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文字设计.ppt_第1页
拉丁文字设计.ppt_第2页
拉丁文字设计.ppt_第3页
拉丁文字设计.ppt_第4页
拉丁文字设计.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拉丁文字概述,规范字类,手写字类,现代变体字类,a.古典罗马体,b.过度时期罗马体字系,c.现代罗马体字系,d.方饰线体字系(埃及体),e.无饰线体字系,a.哥特体字系,b.装饰首字母字系,c.花体(草体)字系,a.新字体设计,b.字母实用组合变形设计,规范字类,古典罗马体,拉丁字母的最终形成是在罗马废黜初期王朝政体而实施共和时期。金国了菲尼基字母到希腊字母,最后由罗马字母继承希腊字母发展为较为完整的拉丁字母。待到罗马帝国的出现,文化上也正是拉丁文字的话金世道,罗马字母开始成熟起来,已经注入了美感并开始被广泛使用。,古典罗马体,规范字类,过渡时期罗马体字系,威尼斯体Venetian,欧洲文艺

2、复兴全盛时期,由于印刷活字的出现,促进了拉丁字母形体的发展,笔形更加规范,开创了拉丁字母的新风格。这一时期的罗马体活字一般称为威尼斯体,文献上也称意大利古体Italian Old,人道体Human,威尼斯轻淡体Venice 1ight。过渡时期罗马体常用于大型的历史文献、宗教,服饰等具有传统性的领域中。,克洛伊斯塔古体C10ister,这种字体是根据詹逊的手写本改制而成。特点是:H字顶有较长饰线;e的横划略倾斜小写的升部和降部均加长 克洛伊斯塔古体是水平的。,过渡时期罗马体字系,加拉孟体Garamond,过渡时期罗马体分法兰西体系和英格兰体系,加拉孟体则是法兰西罗马体体系中的最优典型。加拉孟体

3、后来为欧洲乃至全世界所摹制和加工,发展出一系列字体。,卡斯伦体CaslOn,当时过渡时期罗马体己过登峰造极的盛期,现代罗马体己开始起步,卡斯伦体在法国大革命后才开始普及使用。 特点是:A字顶端呈凹形;C字上下均有饰线,哥迪体Goudy,哥迪体是法兰西罗马体系统中较有影响的字体,它的外形以文艺复兴时期的字体为基础,加上风格多样的小写字,形成美观而和谐的格调,特点是:字母C的收笔是尖的,没有饰线Q的字尾是在圆形之外,底部,作波浪线。,帕拉提娜体Palation,这种字体从外形上看属于古罗马体系列。竖划和横划粗细大体一样,M、W比较宽,有大面积的内白空间,如D、0、G。饰线两端略带方头,E、F的中横

4、没有饰线,C和Q的饰线和字尾与哥迪体相近。帕拉提体娜般被认为是文艺复兴后期的设计,被认为是最后带有古罗马体风格的字体,之后便是现代罗马体的时代了。,过渡时期罗马体字系,规范字类,现代罗马体字系,迪多体Didot,法尔曼。迪多精心制作的这套字体,既带有王朝文化的余烈,又预示着法国大革命的来临,深得广大民众的喜爱,人称迪多体,也是现代罗马体的初期代表。迪多体的饰线改老罗马体的曲为直:横竖粗细对比强烈:圆形轴线垂直,带有强烈的人工几何画法的气味。最大特点是W的字面极宽等于两个V的字母联在一起。,现代罗马体字系,波多尼体Bodoni,与迪多同时期的波多尼,于1787年在意大利以理论指导为基础设计出具有

5、决定性意义的现代罗马体,这就是现代罗马体的权威代表波多尼字体。 其特点如下:饰线略长,增加了字母的连贯性。横线与竖线对比较强,比例为1:6,即横1竖6。H字面较宽,W是由两个V重叠而成,J,比其它字母长。Q的字尾是先垂直向下再往右转向水平,图形轴线垂直,字脚与竖划相接处呈直角,字脚为直线。,规范字类,方饰线体字系,方饰线体又称埃及体。现代罗马体流行了近半个世纪左右,便产生了效果强烈的方饰线的粗壮字体。开始这种字体被称为“法兰西小丑”,出现在巴黎街头的商业广告上,其特征十分明显:上、下饰线大而方厚,很象古埃及神殿大圆柱的柱台,后来文字设计师们便以此名命,称为埃及体。 方饰线体系列可分为三种:方饰

