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DNA分子的结构4_第1页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DNA分子的结构4_第2页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DNA分子的结构4_第3页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DNA分子的结构4_第4页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DNA分子的结构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名校名 推荐 DNA分子的结构1教学重点( 1) DNA分子的结构。( 2)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及其重要性。( 3) DNA分子的多样性。2教学难点DNA分子的立体结构特点。3教学疑点DNA分子中只能是 A T、 C G配对吗?能不能AC、GT 配对?为什么?4. 解决办法:(1)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的独特功能,把 DNA的化学组成、立体结构等重、难点知识编制成多媒体课件。将这些较难理解的重、难点知识变静为动、变抽象为形象,转化为易于吸收的知识。( 2)通过制作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加深对DNA分子结构特点的理解和认识。(3)通过讨论交流、通过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思维能力,通过配合适当的练习,将

2、知识化难为易。( 4)通过单环化合物、双环化合物所占空间及碱基对之间氢键数的稳定性,来说明只能是 AT、CG配对。【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引言: 我们经过学习,已经知道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NA分子是怎样贮存遗传信息的?它又是怎样决定生物性状的?要回答这些问题,就必须弄清DNA的结构。新课 :第2节 DNA 分子的结构一、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列出“思考与讨论”问题,引导学生阅读课文 P4749,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自我探究能力。1名校名 推荐 小结: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著名的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为合理地解释遗传物质的各种功能奠定了基础。下面我们来进一步探讨学习DNA分子

3、的结构。二、 DNA 分子的结构1.DNA的化学组成学生回顾并阅读教材 P42-43 和 P47 49,看懂图 3-1 和图 3 11 及银幕上出现的结构平面图,基本单位图。学生回答下列问题:组成 DNA的基本单位是什么?每个基本单位由哪三部分组成?组成 DNA的碱基有哪几种?脱氧核苷酸呢?DNA的每一条链是如何组成的?学生回答后,教师点拨:组成 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它由一个脱氧苷糖、一个磷酸和一个含氮碱基组成。组成 DNA的碱基有四种:腺嘌呤( A),鸟嘌呤( G),胞嘧啶( C)、胸腺嘧啶( T);有四种脱氧核苷酸: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脱

4、氧核苷酸。 DNA的每一条链由四种不同的脱氧核苷酸聚合而成多脱氧核苷酸链。2.DNA分子的立体结构出示 DNA模型,学生阅书第8 页,指着模型进解说过归纳,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两条长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简要解释“反向”,一条链是 5 3 ,另一条链是 3 5 ,不宜过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DNA分子的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教师对“氢键”要进行必要的解释)连接成碱基对,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 AT、 GC(A 一定与 T 配对, G一定与 C 配对)。可见, DNA一条链上的碱基排列顺序确定了,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

5、则,另一条链上的碱基排列顺序也就确定了(可在黑板上练习一道题以巩固互补配对原则)。教师设问,学生思考后,由教师回答:设问一:碱基配对时,为什么嘌呤碱不与嘌呤碱或嘧啶碱不与嘧啶碱配对呢?2名校名 推荐 这是由于嘌呤碱是双环化合物(画出双环),占有空间大;嘧啶碱是单环化合物(画出单环),占有空间小。而 DNA分子的两条链的距离是固定的,只有双环化合物和单环化合物配对才合适。设问二:为什么只能是A T、 G C,不能是 AC, G T 呢?这是由于 A 与 T 通过两个氢键相连, G与 C通过三个氢键相连,这样使 DNA的结构更加稳定,所以, A 与 T 或 G与 C的摩尔数比例均为 1:1。学生训

6、练:某生物细胞 DNA分子的碱基中,腺嘌呤的分子数占 18,那么鸟嘌呤的分子数占( )A9B 18C 32%D 36答案: C(为巩固 DNA立体结构的有关知识,加深对DNA分子结构特点的理解,此时应让学生做P50模型构建制作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实验的材料及一些基本步骤可在上课前准备好,教师示范,控制好上课的时间)。3.DNA的特性师生共同活动,学生讨论和教师点拨相结合。稳定性: DNA分子两条长链上的脱氧核糖与 Pi 交替排列的顺序和两条链之间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是稳定不变的,从而导致 DAN分子的稳定性。多样性: DNA分子中碱基相互配对的方式虽然不变,而长链中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是千变万

