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解放军药学学报第 20 卷第 2 期关于红曲霉分类地位的认识邢旺兴119 综述文章编号:1008 - 9926 (2004) 02 - 0119 - 03中图分类号: R28文献标识码:A关于红曲霉分类地位的认识邢旺兴,苏国同 ,王晓明( 中国人民解放 第 117 医院 浙江 杭州 310013 ; 中国人民解放 南京 区 勤部 生信息管理中心 江 南京 210016)摘 要:目的 探 曲霉属在真菌中的分 地位及其属内的分种方法。方法 文献并分析整理。结果 曲霉在分 上尚有不完 之 ,至今国 上不能形成 一的 准 , 某些独立的种 ,仍有异 。结论 无 是 曲霉属本身在真菌中的分 地位 , 是
2、 曲霉属内的分种 状 ,至今仍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重大 ,需要尽早 一 和有一个 一的 准。关键词: 曲霉;真菌;分 学 曲是一种食 兼 的 中 ,系用 曲霉属真菌接种于大米上 酵制 而成的 ,具有活血化瘀、健脾消食等功效 1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 曲同 具有降脂、降 、降糖和抑制 瘤生 等作用 2 。国内已有以 曲 主要成分的中成 如“血脂康”和“地奥脂必妥”等上市 用 ,且 效确切 3 。然而 ,由于种种原因 ,制 曲用的基原真菌在分 学上尚有争 ,至今 ,国 上没有 一的 准 ,在已描述 的20 种 曲霉中 ,有些种的界限不明确 , 某些独立的种 ,仍有异 ,我国 家 曲霉 属于曲霉科 ,
3、日本 家 属于半子囊菌科 4 。因此 ,及早 行 曲霉属真菌的分 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 和 意 ,本文就 曲霉的分 地位 几点看法 ,供商榷。1 红曲霉属及其在真菌中的分类地位庆(1982) 等 5 多人的研究 , 属菌的子囊壳中不 含有1 个子囊 ,而且含有多个子囊 ,每一子囊中均容有 8 个子囊 子 ,成熟后子囊壁解体 ,子囊 子残留在子囊壳中 ,所以往往只 到含有 多子囊 子的子囊壳。由于各子囊壳的成熟 极不一致 ,一些子囊壁已解体 ,另一些子囊才开始形成。 个名称 不确切 ,但人 仍沿用原名至今。关于 曲霉属的分 地位 , Eaumann E 等 6 采用了 Martin 分 系 曲霉
4、属 于藻状菌 的子囊菌 ( Ascomycetes) , 原囊壁子囊菌 ( Eutunicaten Ascomyceten) 、曲霉目( 即散囊菌目 , Eurotiales) 、曲霉科 ( 即散囊菌科, Eurotiaceae) ; 刘波 7 、戴芳 8 、傅金泉 9 等也采用了 Martin 分 系 ,将 曲霉属 于真菌 ( Fungi ) ,子囊菌 ( Ascomycetes ) ,真子囊菌 纲( Euascomycetes ) 、曲霉目 (即散囊菌目 , Eurotiales ) 、曲霉科(即散囊菌科 , Eurotiaceae ) ; 而 忠 (1990) 10 、 大 期以来 ,
5、曲真菌 物是作 低等植物 入植物(1985) 11 等采用了 Ainsworth 分 系 , 也是目前多数真菌 。真菌的种 估 有 1040 万种 ,目前已被研究 的 5学者 向参照的分 系 , 将 曲霉属 于真菌界 ( The100 属、45 000 种 ,但有 期用 史的 品种以及近来开Fungi ) 、真菌 ( Eumycota ) 、子囊菌 ( Ascomycotina ) 、不 的只有 30 余种 ,收入 典的只有寥寥 5 个品种 2 ,这整囊菌 ( Plectomyhcetes ) 、散囊菌目 ( Eurtotiales ) 、 曲科表明菌 物有巨大的开 潜力。 曲霉的分 ,在各个
