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钠,二、钠和钠的化合物 1Na为中心的知识网络,H2,Ca(OH)2,KCl,碱石灰,CH3COOH,1,2,5,6,7,8,10,Na2S Na2O Na2O2 NaCl,NaH Na NaOH Na2CO3 NaHCO3,C2H5ONa K C6H5ONa CH3COONa,C2H5OH,4,3,9,书写上述转化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意反应现象及细节,-1,一、钠的物理性质,Na2S Na2O Na2O2,NaH Na NaOH,C2H5ONa K C6H5ONa,NaCl,NaN3,Ti,一、与非金属 氧气、氯气、硫、氢气、氮气等 二、与水及溶液等反应 水 乙醇、苯酚、盐酸 (比较上述反应的
2、快慢及对应物质的碱性强弱) 氯化氨、硫酸铜 三、与熔融的氯化钾、氯化钛,二、钠的化学性质,把小块金属钠分别投入饱和NaCl溶液、NH4Cl溶液、CuSO4溶液的烧杯里的现象和反应,钠溶解,放出无色无味气体、析出晶体,2Na+2H2O=2NaOH+H2,钠溶解,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2Na+2 NH4Cl =2NaCl+H2+2NH3 ,钠溶解,放出无色无味气体,有蓝色沉淀,2Na+2H2O+CuSO4= Na2SO4+H2+Cu(OH)2,三、钠的存在、保存与制取,元素存在形态:,游离态(以单质形态存在) 化合态(以化合物形态存在),存在:钠在自然界里没有游离态,只能以化合态 存在。食盐(Na
3、Cl) 纯碱(Na2CO3 10H2O) 硝酸钠(NaNO3),保存:隔绝空气和水,加煤油密封。,制取:电解熔融的氯化钠,四、钠的用途,1、制Na2O2 2、制Na-K合金,做原子反应堆导热剂 3、高压钠灯 4、还原贵重金属,(和氧气反应),(钠的导热性),(黄光射程远,透雾力强),(钠具有还原性)。,思考(1)金属钠露置在空气中的变化过程 ?,银白色金属钠表面变暗出现白色固体表面变成溶液 (Na) (Na2O) (NaOH) (NaOH潮解) 出现白色固体白色粉末 (Na2CO310H2O)(Na2CO3),例1取等量的两小块钠,将其中一份直接投入水中,另一份用铝箔包好,刺上多个小孔,用镊子
4、夹住放入水面下,充分反应后,两种操作,反应放出的H2量是否相等?,解析:Na投入水中,熔成小球浮在水面上,部分Na就会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Na2O,Na2O与H2O反应只生成NaOH,无H2放出从而减少了与H2O反应的Na,也即影响产生H2量。 Na在水下反应,避免了氧化,同时生成的NaOH又与铝箔反应,能进一步产生H2。 故产生的H2量,2比较钠的两种氧化物,2:1,2:1,颜 色,注意:过氧化钠不属于碱性氧化物。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以氧化性为主,且氧化性强,其水溶液有消毒、杀菌、漂白作用还可用于供氧。 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酸以及某些盐溶液反应时,本身既是
5、氧化剂,又是还原性,所发生的反应,常常是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当过氧化钠遇到还原性物质如:I-、Fe2+、SO2、SO32-等物质时,表现出氧化性,其还原产物是水(或碱);当过氧化钠遇到强氧化性的物质如酸性条件下的高锰酸钾,则过氧化钠体现出还原性,其氧化产物为氧气。,Na2O+SO2=_, Na2O2+ SO2= _.,Na2O2与水反应的实验探究问题,问题1:设计实验验证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产物。,问题2:用脱脂棉包住0.2g Na2O2粉末,置于石棉网上,往脱脂棉上滴水,可观察到脱脂棉燃烧起来。 由上述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系列实验的研究报告,Na2O2与H2O、CO2反应放
6、出的氧气中氧原子来自于O22,Na2O2与H2O、CO2反应的差量型计算 差量法在此的的运用有质量差量和体积差量两种题型,解题思路是从化学反应的原理出发,巧妙地找出产生差量的原因,列比例求解,有时还可以结合元素守恒、合并化学方程式进行巧解。 Na2O2与CO2的反应可以看成是Na2O2与CO2中的“CO”化合,质量增加量为CO的质量;Na2O2与H2O反应可以看成是Na2O2与H2O中的“H2”化合,质量增加量即为“H2”的质量。由此可得出若某化合物化学式符合(CO)m(H2)n的形式,只要有O2存在,在不断用电火花引燃的条件下,也完全被Na2O2吸收。如甲醛HCHO可写成(CO)(H2),乙
7、酸:CH3COOH可写成(CO)2(H2)2;葡萄糖C6H12O6可写成(CO)6(H2)6等。若某物质不能写(CO)m(H2)n的形式,也可以根据组成加氧或减氧,加氧或减氧后的质量即Na2O2增加的质量。如1molC2H6与足量的氧气反应后,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Na2O2吸收,吸收后的Na2O2增加的质量为(CO)2(H2)3:282+6=62g;而1molC2H4O、 1molCH2O2则为多少呢? 体积差量则根据相应的化学方程式找到对应的体积变化量。,Na2O2和NaHCO3两固体混合物于密闭容器中加热后残留固体的成分判断 当两种固体加热时,NaHCO3先分解,所产生的H2O和CO2均能被
