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各省经济活力评价研究_W_第1页
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各省经济活力评价研究_W_第2页
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各省经济活力评价研究_W_第3页
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各省经济活力评价研究_W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05年第3期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No3 2005 (总第71期)JOURNAL 0F FUZHoU UNIVEIISITY(Psophy龃d S0cial Sciences)Serial No71 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各省经济活力评价研究 楼海淼,孙秋碧 (福州大学管理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摘要: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将评价经济活力的十二个指标归纳为三个因子,对我国各省的经济活力状况进行综 合评价研究。 关键词:经济活力;因子分析;评价 中图分类号:F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321(2005)03一003204 一、研究背景济活力。本文在以上两个评价研究的基础上

2、,试“活力”是指一个城市、区域或国家对于生命图选取较完善的指标,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我国 机能、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的支持程度。经济活各省的经济活力进行评价和比较研究。 力与社会活力、环境活力以及文化活力共同构成二、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了整个的活力体系,而且它们彼此之间有着密切我们知道选取评价指标应该遵循五个基本的的联系。经济活力主要表现为经济的成长性,对原则:功能性,即指标应具备描述、评价及解释功资本、劳动力、企业家才能、科技创新等的吸引力能;可获取性,指统计指标的相关数据可以通过现以及利用这些要素过程中的效率。有统计制度直接或间接计算得到;完备性,即指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社会不

3、体系能够较全面地反映所研究的现象;非重叠性,断进步,但是由于经济、社会、自然、历史等方面的就是指标的相关系数尽可能的小,防止多重共线 原因,各地发展不平衡,其经济活力也存在地区差性的发生;可比性,即指标在涵义、口径上的可比。异。因此,客观全面评价区域经济活力,探寻形成在遵循以上原则的基础上,本文借鉴了此种差异的原因,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区域“2004CCTV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评价和杨开 协调具有重要意义。忠新经济指标评价体系中经济活力的评价指标, “2004CCTv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评选活最终选取了以下指标:x。:当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动在选取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的基础上,采用专(形人)

4、,x: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三年平均增长率家意见、电视调查、专项问卷调查、观众意见相结 (),x,:当年人均财政收入(形人),x4:人均财合的方式对我国的城市经济活力进行了评价,筛 政收入三年平均增长率(),x5:当年出口额(万选了苏州、杭州等十大经济活力城市:杨开忠 美元),x6:当年利用外资额(万美元),x,:营业盈 (2003)在新经济指标评价体系中选取了年度企业 余(亿元),x8:企业单位数(个),)【9:当年人均可支注册与倒闭总量占企业单位数的比重、股票筹资 配收入(元),x。:三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增长率总额占各省GNP的比例两个指标评价了各省的经 (),xll:科技三项支出占GDP比重

5、(),x,2:医 收稿日期:20041118 作者简介:徭海淼(1980一 ),男,浙江诸暨人,福州大学管理学院统计学系硕士研究生; 孙秋碧(1958一),女,福建福州人,福州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 32 疗失业养老保险人数占总人口比重()。特征向量、贡献率;(4)确定主成分的个数,一般取 本文选用因子分析进行评价。因子分析方法特征值大于l的主成分作为解释因子;(5)对各主(factor analysis)是1904年由Spe删an首先提出要因子的经济意义做出解释,其意义由因子负载 的,是主成分分析的推广。其基本思想是根据相 最大的几个指标的综合意义来确定;(6)计算各因关性的大小把变量分组

6、,使得同组变量的相关性 子的分值和综合分值,由此对研究对象进行排序较高,不同组变量的相关性较低,用较少个数的公 比较和分析。共因子的线性组合和特定因子之和来表达原来观 三、实证分析 测的每个变量,以便达到解释原始变量间的相关根据2003年中计年鉴,本文直接或间性和降低维数的目的。同时形成了反映因子和指接计算得到以上x,x2, ,x。:的数据,用spssll5 标包含信息量的权数,以计算综合评价值。这样统计分析软件对其进行因子分析,计算结果如下: 在指标权重选择上克服了主观因素的影响,有助1因子方差贡献率 于客观地反映样本间的现实关系。本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因子,因子选取的因子分析的基本步骤如下