6、( Monascaceae ) 。在此 ,于散囊菌目下建立 曲科 ,从而与散 期 ,真菌学家的意 是不一致的。 曲霉属( Monascus Van囊菌科分开 , 曲科下 一属即 曲霉属( Monascus Van.Tieghem ) 是 Van Tieghem 于 1884 年建立的属 ,命名 Monascus ,Tiegh. ) 。 驹声 ( 1982 ) 12 将红曲霉属归于半子囊菌纲即 子囊菌之意 , 上 个名称是不确切的 ,原因是他所( Hemiascomycetes ) 下 , 藤章 4 也 曲霉属隶属于半子 察的是成熟的子囊壳 ,其中的子囊壁已解体 ,只留存着子囊菌科 ( Hemi
7、ascomycetaceae ) ,与我国大多数学者的分 囊 子 , 故 只含有 1 个子囊。 Baker ( 1903) 、Olive属不一致;我 采用 Ainsworth 分 系 是 合理的。(1905) 、Dangeard (1907) 、Schikorra (1909) 、Young (1931) 和李 曲霉属的分 索表 :1 生有性 子 22 菌体多 状体 ,有隔膜 , 33 子囊生于子囊果内 ,有性 子生在囊状 内;菌 胞 核或数核 ;无性繁殖 达 ,生分生 子 子囊菌 ( Ascomycetes )4 子囊 独或不 地生于子囊果或子座内的不同 次内 5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
8、点课题基金资助课题 ,No . 97Z027 作者简介:邢旺兴(1966 - ) ,男 ,浙江诸暨人 ,药学博士 ,副主任药师。研究方向:医院药学及中药现代化研究。Tel :0571 - 87348914 ; E - mail :xxy9903 hotmail . com120 解放军药学学报 2004 年 4 月 第 20 卷 第 2 期Pharm J Chin PLAVol 20No 2Apr 20045 无子座;子囊在子囊果内排列不 66 子囊果无孔口 曲霉目( Eurotiales )7 子囊果有明 的包被 88 包被厚 ,由菌 交 而成 99 子囊果无柄 ,小型 1010 包被 薄壁
9、 状 , 慢而不 地裂开 曲霉科( Eurotiaceae )11 子囊果无附属 1212 子囊 子 8 个或少于 8 个 1313 子囊果小 , 色或深色 ;分生 子串生或 生 1414 分生 子常 生 1515 分生 子 生或成短 状; 子梗菌 状。子囊果壁胶化成膜状 ;子囊壁早期消融放出子囊 子 ;子囊 子 形 ,表面光滑 ,无色或 色 曲霉属( Monascus Went)2 属内分种现状物菌种保藏管理委 会 有 白 曲霉、巴克 曲霉、烟色 曲霉、紫 曲霉、 色 曲霉、 色 曲霉和 曲霉等1884 年至今百余年来的文献中曾 述 20 种 曲霉7 种 48 株保存菌株 ,其中有 22 株
10、只是通称 曲霉 ,未予分菌 413 , 表 1 。其中 13 个 曲霉种是由日本学者佐藤喜种 13 ;它 是从全国各地包括 工 部食品 酵研究所、大吉氏(Sato) 等在 2030 年代从中国各地及朝 的 曲、曲子 科学研究院、 州省 工 研究所、上海市工 微生物研以及利用 些曲的 造 品中分离 定并命名的。命名 究所、 宁食品 酵研究所、福建省 工研究所等收集而来M . anka ,意指其来自 anka ( 曲的 南 音) 4 ;又由于日的 ,其中已 道 用于制 中 曲的有紫 曲霉、安卡 本学者所 表的研究 告上 ,将 曲的“麦”字旁改成“米”字曲霉、巴克 曲霉、 色 曲霉、 曲霉和烟色 曲
11、霉等旁 ,以表明其是以大米 原料所制造的 ,因此 ,后来的研究者6 种 ,但存在异 。 藤章 在中国大 及台湾 , 用于在文字上亦如此改用了。 曲工 生 中的只有 M . anka 一种 , M . purpureus Went 只 曲霉的命名在分 上尚有不完 之 ,至今国 上不是一部分利用于色素生 中 4 , 表 1 。能形成 一的 准 , 某些独立的种 ,仍有异 。中国微生表 1红曲霉属真菌分类表Tab 1 The taxonomic table of Monascus Van TieghNo菌名种名来源1发白红曲霉Monascus albidus Sato酱豆腐(上海)2发白红曲霉光滑变
