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第一单元,用,意象及主观感受,推测,作者写作 诗歌的本意,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作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以意逆志,什么是“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在欣赏、吟咏古人的诗歌作品时,应该深入地探究作者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与作者成为心灵相通的好朋友,其次,弄清作品创作的具体时间也是十分重要的。,另外,还要全面了解作者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宗教、风俗等背景知识。,首先,尽量利用现存的各种史传材料和后人的评述,全面把握作者的心灵历程和精神世界。,怎样运用“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来鉴赏诗歌?,唐玄宗李隆基与贵
2、妃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悲剧,因与“安史之乱”紧相联系,有着相当严肃的政治色彩,而其情事本身之离奇、曲折,又极富传奇色彩,因而倍受历代文士的关注。 自唐至清,出现了不少以此为题材的文学作品,著名者如杜牧过华清宫、李商隐马嵬、苏轼荔枝叹、白朴梧桐雨、洪昇长生殿等。 白居易的长恨歌则是其中翘楚。,马嵬 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 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鸣宵柝, 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 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 不及卢家有莫愁。,马嵬兵变 天宝十四年,安禄山起兵范阳,六郡附之。次年长安失守,玄宗率1300人和24名宫女出逃。大将陈元礼护驾,西行至马嵬驿,将士们怨恨杨氏兄妹不肯前进,
3、诬说杨国忠通敌谋反而杀之。陈又对皇帝说:“既然杨国忠通敌,杨贵妃也不宜留下。”李隆基无可奈何 ,用白绫让其自缢,时38岁,已追随皇帝17年。贵妃死后,相传唐玄宗日日思念,命令道士寻访贵妃的魂魄,有道士告诉他,在海外的仙山上找到贵妃,并带回两人的定情信物,以示深情。,知人论世,杜牧,过华清宫绝句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1、了解白居易生平及其创作成就 2、品味语言,鉴赏诗歌艺术手法。 3、把握长恨歌的主题思想。,学习目标,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居香山,自号香山居士,祖籍山西太原。 白居易的青年时代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十一岁就离家避难
4、,贫困的生活使白居易接近了人民,这对他的诗歌创作差不多一开始就走上现实主义道路有重大的作用。,青年时代读书特别刻苦: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舌生疮,手肘成胝。,白居易二十九岁一举成进士,四十四岁之前在仕途上一帆风顺,因此这一时期的作品以“讽喻诗”为主,如新乐府 秦中吟,三十五岁 写长恨歌 。815年因造谣中伤被贬为江州司马。从此过上了“独善其身”的生活,“感伤诗”代替了“讽喻诗”,如 琵琶行 。另著有白氏长庆集。 白居易最大的艺术成就是倡导了“新乐府运动”,就是用新题写时事的乐府式的诗。他提出了一种写作准则:“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从文学理论上和创作上掀
5、起了现实主义的高潮。,诗歌主张: 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 与元九书 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 寄唐生 为君、为臣、为民、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 新乐府序,最大的艺术成就倡导新乐府运动,中唐诗歌流派 形式:即事名篇,采用乐府诗歌的形式而不沿用古乐府名称 内容:多反映现实生活,关心民生疾苦,揭露社会弊端,力求使诗歌起到干预社会、补救时政的作用 诗人:白居易、元稹等 诗风:多平易朴实,语言通俗直切,吊白居易唐宣宗李忱chn,缀玉联珠六十年, 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白居易, 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 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 一度思卿一怆然。,写作背景: 这首诗作