7、:(1)对原始数据标标准是特征值大于l,发现前三个因子的累计方差 准化处理,即令xi=u(其中x;为样本均值、s;YY 一 贡献率已经达到7747775,说明这三个因 Si子已经比较充分的说明了数据波动的原因。 为样本标准差),消除量纲不同的影响;(2)计算无 量纲数据的相关系数矩阵R;(3)求R的特征值、 表1 因子方差贡献率 初始特征值主因子方差贡献率因子旋转后的方差贡献率 因 方差贡献 累计方差方差贡献 累计方差方差贡献 累计方差子特征值特征值特征值 率贡献率率贡献率率贡献率 15795482954829557954829548295368830733073 220631717l6548

8、620631719l654863552958660316 31532127657825153212765782520591716l11钔1 2主因子负荷矩阵余,主要涉及到微观企业及其对外经济交往,故可本文用Kajser等量最大法(Equ锄a】【)进行正把它称之为“企业及对外经济活力因子”;与因子 交旋转,得到如下因子负荷矩阵:2相关性较强的是当年人均财政收入、当年人均 表 2主因子(旋转后)负荷矩阵GDP、当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医疗失业养老保险指 因 子人数占总人口比重,主要反映了人均产出和人均 标 F1 砣 乃收入,故可称之为“人均经济活力因子”;与因子3 x1 093 022 O088相关性

9、较大的是三年人均GDP增长率、三年人均 x2 0918 0144 0204财政收入增长率及科技三项支出占GDP的比重, x3O893O2110106 主要反映了经济的增长速度,故可称之为“经济活 x40886O23O115 力的增长因子”。 x5O147O9640148 3因子得分x60241O9440183 】 【 7 0126 O 。 928 O124由于每个主因子只反映了我国各省经济活力 x8O42607570317的某个方面特征,为此,我们以各因子的方差贡献 】D一00540266O867率为权重计算因子总得分,即对各因子得分进行 x10033lO230754加权求和,其数学模型如下:

10、 x1100830081O703F=(O307F1+O296 F2+0172乃)o775 x1200280007一O017我们得到按各个因子得分大小的各省排序结果以从中可以看出,与因子1相关性强的指标是及按总因子得分大小各省排序结果,见表3。 当年出口额、利用外资额、企业单位数及企业盈 表3单个因子及总因子得分排序 按总得分 序号F1得分 按F1降序F2得分 按F2降序F3得分 按F3降序因子总得分 降序 1373023广东413106上海2638515359广东 2246632江苏263037北京24338浙江14729上海 3133186浙江131357天津13778北京1088l浙江 4

11、111305山东016831福建13636天津10071江苏 5O74654福建014514海南06038青海10035北京 6034169辽宁013079辽宁05954江苏05679天津 7027972河北O04376广东O5949重庆O3828山东 8O20534上海000726黑龙江0368902463辽宁 9一O0022河南一0O仃74O3623陕西01345福建 10O0498湖北一00202浙江02462辽宁一O132河北 11一O057安徽一01544吉林02458内蒙古一0135 12一O0994四川一01934内蒙古02429山东一O15黑龙江 13一O1211云南一0198

12、2青海0134一O229重庆 1401454湖南一02224湖北O1235黑龙江一O242 15一O2661广西一02412河北O0084广东一0249青海 16一O2712江西一O2957云南一0025贵州一O269湖南 1703932甘肃一03102安徽一O099山西一O275河南 180434贵州一03192山东一0107吉林一0279湖北 19一O蝴 黑龙江一O3354江苏一O283四川0297四川 20一O4496重庆一O3694湖南一O284河南一O318内蒙古 2l一04636山西一03825山西一0286湖南一O335陕西 2204974海南一04117陕西一O665河北一O3

