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设计与统计课程论文_第1页
试验设计与统计课程论文_第2页
试验设计与统计课程论文_第3页
试验设计与统计课程论文_第4页
试验设计与统计课程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课程实习论文题 目:不同栽培模式及施氮量对土壤水分含量、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的影响欢迎下载不同栽培模式及施氮量对土壤水分含量、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的影响摘要:【目的】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通过合理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已被认为是可持续农业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推广小麦配方施肥,特别是研究氮、磷肥料对小麦的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已刻不容缓,高产品种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施肥方案,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实验设计】通过研究对比不同种植模和施氮量下耕层土壤矿化氮的含量及冬小麦的产量,找出最佳栽培模式和合理的施氮量,从而达到增产的目的.田间试验采取裂区设计,试验设栽培模式和施氮量2种因子。栽培模

2、式设露地栽培(常规)、麦草覆盖(覆草)、垄上覆膜(覆膜)、垄上覆膜沟内覆草(垄沟)、冬季补灌(补灌)五种方式;施氮设不施氮、施120 kg/hm2N和240 kg/hm2N三个水平。【结果】试验结果表明,五种不同栽培模式中麦草覆盖、陇上覆膜和陇上覆膜沟内覆草能显著增加耕层土壤(0-20cm)的储水量;在水分充足的情况下不同栽培模式对耕层土壤(0-20cm)矿化氮含量及冬小麦产量没有显著影响;不同的施氮量对耕层土壤水分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但对小麦产量、生物量和耕层土壤矿化氮含量影响极为显著,施氮量为120kg/hm2N和240kg/hm2N处理的生物量比不施氮均能增加50%以上,但两者生物量之间差

3、异很小;施氮量为120kg/hm2N和240kg/hm2N处比不施氮小麦产量均增加23%以上,土壤矿化氮含量均增加55%以上,但两者生物量之间差异很小。关键词:不同的栽培模式;不同施氮量;水分含量;小麦产量;硝态氮氮含量;铵态氮含量前言:不同氮、磷营养对小麦生长发育、养分吸收、产量及其构成和品质有明显的影响。适宜的氮、磷配比及用量可提高小麦干重、有效穗数、穗长、穗粒数、百粒重,提高小麦植株对氮、磷养分的吸收。氮是小麦营养中最为重要的元素之一,它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由于土壤中有效氮素含量低,而小麦的需氮量有很多,施氮肥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小麦吸收磷主要在拔节孕穗期,但早期的磷营养对于植

4、株,尤其对根系极为重要。据Black的试验1,磷肥可以显著增加分蘖与次生根数;在磷肥充足的条件下,氮肥促进分蘖与次生根数的作用加强,磷肥可增强小麦根系的吸收能力,增加伤流量,并能提高小麦苗期的抗寒性。一材料方法1、材料:2013年农作一站种植的小麦2、时间地点: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作一站。3、实验区概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作一站进行。该地位于渭河三级阶地, 年平均气温13。C,年平均降水量约630mm , 其中79 月降雨量占年降水量的60% 65%, 属半湿润易旱地区。24、田间实验设计:2个试验因子分别为分为:A 因子(种植模式或栽培模式):主因子分为5个水平,即常规、麦草覆盖、垄上覆膜

5、、垄上覆膜沟内覆草、冬季补灌);B因子:副因子施氮量,分为0,120,240 kg/hm2。表1 试验的因素水平表代号因素名称水平简称说明常规 A1常规无垄沟、不覆膜覆草麦草覆盖 A2覆草300 kg/667 m2A栽培模式垄上覆膜 A3覆膜垄上覆膜,沟内播种,垄宽沟宽= 55 cm55 cm,沟内种3行,共播种18行,每副区5个垄。垄上覆膜沟内覆草 A4垄沟垄上覆膜,沟内覆草;垄宽沟宽= 55 cm55 cm,沟内种3行,共播种18行,每副区5个垄。冬季补灌 A5补灌冬季灌水40 mm0 kg/hm2 B1N0B施N量120 kg/hm2 B2N8240 kg/hm2 B3N16在田间采用裂

6、区设计,栽培模式为主区,施氮量为副区,重复4次,副区面积为6 m 9.9 m=59.4 m2,60个副区的总面积59.460=3564 m2,外加小区之间的垄宽(30 cm),试验地总面积约6亩。氮肥:采用尿素(N:46.7%)磷肥:肥底,采用云南磷肥(P2O5:16%),用量为P2O5 100 kg/ha。所有肥料在小区内全面撒施,用锄翻入耕层土壤(也可以用旋耕机翻入土中)。表2 肥料用量肥料用量水平副区施用量(kg/副区)副区肥料用量(kg/副区)需要份数N0000N1200.71281.52620 N2401.42563.05220P2O5:1000.5943.712560注:尿素总需求

7、量91.58 kg,磷肥222.75 kg播量:10 kg/ 667 m2(0.9 kg/小区):常规、秸秆覆盖、补灌四种栽培模式每小区30行,0.03 kg/行(30 g/行);地膜覆盖、垄沟模式每小区18行,0.05 kg/行(50 g/行)。穴播(仅限五个小区):每穴1粒种子(千粒重45 g),穴间距2 cm,覆膜和垄沟处理18行小麦,总长约180 m(18 9.9),总计9000穴,种子总需求量9000粒,大约0.405 kg(播量68 kg/hm2);非覆膜处理30行小麦。总长约300 m,总计15000穴,种子总需求量15000粒,大约0.675 kg(播量113 kg/hm2)。