6、于唐宪宗元和元年,当时,白居易任周至县尉,一日与友人到马嵬驿附近的游仙寺游览,偶然间谈及李隆基与杨玉环的这段悲剧故事,王质夫认为,像这样突出的事情,如无大手笔加工润色,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他鼓励白居易:“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何?”。于是白居易写下了此事。虽然作者的立意是“欲惩尤物”,但在读者心中却成了一首爱情的颂歌。,二)写作背景 元和元年,白居易任周至县尉,一日与友人陈鸿、王质夫到马嵬驿附近的游仙寺游览,谈及李隆基与杨玉环的事,王质夫认为,像这样突出的事情,如无大手笔加工润色,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他鼓励白居易:“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何?”。于是白居易写
7、下了此事,陈鸿同时写下了一篇传奇长恨歌传。,听录音,概括故事内容,回眸mu 粉黛di 骊宫l 霓裳n chng 临邛qing 鼙鼓p 仙袂mi 衣钿din 千乘shng 钗擘b 马嵬wi 阑干ln 绰约chu,解读标题:长恨歌 1、诗题是什么意思? 2、诗题暗含哪些信息? 3、诗题激发我们思考哪些问题? 谁长恨?长恨什么?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长恨”? 怎样表现“长恨”的? 作者写这种“长恨”目的何在? 4、你推测本诗的主旨是什么?,谁恨: 恨什么:,李隆基和杨贵妃,他们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最终杨贵妃身死,而李隆基退位。,怎样表现恨?,李“长恨”: 入蜀道上的伤感 归途的思念, 回京后的思念
8、杨“长恨” 登仙之后的孤独,凄美,忧伤,对李的一片真情。,概述内容:,玉环进宫,隆基宠爱: 汉皇重色思倾国尽日君王看不足 逃难途中,玉环被杀: 渔阳鼙鼓动地来回看血泪双和流 入蜀,归途,回宫,痛思玉环: 黄埃散漫风萧索魂魄不曾来入梦 道士施法,寻觅玉环,寄钗盟誓 临邛道士鸿都客此恨绵绵无绝期,重色 寻色 迷色 失色 思色 访色 长恨,行文线索: 重色-寻色-迷色-失色-思色-访色长恨,造成“长恨”的原因是什么?,“渔阳鼙鼓动地来”恨之直接原因 “汉皇重色思倾国”恨之根本原因 (悲剧的制造者成了悲剧的主人公),造成“长恨”的原因是什么?,思考讨论,1、作者用“汉皇重色思倾国”开头有什么作用? 2
9、、哪一句集中描写了杨玉环的美貌?运用了什么手法 3、李隆基对杨贵妃的宠爱表现在哪些方面? 4.分析杨,李二人的人物形象。 5.作者写李,杨“长恨”的目的何在?,汉皇重色思倾国 重德思贤才 思倾国,果倾国矣! 揭示故事的悲剧因素 提纲挈领,统领全诗,这句话既揭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又统领全诗,起提纲挈领的作用。,汉皇即汉武帝,这里借指唐玄宗与杨贵妃之间的关系。和“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中武皇用法类似。,哪一句集中描写了杨玉环的美貌?运用了什么手法?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运用夸张和对比的手法,反衬出杨玉环倾国倾城的美貌。 这一句是千古传颂的名句。像电影里的特写镜头,在一瞬
10、间,镜头由远拉近,杨玉环的花容月貌非常张扬地一闪,顷刻之间,皇宫里所有的宫娥嫔妃都黯然失色!诗人用非常夸张的手法,反衬出杨玉环的倾城倾国之貌。其实这是虚写,杨玉环到底有多漂亮,我们是不得而知的,只知道她能让所有的宫娥彩女黯然失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这一小节是美人沐浴的一组镜头。诗人写这几句,一是为了显示杨玉环得到了皇帝的宠幸所享受的特殊待遇,另一个方面,也从一个侧面凸现了杨玉环美丽和妩媚气质。诗人抓住了美人沐浴的两个典型细节洗凝脂、娇无力,进行点染,使诗句的想象空间很大,杨玉环的美丽动人和她的千娇百媚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唐玄宗对杨贵
11、妃的宠幸表现在哪些方面?用了什么手法?,专宠纵情 无闲暇,夜专夜 形影不离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被宠的程度 夸张 反衬 金屋藏娇 典故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侧面烘托 唐玄宗:一个重色轻国,荒淫奢侈的帝王 杨贵妃:一个天生丽质,娇媚恃宠的妃子 极度的乐 极度的恨,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杨家显贵,父亲齐国公 母亲凉国夫人 哥哥殿中少监 堂哥杨国忠右丞相 大姐韩国夫人 三姐虢国夫人 八姐秦国夫人,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杨家显贵,京城歌谣: “生女勿酸悲, 生男勿喜欢”,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兵车行
