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1.ppt_第1页
第二章 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1.ppt_第2页
第二章 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1.ppt_第3页
第二章 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1.ppt_第4页
第二章 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 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 第一节中国文化的创始与奠基 中国文化的创始与奠基,指的是从远古至先秦这一漫长时期中的文化经历。 先秦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源泉。,一、中国文化的多元发生 旧石器时代文化特征不明显。,1.从仰韶文化到龙山文化 新石器时代: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大约始于距今大约1万年左右,大约结束于距今4000年左右,延续时间长达五六千年之久。 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特征是原始农业的出现、陶器的制造、磨光石器的广泛使用以及村落的出现、氏族制度的形成等。,新石器文化遍布中国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和东南、西南及华北、东北各地。 其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大时期,即仰韶文化以前时期、仰韶文化时期、龙山文

2、化时期。,仰韶文化: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因最早发掘的是河南省滢池县仰韶村遗址而得名。时间在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间。以彩陶文化最为著名。 龙山文化: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首先发现于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城子崖而得名。时间在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间。以黑陶文化最为著名。 三大文(明)化成就:农业、制陶和石器的磨制与钻孔,是新石器时代的三大文明成就。,新石器时代的几种陶器类型,2. 多元的文化发生 (1) 黄河流域 仰韶文化 西安半坡遗址 龙山文化 大汶口文化,(2) 长江流域 长江上游 长江中游 屈家岭文化 长江下游 河姆渡文化 良渚文化,良渚文化玉器琮,(3)燕辽文化区 古

3、书未见记载的石器酋邦:红山文化(见录象),二、传说时代的文化线索 三皇五帝的传说:“三皇五帝”是中国古代的传说时代。“三皇”人物极不确定,但他们的共同处都是文化的发明者。“五帝”的人物则有相当的确定性,他们是黄帝、颛顼、高辛、尧、舜。,远古传说中的氏族部落斗争与融合:神话与考古的契合,琢鹿之战:炎黄族与蚩尤族战争中的融合 犹如条条小溪归大江河,阪泉之战:炎黄族的不同发展方向:同流中又分支,羲和敬顺昊天:传说尧命羲和到四方去测量一年的四季的至点,将一年确定为366日,并“以闰月正四时”以便“敬授民时”。 敬授民时:在上古时期,人们是按着时节的序列敬奉上天的。日月星辰运行中任何反常现象,都会引起他

4、们的恐慌。然而正式在对“天序”的尊奉、恭敬之中,却有着古代天文学科学实践活动。人们在虔诚的宗教心态下,包含着把握农时的努力。这就是“敬授民时”的本质。,三、夏、商、周的年代 1.尚忠的夏文化 夏,时间约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7世纪,历时近五百年。 夏文化的重要特征是“遵命”、“近人”而“远鬼神”。,2. 商代文化的宗教特征 商朝始建于公元前17世纪初至公元前11世纪中期,共历17世31王。 商文化的重要特征是“尊神”、“事鬼”,“先鬼后礼”。,3. 西周:统一文化历程的开始 周朝,公元前11世纪的中叶 (1)分封制与统一化的文明进程 西周王朝的历史功绩在于:它在一个广大的地域上,在众多的人

5、群中,粘平了他们各自的族姓界限,在相互融合中“孵化”出一个统一的文化人群,中华民族的基干由此生成,后世一切统一家国社会的建立,都仰仗这一基础。,分封制:西周建立后,把大批同姓贵族和异姓亲信赐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家,史称封建;所形成的社会制度,就是分封制。 分封制的实施有以下特点和意义: 第一,作为一种制度,分封实际承认了包括商人在内的异族生存的权利。 第二,旨在维护王室的统治分封,实际形成的是周王与诸侯共治天下的局面; 第三,分封制是一个激励历史创造力的制度。,(2)农耕文化方向的抉择 周人极端重视农业。但是考察周人的重农,他们不时仅把农耕当作简单的生产行为,而是赋予它某种“政道”的含义。 周公

6、赋予农耕活动两方面的政治含义:一是继承传统稼穑之事是周家“王业”之所起,二是可以防止贵族像商朝的上层那样腐化。,然而,农耕作为一种政道,还有它更深刻的内涵。所以,与周公的重农相应,诗经的周颂、大雅、小雅中,保存了大量农事典礼的诗篇,体现着西周农耕文化方向的选择。,四、春秋战国:文化观念的原创时代 百家争鸣的特点:百家争鸣横贯春秋战国,但也有前后的变化。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更像学者、教师,他们或是宁静地思考,或是广招门徒。(春秋时的思想家,老子像学者,孔子、墨子像老师)而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更像辩士。所以前期的著作多是对老师或创始人思想的语录,后期则多争辩的论说。 百家争鸣是中国文化的黄金时期。,重要几

7、家的代表人物和各家思想的特征: 儒家:创始人是孔子,儒学的文化背景是鲁国礼乐文明。 儒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孔子的 “仁”和孟子的“仁政”,他们提倡积极入世的观点。 “上下五千年”之“孔子”、“孟子”,道家:重要人物有老子、庄子。 老子的“无为”、“道法自然”和庄子的“齐物”,他们提倡追求个体精神解放的观点。 “上下五千年”之“老子”、“庄子”,法家:在先秦明显分为前后两期。 早期法家人物的代表是齐国的管仲、魏国的李悝,以及在楚国、秦国变法的吴起、商鞅等。 早期“法”的精义是“尚公义”,主张建立普遍的法度,上约君,下约民,以一种公平的法度治理国家。 后期法家的集大成人物是韩非子,他把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慎到的“势”结合在一起,发展一套专门为君主权力斗争服务的法术之学。,墨家: 墨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墨子的“兼爱”、“尚同”、“尚贤”、“节用”、“非乐”等。 保护民利是墨子思想的主要倾向。它标志着私营劳动阶层已经开始有了思想的代言人。,阴阳家:战国时期的邹衍的阴阳五行相生相克“五德终始”说。他以此解释朝代的变更,对当时的诸侯有很大的震骇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