12、种( 发白红曲霉无毛M . albidus var. glaber Sato曲子(福州)变种)3安卡红曲霉M . anka Nokazawa et Sato红腐乳(台湾) ,红曲(福建)4安卡红曲霉微红变种(淡色红曲霉)M . anka var. rubellus Sato红老酒糟5蛛丝红曲霉(蛛网状红曲霉)M . araneous Sato高梁酒曲(东北)6橙色红曲霉M . aurantiacus Lee酒曲(安徽)7巴克红曲霉M . barkeri Dangerd红曲 ,酒曲(广州)8烟色红曲霉M . f uliginosus Sato红曲 ,酒曲(贵州)9高梁红曲霉M . kaolian
13、g Lin et Lizuka高梁酒曲(台湾)10大型红曲霉(常见红曲霉)M . maior Sato曲子(福州)11毛霉状红曲霉M . mucoriodes Van Tieghem12巴斯红曲霉(帕氏红曲霉)M . paxii Lingelsheim植物枯枝、叶13丛毛红曲霉(细毛红曲霉)M . pilosus Sato高梁酒曲(沈阳)14软毛红曲霉(柔毛红曲霉)M . pubigerus Sato高梁酒曲(辽阳)15紫红曲霉M . purpureus Went红曲 ,曲子(中国 ,韩国)16红色红曲霉(发红红曲霉)M . ruber Van Tieghem红曲(浙江) ,红腐乳(上海) ,
14、酒曲(福建) ,土壤 ,腐败果实(四川)17锈色红曲霉(铁锈红曲霉)M . rubiginesus Sato生产葡萄糖淀粉酶用曲(福建)18变红红曲霉(潘红红曲霉)M . rubropanctatus Sato红曲 ,药酒酿造粉曲(古田)19血红红曲霉M . serorubescens Sato红腐乳(香港、古田)20发亮红曲霉(葡萄红曲霉)M . vitreus Sato红腐乳(香港)解放军药学学报 2004 年 4 月 第 20 卷 第 2 期Pharm J Chin PLA Vol 20No 2 Apr 2004121 林赞峰认为在台湾现被用于工业生产的是 M . anka14 ,3结语
15、在 30 年代的一段时间内, 此菌曾被视为与 M . purpureus Went同一种 ,随着研究的深入 ,最后被确认为独立的新种。因此 ,由上可见 ,无论是红曲霉属本身在真菌中的分类地位 ,即使在现在 ,特别在欧美的文献中 ,有时将两种混同 ,作一个还是红曲霉属内的分种现状 ,至今仍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重大种来对待。李改玲等 15 认为我国各地生产的红曲大都是用课题 ,需要尽早有一个统一认识和统一的标准。令人颇感兴M . anka 菌种, 未见有用 M . purpureus Went 纯培养的报道。趣的是 ,即使为亚种、变种 ,但这数量众多的红曲霉属种是以李钟庆和佐藤喜吉等 5 则认为我国红
16、曲中大都是 M .我国为中心的地区分离出来的 ,因此 ,我们开展红曲霉的研purpureus Went 。我们通过对全国 20 个产地的红曲药材实际究 ,具有独特的优势 , 红曲的现代研究理应以中国为中心。收集 ,从中分离得到 14 株红曲霉分离株 ,进行形态学鉴定发然而现实是 ,国内除较年长的一代之外 ,大多数人对红曲一现 ,发现习惯上供药用的仍多为 M . purpureus Went 16 ,与前述无所知 ,真正的红曲食品在市面上也不普遍 ,反而国外如日不一致。本等对红曲的医药保健作用十分重视 ,如不加强对红曲的认佐藤喜吉(Sato) 等分离鉴定 13 种红曲霉后 ,又不断发现识和研究
17、,则红曲又将如中国先民的四大发明一样 ,虽为国新的红曲霉种 5 。李钟庆发表了橙色红曲霉 17 。现在对该人所首创 ,却被外国人所发扬光大。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对属究竟有多少种尚未定论 ,张纪忠等 10 认为红曲霉属有 17红曲的分类加强现代研究 ,为中药事业作出贡献。种 ;而布谷昭等 5 认为有 18 种 ,其中就未列入橙色红曲霉和参考文献:毛霉状红曲霉。远藤章 4 从我国大陆、台湾等地收集 131 株红曲霉进行洛伐他汀生产性能调查时 , 认为 M . ruber 、M . 1 邢旺兴 ,宓鹤鸣 ,贺 祥 ,等. 红曲考证J . 中药材 ,2000 ,23 (3) :pilosus 、M .
