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国际收支.ppt_第1页
国际金融--国际收支.ppt_第2页
国际金融--国际收支.ppt_第3页
国际金融--国际收支.ppt_第4页
国际金融--国际收支.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训三 国际收支平衡表,主讲教师 牛薇薇,一、知识回顾,中国外汇储备积累 2006年2月,首次超过日本成为全球外汇储备第一。 2006年10月,外汇储备突破一万亿美元大关。 中国用26年时间外汇储备从零到万亿。 2008年底,外汇储备达1.9万亿美元。,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方法,(1)编制原则:复式记账法,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2)记账方法: 借方:资产的增加,负债的减少 贷方:资产的减少,负债的增加 (3)记账的经验法则 凡是引起外汇流入的记贷方,引起外汇流出的记借方,二、中日外汇储备比较,(一)中日外汇储备共性 1、国际收支顺差是中日外汇储备的来源 2、遏制本币升值是

2、中日外汇储备增加的主要目的 3、大量购买美国国债是中日外汇储备运用的主要方式,(二)中日外汇储备差异,来源结构差异 形成流程差异,1、来源结构差异,基本结构差异 经常账户结构差异 错误与遗漏差异,中国基本账户对外汇储备影响,中国基本账户情况,1985-2006年22间间,中国有15年双顺差,其中1999-2006年连续8年又顺差 在15年的双顺差中,有8年经常账户顺差高于资本和金融账户顺差;7年资本和金融账户顺差高于经常账户顺差 2006年10663亿外汇储备总额中,有48.1%来自资本和金融账户顺差;51.9%来自经常账户顺差,日本基本账户对国际储备影响,日本基本账户情况,1985-2006

3、年22间间,日本有17年外汇储备增加,其中15年来自经常账户顺差大于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形成的。 2006年372百亿日元外汇储备总额中,有1985百亿来自经常账户顺差,占外汇储备总额的533.8%,但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1247抵消了经常账户62.8%贡献。,中日经常账户结构差异,中国主要来源于贸易收支盈余。贸易收支盈余占经常收支盈余比例由1996年的270%下降到2006年的86% 日本主要来源于贸易收支和收益盈余。其中贸易收支盈余由1996年的108.2%下降到2006年的47.7%;收益盈余由1996年的13.4%上升到2006年的69.3%,中日错误与遗漏账户差异,中日错误与遗漏与货物

4、进出口的比重基本维持在3%以内(5%是界限) 中日错误与遗漏正负值变化单调,但中国大多数年份为负值,且呈峰状,2002-2004为正值,2005年由负转正;日本大多数年份为正值,其数值频繁波动。,2、形成流程差异,国际收支顺差,居民外汇收入增加 居民将外汇卖给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卖给央行,外汇储备增加,(三)中日外汇储备成本与收益比较,由于中日外汇储备的资金成本不同,导致净收益不同: 1、中国居民、国内商业银行亏损,央行盈利,国家整体上净亏损 2、日本居民收益为0,商业稍有损失,日本储备管理当局盈利。,日本特别会计的收支状况,巴 西,单位:百万美元,单位:百万美元,俄 罗 斯,印 度,单位:百万

5、美元,中 国,单位:百万美元,单位:10亿美元,美 国,单位:10亿美元,德 国,单位:10亿美元,日 本,比较结果一:“金砖四国”,巴西:双顺差,两账户顺差接近 俄罗斯:顺差轻微逆差(2005);双顺差(2006) 印度:逆差(78亿)顺差(216亿)(2005);逆差(94亿)较大顺差(378亿)(2006) 中国:双顺差,其中,顺差轻微顺差(2006),比较结果二:发达国家,美国:逆差顺差=逆差(141亿,24亿) 2005年:-7290,-7834,720,70 德国:顺差逆差逆差(26亿,37亿) 2005年:顺差(150亿)逆差(170亿) 日本:顺差逆差顺差(223亿,320亿) 2005年:顺差(1600亿)逆差(1300亿),比较结果三:发达国家,储备货币国:逆差顺差,基本平衡 储备货币国:顺差逆差,基本平衡 储备货币国:顺差逆差,失衡,比较结果四: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双顺差,失衡 中 国:严重失衡 俄罗斯:较大失衡 巴 西:失衡 发展中国家:逆差顺差,失衡,比较结果五:国际货币体系视角,国际收支本身:融资关系非融资关系 发达国家:中心外围关系,外围国家为中心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