12、杜甫,李隆基对杨贵妃的宠爱表现在哪些方面?,从此君王不早朝 夸张 三千宠爱在一身 姊妹弟兄皆列土 不重生男重生女 侧面,作者重墨渲染玉环受到的专宠,意在表达什么思想感情?,批判统治集团因腐朽荒淫而招致祸乱 长恨的内因,描写玉环超凡姿色和李对她极度恩宠,目的何在? 交代长恨之因 讽刺唐明皇荒淫误国,第二课时,逃难途中, 玉环被杀 渔阳鼙鼓动地来 不见玉颜空死处 恨之直因,渔阳鼙鼓动地来, 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 千乘万骑西南行。 描写安史之乱到来情景 概括、简洁,花钿委地无人收, 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 回看血泪相和流。 马嵬坡生离死别的一幕 一个关键的情节, 此后,他们
13、的爱情才成为悲剧,天宝十四载(755) 范阳节度使安禄山 讨伐杨氏以清君侧 陕西马嵬驿 诛杨氏兄妹以谢天下 “命高力士缢贵妃于佛堂前梨树下” (李肇国史补) 时38岁 已追随皇帝17年,2、李之“长恨” 入蜀道上,蜀地行宫,归途之中,回宫之后唐玄宗对杨贵妃绵绵不尽的思念。,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赏析下面景物描写的句子,融情入景:诗人把人物的思想感情注入 景物,用景物的折光来烘托人物的心境。以哀景衬哀情 正面衬托,答案: 逃往西南的路上,秋风萧瑟,黄土弥漫,曲折婉转的栈道穿行山间,如行云间。日色暗淡,旌旗无光,秋景凄凉,描绘了一幅萧索、凄凉、暗淡的秋
14、景。渲染入蜀路途中的悲凉气氛,融情于景,以悲凉的景色来烘托唐玄宗失去杨贵妃之后内心的悲凉与哀思。,赏析句子: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蜀地的青山绿水,在寂寞悲哀的唐玄宗眼中,山的”青”,水的“碧”,也都惹人伤心,朝夕不能忘情。大自然的美应该有恬静的心境才能享受,他却没有,所以就更增加了内心的痛苦。这是透过美景来写哀情,景色愈丽,心情愈哀,使感情又深入一层。 以美景写哀情 反衬,行宫见月伤心色, 夜雨闻铃肠断声。,这句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写行宫中的月色,雨夜里的铃声,诗人抓住这些寻常但是给予唐玄宗特殊感觉的事物,把人带进伤心、断肠的境界,再加上那一见一闻,一色一声,互相交错,表现出人物内心
15、的愁苦凄清。 触景生情:由于周围景物的触发,从景物联想到人,引起人物内心的感情。 这一小节的艺术特色是,以景物烘托气氛,情景交融。,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比喻 触景生情 睹物思人,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夜落时。,这一小节写唐玄宗重返长安后,对杨贵妃的无限思念之情。触景伤情,虽然池苑依旧,但已是物是人非,昨日的美人已香消玉陨。虽然季节在轮回,但对美人的思念却没有尽期。 一草一木,一花一树,风来了,雨过了,花开了,雨落
16、了,点点滴滴,丝丝缕缕,都是丽人的影子。桃花依旧笑春风,人面不知何处去。一景一物皆能勾起往日的回忆。 回长安后,白日里,由于环境和景物的触发,从景物联想到人,景物依旧,人却不在了,禁不住就潸然泪下,从太液池的芙蓉花和未央宫的垂柳仿佛看到了杨贵妃的容貌,展示了人物极其复杂微妙的内心活动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这种苦苦的思恋,“春风桃李花开日”是这样,“秋雨梧桐叶落时”也是这样。及至看到当年的“梨园弟子”、“阿监青娥”都已白发衰颜,更勾引起对往日欢娱的思念,自是黯然神伤。 这一小节写出了皇宫内一片凄凉衰败的景象,读着这几句诗,使人有一种沧桑的恍若隔
17、世的感觉。其实,唐玄宗从逃出长安到又重返长安仅仅过去了一年半的时间,按理说是不会有这么大的沧桑巨变的,因此可见,这其实是白乐天的艺术夸张罢了!,夕殿萤飞思悄然, 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 耿耿星河欲曙天。 从黄昏写到黎明,直接描摹汉 皇的辗转反侧,彻夜不眠。想要入 眠做梦梦见故人竟不能入眠,好不 容易入眠,竟也看不见丽人的影子。 集中地表现了夜间被情思萦绕久久 不能入睡的情景。 这一小节,还是情景交融的手法,诗人选择了以萤飞、孤灯、钟鼓、星河、霜华等独特景物,营造出一种孤寂、落寞、凄凉、伤感的境界,表现了唐玄宗内心的痛苦和对杨贵妃的深深的思念之情,极具感染力叙事见情,鸳鸯瓦冷霜华重,
