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毕业论文浅谈语言空白艺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_第1页
地理毕业论文浅谈语言空白艺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_第2页
地理毕业论文浅谈语言空白艺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_第3页
地理毕业论文浅谈语言空白艺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_第4页
地理毕业论文浅谈语言空白艺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谈语言空白艺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在教学中,声情并茂的语言能紧扣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兴趣。而恰当的运用语言空白艺术,及时给学生留下自觉思维,自觉内化的机会,则会取得 %26ldquo; 此时无声胜有声 %26rdquo; 的效果。1、把握设置原则鲜明的针对性。空白设置是课堂教学的1 个有机组成部分,它必须围绕教育教学的目标,服务于课堂教学的思想和内容。因而应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当时的教学实际情景的需要,配合有声语言相机而用。故弄玄虚,有百害而无1 益。讲究适度。难度要适中,具备1 定的启发性和思考量。过难,学生无从下手,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过易,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同1 方面

2、的内容,可以多层次、多角度设置空白,知识间的梯度要适当。同时要注意1 堂课空白的频度。如果空白过多,则显得过于空虚,学生会感到茫然无获。空白只是教师语言的停顿,并不是思维过程的中断。设置空白就是给学生提供思维的材料和动力,以燃起学生探求的火花,引导学生主动求知,获得反馈信息后,纠正学生的思路。因而空白设置必须遵从探索性的原则。因此设置空白应选择学生感兴趣,最关注的,同时又寓意深刻,耐人寻味或与学生已有认知相矛盾的素材。然而也不能盲目强调趣味性而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甚至把学生引入歧途。2、捕捉设置的时机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就可灵活地,不失时机地把语言空白艺术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引言是 1 堂课

3、的 %26ldquo; 序曲 %26rdquo; ,过渡语是知识间的 %26ldquo; 纽带 %26rdquo; 。教学中可用有趣的图片,精彩的镜头或生动形象的语言做 %26ldquo; 引子 %26rdquo; ,将学生带入情景后,设置悬念,留下空白,让学生进入最佳思维状态和求知愿望时才进入课题。如在讲 %26ldquo; 时区和日界线 %26rdquo;时,可向学生提出这样几个问题:1、许多同学喜欢看体育比赛的实况转播,但常常是在午夜收看,请问这是举办国家有意选在夜间进行的吗?2、太平洋上, 1 对双胞胎诞生了,父亲却犯了愁,先出生的是妹妹,后出生的却是哥哥,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3、开

4、会日期是 9 月 10 日,李先生不慌不忙, 9 月 101 日才出发赴会,竟然并未迟到!你知道这是怎麽回事吗?强烈的好奇心使学生进入了高度思维状态中,又急于揭开其中的奥秘,这时再讲新课,学生的注意力会格外集中。在讲课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将所有的知识点和盘托出,把思维内容全部表现在语言上,有些内容可以通过空白教学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思考,心领神会,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1、相近或相对知识处的空白。这类知识教师通常可采用图表比较法进行教学。如学习 %26ldquo; 寒流和暖流 %26rdquo;时,教师在讲解、分析、图示了寒流的流向、对海洋表面等温线的影响、对沿岸气候的影响后,可留下空白,让学

5、生自己完成暖流相应的知识。洋流 流向( 1 般规律)等温线( 1 般规律)对沿岸气候的影响寒流 从高纬流向低纬向低纬弯减温减湿暖流再如,教师图示了 6 月 22 日前后的光照图后让学生自己完成 12 月 22 日前后的光照图。2、关键和难点处的空白。这并非回避,%26ldquo; 知难而退%26rdquo;,而是突破难点,突出重点的重要手段之1。随着课堂教学内容的逐步深入,教师再讲清概念、原理和规律的基础上,配以相应的空白,可使学生进1 步形成正确的地理概念,发展学生多端思维和灵活变通的能力。若把难点分析得过于细致透彻,实际上不利于发展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在讲到问题的

