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责任构成要件.ppt_第1页
侵权责任构成要件.ppt_第2页
侵权责任构成要件.ppt_第3页
侵权责任构成要件.ppt_第4页
侵权责任构成要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民法通则第106条第2款 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侵权责任法第6条第1款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第三章 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侵权行为人承担侵权责任所应当具备的条件。,引例 一、违法行为的概念 二、违法行为形式,第一节 违法行为,引例“以摆放花圈的方式故意违背善良风俗妨害经营”案,周林和李坚先后在一条街上相邻开了快餐店,周林经营有方,生意红红火火。李坚则生意冷清,不久改开花圈店,仍不景气。 李坚有气,将样品花圈放在与周林相邻的一侧,并没有越界。 但因周林店门紧挨双方分界墙,故使人误认为周林店里正在办丧事,生意受到

2、影响。周林发现后,用一张薄席拦在自己方一侧,使来本店吃饭的客人看不到摆放的花圈。 李坚随即架高花圈,周林只得随之架高薄席。 李坚最后将样品花圈吊在崖檐上,使周林无法继续遮挡。 周林的生意受到严重影响,起诉李坚恶意摆放花圈,妨害其正常经营,要求李坚停止侵害,赔偿损失。 李坚称自己摆花圈并没有侵害他人的权利,不具有违法性,不承担责任。,自然人或者法人违反法定义务、违反保护他人的法律或者故意违背善良风俗而实施的作为和不作为。 1、行为 人的行为 2、违法性 违反法定义务 违反保护他人的法律 故意违反善良风俗致人损害,一、违法行为的概念P59,二、违法行为的形式,1、作为 违反不作为义务,2、不作为不

3、履行特定作为义务,实践中常见的作为义务: 1、从事住宿、餐饮、娱乐等经营活动或者其他社会活动的管理人等未尽安全保障义务。(第37条) 2、学校、幼儿园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对未成年人依法负有教育、管理义务。(第38-40条),【案例分析】 客人就餐摔死,饭店是否承担责任? 2002年8月1日晚,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栏目女主持人沈旭华和朋友相约在安贞桥旁边的浙江大厦张生记餐饮有限公司吃饭。朋友们落座正要点菜时,沈旭华的手机响起,她边接电话边走出包间,来到包间斜对门3、4米处的木制消防通道门旁,后被人发现坠落楼下,经抢救无效身亡。 经查,事发通道工作人员通道,封闭但通道门没有锁死,周围没有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4、 第三十七条宾馆、商场、银行、车站、娱乐场所等公共场所的管理人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管理人或者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引例 一、损害的概念和特点 二、损害的分类,第二节 损害,引例,甲骑自行车上班,在一拐弯处,甲未减速,将一行人乙撞倒在地。 但乙爬了起来,毫发无伤。 甲走上前去,告诉了乙自己的姓名和住址,说:“如有问题,请来找我”。 乙当时拍了拍身上灰便走了。 回到家后,乙说起此事,邻居丙告诉他,此种情况下,可向甲讹一笔钱。 于是,乙向法院起诉,要求甲予以赔偿

5、。,一、损害的概念和特点,行为人的行为对受害人的民事权益造成的不利后果。 1.侵害合法权益的结果。 2.可确定性 3.可救济性,二、损害的分类,(一)对人身权利及利益、财产权利的损害 (二)人身损害、财产损害和精神损害 (三)财产损害和非财产损害 (四)直接损害和间接损害,(一)对人身权利及利益、财产权利的损害,对人身权利及利益的损害,对财产权利及利益的损害,人格利益损害,人格利益的无形损害,人格利益的有形损害,身份利益损害,精神痛苦, 生命、健康、身体等受损 财产损失 精神痛苦, 名誉、姓名等受损 精神痛苦 财产损失, 亲情关系受损 财产损失 精神痛苦,财产和财产利益的减少和灭失,“装裱祖宗

6、画像被作为废品卖掉请求精神损害赔偿”案,浙江金华市叶先生藏有一张百余年的祖宗画像,画像上的祖宗是周围三十多户叶姓人家的共同祖先。 叶先生请装裱店时老板予以装裱. 在老板外出旅游时,其岳母将该画像作为破烂卖给收废品的,无法找回。 店老板与叶先生协商赔偿,但无法达成协议。 叶先生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害。 问: 叶先生是否能获得赔偿?,(二)人身损害、财产损害和精神损害,侵权责任法上的损害,人身损害,伤残,死亡,精神损害,财产损害,可得利益的损害,实际损害, 区分意义: 可得利益损害,以行为人实施侵权行为时是否可以预见为标准、为限制。,现有财产的减少或损失,应当取得并且可以取得但由于

7、侵害而没有取得,区分之意义: 法律上的限制不同; 责任方式不同; 举证责任不同。,(三)财产性损害和非财产损害, 区分意义: 对于间接损害,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行为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四)直接损害和间接损害,2007年4月27日,南京市某区环境卫生管理所汽车驾驶员徐某,在工作时间驾驶东风牌自卸车倒车时,将正在卡车后面帮助关车门的张某撞伤。 医院诊断为左骨盆骨折,后尿道损伤。 经法医鉴定,结果为:因外伤致阴茎勃起功能障碍。 张某的妻子王女士认为,自己作为张某的合法妻子,丈夫因车祸丧失性功能,使自己的生理及心理健康受到了严重伤害,今后将陷入漫长的、不完整的夫妻生活。 夫妻二人共同以环境卫生管理所

