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第18课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新版语文版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第18课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新版语文版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第18课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新版语文版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第18课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新版语文版_第4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第18课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新版语文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南州六月荔枝丹 教学目标1了解文中介绍的有关荔枝的科学知识,理解作者引用的史料及诗文。2学会筛选信息和概括要点。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态度。教学重点理清文章的思路,训练学生快速概括内容要点。教学难点品读赏析文本作为科学小品所具有的科学性、思想性、文学性。课时安排 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多媒体展示荔枝特写镜头大家都看到了屏幕上的这种鲜艳诱人的水果,它就是倍受人们喜爱的果中珍品,名叫(学生齐答:荔枝)。请仔细观看画面,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眼中的荔枝,也可以虚拟情境,向从未见过荔枝的人介绍荔枝,或向从未品尝过荔枝的人推荐荔枝。(请同学发言)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科技说明文

2、单元的一篇文章:贾祖璋先生的科学小品南州六月荔枝丹,看看他是如何介绍荔枝的。二、教师明确文体知识1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2科学小品:多用文艺性笔调介绍科学知识和阐述科学道理,使人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能得到某种思想感情的陶冶和艺术上的享受的一种文体。3特点:知识性、趣味性、通俗性。三、投影打出作者简介,学生阅读了解贾祖璋:我国著名的科普作家。生于 1901 年,浙江省海宁县人。早在三十年代,他就有中国植物图鉴等专著,1931 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他的鸟类概论,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现代鸟类学著作。他创作了大量的科普作品,解放前曾写鸟与文学、动物珍话、生活素描等,解放后出版了生物学碎锦。贾祖璋的科普作品大多以

3、绚丽多彩的生物为写作对象,把丰富的科学知识、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融为一体,有着相当高的思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四、整体感知(一)由教师范读或听课文录音,感知课文说明内容。(二)阅读课文,概括每段段意。1从对小学时学过的荔枝图序质疑写起,引出下文;2荔枝外壳构造;3荔枝外壳的颜色;4荔枝的形状;5荔枝的大小及重量;6荔枝的壳膜;7荔枝的果肉;8荔枝的贮藏;9荔枝的果核;10荔枝的花;11荔枝的产地分布;12古代的荔枝书谱;13荔枝的生长习性及生长北限;14提出建议:大力发展荔枝生产,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三)文章说明的重点和层次问题。大家考虑一下,读过这篇文章之后,你对文章内容的哪一部分最感兴趣,

4、印象最深?为什么?明确:荔枝的果实。因为荔枝是我们平时常见且喜食的水果,因此对它最感兴趣,同时课文对它也介绍得最详尽,用了 8 节的文字(29 节),所以印象深。课文除了上述内容而外,还介绍了有关荔枝的哪些知识?明确:课文还介绍了荔枝的产地分布,古代讲荔枝的专著(书谱),荔枝的生长习性和生长的北限(地区限制)以及提出“应该大力发展荔枝的生产”、“逐步满足广大人民的生活需要”的建议。归纳出:本文的说明顺序为先主(荔枝的形态特点)后次(有关荔枝的其他知识及建议),而介绍荔枝的形态特点时是按由表(外部形态)及里(内部构造)的顺序。(四)划分文章层次。从对小学时学过的荔枝图序质疑写起,引出下文。(1)

5、主要说明荔枝果实的形态特点。(210)1荔枝的果荔枝的外部形态(25):2 荔枝外壳构造;3 荔枝外壳的颜色;4 荔枝的形状;5 荔枝的大小及重量荔枝的内部构造(69):6 荔枝的壳膜;7 荔枝的果肉;8 荔枝的贮藏;9 荔枝的果核2荔枝的花(10)主要介绍有关荔枝的生产情况。(1114)11 荔枝的产地分布;12 古代的荔枝书谱;13 荔枝的生长习性及生长北限;14 提出建议:大力发展荔枝生产,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五、题解请同学们再来看文章题目,作者为什么不直接用“荔枝”作为标题,而用文中之标题?“南州六月荔枝丹”短短的七个字,包含了荔枝的生长地域、成熟的时间以及鲜明的色泽,以这句话作为标题

6、,能激发人丰富的联想;并且它是引用明朝诗人陈辉荔枝中的一句诗,具有浓厚的文学气息,同文章的语言风格是一致的,比用“荔枝”作标题要好。第二课时一、回顾旧知,学习新知(一)精读课文,聚焦说明方法提问:这篇文章在介绍有关荔枝的科学知识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举例说明,并体会其作用。共同回顾初中阶段所学的说明方法,常见的有: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引用、下定义、分类别、列图表等。分析本文所用的说明方法:1举例子(板书)来自现实的,如“广东产的三月红和桂绿等”;“海南岛和廉江有野生的荔枝林”;“一些稀奇的品种,如龙牙,珍珠”等。来自调查材料的,如“六十年代,广东调查得知,有鹅蛋荔和丁香大荔,重

