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论第二讲第一节.ppt_第1页
文论第二讲第一节.ppt_第2页
文论第二讲第一节.ppt_第3页
文论第二讲第一节.ppt_第4页
文论第二讲第一节.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李永新yongxin_,文学理论,第二讲 作家与文学创造第一节 文学创造及其主体,【授课思路】 一、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 二、文学创造的主体 1.主体的历史演变 2.作者之死 3. 主体作为特殊的艺术生产者,一、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1.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 (1)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内涵 精神生产指的是人类为了取得精神生活所需要的精神资料而进行的对于自然、社会的观念活动。 物质生产指的是人类为取得生存所必需的物质资料而进行的对于自然界的物质改造活动 。,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之间的关系: 首先,精神生产的历史发展和变化,不同历史形态下精神生产的不同性质和特征,从根本上

2、说是被物质生产所决定的。 其次,精神生产一旦从物质生产中分化出来,它就具有了相对的独立性。这种独立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精神生产的繁荣发展并非与物质生产绝对同步;第二,精神生产的独立性还表现在,它一旦从物质生产中独立出来,就反过来对物质生产发生作用。,(2)精神生产的特殊性 第一,精神生产观念地创造对象世界。 第二,精神生产以符号活动来创造观念世界。 第三,精神生产是富于个性的自由创造活动。,2.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生产,(1)文学创作与其他精神生产 (2)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生产,二、文学创造的主体,1主体的历史演变 (1)模仿者与创造者 (2)旁观者与移情者,诗人的职责不在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

3、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是可能的事。诗人与历史学家的差别不在于诗人用韵文而历史学家用散文真正的差别在于历史学家描述已发生的事,而诗人却描写可能发生的事,因此,诗是比历史更哲学的,更严肃的:因为诗所说的多半带有普遍性,而历史所说的则是个别的事。 亚里士多德,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中就指出,“最初是模仿诗人,他们只是些举起自然之镜的微不足道得角色;继而是实用诗人,他的天赋不论怎样,最终必须看他迎合公众趣味的能力大小来论其高低;最后是卡莱尔的诗人,他是英雄,是上帝的选民,由于他具有造化之神力,所以他必须写作,又因他受人尊崇,所以是其他读者的虔诚和情趣的衡量尺度。”康德也指出,“天才是替艺术

4、定规律的一种才能(天然资禀),是作为艺术家的天生的创造功能”。,2.作者之死,(1)“作者之死”(the death of the author)并不是指一个特定的作者经验的或真实的死亡,而是指从极端意义上看,作者在文本中是缺席的。主要是由于后结构主义者罗兰巴尔特1967年初次发表的一篇论文的标题,“作者之死”变成一句时髦的口号。在一定程度上,巴尔特向流行的作者形象的权威地位发起了挑战。,(2)理论前提:第一,维姆萨特和比尔兹利1946年发表的一篇论文意图谬见中提出 “就衡量一部文学作品成功与否来说,作者的构思或意图既不是一个适用的标准,也不是一个理想的标准。” 第二,20世纪语言学(索绪尔、

5、乔姆斯基、平克)对于作者及其权威问题某些方面的意义也是很重要的。语言可以被视为一个任何作家必须运用的一种意指系统:语言的系统与规则不可避免地支配了言说的各种可能性。,(3)基本内容 首先,作者是一个多维的空间。 我们现在知道文本不是一行释放单一的“神学”意义(从作者-上帝那里来的“信息”)的词,而是一个多维的空间,各种各样的写作在其中交织着、冲突着,没有一种是起源性的。文本是来自文化的无数中心的引语构成的交织物作者一旦被驱逐,解释一个文本的主张就变得毫无益处。给文本一个作者,是给文本横加限制,是给文本以最后的所指,是封闭了写作。 罗兰巴特,其次,作者的观念是不断变动的。 作者的观念并不是一个无

6、时间性的永恒观念:作者的形象及其含义随着时间、文化传统、话语形态等等的改变而改变。 福柯什么是作者 再次,作者意图是阅读和意义构成的重要因素,但是阅读和意义构成不可避免地超越“纯粹的”(mere)作者意图。 与其说作者是“真实的”作者,不如说是你的个性的投射,是你的作者观念。它也说明作者不仅会死,而且甚至当他还活着的时候,他的某些方面就已经死了。,最后,不可能放弃作者这一观念,但是作者生平与作品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拥有许多中间环节,对作者生平的解答绝不等于对文学文本的解答。 我们可以揣摩、幻想并告诉我们自己关于作者的故事,但是作者只是一种虚幻的影子。坚持作者是一种仍然需要的幽灵观念,我们就能认为伟大的文学文本的确是那些作者的幽灵出没的作品。最有震撼力的文学作品,是那种既被认为是独一无二的,没有其他人能写出的作品,但是在不只一种意义上,它们的权威就是这幽灵性。,3.主体作为特殊的艺术生产者,(1)文学创造的主体是存在于艺术生产活动中的艺术生产者 (2)文学创造的主体是美的体验者、评价者和创造者 (3)文学创造的主体是具体的社会人,延伸阅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