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论.ppt_第1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论.ppt_第2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论.ppt_第3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论.ppt_第4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论.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导 论,主讲人 刘 军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刘军(1975),四川仁寿人。2004年获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并留校工作至今 。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与西方政治哲学研究。现为北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所副所长,现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教育部专项课题各一项。,一、导 言1、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把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概述,彻底变成一般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的做法,“会给我过多的荣誉,同时也会给我过多的侮辱”。 马克思致祖国纪事编辑部 “我只知道,我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 马克思致拉法格,这些先生们都在搞马克思主义,但马克思大概会把海涅对自己的

2、模仿者说的话转送给这些先生们:“我播下的是龙种,而收获的却是跳蚤。” 恩格斯 “半世纪以来,没有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是理解马克思的!” 列宁,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之后的马克思,1979年,英国肯特大学的麦克莱伦教授发表Marxism after Marx。 2002年,美国杜克大学的洛克莫尔教授发表Marx after Marxism。 有三种马克思主义:归属政治家类型的马克思主义;归属学者类型的马克思主义;离谱的苏联式的实践马克思主义。,由于政治原因,把恩格斯、斯大林和毛泽东等都无一例外地说成是世界级哲学家,这是错误的。“这种过分的做法,不仅使得人们的想象力变得贫乏,而且很难把马克思

3、主义研究严肃地作为一个学术活动。” 关于苏联式的马克思主义,“在前苏联及其卫星国地区,一提到平等、自由和正义等自称共产主义的目标,人们只有苦笑。”,2、马克思是否过时?,20世纪的争论 弗朗西斯.福山 历史的终结 雅克.德里达 马克思的幽灵们,21世纪的争论,在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教授们评选“千年第一思想家”,马克思位居第一,爱因斯坦屈居第二。 2005年7月,英国广播公司(BBC)公布了“谁是现今英国人心目中最伟大的哲学家”的调查结果,马克思以27.93的得票率荣登榜首。,旧的国家是一种以其无处不在的复杂的军事、官僚、宗教和司法机构,像蟒蛇似的把活生生的市民社会从四面八方缠绕起来的中央集权

4、国家机器。 -法兰西内战,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带来了新一轮的“马克思热”。 “今年我们售出的资本论已是2007年全年销量的3倍,并可能成为今年圣诞节的最佳礼物。”德国卡尔-迪茨出版社经理 “长久以前,马克思就窥探到了资本主义的运转之道”。英国坎特伯雷大主教威廉斯,华尔街的银行家们搞了一大堆所谓金融衍生产品,层出不穷的“金融创新”,也一度令人艳羡、追捧。归根到底,就是玩的“试图绕过生产过程而赚钱”的把戏。早已负债累累的一些美国人以为靠着高度发达的金融业,就可长期过着滋润的日子。那么,虚拟经济的繁荣是否仍会潜隐风险?,打开资本论第三卷第五篇,会发现马克思的很多话就像是今天写的: “在一切

5、场合,这种资本(包括证券、国债券、股票)是幻想的虚拟的资本一旦债券卖不出去,这个资本的假象就会消失。然而,我们知道,这种虚拟资本有它的独特的运动”,它和现实“资本现实增值过程的一切联系就彻底消灭干净了。资本是一个自行增值的自动机的观念就牢固地树立起来了”,3、什么是真正的马克思,上世纪末,英国学者弗朗西斯惠恩(FrancisWheen)出版了马克思传。这本获得英国“四频道”电视台年度最佳政治书籍的传记,引导出欧洲人对马克思的重新认识。这本书还原了马克思的原貌:一个富有创造力和博学的思想家,一个注重实证研究、对资本利弊了如指掌的经济学家,一个充满人道情怀但不太看得起工人鲁莽行动和不动脑子的革命家

6、,一个在生活、工作和情感上充满诗意的文学家。,资本论完全可以当做一部哥特式小说、维多利亚情节剧、希腊悲剧或斯威夫特式讽刺文学来读,是一部未完成的文学大著。,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不是对象,因为我的对象只能是我的一种本质力量的确证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饥区的灾民,大约总不去种兰花,象阔人的老太爷一样。贾府上的焦大,也绝不会爱上林妹妹。 鲁迅二心集,二、三种解读模式(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1、以恩解马,“我和马克思共同工作了40年。我在一定程度上参加了这一理论的创立,特别是对这一理论的阐发。但是,绝大部分指导思想都是属于马

7、克思的。我所提供的,马克思没有我也能够做到,至多有几个专门的领域除外。至于马克思所做到的,我却做不到。马克思比我们大家都站得高些,看得远些,观察得多和快些,马克思是天才,我们至多是能手。” 恩格斯费尔巴哈论,费尔巴哈提纲第一条和第十一条,“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恩格斯: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aber)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怎样评价恩格斯的功过得失?,