8、Na2O2吸收,在此可以看成Na2O2先吸收CO2生成Na2CO3,而后再吸收H2O生成NaOH。同时注意分解时的温度,若在100以上,H2O是以气态形式存在,但不管是什么温度,产生的气体中总有O2存在。,例2向紫色石蕊试液中加过量的Na2O2粉末,振荡,正确的叙述是( ) A. 溶液仍为紫色 B. 最后溶液变为蓝色 C. 最后溶液褪色 D. 有气泡产生,CD,例7含有A、B、C、D四种固体物质,在常温下可以跟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a、b、c、d四种气体,其中a、b是单质,c、d是化合物,d是4核10电子的分子.这四种气体间发生的化学反应如下: ad MW ab M ac MN 其燃烧产物M是无
9、色液体,N、W均为常见的无色气体 (1)a、b、c、d这四种气体的化学式是 (2)固体A可能是 ,固体B可能是 , 固体C可能是 , 固体D可能是 ,答案: (1) O2、H2、C2H2、NH3 (2)Na2O2,Na,CaC2,Mg3N2,3比较碳酸钠和碳酸氢钠,NaHCO3,与OH反应,晶体 成分,思考(1)如何鉴别Na2CO3和NaHCO3?,晶体受热; 向溶液中加入CaCl2, 滴加少量稀盐酸; 测定溶液pH,例6四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各有1 mol下列物质: Na2O2 Na2O2 Na2O2 Na2CO3 NaHCO3 NH4HCO3 Ca(HCO3)2 NaHCO3 现加热至300o
10、C,反应完全后排出气体,四个容器中残留固体物仅为Na2CO3的容器是 ( ) A. B. C. D. ,B,例7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混和物x g,加热分解后,所得固体的质量是y g,求已分解的碳酸氢钠的质量。,解:差量法,z=,三、碱金属 1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及性质比较,金属性逐渐增强,2、碱金属的物理性质,颜色和状态,颜色和状态,增大趁势(钾除外),逐渐减小,逐渐减小,与O2反应,反应不如钠剧烈,生成Li2O,点燃剧烈燃烧,生成Na2O2,燃烧更剧烈生成比过氧化物复杂的氧化物,遇空气立即燃烧,生成更复杂的氧化物,Li,Na,K,Rb,Cs,与H2O反应,剧烈,生成H2,更剧烈,生成H2,轻微
11、爆炸,生成H2,遇水立即燃烧,爆炸,结论,差异性:还原 性 逐 渐 增 强,3.碱金属的化学性质,相似性:化学性质活泼,有强还原性,1、钠的用途(1)钠可以用来制取过氧化钠等化合物。(2)钠和钾的合金(钾的质量分数为5080)在室温下呈液态,是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3)钠也应用在电光源上。高压钠灯发出的黄光射程远,透雾能力强,对道路平面的照度比高压水银灯高几倍。(4)钠还是一种很强的还原剂,可以把钛、锆、铌、钽等金属从它们的卤化物里 还原出来。,钠灯,4、碱金属的用途,2、锂电池是一种高能电池。 锂有机化学中重要的催化剂。锂制造氢弹不可缺少的材料。锂是优质的高能燃料(已经用于宇宙飞船、人造卫星
12、和超声速飞机)。 3、钾的化合物最大量的用途是做钾肥。硝酸钾还用于做火药。 4、铷、铯主要是用于制备光电管、真空管。铯原子钟是目前最准确的计时仪器。,锂电池,5、焰色反应,1、原理:某些金属或其化合物灼烧时使火焰呈现出特殊的颜色。,2、操作:把铂丝用盐酸洗涤后灼烧,反复多次,至火焰变为无色。用干净的铂丝蘸一些溶液,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3、应用:(1)离子检验,物质鉴别。 (2)焰火材料。,焰色反应:主要用于检验或鉴别钠、 钾等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存在 钠(黄色) 钾(浅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要注意:焰色反应不是化学变化, 而是一种物理现象。,例8有A、B、C、D四种物质的水溶液,焰色反应均为黄色。A为酸性,B为碱性,C、D为两种盐。在A的水溶液里加入HNO3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A与B、C、D反应时,B无明显现象,C、D均能产生无色无臭气体,并能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超疏水表面的耐久性研究进展及其应用领域探讨
-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第5篇-洞察及研究
- 机房参观管理办法细则
- 农户生计决策管理办法
- 工业自动化系统设计优化研究
- 华为应用限制管理办法
- 协会业余球员管理办法
-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主体责任规定
- 导电水凝胶对神经肌肉组织修复的研究进展
- 内部职务异动管理办法
- 东北大学分析化学期末试卷
- 老年健康照护课件
- 2024届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物理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第三方医疗消毒供应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货架安装施工方案
- 异口同音公开课
- 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实务试题及参考答案
- 运用信息技术助力劳动教育创新发展 论文
- GB/T 602-2002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 GB/T 4074.8-2009绕组线试验方法第8部分:测定漆包绕组线温度指数的试验方法快速法
- 2023年涉县水库投资管理运营有限公司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