6、线。饰线与字划同粗,方头,上,下饰线水平。柱台形饰线。与古罗马体的饰线相似,饰线上边与竖划以弧线相连,弧线以下加厚。超方饰线。饰线的高度超过竖划宽,内含空白减少(在长形字上多见)。,方饰线体字系,规范字类,无饰线体,无饰线体不仅醒目,而且最容易书写,制作上也较省事,在实用上大大优于其它字体。在中国无饰线体通常被称为黑体(据说人们是根据无饰线体拉丁语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的发音,读“黑”音,而习惯称黑体)或等线体。,黑尔维卡体Helvetica,无饰线体的种类很多,最有代表性的应该算是黑尔维卡体,也可称为瑞士体(黑尔维卡在拉丁语中是古代瑞士的国名)。,手写字类,哥特体,从年代上看,在十三世纪威尼斯罗马

7、体成形之前,欧洲各地均流行使用安色尔、卡罗琳等哥特抄本字。先是安色尔系列,然后是卡罗琳小写体,最后是较为规范的哥特体。,安色尔体和卡罗琳体,哥特体 Gothic,哥特体,手写字类,装饰首字母字体,17至18世纪是拉丁字母的罗可可时期,豪华繁琐的罗可可艺术风格使字母上添加许多繁琐的装饰纹样。大家部知道罗可可艺术风格注重艺术的精细华丽,追求自由曲线,漩涡形,波浪形,精致而典稚,这一时期的文字自然受到影响。由于印刷的普及,书籍装帧中也开始使用装饰字,开始出现装饰性极强的首字母。,装饰首字母大致分两种风格,一种是以单线条造型,象中国的工笔画,以英法两国的首字母为代表:另一种是点、线、面造型,黑白对比较

8、强,以意大利和德国的为代表。,手写字类,花体字系,花体也就是草体,可比做中国书法中的行、草字体。是人们日常交往中不可缺少的。贵族阶层,知识分子都以写一手好字为荣。花体也曾一度成为教会抄本字,与哥特体一样曾十分流行于抄本行业。从十七世纪到现代打字机发明之前的这一大段历史时期,人们著书写作和一般书信交往都是使用手写花体。最为流行的是一种英国艺术家体,已成为学生们写花体的楷本。,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u v w x y z,现代变体类,新字体设计,前面所介绍的字体,大多是规范类和手写类,基本上不脱离印刷活字、这里所涉及的新字体设计则不单是

9、规范字的推广,更重要的是为适应现代化的需要,在对机械与人的辨认能力的研究基础上,确定字体可能容纳的变形状态与程度,革新一批字体,向更高度科学化时代的21世纪过渡。,组合变体字,一般的广告、招贴、商品装潢等的表现形式都是通过图画包括图案,与文字的结合。文字除了具有传达内容的功能外,还是设计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一些只有文字或以文字为主的设计中,文字更是介绍内容唯一或主要的媒介。因此,充分认识到正确运用美术字体的装饰价值和它的艺术魅力,是设计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组合变体字的形式多用于商标牌名,商品名称等,一般只用很少的字母,多则一两个单词。字母之间可互相联系取长补短。,拉丁字母的基本原则,竖线(干

10、线),内含空白,横线,斜线干线,月弧,空心圆形,曲弧,拱弧,圆点,联结弧,饰弧(字脚),饰弧,竖饰线,楔尖,钩,吊核,字尾,笔形名称,字线的名称,顶线,共用线,基线,底线,拉丁字母的书写不象汉字,可以按字格一个个的书写。由于字母的字面宽窄和身高大不相同,字距又无法等分,所以一般初学者只好依靠字线来绘写。常用字线一般有四条:顶线,共用线,基线和底线(图109)。还以波多尼的现代罗马体为例,大写字母中除J和Q以外,其它都要写在顶线和基线之内。小写字母中有13个字母写在共用线和基线之内:8个字母写在顶线与基线之内;4个字母写在共用线和底线之内:小写的j要写在顶线和底线之间。共用线以上称为升部,基线以

11、下称为降部。,字幅(字面),拉丁字母的词、字距比汉字字胆要麻烦些,因为字母的宽窄不同,外形各异,还有大小写字母并用,所以很难用统一的尺度来确定。下面介绍几种常用解决方法。词距:大写单词的词距以字母H的幅宽为距:小写单词则按e的字宽为准。这是指排写正文所用词距,如用于标题或商业设计则根据需要而定。,词距、字距和行距,分规测量法:以字母高为距找出中心点,然后画一条贯穿整个单词的中心水平线,再用分规在中心线上等分字距,只测竖划,不管饰线,不要受饰线的影响,同时加以目测,个别竺白大的字母要靠得近一些,视觉上感觉合适为宜适用于现代罗马体。 字母竖宽间隔法:这种方法很简单,取字母竖宽为字距,最适合于长形无

