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晨背关键语句,理解教材新知,应用创新演练,把握命题热点,知识点一,NO.1考向例析,NO.2热点分析,知识点二,第二框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知识点三,知识回顾,知识目标&自主学习,6.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特征之二 1、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独特性) (1)文学艺术:作用、特点、地位 (2)科学技术:地位、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及意义 2、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区域性) (1)区域文化形成的原因: (2)区域文化间的关系: 3、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民族性) (1)中华各民族文化: 特征、地位、关系、意义: (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求同存异、兼容并
2、蓄 (3)中华文化的力量:,识记探究层级,1文学艺术 (1)地位: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 。 (2)特点:历史辉煌而 ,内涵丰富而 ,风格鲜明而 。 (3)作用:反映人们的 ,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展现中华民族的 和美好追求。,重要位置,悠久,独特,绚丽,精神生活,精神向往,2科学技术 (1)地位: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 之一。 (2)我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特点:注重实际运用,具有 和 的特点。 意义: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是中华民族 、 的生动体现。,重要标志,实用性,整体性,生命力,创造力,1.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以其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丰 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
3、格,在世界文学艺 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我国文学艺术的这一特点所 反映的中华文化的特征是 () A博大精深B求同存异 C兼收并蓄 D源远流长,解析:文学艺术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重要体现,在世界文化史上独树一帜、独领风骚,故选A。 答案:A,在陕西西安附近的临潼,坐落着 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兵马俑中的 青铜兵器,是用铜、锡、铅等金属制 成的,各种金属的比例掌握得恰到好处,从而使秦剑坚硬锋利而富有韧性。 秦代的兵器制作工艺,备受世人关注,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你是如何认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提示 这印证了中国古代的兵器制作技术在当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说明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处于世界先进行列
4、; 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基本特征。,理解应用层级,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1)地位: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在世界科学技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意义: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3)特点:重视整体性和广泛联系是我国传统科学技术的显著特点,即重视从整体上认识研究对象和重视对象与相关事物的联系。 例如:中国传统的中医理论主张人体与外界环境、气候密切相连、协调统一,天地是一个大宇宙,人体是个小宇宙。人的生理、病理要受到它所处环境和条件的影响。 实用性是
5、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另一特点。中国古代数学的存在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为历法、建筑、水利、赋税、商业运输等行业而设立和服务的。,重难点点拨: 正确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关系,4.中国古典诗歌“无体不备,无体不善”,无论内容、风格、形式、技巧,均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成为后世效仿的典范。这主要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_的特点。 () A博大精深 B源远流长 C民族性 D多样性,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文化两个基本特征的区别。材料对于中国古典诗歌的内容、风格等成熟到炉火纯青地步的表述,说明了文化的具体内涵博大精深。B项源远流长主要侧重于中华文化发展的轨迹,与材料不符合。民族性和多样性的本身内涵与材料
6、不吻合,C、D两项均不符合题意。 答案:A,你能说出下边两幅图片分别是我国哪个地区的民居吗?其差异反映了中华文化具有什么特点?,提示分别是江南水乡民居和北方蒙古民居,其差异反映了中华文化具有区域性和博大精深的特点。,识记探究层级,1区域文化的成因 (1)我国幅员 。 (2)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 发展程度不同。 (3)受 等因素影响。,辽阔,经济社会,历史、地理,2区域文化间的关系 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 ,又保持着 。,渐趋融合,各自的特色,理解应用层级,正确理解各具特色又相互交融的地域文化 两层含义: 各具特色又相互交融的地域文化不仅造就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而且体现出
7、中华文化的包容性。,(1)各具特色。 究其原因主要是地理、历史等方面的因素。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既有河网密布的江南水乡,又有沟壑纵横、地势险要的西北高原; 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也不相同,既有社会化、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发达地区,又有大量的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的欠发达地区,从而造成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2)相互交融。各地文化不仅各具特色,而且互相交融。正是在不断融合的过程中,各民族文化共同熔铸成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误区:中华文化是中国这一古老土地上孕育的文明,因此各地区文化都是相同的 警示:(1)中华文化是中国各地区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但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
8、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所以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2)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引,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2.(2011广东高考)当前,在大力弘扬中华文化的过 程中,广东省重点打造“岭南文化、活力商都、黄 金海岸、美食天堂”四大品牌。这表明 () A地域文化具有各自的特色 B地域文化都是在本地域独立形成的 C地域文化之间没有共性 D中华文化在性质上是全国地域文化的总和,解析:打造“岭南文化、活力商都、黄金海岸、美食天堂”四大品牌,就是打造自己的地域文化特色,A项符合题意应入选。不同地域的文化之间既渐趋融合,又保留各自特色。B、C两项表述错误。
9、中华文化与各地域文化之间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D项错误。 答案:A,识记探究层级,1中华文化的形成及其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 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 的形 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各兄弟民族的文化 、 ,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2中华各民族文化的特征 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 ,又有各自的民族 。 3.各民族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 它们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 ,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共性,特性,瑰宝,4中华文化的作用(意义) 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 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 和强大的 。,认同感,文化底蕴,民族凝聚力,5中华文化源远
10、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包容性 (1)内容求同存异: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 。 兼收并蓄:能在文化交流中 、 其他民族文化的 。 (2)意义: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 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 的认同和对 理解。,和睦相处,积极成分,吸收,借鉴,和睦,自身文化,其他民族文化的,6中华文化的力量 熔铸在民族的 、创造力和 之中,是激励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 。,生命力,凝聚力,不竭力量之源,作为一个移民社会,祖先崇拜、 落叶归根的观念是台湾人所共有的, 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台 湾,家家户户都供奉着祖先的灵堂牌位,凡有重大事件或节日,都必须先祭祖问安。例如,至圣先师孔子在台湾民俗信仰中,地位相