7、化的。如一个最短的 DNA分子大约有 4000 个碱基对,这些碱基对可能的排列方式就有种。实际上构成 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数目是成千上万的,其排列种类几乎是无限的,这就构成 DNA分子的多样性。特异性:每个特定的 DNA分子都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这种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就构成了 DNA分子自身严格的特异性。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 DNA的化学组成, DNA的立体结构和 DNA的特性。组成 DNA的碱基共有 A、T、G、C 四种,构成 DNA的基本单位也有 4 种。每个 DNA分子由二条多脱氧核苷酸长链反向平行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两条链上的碱基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即 AT、GC,通过氢

8、键连接成碱基对。 DNA分子具有稳定性、多样性和特异性。多样性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 4 种脱氧核苷酸排列的特定顺序,包括特定的遗传信息。每个DNA分子能够贮存大量的遗传信息。【板书设计】3名校名 推荐 【典型例题 】例 1. 组成核酸的核苷酸的种类共有()A2 种B 4 种C5 种D 8 种【解析】核酸分为 DNA和 RNA两大类,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每种脱氧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N 碱基组成,而含 N碱基有 A、G、C、T 四种,因此,脱氧核糖核苷酸有4 种。同样,组成 RNA的核糖核苷酸也有4 种

9、。二者的不同:含N 碱基不同: DNA中含 T,而 RNA中含 U,其余都相同。五碳糖不同:组成 DNA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组成 RNA的五碳糖是核糖,因此组成核酸的核苷酸应是 8 种。【答案】D例 2. 烟草、烟草花叶病毒、噬菌体的核酸中碱基的种类依次是()A4 4 4B5 5 4C5 4 4D44 5【解析】烟草是真核生物,细胞内既有DNA又有 RNA;烟草花叶病毒只含RNA,噬菌体内只含有 DNA,当然这两种病毒中还含有蛋白质。构成DNA的碱基有 4 种( A、T、 G、 C);RNA的碱基也有 4 种( A、U、G、C)。由此可知,烟草中含有 5 种碱基,烟草花叶病毒和噬菌体均为 4

10、种。【答案】C4名校名 推荐 例 3. 从某生物中提取出DNA进行化学分析,发现鸟嘌呤与胞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的46,又知该 DNA的一条链( H链)所含的碱基中28是腺嘌呤,问与H 链相对应的另一条链中腺嘌呤占该链全部碱基数的()A26%B24%C14D11【解析】解此题目时,应先绘出两条链碱基符号,并注明含量,这样非常直观,便于推导和分析来理清解题思路, 寻求解决方法。 明确 DNA的两条链中含碱基数目相同, 且 AT,G C,一条链中的 A、T、G、C 数量等于另一条链中的T、 A、 C、 G数量,由此可对方程组解出答案。方法一:假定每条链中有100 个碱基,则双链DNA中(G+C) 1

11、00246 92 (个)(个),(个)(个)即: A 对占该链全部碱基的26方法二:(G+C)占双链的 DNA的 46(AT)占双链 DNA的 54(A+T) 2G+C 2占该链的百分数为:即:双链中( A+ T)的百分数等于每条单链的百分数。【答案】A【知识扩展 】生命科学的伟大发现5名校名 推荐 1953 年美国遗传学家沃森和英国物理学家克里克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提出了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这一发现在生物科学史上翻开了划时代的一页,从此生物学步入了分子科学的新时代。有人称这一发现为继达尔文创立进化论后生物学发展史上的第二次革命、二战后最伟大的科学发现,把它和相对论、量子力学视为 2