8、5、室内分析 5.1新鲜土样含水量的测定 称取20.00 g新鲜土样于铝盒中,放入烘箱于1052下烘12 h,冷却称量。 5.2土壤NO3-N、NH4+-N的测定 称取5.00 g新鲜土样于150 mL三角瓶中,加1mol/L KCl溶液50 mL,常规振荡1 h,过滤,所得滤液直接上AA3型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二、数据处理方法实验数据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3、 结果与分析1、不同栽培模式和施氮量对耕层土壤水分含量的影响表3不同栽培模式和施氮量对耕层土壤水分含量的影响副处理主处理常规覆草补灌垄沟覆膜N08.35 10.10 9.17 11.10 9.71 N1209.20

9、10.17 8.24 10.56 10.47 N2408.25 8.67 8.31 10.45 11.37 图一从上表和柱状图可以看出,不同栽培模式和施氮量对土壤水分含量起着综合影响作用。在同一施氮量条件下,覆草、补灌、垄沟、覆膜处理比常规条件下土壤水分含量高,覆草、补灌、垄沟、覆膜处理中尤其以垄沟与覆膜对提高土壤含水量效果最好。5中栽培模式中,覆草与其他4种处理相比,既能提高土壤含水量,又经济、环保。综上所述,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可以根据土壤贫瘠情况合理用同栽培模式进行农业种植生产,在肥沃(施氮量很小)的土壤条件下可以优先选用覆草和垄沟种植模式;肥力一般(施氮量较大)的土壤条件下,优先选用覆草

10、、垄沟栽培模式;在极度贫瘠(施氮量很大)的土壤条件下,优先选用覆膜的栽培模式效果会很好。2、 不同栽培模式和施氮量对土壤矿化氮的影响表4 不同栽培模式和施氮量对土壤矿化氮的影响副处理主处理常规覆草补灌垄沟覆膜N03.3663.3492.1036.2422.846N1203.6344.8854.7425.46410.809N2404.9085.0684.5536.6556.662 由表4可以看出:当施氮量为0时,5种植模式下的矿化氮累积量是先增加后减少,垄沟模式的矿化氮累积量最高。当施氮量为120kg/hm2时,5种模式下的矿化氮累积量是先增加后减少,覆膜模式下矿化氮累积量最大,然后依次是垄沟的

11、、覆草的、补灌的、常规的。当施氮量为240kg/hm2时,5种模式下的矿化氮累积量是先增加后减少,垄沟与覆膜模式下矿化氮累积量相差不大且为最大。表5二因子随机区组方差分析表变因dfSSMSFF0.05F0.01区组间317.687 5.896 0.644 3.790 4.200 处理间14248.840 17.774 1.941 1.900 2.460 A487.932 21.983 2.401 2.560 3.720 B262.731 31.366 3.425 3.180 5.060 AB898.177 12.272 1.340 2.130 2.880 误差42384.600 9.157 总

12、变异59651.127 从表4可以看出栽培模式和区组间对耕层土壤矿化氮含量影响不显著,施氮量、栽培模式和施氮量的交互作用对矿化氮的的影响不显著。3、 不同栽培模式和施氮量对冬小麦生物量及籽粒产量的影响3.1不同栽培模式和施氮量对冬小麦生物量的影响图二表6不同栽培模式及施氮量对冬小麦生物量的影响方差分析表变因SSdfMSFF0.05F0.01主区部分区组间15582549.02 35194183.01 0.79 3.495.95栽培模式间27562003.90 46890500.98 1.04 3.265.41误差e179195727.66 126599643.97 副区部分施氮量间369222

13、492.75 2184611246.37 76.39 *3.325.39栽培模式间*氮肥41654433.32 85206804.17 2.15 2.273.17误差e272497607.13 302416586.90 总变异605714813.78 59综合由上表和柱状图可以看出不同栽培模式和区组间对冬小麦生物量的影响不显著,不同栽培模式和施氮量交互作用不显著,施氮量间对冬小麦生物量的影响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3.2不同栽培模式和施氮量对冬小麦子粒产量的影响图三表7二因子随机区组方差分析表变因dfSSMSFF0.05F0.01区组间3313396.59 104465.53 0.11 3.79

14、4.20 处理间1418034214.04 1288158.15 1.32 1.90 2.46 A4612853.97 153213.49 0.16 2.56 3.72 B27733090.11 3866545.05 3.96 3.18 5.06 AB89688269.96 1211033.74 1.24 2.13 2.88 误差4241039546.51 977132.06 总变异5959387157.14 根据图三和表7可以看出:在同种栽培模式下,施氮量为120kg/hm2时小麦子粒产量最高(在覆膜模式下,三种施氮量的小麦产量相差不大)。施氮量对小麦籽粒产量的影响差异极显著。区组间及栽培模

15、式间对小麦籽粒产量的影响均不显著,栽培模式及施氮量的交互作用也不显著。四、结果讨论由以上结果和分析可知,除未施氮肥或磷肥的处理外,其他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冬小麦的对于旱地冬小麦籽粒产量、生物量、每公顷穗数。不同的氮磷肥组合对其产生不同程度的提高作用,对于冬小麦穗粒数、千粒重,各个处理之间不存在差异,即不同的氮磷肥施用量对小麦产生的影响的差异不明显。在对旱地冬小麦的施肥措施上, 投入氮肥应合理,并不是以量大取胜。磷肥的投放,更须因地制宜,合理分配,总体上投放量因土质条件而适当减少或加大3。氮磷肥料的最佳经济施肥量均小于最高产量施肥量,在同一土质不同肥力水平下,最高产量施肥量与最佳经济施肥量对应的小麦产量差异不明显,而氮磷施肥量却明显减少,经济效益就明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