8、为被告起诉,要求赔偿各项损失152700元,其中包括性权利损害的精神损失赔偿。,一、因果关系的概念和特点 二、因果关系的表现形态 三、侵权责任法上因果关系学说 四、我国确定因果关系的规则 五、原因力及其作用,第三节 因果关系,一、因果关系的概念和特点,违法行为作为原因,损害事实作为结果,在它们之间存在的前者引起后果,后者被前者所引起的客观联系。 1、客观性:不受人的意志影响 2、社会性:与人的活动有关 3、相对性:特定行为与特定损害 4、顺序性:原因在前、结果在后 5、逆推性:已知结果,顺藤摸瓜找原因,二、因果关系的表现形态,1.一因一果 一个原因事实产生一个损害后果。 2.一因多果 一个原因

9、事实导致多个损害后果。 3.多因一果 多个原因事实导致一个损害后果。 4.多因多果 多个原因事实导致多个损害后果。,三、侵权责任法上因果关系学说,1.大陆法系:责任成立因果关系和责任范围因果关系 条件说、原因说、相当因果关系说、盖然性因果关系说等 2.英美法系:事实因果关系和法律因果关系 法律因果关系说 3.我国:必然因果关系说,四、我国确定因果关系的规则,1.直接原因规则 2.相当因果关系规则 无此行为,虽不必生此损害;有此行为,通常即足生此种损害 无此行为,必不生此损害;有此行为,通常亦不生此种损害, 3.推定因果关系规则 4.法律原因规则,【案例分析】“发射防雹炮弹弹片致害他人”案,某年

10、7月7日下午右5时半至6时半,某县气象站为防冰雹,前后共向空中发射了30枚防雹气象炮弹。 村民常某在田里干活,见开始下雨,便从田里回家。 刚进院里,便发生一声惊叫,倒卧窗前,头部受伤流血,昏迷不醒,在场人都以为是遭到雷击,急忙将常某送至医院。 诊断发现常某头部有一7裂伤,深至颅骨,创缘不齐,颇骨凹陷,有脑组织溢出,为脑挫伤,开放性颅骨骨折,7天后,常某死亡,死因是由一硬物以高速冲击所致。 常某亲属联想到当天某县气象站发射防雹气象炮弹,推想可能是弹皮碎片落下所致,便在现场周围寻找,找到一块铁块,经鉴定为“三七”炮弹弹皮残骸,上有“人雨1秒”字样,气象站不承认是该弹皮是今年打的炮弹的弹皮,常某亲属

11、又找到一块186克“三七”炮弹尾部碎片。 遂向法院起诉。法院确认气象站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判决其承担侵权责任。,五、原因力及其作用,原因力,就是在构成损害结果的共同原因中,各个原因对于损害结果的发生或扩大所发挥的作用力。 直接原因、间接原因 区分意义:确定间接原因是否需要承担责任 主要原因、次要原因 区分意义:原因力不同,责任不同,一、过错的概念和基本形态 二、过错的判断标准 三、过错与侵权责任的关系,第四节 过错,一、过错的概念和基本形态,过错,是指行为人实施违法行为时的主观心理状态。 1、故意 直接故意:预见到了,希望发生。 间接故意:预见到了,放任发生。 2、过失 疏忽大意(疏

12、忽):应预见或能够预见,没有预见。 过于自信(懈怠):预见到了,但轻信能避免。 重大过失、抽象轻过失、具体轻过失,(一)故意主观标准 以行为人的年龄、知识、经历、职业及行为时的具体情况(行为的性质、程度、损害后果等)衡量行为人的心理状态 (二)过失客观标准 以合理的、谨慎的人的注意义务为基准,并考虑法律对其注意义务的要求,衡量行为人的心理状态 司法实践中,综合考虑: 1.是否存在法律明确规定的适当行为标准 2.行为人的预见能力 3.行为人的职业或者营业 4.预防、控制危险的成本与收益 5.行为的危险程度与损害后果的严重性,二、过错的判断标准,1、一般情况下:故意或过失,无影响。 2、特定情况下

13、:决定责任的大小。 (1)共同侵权行为 (2)与有过失 (3)受害人故意,三、过错与侵权责任的关系,原告李某酒后来到县城某浴室洗澡。 洗完后,李躺在二号池的搁板上睡觉,被浴室工作人员发现并制止。 李在爬起时,脚下一滑,从搁板上掉落二号池内,当即被人拉出。 因二号池水温在80度以上,李某自腰部以下全被烫伤,烫伤面积占全身50%。 李烫伤后,浴室方面拒绝送其到医院治疗。 为节省医疗费,其未去医院就医,而找民间土医张某为其治疗。 因张治疗不当,致李伤处感染恶化,后经医院抢救脱险并治愈,李共用去医疗费50000余元。 李向浴室索赔无结果,诉至法院,要求浴室赔偿其全部经济损失。,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

14、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的特定纪念物品,因侵权行为而永久性灭失或者毁损,物品所有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侵权责任法第二十二条 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四条,下列侵权诉讼,按照以下规定承担举证责任: (一)因新产品制造方法发明专利引起的专利侵权诉讼,由制造同样产品的单位或者个人对其产品制造方法不同于专利方法承担举证责任; (二)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加害人就受害人故意造成损害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 (三)因环境污

15、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由加害人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及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 (四)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对其无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五)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就受害人有过错或者第三人有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六)因缺陷产品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产品的生产者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承担举证责任; (七)因共同危险行为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实施危险行为的人就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 (八)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有关法律对侵权诉讼的举证责任有特殊规定的,从其规定。,侵权责任法,第六十六条因污染环境发生纠纷,污染者应当就法律规定的不承担责任或者减轻责任的情形及其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