11、当特殊。早期祭孔大典分春秋两季举行,后改在每年农历9月28日孔子诞辰纪念日举行,并将这一天确定为教师节。,台湾文化与中华文化之间是怎样的关系?这种关系对我们推动祖国统一大业有何启示? 提示(1)台湾文化根源于中华文化,它与中华文化之间是个性与共性、叶与根的关系。 (2)两岸人民有着共同的文化认同,因此我们应加强两岸之间的文化交流,发展和弘扬中华文化,以文化为纽带,增强文化认同感,从而推动祖国统一大业早日实现。,理解应用层级,1正确理解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2全面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1)包容性的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 所谓“兼收并
12、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理解应用层级,(2)包容性的表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表现在多个方面。 第一,在对待外域文化上,中华民族敞开其博大的胸怀,扬弃吸收。 第二,中华文化长期吸取周边少数民族的优秀文明。 第三,中华文化的包容精神在思想文化方面表现为对诸家学说采取兼收并蓄的学术主张。 正是这种包容会通精神,使得中华文化具有非凡的融合力。在中华文化发展过程中,这种融合力使得中华文化在汉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善于有机地吸收中国境内不同地域的文化。随着中国农耕经济向周边扩展,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又促使这些地区的文化相辅相成,渐趋融合。,(3)包容性的意义: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对
13、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具体如下: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有利于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3.(2010江苏高考)我国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 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优秀文化成果,如藏族的格萨 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 纳斯等一直流传至今,这些文化成果都是中华文化 的瑰宝。这表明 (),中华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各民族文化的差异逐步消失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和解读能力以及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和中华文化是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等知识的理解。我国各少数民族在
14、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优秀文化成果,这些优秀文化成果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这体现了中华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应选;同时也反映了中华文化兼收并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当选。各民族文化的差异是始终存在的,错误。本题运用排除法可以快速确定答案。 答案:C,体现知识的内在联系,1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 2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3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4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15、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5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6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考查点一中华文化的特征,例118世纪英国著名建筑师威廉查布斯说:“中国人设计园林的艺术是无与伦比的。欧洲人在艺术方面无法和东方灿烂的成就相提并论,只能像对太阳一样尽量吸收它的光辉而已。”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华文化 () A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B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C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D一方水土,一方文化,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文化的特征。“欧洲人在艺术方面无法和东方灿烂的成就相提并论”。这
16、表明我国文化在世界领域独树一帜、独领风骚,C正确切题。A讲的是如何推动文化创新,与题意不符,B、D在材料中未体现。 答案C,考查点二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例2包括粤菜、粤剧、广东音乐、广东骑楼、黄埔军校旧址、端砚、开平碉楼、广交会、孙中山、六祖惠能在内的“岭南文化十大名片”,从不同视角展示了广东历史、人文地理、文化精华和民俗风情。“十大名片”表明岭南文化具有 (),排他性包容性独特性保守性 A B C D,解析“十大名片”表明岭南文化具有包容性、独特性。说法错误,故选A。 答案A,医药之花耀神州,2011年11月15日,中国中医科学院科 技工作大会在北京召开,获拉斯克临床医 学研究奖的屠呦呦研究员
17、领取“中国中医 科学院杰出贡献奖”。以表彰她“发现了 青蒿素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在全球 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屠呦呦团队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先驱性地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青蒿素证明了从传统药物获得确定化学成分药物的价值,这能刺激国际医药界用传统药物寻找全新化学结构的药物、发现已有化合物。国内和国际对中药的努力可能将中药学带到一个新的时代。 请您思考 (1)从中医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而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哪些特征? (1)屠呦呦团队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
18、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请你就如何把中药学带到一个新的时代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2)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继承优秀传统中医文化。我国中药学发展要重视从中国传统医学中获得灵感。,敢于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积极借助于现代科技,开展中药研究,寻求中药学发展的突破点。 坚持中华文化的包容性,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积极借鉴其他国家的优秀医学成果,推进中药学发展。,1.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屠呦呦团队从肘后备急方 等中医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先驱性地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这充分说明了 ( ) A.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B.医学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C.中华文化的区域性特征 D.医学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解析:汉字是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年级数学家长参与计划
- 外语口语教学情景创设心得体会
- 慢病管理健康管理路径与流程他
-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数学试卷(人教版)(含解析)
- 播音主持兴趣小组文化传播活动计划
- 2025年医院感染监测计划方案
- 未来版六年级下册健康成长学习兴趣计划
-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本分析计划
- 企业火灾应急处置措施
-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师培训计划
- 2025至2030中国汽车轮毂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前景与投资报告
- 半挂车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长沙医学院辅导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充电站转让合同协议书
- 科室火灾应急预案脚本演练(3篇)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
- 轻武器基本知识课件
- 平台公司副总工作方案
- 公司管培生管理制度
- 医药学基础知识复习题
-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余文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