12、0 世纪最富创新力的三大科学发现。一、 DNA双螺旋结构提出的背景1866 年孟德尔发表“植物杂交试验”一文, 1900 年孟德尔定律被重新发现,为遗传学界所关注。但当时的研究仅限于生物体的整体水平,并不知道遗传因子位于何处、是何物质、如何传递和起作用。美国遗传学家萨顿注意到染色体的行为与孟德尔所说的遗传因子的行为相似,于 1902 年提出遗传因子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1909 年丹麦遗传学家约翰提出“基因”一词,用来代替孟德尔的遗传因子。同年,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实了基因在染色体上,把遗传学推进到了染色体水平。 1928 年,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思进行了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拉开了发现 DNA是

13、遗传物质的序幕。在他的启发下, 1944 年美国科学家艾弗里通过细菌转化实验首次证明 DNA是遗传物质。 1952 年美国的赫尔希和查斯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进一步证明 DNA是遗传物质。 1945 年美国的比德尔和塔特姆通过对链孢霉突变型的研究提出了“一个基因一个酶”理论,用来说明基因是通过酶控制性状发育的观点。至此,什么是遗传物质及遗传物质的作用机制已基本明确,但它的结构怎样?怎样储存和传递信息?信息又怎样到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结构决定功能,要回答这些问题,搞清DNA的结构是关键。二、 DNA双螺旋结构提出的过程1938 年,欧洲结构学派的先驱者阿斯特伯里提出了DNA的第一个结构假说。

14、他发表了一张 DNA的 X 射线衍射照片,并指出 DNA是一个具有较强刚性的纤维结构。 1945 年他采用 X 射线衍射技术,测出了两种碱基的间隔,提出了碱基与 DNA长轴垂直,得出了 DNA具有晶体结构的结论。这些发现大大加快了揭示 DNA结构的进程。 20 世纪 50 年代初,世界上有三个研究小组继承阿斯特伯里开创的工作,围绕 DNA的结构展开了一场激烈的竞赛。这三个小组分别是:1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鲍林小组鲍林,美国化学家,是研究化学结构的无可争议的世界权威(因对蛋白质空间结构的研究而获 1954 年诺贝尔化学奖, 1962 年又获和平奖) 。他测定并解释了 X 射线通过晶体时在底片上形成

15、的反射图象。 50 年代初,他毅然把自己的注意力从他已有许多成就的蛋白质结构方面转向了 DNA。他在 X 射线晶体学方面的贡献,给了沃森和克里克以很大的启发。 同时,他对 DNA表现出来的兴趣也给沃森和克里克指明了目标。2英国伦敦皇家学院的威尔金斯小组 威尔金斯在 20 世纪 40 年代末就开始采用 X 射线衍射技术去研究 DNA的晶体结构,并测得了一些数据,但由于 X 射线衍射图谱不清楚,没有获得成功。在这关键时刻,女物理学家富兰克林参加了他的研究小组,她极有才华,研究风格严谨,在 X 射线晶体学方面有特殊才能。 她在 1951 年底获得了一张极好的 DNA的 X 射线衍射照片。只是由于脾气

16、、性格等方面原因,她和威尔金斯之间很少能够坦诚合作,彼此之间难得相互交流和协调思想,因此没能很快地对照片作出正确的解释。但是这张珍贵的照片,对沃森和克里克能够最终建立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6名校名 推荐 3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的沃森、克里克小组 克里克原来是个物理学家,对生物学懂得很少,他受到薛定谔(奥地利理论物理学家,创立了波动力学,提出了薛定谔方程,与德国物理学家狄拉克同获1933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性命是什么(1944 年出版)一书及鲍林的影响后,才开始了生物学的研究。在卡文迪什实验室佩鲁茨(英国化学家,因用 X 射线衍射技术确定球蛋白的结构而与肯德鲁同获196

