(主要是民办学校)展开。 这种学校的组织结构由三会“学校股东大会、董事会(内部董事、外部董事)、监事会(一般由教师、教育行政部门派驻人员组成)”、一长“校长”和其他的机构诸如教师工

24、会等构成。学校成为独立法人,学校法人以其全部法人财产对学校债务承担责任。校长对外可全权代表学校,对内自主办学。,“三会一长”制是学校治理结构向扁平化方向发展的实例。它通过三会(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的设置分散学校的控制权力,股东大会享有学校最高决策权,董事会享有学校最高决策权,监事会享有监督权,校长是执行机构,在其经营范围内享有办学自主权。在这样的学校里,信息的上下流通快,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中社会各界人士(有的学校的董事会除了由投资者选举产生之外,还吸纳学者、政府官员、教师代表、家长代表作为外部董事)的广泛参与,为学校组织迅速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四)以管理制度为中心的

25、变革,(1)以办学体制为突破点的变革 国有民办办学体制:如北京市十一学校; (2)学校进行知识管理 学校知识管理:为了提升学校的集体智慧,使学校组织更具环境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进行的促进学校内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共享,鼓励知识创新,实现知识增值,从而提高学校竞争力的管理 ; 补充阅读材料:李金初谈体制改革和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五)其他变革: 校长公开招聘制度 ; 职级制; 校务公开制; 弹性学习制(评价系统 、学分制 、学籍管理系统 、选修课制度 、学生组合等);,五、变革面临的阻碍 对变革抵制的原因分析,来自:教育行政部门、家长、教育理论家、教师、校长; 重要因素: 教师的态度; 以校长为首的学校领导者的态度;,五、变革面临的阻碍,个体阻力,个体抵制,人际关系受到阻断,习惯,害怕失败(安全),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