8、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 一种是苏联教科书模式采取的全盘肯定态度,甚至将费尔巴哈论和反杜林论这两部通俗性、论战性著作视为马克思哲学思想系统化的最高成果和主要代表作; 另一种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采取的全盘否定态度,制造马克思、恩格斯的对立。,诺曼.莱文 (Norman Levine),可悲的骗局:马克思反对恩格斯(1975) 不同的道路:马克思主义和恩格斯主义中的黑格尔 (2006),恩格斯是马克思学说的第一个修正主义者,马克思的古代社会摘要和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晚年恩格斯背叛了马克思关于人类自身生产在史前社会起决定作用的思想。 马克思把辩证法看成社会分析的方法和人类

9、行动的指南,而恩格斯则把辩证法与自然界融为一体,承认自然辩证法。马克思认为只有历史唯物主义,而恩格斯违背了马克思的思想,建立了辩证唯物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歪曲成形而上学的一元论。,恩格斯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历史贡献:,第一,通过恩格斯,马克思的著作为人们所认识。如果说马克思是马克思哲学原生形态创立的“第一提琴手”,恩格斯则是当之无愧的“第二提琴手”。恩格斯不仅是马克思哲学的最早阐发者,而且也是共同创立者、辅助者。 第二,对马克思哲学做了最初的总结,是马克思主义通俗化、大众化的最初尝试,便于工人群众掌握。 第三,恩格斯是马克思著作的最早的整理出版者,也是马克思最早的传记作者。 所以,恩格斯可谓马克思的

10、知音、战友。没有恩格斯,马克思就可能是理论界的梵高,一个悲剧性的思想巨人。,恩格斯的阐发也存在以下历史局限:,第一,主要精力的历史局限。1869年,退出商业公司,在致马克思的信中说:“我摆脱了这个该死的商业而能重新随意工作,是多么高兴。” 第二,论战对象的局限性。反杜林论在基本立意、理论框架上与杜林的思想体系紧密相关。杜林只是柏林大学的一名讲师,在理论上是一个十分蹩脚的新手,在哲学史上只是一个匆匆过客而已。 第三,恩格斯本人哲学思维的局限性,青年马克思走的是柏林的大学专业训练之路,青年恩格斯走的是自学成才之路。,2、以苏解马,苏联模式的哲学教科书体系中,辩证唯物主义往往被简化为自然主义存在论,

11、以物质运动论为核心理念;历史唯物主义则被简单化地理解为辩证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的推广,以阶级斗争论为核心理念。 这种解读模式曾一度适应那个以战争与革命为主题的时代以及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但在理论阐述上却是一种退化。,苏联解读模式的历史贡献:当代化、俄国化、大众化和系统化。苏联模式用一种简单化、大众化的方式,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前所未有地普及到广大群众中去。譬如,斯大林的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仅在19381949年的11年间,就印行了66种文字的单行本3570万册以上。 苏联解读模式的历史局限:简单化、贫乏化、教条化和僵化。,关于革命和专政,“一切革命的共同形态,就在于它们都是少数人的

12、革命。多数人即使参加了造成一种假象,仿佛这少数是代表全体人民的”,“历史证明,我们及所有和我们有共同想法的人都是不对的”,“老的套话没有意思了,老的口号已被推翻必须开辟一条道路,只能是走向民主制的道路”。 恩格斯,1895年,关于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有两个问题值得重视: 第一,是思想酝酿,还是正式主张? 第二,是“不通过”,还是“跨越”?,1881年2月16日,俄国的女革命家查苏利奇致信马克思,希望马克思能说明“对我国农村公社可能有的命运以及世界各国由于历史必然性都应经过资本主义生产各阶段的理论的看法”。1881年2月至3月,马克思为给查苏利奇复信,先后写了一稿、二稿、三稿和四稿,最后第四稿

13、作为给查苏利奇的正式复信。,初稿:“俄国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把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肯定成就用到公社中来”。 (有可能不通过) 二稿:“俄国吸取这种生产方式的肯定成果,就有可能发展并改造它的农村公社的古代形式,而不必加以破坏” 。 三稿:“因此,它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吸取资本主义制度所取得的一切肯定成果”。 四稿:“在资本论中所作的分析,既没有提供肯定俄国农村公社有生命力的论据,也没有提供否定农村公社有生命力的论据,但是,我根据自己找到的原始材料对此进行的专门研究使我深信:这种农村公社是俄国社会新生的支点。”,在马克思的思想中,确实对俄国农村公社可以不通过资本主