17、2 年诺贝尔化学奖)手下作血红蛋白的 X 射线研究。沃森于 1951 年秋来到卡文迪什实验室, 开始在肯德鲁手下研究肌红蛋白的结构,遇到克里克后,两人开始合作从事DNA分子结构的研究。1951 年 11 月,两人建立起了第一个 DNA模型:三链螺旋结构模型,但很快便被威尔金斯提供的实验数据否定了。 1952 年春天,克里克与同事、数学家约翰格里菲思(进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格里菲思的侄子)进行了碱基配对的能量问题的计算。他们发现,嘌呤与嘌呤或嘧啶与嘧啶碱基之间的配对在能量分布上不合理,表明在 4 个碱基中,腺嘌呤趋向与胸腺嘧啶连接,而鸟嘌呤趋向与胞嘧啶连接,这种专一的配对可能反映了天然的亲和力

18、。1952 年 5 月,哥伦比亚大学的查加夫访问剑桥,会见了沃森和克里克。他告诉两人,他的测量表明, DNA分子中腺嘌呤的总量等于胸腺嘧啶,鸟嘌呤的量总等于胞嘧啶。虽然查加夫在 1950 年就发表了这个结果, 查加夫的发现与约翰 格里菲思对城基亲和力的判断十分吻合,但是沃森和克里克显然不曾重视这些发现,没有立即意识到这些发现的重要意义。1952 年 12 月,美国的鲍林也提出了一个 DNA的三链螺旋模型,与沃森和克里克在一年多以前被否定的模型基本相似仅略有出入。沃森很快觉察到他的模型有问题,并认定它是错误的。这更加刺激了沃森和克里克加紧有关 DNA结构的工作。1953 年 2 月 6 日,沃森

19、赶到伦敦与威尔金斯、 富兰克林等对鲍林的模型进行讨论。 此间,威尔金斯向沃森出示了富兰克林于 1951 年 11 月所获得的一张极好的 DNA分子 X 射线衍射照片,沃森看后深受震动。尽管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主张 X 射线资料倾向于排除双链,但沃森一看到这张照片,就立刻意识到只有 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才能呈现出照片上那种醒目的交叉的黑色反射线条。回到剑桥后,沃森和克里克加紧了DNA分子模型的建构工作。2 月 19 日,两人建立了一个新的 DNA模型,即双链螺旋结构的碱基同配 (即 A 与 A 配对, T 与 T 配对等)模型。正当他们为同配模型的建立而高兴时,与他们同在一个办公室(但在佩鲁茨

20、小组),刚从鲍林的实验室来的研究氢键的美国化学家多诺休对此提出了异议。他告诉两人:按照碱基的天然构型,A 只和 T 紧紧结合, G只与 C紧紧结合,这些配合之间的紧紧结合是由氢键形成的。当这种氢键连接的A T 和 GC 互补对重叠在一起时,它们正好占据同等的空间。这样,碱基的形状及其氢键亲和性的理论、 DNA的碱基组成的事实都统一起来了。 2 月 28 日,沃森和克里克根据多诺休的建议用纸板重新做出 4 个碱基的模型。当他们将其粘到两条主键的骨架上构成螺旋并朝向里面时,它们搭配得非常完美。克里克马上意识到只有当两条链的走向相反时,才能这样搭配。于是,现在的模型和X 射线资料的要求相一致了。在随

21、后的几天里,他们加紧工作,最终建立了著名的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他们的巨大成就立即传遍了全世界。 3 月 7 日,欧洲结构学派的学者,如布拉格(英国物理学家,因采用 X 射线进行晶体结构研究取得的成果而与其父亲同获 1915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是诺贝尔奖历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获奖时只有 25 岁)、肯德鲁、威尔金斯等都来参观这个模型。模型的完美和出色使大家承认模型是正确的。美国的鲍林也写信对这个模型表示赞同。4 月25 日,英国著名的自然杂志发表了沃森和克里克的论文脱氧核糖核酸的结构。7名校名 推荐 三、沃森和克里克成功的原因在当时研究 DNA分子结构的三个小组中,沃森和克里克不仅资金、