18、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从黄埃散漫到蜀山青青,从行宫夜雨到凯旋归来,从白日到黑夜,从春天到秋天,处处触景生情,时时睹物思人,诗歌从各个角度反复渲染主人公的苦苦追求和寻觅。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就到梦中去找,梦中找不到,又到仙境中去找。,玄宗回京后的思念之苦 白天的思念 时间 四季的思念 写景抒情 夜晚的思念 景物 物是人非 物非人亦非,从黄埃散漫到蜀山青青, 从行宫夜雨到凯旋回归, 从白日到黑夜,从春天到秋天, 处处触物伤情,时时睹物思人, 一年四季,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种种感触,缠绵悱恻的相思之情,使人觉得荡气回肠。诗人抓住了人物精神世界里揪心的“恨”,用酸恻动人的语调,宛转
19、形容和描述了杨贵妃死后唐玄宗在蜀中的寂寞悲伤,还都路上的追怀忆旧,回宫以后睹物思人,触景生情,正由于诗人把人物的感情渲染到这样的程度,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到梦中去找,梦中找不到,又到仙境中去找。如此跌宕回环,层层渲染,使人物感情回旋上升,达到了高潮。使诗歌“肌理细腻”,更富有艺术的感染力。 唐玄宗:一个对杨女忠贞不二的痴情男。,小结,道士施法, 寻觅玉环 临邛道士鸿都客 梨花一枝春带雨,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展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
20、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天上人间情未了!于是诗人就这样从现实写到了虚幻,神话般的传奇故事就这样演绎出来了:唐玄宗对杨妃的刻骨铭心的思念、对爱情的执著感动了一位法力无边的道士,这位道士能排空驭气、奔走如电、上天入地,但他天上地下四处寻觅却没有找到杨妃的踪迹,那么杨妃去了哪儿呢?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优美清丽的文字营造出多么缥缈、虚幻、空灵的境界,那自然是神仙居住的地方了。“雪肤花貌”和前文中的“云鬓花颜”“芙蓉如面柳如眉”以及下文中的“梨花一枝春带雨”等词句均是比喻句,这些新
21、颖独特的比喻句富于形象和感性色彩,对于塑造杨妃的花容月貌和倾城倾国之色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逦迤开。 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表现了杨玉环什么样的心情? 以“揽衣推枕起徘徊”三个连贯而为的动作,描摹她得悉李隆基派来使者后的震惊、激动和惶惑。 “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用肖像描写显示出她的焦急与迫切。 以行写情,叙事见情,“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
22、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蓬莱宫中度日如年,传导出内心的悲哀、凄伤、酸楚、痛苦、委屈、感激等等的百般感触。 比喻的运用,充分描写杨的外在形态,借以展现其内心情感。 以形写情,描写见情 作者以形写神,通过人物的外在行动揭示其内心世界,深入腠理,宛转动人。,作者用“梨花一枝春带雨”表现贵妃什么样的情态?,表现了贵妃凄美寂寞哀怨的情态。,“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
23、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这一部分表现了杨玉环怎样的心情和感受?,“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的刻骨相思,“钿盒金钗寄将去”的执着深情,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的强烈愿望, “临别殷勤重寄词”, 七夕之夜于长生殿立下的私密誓言。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终生梦想。 这段描写,把杨贵妃不忘旧情,感恩报德,忠于爱情,矢志不渝的心情刻划得淋漓尽致,使这一形象平添光彩。叙事见情 这一小节是写杨妃在生离死别后对玄宗的无限思念和她对爱情的忠贞不渝之情。看来,乐天笔下这出的宫廷爱情悲剧的女主人公也和男主人公心心相印,虽然天上人间、生死相隔,