12、饰线体或方形变体字。如果是标准正体,则可以竖划宽度为基数,再加以目测调整。,字距的间隔的四种方法:,目测空间配置法:把字距空间以目测的方法配置均等。如果假设用若干圆点来配置空间的话,那字母之间空间的圆点数应基本相等。这种方法适用于字幅变化较大的古典罗马体。 等分加减法:先设定一个统一尺度,然后用加减的方法处理字距,外白空间小的字母字距应加倍;外白大的字母字距则减小适用于瑞士体。,拉丁字母的书写,古典罗马体大写字母分析,分析图以正方形为基准。宇高为100,字母H竖线宽度为9:横线粗细为55:竖线加饰线共宽23。H字母加饰线和正方格基本同宽,中间横线的底边在方格中心,上半内白比下半小些。 字母N的

13、左上和右下之尖以及字母U的底部圆弧,要稍胀出字格之外,目的是调整错视,求得与其它字母之间的均衡。N的斜干线要比左右竖线粗些,与H的竖线一样粗,为字高的9; 左右竖线宽为7。 U的左侧竖线与H的干线一样,而右侧和H的横线一样粗细。 字母Z的下横线比上横线要长些,左下角比左上角往外突出些。左上角与右下角的形状须要注意。,H N U Z,K,X、 Y的交叉点和斜线位置不完全在竖划的中间须分别加以注意;K的斜线尖端位于干线的12处,但细斜线的顶点应靠近干线,不能与粗斜线的字脚在同一垂直线上。 字母X的交叉点应在中心以上,即下半空白比上半空白大,另外上下两块空白的尖端不能相对,不能在同垂线上。 字母丫的

14、干线(下半部)应比上半部长,上半部的空白尖端对在干线右侧。,K K X Y,12、字母M的字幅较宽,中间的外白空间比字母V要宽,两边竖线象两足往左右倾斜,字脚饰线向字格外突出。 13、A的两足饰哉正好抵住方框的下两角。V则恰如反A,其饰线也正好顶在上两角上。W则是由两个V重叠构成。A、V、W的尖端稍向字格外突出,以保持视觉上与其它字母大小均衡。H,A、V,W凡左高右低的斜线粗均为字高的9,而右高左低的斜线粗为6%。,M V W,现代罗马体大写字母分析,大写字母工决定了竖线的高和宽的比例,约8:1,除字幅较宽的字母外,多数字母的长和宽比例为5:4。 字母H的字幅加上饰线正好成为一个正方框。干线宽

15、度为字高166。横线和饰线同为字高的2。 字母A,V的斜干线的水平宽度与干线(竖)相同。V与H的中间部分是相同的,但H的中部底尖与底线一齐,所以分析图中的V往上提了,把饰线画到了框外,如果把V和闸的顶部排齐,那么V的底尖就要突出底线之外,大约2。 字母N的右下角要突出底线2,否则看上去左长右短造成视差,现代罗马体小写字母分析,现代罗马体小写字母的升部、字身和降部之间的比例为21:29:21。 小写干线宽度为字高的13它的宽度是大写干线宽度的78。横线和大写相同,饰线约占字高的2箔 小写竖线顶端除q外都向左有半饰线, 右角没有饰线而是突起有楔尖,给人一种阻止它向右伸展之感,q的顶角正相反,楔尖在

16、左,右侧有半饰线,这种写法是从古体继承而来的。 拱弧、圆球的外边线要胀出字线外一些,不然视觉上会感觉小于其它字母。例如:一般身高为29mm,字母0的全高要31mm,上下各胀出1mm左右。 c、e和。一样,b,d、p,q均为大半圆弧和竖线结合而成。 字母m是n的重复:h和n下部可重叠u是n的颠倒。,无饰线体大写字母分析,瑞士体大写字母幅宽与字高之比为3:37,其中字母H字幅为正方形,W的字高中段幅宽等于M,上部超出N,下部小于H。竖线粗为字高的20,横线要适当减细,约为字高的15。 字母H中间的空白形略小于V字形,笔划要紧凑,笔划交叉处要适当减细,否则会显得肥大臃肿。A和W也要这样处理。 字母R

17、有曲形字尾,P没有,为了视觉均衡P弧要大于R弧。图中“X”标记是各圆弧的圆心,求得各弧。 字母0,Q、6、C的圆弧上下左右皆应胀出格外。0、Q。U等圆弧线粗与竖划相同,但水平部分要L匕竖划细,大约相当于横线,约为字高的16箔。C右侧比0略向内收,G与0基本相同,只是右下连接竖线处要内收变细。,字母S的脊骨和竖线基本同样粗。S的上下弧应上小下大,外弧线都要突出格外。 字母r的三条横线比F和L的横线稍长。F的中横线比E的中线稍下,居于干线中心。H和E的中线应稍向上一些,下部内含空白要大一些。 字母D是H和0的各半结合,上下横线部分与E相同。 字母B的横线部分比E还要细,另外注意上紧下松,上部空白要小于下部空白。 Y、V、 X的两笔交叉处要稍细,尽量保证内含空白尖锐清晰。字母X的交叉点要靠上,两足微胀出格。 字母Z上横不能长过下横,K幅宽稍胀出字格,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