13、39吉林 23一O6237吉林一O4183广西一O718广西一036l山西 24一O6303陕西一04262江西一0752湖北一0425 25一O6338天津一04645重庆一0794甘肃一0436广西 2606626一O490川一O834江西一O467江西 27一O7329内蒙古一O5118一101上海一O484贵州 28一O7583青海一O5306甘肃一1032福建一O486安徽 2907592一0534河南一1458云南一0487海南 30一0840l北京一O769贵州一1495安徽一0497云南 3l一08794一O9642一1498海南一O549甘肃 四、结论讨论江苏最多,达1056

14、365万美元,其次是广东,达1一个地区的经济活力主要取决于“企业及782294万美元;从2003年的各地进出口额看,广 对外经济活力因子”。东位居第1,高达130702亿美元,江苏、浙经济活力本质上是地区内所有经济主体的活 东、福建分别位居第3、4、6、8位。 力,如企业、消费者、政府。其中,企业的经济活力 2“人均经济活力因子”是在考察一个地区经又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表3我们可以发 济总量的基础上考察了该地区经济活力的人均表现,广东、江苏、浙 东、福建等东部沿海地区 现,这必然与该地区人口的总体素质水平有较大领先于其它地区。的相关性,具体又涉及到教育水平、科研水平、企 一个地区拥有的上市

15、公司数量,可以间接反 业与单位培训水平等。 映该地区的企业活力。从2003年各地拥有上市 在对人均经济活力因子的排序中,上海、北公司的数量上看广东、江苏、浙 东、福建分别 京、天津三大直辖市位列前茅,福建居第4。上海、拥有142、81、65、69、43家上市公司皆位居全国前 北京、天津及福建等地在他们较强的经济实力支10 位;从2003年吸收利用的外商直接投资额看, 撑下在提升劳动力素质上所做的投入较多,2003 年,上海、北京、福建三地区研发费用和职工教育 128,2002年为129,2003年为121,连续 费用合计分别为5309亿元、1603亿元、1335 三年保持在12以上的增长速度,

16、高出全国4个亿元,三地合计占全国投入合计的163,从大专 百分点左右;2003年,人均GDP增长率为10 以上学历占就业人员的比重看,北京位列第l,达 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位居第14;2002年 O037,上海、天津分别位居第2、3位。这些地 居民消费水平增长率高达188,仅次于内蒙古; 区的单位劳动力货物及服务的产出高于其它地 2003年其出口额增长率达498,位居第7。西 区,上海的全员劳动生产率达128764影人年,藏地区以其强劲的经济增长率同样表现出了相当 位居全国首位,北京、天津分别以100439形人、程度的经济活力。 93235形人位居全国的第5、6位。以此,这些地4。从总因子得

17、分的排序上来看,我们发现经 区表现出了较强的人均经济活力。济活力最强的省,基本上都落在了珠三角经济区、3“经济活力的增长因子”主要体现了经济的长三角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同时,我们根据增长速度,必然同该地区原有各项指标的基数有因子总得分采用重心聚类法对31个地区进行系较大的关系。统聚类,结果见图l,根据聚类结果,我们把上海、从表3我们可以发现的前两个因子得分广东、北京、江苏、浙江五个地区归为强经济活力都是全国倒数第l位,但其在该因子上的得分排 型,天津、山东、福建、辽宁为第二类型,即经济活在了第1位,原因即在于其各经济指标的基数较 力较强型,剩下的22个地区则属于第三类型,即小,而增长率较大。 GDP增长率2001年为 经济活力一般型。 凌 0 ; 圬 巧 图1 全国31个地区按经济活力系统聚类图 5综上所述,我国各省的经济活力差异还是 力增长因子。在西部大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比较大的,经济活力强型和较强型主要分布在东 指导下,各省应找准自身在全国经济活力和三大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各省的经济活力相对较 因子活力中的位置,继续保持、发展自身的优势, 弱。但是从影响经济活力的三个因子来看,西部 同时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弥补自身的不足,以达地区亦有在某些方面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