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期末模拟_第1页
八年级物理期末模拟_第2页
八年级物理期末模拟_第3页
八年级物理期末模拟_第4页
八年级物理期末模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7-2018年度期末模拟测试初二物理1、 选择题(共12题,每题2分,共24分)1如图所示为测量一个锥体高度的几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吹笛子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笛孔是为了改变音色B吉他能发出声音是由于弦在振动C声呐是利用次声波传递信息的D市区内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3祖国的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下列图中描述的物态变化需要放热的是( )4关于光现象,下列关联错误的是( )A影子的形成光沿直线传播 B缥缈不定的海市蜃楼光的反射C“老花眼”戴“老花镜”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D朗朗夜空的星光闪烁光的折射5. 如图所示,小赵同学手拿时

2、钟站在平面镜前,则( )A时钟指示的时间是10点整B时钟指示的时间是2点整C小赵同学离平面镜越远,像越大D小赵同学离平面镜越远,像越小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位于凸透镜一倍焦距内时,人眼观察到烛焰成像的情形是下图中的( )7如图所示,烛焰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凸透镜位置固定,当烛焰位于点时,它的像在点;当烛焰位于点时,它的像在点,则凸透镜位于( )A 的左侧 B之间 C之间 D的右侧8装水的密闭小瓶放在大烧杯里的水中间,把烧杯放在电冰箱的冷冻室内,过一段时间取出烧杯,发现烧杯中有一大半的水结成了冰,此时小瓶中的水( )A只有表面的水结冰 B都没结冰 C都已结冰 D有一半的水结成

3、冰9.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 B内,甲乙同学都匀速直线运动C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 D末甲正好追上乙,此时两同学相对静止10. 对下列四幅图阐述不正确的是( )A甲图: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凹透镜矫正B乙图: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凹透镜矫正C丙图: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D丁图:天文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11. 如图所示,为凸透镜成像的另一拓展规律在照相问题中的运用。即用可变焦距的光学照相机把远处的景物“拉近”进行拍摄,就是说,虽然被拍摄的照相

4、机镜头之间的距离基本不变,但仍可以使底片上所成的像变大。关于这个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焦距变大,像距也变大B焦距变小,像距也变小C焦距变大,像距变小D焦距变小,像距变大12. 如下图所示,表示A、B、C三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由图可知 ( )A. ABC,且A 水 B. ABC,且ABA,且A 水 D. C BA,且A 水二、填空题(共8题 ,每空1分,共28分)13.(1)如图甲所示,用两把刻度尺A、B测同一物体长度(LA、LB),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_,其中B尺的分度值是_,则LA_cm,LB_cm(2)图乙温度计的示数分别为_。图丙是某同学用温度计测热水温度的示意图,请你指出

5、他在实验中的错误:_(3)将如图中两种仪器的测量结果(数值及单位)填写在下面相应的横线上:如图丁所示停表所指示的时间_14. 检修工人在查看线路密集的电路板时,为了看清线路的连接情况,常透过一个较大的透镜进行观察,这个透镜应该是 透镜(填“凸”或“凹”),工人看到的是放大的 (填“实”或“虚”)像,电路板到透镜的距离应 ;检修时还用到了照明灯,这是为了照亮 (填“透镜”或“电路板”)15音乐会上,演员正在演奏二胡,二胡发声是因为琴弦在_,演奏过程中,演员不断调整手指在琴弦上的按压位置,这是为了改变琴弦振动的_,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米/秒,则经过_秒传到离开米远的同学耳中.16某同学用毫米刻

6、度尺去测量一物体的长度,五次测量的结果分别是5.32 cm、5.34 cm、5.335 cm、5.35 cm、5.53 cm,其中错误的是_,无意义的是_,物体的长度应记作_cm17如图是两种物质的熔化和凝固曲线,其中甲物质发生的是_(填物态变化名称),该物态变化需要_(选填“吸热”或“放热”);甲、乙两种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_.18. 如图所示,晓梅将气球套在盛有适量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试管口上,很快看到干冰变小,而气球膨胀,且管内无液体产生,此时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干冰_(选填“升华”或“凝华”),发生此物态变化需要_(选填“吸热”或“放热”),从而使得周围温度_(选填“升高”或“降低”).1

7、9. 如下图,在两个相同的杯子里,分别装有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但杯子上的标签模糊不清,请从图中直接分辨出A瓶是_,B瓶是_.(水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20. 如图所示,在“研究气泡运动规律”的实验中,记录数据如下图所示:从O点开始的路程s/cm01020304050从O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01.252.503.755.006.25(1) 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若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管口的塞子是 (运动/静止)的;(2) 气泡运动50cm的平均速度为 m/s(3) 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为便于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 些(快/慢).三、作图题(共1题 ,