22、设备是最差的,而且在研究 DNA方面所具备的知识也是最差的,起步也最晚,却最终获得了成功。从 1951 年秋到 1953 年 2 月,他们仅用了 18 个月就创立了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他们成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两人的组合是他们成功最主要的原因 两人性格完全相左,克里克性格开朗,大声说笑;沃森遇事不轻易开口,但又性格急躁,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是典型的工作狂。沃森有着丰富的信息知识而克里克在 X 射线分析研究方面经验丰富。在处事上,他们都惯于把自己的想法很直接地表达出来,从未考虑到这样可能会伤害别人。在科学研究上这种性格是极其宝贵的,两个人思想上的交锋确实能产生许多新的东西。当时克里克35

23、岁,沃森只有23 岁,两个人在科学研究上都没有取得什么较大的成果,都是急欲爬到科学“顶层”的年轻人,这使他们很快有了共同语言。他们都受生命是什么一书的影响,在观念上是新的,看问题的角度是独特的,对 DNA的认识高于其他人。他们都认为 DNA的结构是生物学最根本的问题。互补的性格和学科知识,共同的成功欲望和认识,使他们走上了成功之路。2“博采众长”是成功的基础 在创立模型的过程中,他们注意及时吸收和借鉴别人的最新研究成果。如前所述,查加夫、威尔金斯、富兰克林、多诺休等人的研究成果给了他们很大的帮助。甚至一些“外行”的研究也给了他们以很大的启迪,如薛定谔的用量子观点来解释基因行为、维纳(控制论的先

24、驱)的“结构一功能”思想等。3科学无国界精神是成功的灵魂 在创立模型的过程中,他们得到了威尔金斯、富兰克林、鲍林等的无私帮助,而实际上他们正是同一研究领域的竞争对手。4逻辑推理与实验有机结合是成功的保证。当时,实验的成果已经达到可以做出比较合理的推测的阶段,关键是要使建立起来的模型符合已有的实验数据。而其他的研究小组还认为数据不足,需要进一步获取证据,他们太看重做实验,算数据了。就在别人还犹豫不决的时候,沃森和克里克做出了他们的模型。5创新氛围是产生高水平新成果的温床 沃森和克里克所在的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是一个物理实验室,以物理学前沿为主要研究方向,二战期间参与发展核武器和雷达的工作。战后

25、,由于核武器的发展规模大、保密要求高,不能在大学的实验室进行而独立出去。这时,担任该实验室主任的布拉格,果断地开辟了用 X 射线衍射技术进行生物大分子分析和利用雷达技术进行天文观测研究两个新领域,利用物理学的仪器和物理学家的思维方法进行生物学和天文学的研究,这本身就是一个大胆、创新的决定。实验室充分尊重科学家的自主权和学术自由,积极开展学术争论,注重学科间的交叉与协作,为科学家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四、 DNA双螺旋结构建立的意义DNA双螺旋结构的建立标志着分子生物学及分子遗传学的诞生。鲍林对此评价说:“我相信 DNA双螺旋的这个发现以及这个发现的将要取得的进展,必将成为近一百多

26、年来生命科学以及所有我们对生命认识的最大的进步。”德尔布鲁克(美籍德国人,因对噬菌体遗传变异的研究而与美国的卢利亚、 赫尔希同获 1969 年的诺贝尔医学奖) 在给沃森和克里克的信中8名校名 推荐 言:“我有一种感 ,如果你 的模型是正确的 ,如果所建 的有关复制的本 有一点正确的 。那么,理 生物学将 入一个最 激 人心的 期。”的确, DNA双螺旋 构的建立起到了“ 目 ”的作用。在它的指引下,50 年来生物科学的基 研究 得了前所未有的大 展。在DNA双螺旋 构公市后的几个星期,沃森和克里克又提出了 DNA自我复制的假 。 1955 年美国的奥 RNA聚合 ,并首次 RNA的人工合成。

