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探究,如何概括意境特点,专题探究,如何概括意境特点,概括意境特点的常用词语: 迷离渺远、清幽明净、雄浑壮阔、孤寂冷(凄)清、凄苦悲凉、恬静优美、闲适安谧、苍凉悲壮、闲适恬淡、明丽清新、萧疏凄寂、安谧美好、幽僻冷寂、高远深邃、淡雅幽远。,边塞诗景物的特点:雄浑壮阔、艰苦奇寒 荒凉辽阔、阴沉浓重,山水田园和隐逸诗人写景的特点:恬静优美,恬淡自然,富有生机,富有农村气息,荒僻幽静,清幽绝俗,概括意境特点的角度,概括意境特点的角度,看空间 辨色彩 听声响 感冷暖 察物象,审空间 可从地面和天空两个角度去观照画面境界的大小。 1、从地面看去,有广阔、辽阔、苍茫、深远等特点。 2、着眼于天空,有高远、
2、空旷、寥廓(高远空旷)等特点。,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天气转寒,湖面上没有了蒸腾的水汽,没有了茂密的树木遮挡视线,云梦泽更见深远。意境广阔而深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海天相连,无边无际,海天之中只有皎皎孤月,高远而空旷,可用“寥廓”来概括其特点。,3、高山广漠,长江大海等有气魄的景物,则可再用一“雄”字或“壮”字形容。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黄沙莽莽,无边无际,境界阔大。落日低垂河面,着一“圆”字,恍然红日就出入于长河之中,平添了河水吞吐日月的宏阔气势。可用“壮阔雄奇,气象雄浑”概括意境。,4、山林幽谷的描写往往用“幽深“深邃”来概括其
3、特点。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茫茫山林,白云缭绕,映衬香积寺之深藏幽邃。古树参天,杳无人迹;隐隐钟声,空谷回响,使得寂静的山林又蒙上了一层迷惘、神秘的情调,显得越发安谧。有小径而无人行,听钟鸣而不知何处,再衬以周遭参天的古树和层峦迭嶂的群山。这是多么荒僻而又幽静的境界!,辨色彩 辨别色调的冷暖所体现的情绪,注意色彩搭配所呈现的效果。 红色、橙色、黄色为暖色,给人们一种温暖、热烈、活跃的感觉。蓝色、紫色(深紫)为冷色,让人感到凉爽、安静、沉稳、踏实。 明亮的颜色常用来表现喜悦的情绪。凝重灰暗的色彩多寄寓伤感幽怨的情绪。,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诗人抓住了“
4、半未匀”这种境界,使人仿佛见到绿枝上刚刚露出的几颗嫩黄的柳眼,清新悦人,富有生机。,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绿酒”、“红炉”两种色彩的和谐配合,在天寒欲雪的背景下,产生了一种亲切而温暖的情味。,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连用了“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颜色,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构成了明丽而优美的意境。加上声音的描写,传达出无比欢快的感情。,长相思 吴山青, 越山青, 两岸青山相送迎, 谁知别离情。 “青”是冷色, 烘托出一种凄清的氛围, 表达了离人复杂缠绵的离情。,竹里馆(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竹的墨
5、绿,天的湛蓝,月的清白都是冷色调,画面幽美澄清,具有平静、安宁、清雅之态,体现宁静淡泊的意趣。,征人怨(柳中庸)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诗人选取了白雪、青冢、黄河、黑山等色彩凝重的意象,写出了塞外边地气候的酷寒及景物的单调无味,从而表达了征人之“怨”,给人以凄恻苍凉之感。,喜外弟卢纶见宿(司空曙)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黄叶在秋风寒雨中飘落,白发在穷困潦倒中频添,寒灯独坐,雨扣心弦。诗人用叶的黄,头发的白,展现出诗人贫居的萧条之状和心境的凄苦,烘托出了悲凉(凄凉)的气氛。,听声响,1、通常诗人以声音反衬宁静。 所谓“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用鸟鸣不仅
6、表现了山谷的幽静,更反映了山谷的空旷,意境更为深远。,2、通过声音增加画面的生气。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如果没有“啭黄鹂”三个字,画面欠缺一点生气,当诗人把黄鹂这个大自然的歌手引进了画幅之后,黄鹂、白鹭、绿树便形成了更加丰富的色彩的对照,画面就更加明丽和鲜艳,而黄鹂悠扬悦耳的鸣啭,又划破了宁静,给画幅增添了诗意。,3、 声音特定的感情色彩,传达出不同的情绪。 琵琶含着怨恨,萧声犹如呜咽,闻鼓让人奋进。莺啼令人愉悦,鹧鸪声让感到悲愁,杜鹃啼血猿哀鸣,雨打芭蕉,风吹梧桐无不让人感到哀愁(愁苦)。 过沈居士山居哭之(王维) 闲檐喧鸟雀,故榻满尘埃。 曙月孤莺啭,空山五柳春。 野花愁对客
7、,泉水咽迎人。 无论是在空寂无人的檐下喧闹的鸟雀,或是对着曙月鸣啭的孤莺,或是呜咽迎人的泉水,都同落满了尘埃的故人卧榻和愁对客人的野花一起,浸透着一种怅惘、哀伤的情调,声音和景色融汇一体,渲染出悲怀、凭吊故人的意境。,观猎“风劲角弓鸣” 以朔风劲吹的声音和角弓的鸣响声,渲染出一种雄壮的气氛。 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急风呼啸,高猿长啼,“空谷传响,哀转久绝”,落木窸窣之声,江涛拍岸之声,构成了沉郁悲凉(雄浑悲凉)的意境,兼具磅礴之气势。 枫桥夜泊中的“夜半钟声” 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沉和清寥,渗透着宗教的情思,给人以古雅庄严之
8、感。,感冷暖 暖阳春风带来温暖,西风秋雨送来寒冷。日光温暖,月光清冷。朝阳充满蓬勃生气,落日则带着苍凉。苔藓生于阴湿之地,竹林之中感到凉爽,霜露冰雪无不是寒冷的象征。,李益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渲染了清冷、幽静的氛围,是为了表达孤单、寂寞的心情。 苏舜钦夏意:“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窗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诗中虽写炎热盛夏,却句句显清凉静谧、清幽朦胧的气氛,表现了诗人悠闲旷达的心境。 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诗人把我们带到一个幽静寒冷的境地。在这样的环境里,那个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冷,不怕雪大,忘掉了一切,专
9、心地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察物象 诗人所选景物往往寄寓着诗人独特的情思,很多景物都有特定的象征意义。概括画面特点时应注意到这一点。 王维山居秋暝中的明月、青松、清泉、翠竹、莲花都有高洁的特点,是诗人人格的写照,共同营造了清幽脱俗的境界。,鹧鸪: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涵,它的叫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寒蝉悲凉 杨花飘泊、离愁别绪 梧桐凄凉悲伤 枫叶芦花秋凉冷落 落叶秋意荒凉萧瑟, 斜阳日暮含凄惨之感 西风凄凉忧愁 月思乡,军城早秋 唐 严武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