8、7分)21. 按要求完成作图(1)如图甲所示,请画出由S点发出的光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2分)(2)如图乙所示,ab是光源S射向平面镜后的一条反射光线,并射向凹透镜的焦点F.S是光源S在平面镜中的像.请画出:光源S的位置、ab的入射光线和ab经凹透镜的折射光线.(3分)图甲 图乙(3)如图丙所示,A是水中的一个发光点,从A发出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通过B点,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请画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2分) 图丙 四解答题(共6题,共41分)22如图所示,将茶色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垂直放置在一张方格纸上,并准备了两个相同的棋子和、刻度尺、铅笔等,用来探究棋子在

9、平面镜中成像的特点(9分)()该实验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方便确定_,此时成像的清晰度比日常使用平面镜_(选填“好一些”或“差一些”)()在寻找棋子像的位置时,应该移动棋子_(选填“”或“”),人要在棋子_(选填“”或“”)一侧,直到观察到手中棋子与另一棋子的像完全重合()在研究像和物到镜面距离的关系,应多次改变_(选填“”或“”)棋子的位置,重复实验,多次实验的好处是_()在探究平面镜所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时,小明应把光屏放在_的位置处,然后_(选填“透过玻璃板”或“直接”)观察光屏,实验中他_(选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看到像 23(5分)如图,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提供的实验

10、器材有:木板(长为120.0 cm,底端有金属挡板)、小车(长15.0 cm)、停表、木块。(1)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_(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误差。(2)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_(填“大”或“小”);小车由静止释放,通过相同路程,斜面的倾角越大,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_(填“大”或“小”)。(3)一次实验中,小华测得小车从静止开始运动到两个车长的距离所用时间为1.2 s,则小车的平均速度为_m/s。(4)若保持斜面倾角不变,利用本实验提供的器材最多可测出_组小车由静止释放到撞击金属挡板过程中的平均速度。24(5分)晓轩同

11、学在“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规律”时,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在加热蜡的过程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温度是_,实验数据如下表,可以判断蜡属于_(填“晶体”或“非晶体”)。时间/min01234567蜡的温度/4244464849505152(2) 向试管中放入碎冰,根据加热过程中记录的数据画出如图丙所示温度时间图象,得出冰的熔化特点是_。(3)另一同学把冰放入如图丁所示的烧杯中,并未用酒精灯加热,冰也熔化了。于是他认为冰熔化不需要吸收热量,他的想法_(填“正确”或“不正确”),他还发现冰熔化时烧杯外壁有一层水珠,这是_形成的。25.(5分)如图所示是小悦同学在实验室里测某种小矿石

12、的密度,选用天平、量筒、小矿石、细线、烧杯和水,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A将小矿石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B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C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D将小矿石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中并记下总的体积E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1)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填字母序号)(2)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14甲所示摆动,此时应将右边的平衡螺母向_ 调(选填“左”或“右”)(3)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小矿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量筒量出小矿石的体积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小矿石的密度=_kg/m3(

13、4)实验中,由于小悦同学不小心把量筒打碎了,但实验室里已没有量筒了,老师就给她增加了一个溢水杯和一个烧杯现请你帮她想办法测出小矿石的体积,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 26(6分)小明用如图所示的一组实验来研究近视眼和远视眼的形成及矫正步骤一:如图(a)所示,调整蜡烛、凸透镜A和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像为止。步骤二:如图(b)所示,保持步骤一中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换用一个直径相同,但厚度比A小的凸透镜B。当把B放在原来A所在的位置时,光屏上不能成清晰的像,将光屏右移一定的距离,可得到清晰的像。步骤三:如图(c)所示,步骤一中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换用一个直径相同,但厚度比A大的凸透镜C。当把C放在原来A所在的位置时,光屏上不能成清晰的像,将光屏左移一定的距离,可得到清晰的像。(1)在步骤一中,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u与凸透镜A的焦距f的关系必须满足_,此时光屏到凸透镜A的距离v与焦距f的关系为_。(2)由_两图可说明近视眼的成因。(3)由_两图可说明远视眼的成因。(4)在进行步骤二时,若不向右移动光屏,但仍想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可在凸透镜B的左侧相近的位置再放一只合适的_透镜。(5)在进行步骤三时,若不向左移动光屏,但仍想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可在凸透镜C的左侧相近的位置再放一只合适的_透镜 27.(5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