27、1957 年,美国的科恩伯格(奥 的学生,两人同 1959 年 医学 )发现 DNA聚合 ,并首次 DNA的人工合成。 1958 年克里克提出“中心法 ”学 。 1961 年,法国的雅各布、莫 和雷沃夫提出关于基因 控的操 子学 ,并 稍后的研究成果所 (三人同 1965 年 医学 );同年,雅各布等人 mRNA 斯和赫 赤。霍 和斯皮格曼分 通 RNA的 促会成 和 DNARNA 交 明了 象。 1961 1966 年,美国的尼 伯格和科拉 分 明了 密 ; 1965 年,美国的霍利 定了丙氨酸 tRNA 的核苷酸序列和三叶草 构及反密 子, 三人共 1968 年 医学 。 1967 年 D

28、NA 接 。 1970 年,美国的特敏、巴 蒂莫和杜 科 逆 , 展了中心法 的内容(三人于 1975 年 医学 );同年,美国的史密斯、 森斯和瑞土的阿 伯 并 用限制性核酸内切 ,三人因此而 1978 年 医学 。上述工作有力的推 了生物科学研究的 展, 也使人 一步了解了生命的奥秘。 同 ,也 基因工程的 生奠定了 的基 。 1972 年,美国的伯格首次 了 DNA的体外重 ,使得人 有可能人 地改 生物的 特性,定向繁殖自然界从未有 的新物种。他因此与美国的桑格和吉 伯特 (两人分 提出了 DNA碱基 序的 定方法) 分享了 1980 年 化学 。 1973,美国斯坦福大学以科恩 首的

29、研究小 将外源基因 入大 杆菌并得到表达, 志着基因工程的 生。 1976 年,美国加州大学的博耶成功地 了人生 激素 放抑制因子在大 杆菌中的表达, 志着人 能 掌握生命、操作生命 人 造福的开端。 ,以基因工程 核心的生物工程迅速 展起来。 1982 年第一个基因工程 品胰 素在美国投放市 ,拉开了生物技 化的序幕。 1982 年,美国的两位学者将人的生 激素基因 入小鼠的受精卵, 得了具有快速生 效 的“超 鼠”。 1983 年,第一种 基因植物(烟草) 生。 1985 年,美国麦莱斯 明了 PCR技 ,更使基因工程技 如虎添翼(他因此与加拿大的史密斯共 1993 年 化学 )。 199

30、0 年人 基因 划正式启 。 1993 年第一个 基因食品抗早熟保 基因西 柿在美国上市生物技 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 展,并渗透到我 生活的方方面面。生命科学已 成 我 个 代的 学科,而 一切都 功于沃森和克里克的 大 。被遗忘的英格兰玫瑰很多人都知道沃森和克里克 DNA双螺旋 构的故事,更 一步, 有人 可能知道他 与莫里斯威 金斯因此分享了 1962 年的 生理学或医学 。然而,有多少人 得 莎琳德富 克林( Rosalind Franklin ),以及她在 一 史性的 中做出的 献?富 克林 1920 年生于 敦, 15 就立志要当科学家,但父 并不支持她 做。她早年 于 大学, 是

31、物理化学。1945 年,当 得博士学位之后,她前往法国学 X 射9名校名 推荐 线衍射技术。她深受法国同事的喜爱, 有人评价她“从来没有见到法语讲的这么好的外国人”。1951 年,她回到英国,在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取得了一个职位。在那时候,人们已经知道了脱氧核糖核酸 ( DNA)可能是遗传物质, 但是对于 DNA的结构,以及它如何在生命活动中发挥作用的机制还不甚了解。就在这时,富兰克林加入了研究 DNA结构的行列在相当不友善的环境下。她负责起实验室的 DNA项目时,有好几个月没有人干活。 同事威尔金斯不喜欢她进入自己的研究领域,但他在研究上却又离不开她。他把她看作搞技术的副手,她却认为自己与他地位同等,两人的私交恶劣到几乎不讲话。在那时的科学界,对女科学家的歧视处处存在,女性甚至不被准许在大学的高级休息室里用午餐。她们无形中被排除在科学家间的联系网络之外,而这种联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