24、但他们的心灵却遥相呼应,而且她对爱情的忠贞仍似金钿般坚韧!,玉环送钗, 天人永隔 含情凝睇谢君王 此恨绵绵无绝期 杨女之长恨,杨贵妃: 对爱情忠贞,对玄宗念念不忘的痴情女。,方士招魂,仙山寄情(浪漫主义手法) 方士寻觅 寂寞的仙家生活及对玄宗的思念 初见使者 别后生活 寄物表情 寄词盟誓,用“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作结尾有何用意?,一方面点明了杨玉环和唐玄宗的天人永隔之恨,另一方面暗示了正是唐玄宗自己的重色轻国造成了这个无可挽回的终身恨事。 用此句结尾有点明题旨的作用。 原来这就是作者为这首长篇叙事诗起名长恨歌的由来。这一结尾富于抒情色彩,忠贞美丽的爱情被生死阻隔,使人怅恨无穷。 全
25、篇一个“恨”字,实际上也就是一个“情”字,写一对情侣相爱之诚,相爱之专,生生死死,此志不移。白居易是借助明皇杨妃事,歌颂人间真挚诚笃,生死不渝的爱情。一曲美丽哀婉的恋歌结束了,但余音袅袅,绕梁三日,令人回味无穷。,长恨是主题,然而恨什么呢? 一方面,诗人的长恨是对作为君主的唐玄宗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二人爱情造成的客观结果荒淫祸国的叹恨。唐玄宗的重色轻国造成了这个无可挽回的终身憾事,诗人以这个爱情悲剧劝诫后来的封建统治者要引以为鉴,不能再重蹈覆辙,引来千古遗恨,表达了对作为帝妃身份的李杨二人的爱情造成的客观结果安史之乱导致唐王朝衰落的叹恨。另一方面,又强烈地表现了李杨二人对美好爱情生活的向往,对作
26、为普通情侣身份的李杨二人爱情凄凉结局的无尽怅恨。 可以说本诗的主题既有批判,也有歌颂。歌颂真挚爱情是外表招牌形式,讽刺统治者荒淫无耻亡身误国是其本质。,明确全诗内容结构,找出故事的焦点,诗的主题:,第一层:写长恨的内因(安史乱前) 1、李重色、求色、得色。(迷色误国是祸根) 2、杨娇媚恃宠。 第二层:写马嵬坡贵妃陨命及李对杨的刻骨相思。 1、蜀中的寂寞悲伤 (酸楚动人) 2、还都路上追怀忆旧 (缠绵哀婉) 3、还宫之后睹物思人、触景生情(回肠荡气) 第三层:道士幻境找寻贵妃。(渲染“长恨”) 上天入地(浪漫想象) 梨花一枝春带雨(含情脉脉、忠贞不渝) 托物寄词,重申前誓 总结长恨的原因: 荒淫
27、误国导致政治悲剧,毁灭了爱情。悲剧的制造者最后成了悲剧的主人公。 长恨是诗的主题,是故事的焦点。诗人通过诗化的故事层层展示,让读者体会品味感受。,归纳本诗主题,长恨是主题,然而恨什么呢? 一方面,诗人的长恨是对作为君主的唐玄宗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二人爱情造成的客观结果荒淫祸国的叹恨。唐玄宗的重色轻国造成了这个无可挽回的终身憾事,诗人以这个爱情悲剧劝诫后来的封建统治者要引以为鉴,不能再重蹈覆辙,引来千古遗恨,表达了对作为帝妃身份的李杨二人的爱情造成的客观结果安史之乱导致唐王朝衰落的叹恨。 另一方面,又强烈地表现了李杨二人对美好爱情生活的向往,对作为普通情侣身份的李杨二人爱情凄凉结局的无尽怅恨。,主 题 思想,政治讽喻说主题 通过对唐明皇和杨贵妃情爱的描写,对唐玄宗的荒淫误国进行了讽刺和暴露。 爱情悲剧说主题 通过对李杨悲剧的描写,歌颂了他们真挚和专一的爱情。 双重综合说主题 对李杨爱情悲剧的描写,既有讽刺批判,又有同情歌颂。,概括主题,诗的前半部分露骨地讽刺了唐玄宗的荒淫误国(长恨之因),后半部分用充满同情的笔触写唐玄宗的入骨相思,从而使诗的主题思想由批判转为对他们坚贞专一的爱情的歌颂和对他们生离死别的同情(长恨正文)。,艺术特色,本诗采用七言歌行体,在继承汉代孔雀东南飞和初唐四杰七古的基础上别创新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62909-1:2025 FR Bi-directional grid-connected power converters - Part 1: General and safety requirements
- 卓别林的课件
- 惠州市高三模拟数学试卷
- 湖南湘教版初一数学试卷
- 合肥一中数学试卷
- 河南体育单招数学试卷
- 健康童年暑期活动课件
- 2020-2025年中国土壤化肥速测仪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中国煤泥行业调查报告
- 辽宁省丹东市通远堡高中2025年物理高二下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碳中和技术概论全套教学课件
- 广西保险销售从业人员销售资质分级测试题库(含答案)
- 西安交通大学大学2024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试题703马克思主义哲学
- 【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 基础护理学第七版题附有答案
- 2024中汽中心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监理业务手册范本
-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查房
- 消防工程消防器材供应方案
- 化工反应工程课模设计
- 医院职业暴露医务人员锐器伤登记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