14、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问题作过一定的酝酿,但最后没有提出可以不通过“卡夫丁峡谷”的思想。 前三稿均是草稿。马克思之所以没有将其任何一稿作为正式的复信,这说明马克思自己也认为对该问题的考虑并不成熟,尚在酝酿之中。第四稿作为正式复信表明马克思在经过深刻的思考之后,作出了他对该问题的最后论断。所以,第四稿才是马克思最终的真实思想表达。,此外,还要注意“不通过”和“跨越”的差别。 不通过是指:俄国有可能绕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某些方面以及所导致的经济危机,而选择另一条继续向前发展的道路。 跨越是指:俄国的农村公社可以超越资本主义生产的整个阶段,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生产阶段。,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生产力是继承

15、的,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 在落后的生产力基础上,通过变更生产关系的形式,强行向高级经济形态的过渡,要么根本不成功,要么只是形式上的,要么自受其害。1958年中国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苏联和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失败都雄辩地证明了这一规律的真理性。,马克思坚持生产力标准,认为要在一系列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同时革命,社会主义才能建成。列宁认为可以在一个落后的国家,所谓“突破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即可。他这样做了。而历史证明,“生产力”标准还是绕不过的。苏联终于红旗落地。中国把“以阶级斗争为纲”改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了快些发展生产力,甚至给“资本”这个过去认为用以

16、剥削工人的“坏东西”也平反了。定性为“生产要素”,和“劳动”平起平坐,参加分配。“消灭私有制”远没到时候,这是对马克思的尊重。,3、以西解马,从政治倾向看,西方马克思主义有三大派别:左翼、中间和右翼 左翼在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和派别有卢卡奇、葛兰西、法兰克福学派、阿尔都塞等人。,中间学术派,许多论述马克思的著作都受到各种政治斧钺的消磨。假装对任何人的生平做出完全“中立的”描述是不可能的。我所尝试做的至少是要客观公正地写作,向读者呈现一个合理的稳妥的形象。因此,我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引述,并以一种同情批评的立场进行写作,避免陷入要么偶像化、要么玷污的两个极端。 麦克莱伦马克思传2006年,右 翼,马克

17、思主义的主要流派及其产生、发展和瓦解三卷本:奠基人(19世纪下半叶)、黄金时代(20世纪上半叶)、崩溃(20世纪下半叶)。 马克思主义是本世纪最大的乌托邦;马克思主义将被证明在全都精神生活领域中是最少有吸引力的意识形态;是为人与人之间采取暴行作辩护的哲学。科拉柯夫斯基,从发展的历史阶段看,西方马克思主义经历了三个时期: 120世纪2030年代,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卢卡奇等人在寻找革命失败原因、探索革命道路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于列宁主义的黑格尔主义马克思主义。这时,西方马克思主义只是共产国际内部的一种非正统马克思主义观点,还没成为独立的社会思潮。,220世纪3060年代末,是西方马克思主义

18、鼎盛发展时期。这个时期出现了法兰克福学派、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弗洛伊德主义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新实证主义马克思主义等流派。,3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马克思主义进入了转向时期。马克思主义出现了分化,并出现了分析马克思主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等。他们重点探讨科学技术的社会效应、生态危机等问题。在研究过程中,由非正统马克思主义转向了非马克思主义。90年代初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主题又从哲学、文化问题转向政治、经济等现实问题;研究重心从对资本主义批判转向研究市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的最大变化,就是市场经济的建立,突然间汹涌澎湃的商品潮,对人们的心理造

19、成了巨大的冲击。大众文化、商品文化的平庸性,精神和价值的失落,引起了不少学人的忧虑与反弹,社会批判和文化批判应运而生。有些人突然间发现,自己的处境与心态似乎和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一模一样,在现代化的潮流中,他们放眼国内外,都感到一种“资本主义” 式的压迫正在进逼。于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抗拒和批判的武器。,中国文化传统中,批判的精神资源比较稀薄。要在工业化进程中从事批判,更是资源难寻。西方马克思主义不但是一个现存的武器库,而且以其深刻锐利,以其唯美主义的风姿令人倾倒 。 使有些中国文化人首先感到惊喜的是,诸如勒斐伏尔、马尔库塞、弗洛姆等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工业社会的揭发与批判,

20、竟与自己对当前现实的感触相差无几。,比如,他们指出,在商品丰富,物质生活提高的同时,产生了新的匮乏,即精神的空虚和痛苦:人们成了商品的俘虏,他们被动地接受传媒铺天盖地的广告,这些广告制造虚假的、强迫性的需求,人们的情趣在不知不觉中完全被大厂商调度和控制,毫无理性地一味追求高档、名牌商品;在虚假的满足中,人丧失了自己的天性,人已被异化得失去了自我。,以上种种批判,在西方社会有振聋发聩之效。在中国更是别开生面,令人耳目一新。 但是,积一个多世纪以来援引西学的经验,我们已经知道,未经消化的生搬硬套,不加甄别取舍地平面横移,总会造成一些“假洋鬼子”式的问题。目前中国文化界中一些“西马”式的批判和主张,