18、pubigerus 、M . vitreust 、M . purpureus 和M . anka 等175具有产生洛伐他汀的能力; 他与布谷昭等的观点一致。同2 宋洪涛 ,宓鹤鸣 , 郭涛. 中药红曲的研究进展 J . 药学实践杂时 ,不同地区对红曲霉分离株的命名还有类同之嫌 ,如台湾、志 ,1999 ,17 (3) :172 3 张茂良 ,段震文 ,谢申猛. 血脂康有效成分研究J . 中国新药杂辽阳、东北和沈阳等 4 地将均从高梁酒用曲子中分离的红曲霉株分别定名为 M . kaoliang 、M . pubigerus 、M . araneosus 和志 ,1998 ,7 (3) :213
19、4 远藤章. 关于红曲和红曲菌的历史和最近动向J . 四川食品与M .pilosus 不同种。因此后人对上述不同种曾作过不同的合并处理。北原觉雄等 15 按不同类型淀粉酶特性将试验用的 8 种红曲霉分为 4 类 : (1) 淀粉酶和麦芽糖酶的活性均很强( M .purpureus Went , M . anka S ato , M . albidus Sato) ; (2) 淀粉酶的活性弱而麦芽糖酶的活性强 ( M . ruber Van Tieghem , M . albidus var. glaber Sato) ; (3) 淀粉酶的活性强而麦芽糖酶的活性弱( M . araneosus
20、Sato ,M. pilosus Sato ) ; (4) 淀粉酶和麦芽糖酶的活性均弱 ( M . f uliginosus Sato) 。李钟庆等 2 依据一些形态和生理特征 , 将收集到的 36 株分为 5 群: M . purpureus - anka 群 12 株 ; M . ruber 群 6 株; M . serorubescens群 3 株; M . albidus 群 8 株 ; M . f uliginosus 群 7 株。姚荣萱等 2 依据一些形态和生理特征 ,将轻工部食品发酵研究所从全国各地收集到的 33 株也分成 5 群 : M . anka Nakazawa et S
21、ato 群 18 株; M . ruber Van Tieghem 群 10 株 ; M . seronupescens群 2 株; M . aurantiacus Li 群 2 株 ; M . f uliginosus Sato 群 1 株。近来 Hawksworth DL 等 15 依据产生色素和酶的特性 ,又提出了一种新的分类方法 ,将红曲霉属分为 4 种 : M . pilosus , M . purpureus , M . ruber 和 M . floridanus ,合并了许多原先独立的种 ,有待世人接受。可见 ,各种分类方法均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和适用性 ,不能代表所有情况 ; 我们通过红曲药源调查并分离其基原菌后认为 ,至少在目前 ,文献中曾记述过 20 种红曲霉菌即依据形态特征为主的分类方法是最为合理的分类发酵 ,1994 , (4) :52 5 Burnett J H. In Fundamentals of Myc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顶岗老师班会课件模板
- 金属冶炼负责人安管人员培训
- 音乐课国防教育课件
- 水肌酸产品项目运营管理方案
- 电网侧独立储能示范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报告
- 城镇污水管网建设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方案(模板范文)
- xx片区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建设管理方案
- 先进金属材料行动计划
- 无人驾驶配送车辆定位精度提升
- 2025年井下多功能测振仪项目建议书
- 建筑工程文件归档管理明细表
- 如何解读血常规报告
- 区域消防安全风险评估规程DB50-T 1114-2021
- 免疫调节治疗在脑卒中的运用课件
- DB32∕T 186-2015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技术规程
- 机关档案管理工作培训PPT课件
- 油轮、化学品船的基本知识
- 25T汽车吊检验报告
- 变频空调中的永磁电机电感分析
- 高考常考语法填空词性转换汇总
- AOI自动光学检测设备程序编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