10、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1)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局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浓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题李世南画扇 蔡肇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 注 1 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 2 蔡肇(?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 3 瓮:这里指水瓮。4 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凹的地方,这里指坞。 问题:请简单描述一
11、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这画面呈现出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诗人运用了鸡黍、绿树、青山、场圃、把酒、话桑麻、就菊花等意象。恬静秀美的田园风光,田园情趣,闲适恬淡之情,淳朴诚挚的情谊融合在一起,便构成了自然恬淡的意境。,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鱼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首诗前四句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这种意境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初秋的傍晚,山雨初霁,万物一
12、新,幽清明净。皓月当空,月华皎洁、青松如盖,清泉淙淙、是空山秋天恬静幽美的景象。通过诗一般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过安静淳朴生活的理想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竹里馆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简析诗的意境。,这首诗通过“竹林”、“弹琴”、“长啸”、“明月”等意象创造出清幽绝俗的意境。,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创造出怎样的意境?,创造出孤独、凄凉、绝去尘俗的意境。,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
13、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上阕写与情人话别时的情景,寒蝉、长亭、烟波、暮霭,营造出悱恻凄哀的气氛,烘托了离别时的无限惆怅而又难舍难分的心情。这是实写。下阕写诗人想象别后伤离的情景。特别是“杨柳岸晓风残月”一句,更是凄楚哀婉。,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简析诗的意境。,全诗营造出旖旎、凄迷的意境。,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
14、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请结合全诗,说说作者写“露”“月”“泉”“鸟”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明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半夜了,只听见露水滴滴嗒嗒的声音,一轮寒月从东岭升起,一泓流水穿过稀疏的竹根,发出泠泠的响声,听得远处传来从石上流出的泉水声,愈远愈响,山上的鸟儿偶尔鸣叫一声,写出了夜的清冷和静谧,表明了作者的孤独和寂寞,例2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答】诗分别描写了宜阳城外春草茂盛、山间小溪静静流淌、路边芳树花自飘零、林间鸟鸣声声四幅画面,景色宜
15、人。 本诗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 “自”和 “空”二字让人感受到荒芜、冷清的意境。 抒发了作者伤春、凄凉之情。,要点1:概要地交待所写之景、营造意境之象。,要点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意境特点。,要点3:描述所蕴含的感情。,解答要点,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2010年陕西卷) 望江南 超然台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 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作者通过细风、斜柳,烟雨中春水和城中之花这些意象,描绘了一幅暮春时节江南烟雨图。江南暮春时节,春意仍在,细风吹动斜柳。从超然台上放眼望去,春水潺潺,满城之花虽未凋谢,但烟雨已隐约挡住城中人家。 这是一幅孤寂冷清的暮春图。 作者把他的细腻难以察觉的郁郁之情巧妙的融合在景物与动作的描写中,寓情于景,使全词勾勒的画面都隐隐浮现,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预防儿童疾病课件
- 汽车美容洗车培训
- 音视频工程师课件
- 油田开发项目建设管理方案(参考模板)
- 电网侧独立储能示范项目质量管理方案(模板)
- xx片区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方案(参考)
- 2025年矿业开采模块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耐侯钢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年物流仓储项目建议书
- 2025年地震数字遥测接收机项目发展计划
- 抖音技巧培训课件
- 职业规划乐高老师课件
- 建设工程广联达算量标准化要求(内部标准)
- 路灯安装考试试题及答案
- 赤峰市翁牛特旗招聘社区工作者笔试真题2024
- 线上游戏账号及虚拟物品交易合同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家用湿巾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市场监管培训
- 2023年盐城市阜宁县人民医院医护人员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毕业论文答辩
- 染缸操作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