21、就有鹦鼯学舌、拾人牙慧之嫌。,第一,一些西马人士不是以向前看的眼光批判现代社会,而是向后看,表露了浓郁的怀旧复古、浪漫悲观的情调;他们缅怀虚构的中世纪的田园牧歌式的精神宁静,想退回到前现代时期;他们味推祟精神,否弃物质,鄙弃大众又俨然以大众的代言人自居,表现了十足的贵族、精英倾向。,第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地域特征和时代性特征相当明显,与德法思想传统有一脉相承的关系。他们把现代性当成西欧这棵枯树上熟得开始腐烂的果子,他们的论调是否全部适用于现代化刚刚起步并且步履维艰的中国,值得认真思量。,1991年,丁学良在他的台湾版著作从新马到韦伯中作序告诫台湾人说:当你们想伸张台湾不需要什么东西的时候,大可

22、以从“西马”出发,这会使你们对自己的社会环境有深刻的透视。但是,当你们伸张台湾需要什么东西的时候,就不能以“西马”为出发点了。,三、回到马克思,“当代哲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对马克思作出所有人都能够接受的解释” 。K.梅吉尔 要建立一种新的马克思哲学解读模式,这种模式必须能给出可靠的历史的和文本的依据,并保持对时代的开放性。,(一)回归历史,这里的“回归历史”至少包含三个方面:1、结合人生道路。2、考察历史背景。其中至少包括“发达西欧的文化背景”、“民族国家的国情背景”、“区域文化的地方背景”、“家庭环境的个人背景”等四个层次的历史背景。3、追溯理论来源。除列宁关于马克思主义三大理论来源的思想外,

23、应重视马克思哲学的另外三大理论来源古希腊哲学、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方近代哲学、德国浪漫主义。,波恩大学(1836年)颁发给马克思的学籍表表明,马克思选修的十门课程中,有四门和浪漫主义美学有关:罗马和希腊神话;荷马;现代艺术史;普罗佩提乌斯的挽歌。当时,德国浪漫派代表施勒格尔是马克思两门课程的老师,他给马克思写的课程评语是“勤奋和专心”。,(二)回到文本,1、从政治回到学术 政治性和学术性纠缠不清的状况,使对马克思的思想的阐释随着意识形态的转换成为一种忽左忽右的政治游戏。比如对共产党宣言的解读,冷战时期将它的主旨概括为阶级斗争、“两个决裂”、“两个不可避免”,现在又从中“读出”世界历史理论或全球化思

24、想。这些对立的观点由同一文本中生发出来,严重割裂和肢解了原始文本的完整性,损害了马克思文本研究的严肃性、科学性。,2、从原理回到原著,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多处提到“消灭私有制”、“消灭国家”,其中“消灭”一词他们使用的 德文词汇 是“aufheben”,这个词本身有“举起”和“废除”的双重涵义。该词在黑格尔那里作为“ 扬弃”来使用,即有保留的否定。因此,有人提出应该译为“扬弃私有制”、“扬弃国家”。 根据马克思本人的思想,马克思说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态度是这样表述的:“这是否定的否定。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 立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 生产的生产资料

25、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马克思恩 格斯全集第2 3卷,第832页) “消灭”或者“扬弃”概念在这里引 发出了对许多基本原理问题的再思考、再讨论。,3、重视版本考证和文献研究,比如,马克思的著述中,三分之二强是笔记,它们是马克思计划中写作的著作的准备稿、过程稿。要研究马克思的著作,离开对正式稿与过程稿的比较,是不可能达到对马克思思想全面把握的。譬如,马克思在1843 的5 本“克罗茨纳赫笔记”,在理解马克思早期思想的演变过程中就至关重要。,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法哲学的的中间阶段(1843年78月),还在着手一项重要的理论准备工作,其结果是5大本克罗茨纳赫笔记。这些笔记涉及24本著作及几篇文章。他们的作者有政治学的古典作家(马基雅弗利、孟德斯鸠、卢梭),也有近现代的德国、法国和比利时作家。其内容包括法国、英国、德国、瑞典、波兰、威尼斯共和国和美国的历史,时间从公元前6世纪至19世纪30年代、涉及共2500多年世界史的事件。主题是探讨国家、市民社会的关系,两者分化过程的的历史进程。,克和批判主题相同,克中的批语、评述甚至被直接引用到批判中。克罗茨纳赫笔记是马克思完成世界观转变的直接理论准备工作,为他正在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