6、关键处有意卡住如在学习%26ldquo; 黄赤交角的意义 %26rdquo; 后,留下空白材料 %26ldquo; 黄赤交角变为 24 度或者变为 23 度,则太阳直射的范围怎样变化? 5 带的范围又将如何划分? %26rdquo; 再如,讲了流星现象产生的原理以后,反问:在月球上的宇航员能看到流星行现象吗?流星现象对我们的生活、生存有什麽深刻影响?3、学习误区处的空白。在教学中,学生先前的错误感觉、印象、观念、习惯性思维定势往往影响学生形成科学的地理概念和原理,致使学习进入误区。教师要针对误区,设置空白,暴露问题,纠正和理顺学生的思维方向。如在学习 %26ldquo; 地球公转轨道的近日点和

7、远日点 %26rdquo; 时,设问:在地球公转到近日点时,我们感到气候炎热,对吗?讲了河流的补给后,让学生判断: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汛期1 定出现在夏秋季节,对吗?另外在课堂中,常常需要组织教学,这时也可以运用空白艺术。青少年注意力持续性差。教师教学语言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对学生思维过程可起到调控的作用。当学生昏昏欲睡,交头接耳,做小动作或者 %26ldquo; 走神 %26rdquo;的情况下,有经验的教师滔滔不绝的讲授会戛然而止,原有的刺激突然消失后,学生的注意力会马上集中到教师身上,思维重新回到教学中来,片刻的 %26ldquo; 空白 %26rdquo; 后,教学秩序重又井然。结

8、课是 1 堂课的 %26ldquo; 余音绕梁 %26rdquo; 。设置空白,激起学生进 1 步探究的兴趣和继续思维的浪花, %26ldquo; 言已尽而意未穷 %26rdquo; ,从而实现教学的%26ldquo; 可持续发展 %26rdquo; 。如讲完 %26ldquo; 地球的自转的地理意义%26rdquo;,抛出 1 问:如果地球自转方向与金星1 样,自东向西,那么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其偏向规律又将如何?再如,讲完 %26ldquo; 中国地形特征 %26rdquo; 后问:如果青藏高原处还是 1 片汪洋 %26hellip;%26hellip;?又如讲完 %26ldquo; 气

9、温的水平分布 %26rdquo; 后,让学生讨论:随着时光的推移,低纬会不会愈热,极地会不会更冷?在教学中,声情并茂的语言能紧扣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兴趣。而恰当的运用语言空白艺术,及时给学生留下自觉思维,自觉内化的机会,则会取得 %26ldquo; 此时无声胜有声 %26rdquo; 的效果。1 、把握设置原则鲜明的针对性。空白设置是课堂教学的1 个有机组成部分,它必须围绕教育教学的目标,服务于课堂教学的思想和内容。因而应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当时的教学实际情景的需要,配合有声语言相机而用。故弄玄虚,有百害而无 1 益。讲究适度。难度要适中,具备 1 定的启发性和思考量。过难,学生无从下手,会挫伤

10、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过易,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同 1 方面的内容,可以多层次、多角度设置空白,知识间的梯度要适当。同时要注意 1 堂课空白的频度。如果空白过多,则显得过于空虚,学生会感到茫然无获。空白只是教师语言的停顿,并不是思维过程的中断。设置空白就是给学生提供思维的材料和动力,以燃起学生探求的火花,引导学生主动求知,获得反馈信息后,纠正学生的思路。因而空白设置必须遵从探索性的原则。因此设置空白应选择学生感兴趣,最关注的,同时又寓意深刻,耐人寻味或与学生已有认知相矛盾的素材。然而也不能盲目强调趣味性而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甚至把学生引入歧途。2 、捕捉设置的时机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