7、达四五十克”。来自史籍和科学专著的,如“据记载,南越王尉佗曾向汉高祖进贡荔枝”;杨贵妃吃荔枝的事;“四川合江产的楠木叶,四川果树良种图谱说它重十九克左右,中国果树栽培学则说大的重六十克”等。(作用:具体,详尽)2打比方(板书)直接比喻说明,如说明荔枝壳面形态时,说“荔枝壳表面有细小的块状裂片,好像龟甲”;“裂片中央有突起部分,有的尖锐如刺”;说明荔枝的果形时说“荔枝呈心脏形,卵圆形或圆形”;介绍优良的荔枝的种子时说“形状很小,有似丁香”;在说明荔枝外壳的色泽时说“把它比做绛囊、红星、珊瑚珠,都很逼真”等。引用古籍或诗文作喻,如“至于整株树以至成片的树林,那就成为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的绚丽景色

8、了”;“旧记载中还有一些稀奇的品种,如细长如指形的龙牙、圆小如珠的珍珠等”。(作用:形象,使人易于理解生动,有文学情趣)3数字说明(板书)在介绍荔枝的成熟期,果实的大小、重量,荔枝的贮藏,荔枝的花期、花序的主花朵数与结实数,我国栽培荔枝的历史,古籍中所载的荔枝的品种时,都运用了数字。如:通常直径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温度保持在 1到 5,可贮藏三十天左右。(作用:准确、客观、严密)4引用说明(板书)古代诗文、文献资材、谚语等本文引用达十余处之多。这样既丰富了文章内容,扩大了知识面,加强了说明效果,同时又使文字生动活泼,富于变化,具有较强的文学韵味,因而也更能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既能了解有

9、关的科学知识,又能获得一种文学享受。文章虽属于说明文,却以诗句“南州六月荔枝丹”为题,远比诸如“荔枝”、“说说荔枝”之类的题目生动活泼富于形象感。文章开头引白居易荔枝图序中的句子进行质疑,自然引出对荔枝的说明介绍。文中引用诗句,或介绍荔枝林的景观,或说明荔枝的不耐贮藏,或印证荔枝的生长北限,或借以表达应大力发展荔枝生产以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的愿望与建议,都极富文学情趣。(作用:确凿可信既扩大了文章的知识内容,又增强了思想性,还增加了文学情趣。)5下定义“荔枝壳表面特称龟裂片”、“两侧有一条沟,叫做缝合线”。(作用:准确、科学)二、揣摩语言,体会本文的科学性,文学性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既有一般说明

10、文简明、准确、周密、条分缕析的特点,又有清新诱人的诗意。请学生讨论合作完成。1科学性“现代科学发达,使荔枝北移,将来也许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作者用揣测语气,说将来也许有可能发生这样的事,如果改成“将来是完全可能的事”,就变成了肯定语气,指将来必然产生的事实。语言的准确还表现在确数、约数的运算上,如“一年开花两次”、“大约重60 克”、“通常直径三四厘米”、“重达四五十克”等等。语言的科学性还表现在语言的周密上,如“成熟的荔枝,大多数紫色”中的“大多数”、“荔枝的大小,通常直径三四厘米”中的“通常”、“荔枝的肉的细胞壁特别薄,一般都不留渣滓”中的“一般”、“荔枝晒干或烘干,完全失去洁白的面貌”

11、中的“完全”,这些词语的运用,十分准确表达了信息。2文学性本文的文学性主要体现在引用古诗文、史料、故事上。从标题开始,相继引用了陈辉、郭明章、邓萧、徐勃、杜牧、苏轼等诗人的诗句,既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又充实了文章的内容。此外,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使表达生动形象,凸现文采。总结:本文语言的科学性集中体现在用词准确、周密,文学性集中体现在大量诗词典故的运用上,既使说明形象生动,又使文章诗意盎然。三、检测题:再读课文,筛选信息结合课文内容,试分析下列句子对课文的理解正确与否。1荔枝大多数是深红色或紫色的。2我们吃的这部分荔枝是荔枝的真正果肉。3荔枝的肉是白色半透明的,说它“莹白如冰雪”完全正确。4古代记载荔枝的书有十三种。5荔枝在北方是不可能生长的。6能产荔枝的地区,应该大力发展荔枝生产。7荔枝的成熟期,福建是四月下旬到七月,广东是六月下旬到八月,都以七月为盛。四、课堂小结本文以短小的篇幅、丰富的知识,饶有兴味地介绍了有关荔枝的科学知识,既有一般说明文简明准确的特点,又有清新怡人的诗意,知识与思想并重,诗情盎然,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科学小品。把握说明顺序,理解说明方法,探究说明技巧,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