11、,就可灵活地,不失时机地把语言空白艺术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引言是 1 堂课的 %26ldquo; 序曲 %26rdquo; ,过渡语是知识间的 %26ldquo; 纽带 %26rdquo; 。教学中可用有趣的图片,精彩的镜头或生动形象的语言做 %26ldquo; 引子 %26rdquo; ,将学生带入情景后,设置悬念,留下空白,让学生进入最佳思维状态和求知愿望时才进入课题。如在讲 %26ldquo; 时区和日界线 %26rdquo;时,可向学生提出这样几个问题:1 、许多同学喜欢看体育比赛的实况转播,但常常是在午夜收看,请问这是举办国家有意选在夜间进行的吗?2 、太平洋上, 1 对双胞胎诞生

12、了,父亲却犯了愁,先出生的是妹妹,后出生的却是哥哥,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3 、开会日期是 9 月 10 日,李先生不慌不忙, 9 月 101 日才出发赴会,竟然并未迟到!你知道这是怎麽回事吗?强烈的好奇心使学生进入了高度思维状态中,又急于揭开其中的奥秘,这时再讲新课,学生的注意力会格外集中。在讲课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将所有的知识点和盘托出,把思维内容全部表现在语言上,有些内容可以通过空白教学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思考,心领神会,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1 、相近或相对知识处的空白。这类知识教师通常可采用图表比较法进行教学。如学习 %26ldquo; 寒流和暖流 %26rdquo;时,教师在讲解、

13、分析、图示了寒流的流向、对海洋表面等温线的影响、对沿岸气候的影响后,可留下空白,让学生自己完成暖流相应的知识。洋流 流向( 1 般规律)等温线( 1 般规律)对沿岸气候的影响寒流 从高纬流向低纬向低纬弯减温减湿 暖流再如,教师图示了6 月12 月 22 日前后的光照图。22 日前后的光照图后让学生自己完成2、关键和难点处的空白。这并非回避,%26ldquo; 知难而退%26rdquo;,而是突破难点,突出重点的重要手段之 1。随着课堂教学内容的逐步深入,教师再讲清概念、原理和规律的基础上,配以相应的空白,可使学生进1 步形成正确的地理概念,发展学生多端思维和灵活变通的能力。若把难点分析得过于细

14、致透彻,实际上不利于发展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在讲到问题的关键处有意卡住如在学习%26ldquo; 黄赤交角的意义 %26rdquo; 后,留下空白材料 %26ldquo; 黄赤交角变为 24 度或者变为 23 度,则太阳直射的范围怎样变化? 5 带的范围又将如何划分? %26rdquo; 再如,讲了流星现象产生的原理以后,反问:在月球上的宇航员能看到流星行现象吗?流星现象对我们的生活、生存有什麽深刻影响?3 、学习误区处的空白。在教学中,学生先前的错误感觉、印象、观念、习惯性思维定势往往影响学生形成科学的地理概念和原理,致使学习进入误区。教师要针对误区,设置空白,暴露

15、问题,纠正和理顺学生的思维方向。如在学习 %26ldquo; 地球公转轨道的近日点和远日点 %26rdquo; 时,设问:在地球公转到近日点时,我们感到气候炎热,对吗?讲了河流的补给后,让学生判断: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汛期 1 定出现在夏秋季节,对吗?另外在课堂中,常常需要组织教学,这时也可以运用空白艺术。青少年注意力持续性差。教师教学语言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对学生思维过程可起到调控的作用。当学生昏昏欲睡,交头接耳,做小动作或者 %26ldquo; 走神 %26rdquo;的情况下,有经验的教师滔滔不绝的讲授会戛然而止,原有的刺激突然消失后,学生的注意力会马上集中到教师身上,思维重新回到教学中来,片刻的 %26ldquo; 空白 %26rdquo; 后,教学秩序重又井然。结课是 1 堂课的 %26ldquo; 余音绕梁 %26rdquo;。设置空白,激起学生进 1 步探究的兴趣和继续思维的浪花, %26ldquo; 言已尽而意未穷 %26rdquo;,从而实现教学的 %26l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