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期的求职陷阱_第1页
试用期的求职陷阱_第2页
试用期的求职陷阱_第3页
试用期的求职陷阱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试用期的求职陷阱现在正处于招聘旺季,相关骗局也进入高发期。不少大学生的确遇到了“就业陷阱”,如试用期未满就被无故辞退 ; 招聘时工作岗位是储备经理,但是培训后,岗位却变为业务员。那么,面对一个个“就业陷阱”,缺乏社会经验的高校毕业生又该如何加以规避呢 ?案例 1:试用期即将结束被莫名辞退“我去年通过网络找到一份广告平面设计的工作,面试时,人事部主任答应,试用期一个月,之后就可以签订用工协议。”大四学生小夏说,在试用阶段,小夏每天工作时间都在 8 小时以上,经常加班。“当时心里觉得,单位会看我这一个月的表现来决定录不录用,所以我比较努力,但最后却发现并不是这样。”试用期还有 5 天时,人事部主任

2、找到小夏,叫他打一份毕业论文完成时间表。没想到,当天下午小夏就接到电话说他被辞退了,理由是他毕业论文的时间安排不符合公司规定。小夏不仅被“莫名辞退”,还一分钱都没拿到。专家提醒:看企业招聘频率识别“陷阱”扬州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提醒,在确定去某家公司之前,最好找到该公司员工询问那里的工作情况。一般同一单位在短时间内连续发布相同招聘广告,说明该企业招聘的人数多且急,求职成功的可能性较大 ; 若一个单位数周后再次发布同样广告,说明该单位可能在用人方面存在一定问题,此时要多留一个心眼。案例 2:上岗后企业随意更改职位信息学院大四学生小潘今年 1 月份参加了一场招聘会,当时他看中一家单位的储备经理

3、岗位,经过两次面试后被录取了,和该单位签订了一份合约:经过培训后,试用期内无故辞职,需要赔偿 3000 元。但是经过两个星期的培训后,小潘正式走上岗位,却发现公司给的岗位居然是业务员,试用期工资和业务量有关。“但是我学的是软件编程,与业务员压根没有任何关系。”在经过深思熟虑后,小潘交了 3000 元,果断辞去了这份工作。专家提醒:虚而不实的职位不靠谱扬州大学园植学院负责招聘工作的曹老师表示,这种情况,他们也曾遇到过,招聘单位在招聘广告上把职位写成“市场总监”、“保险事业部经理”,结果到了岗位,应聘者却发现其实是去做“业务员”、“保险代理员”等。有的单位还会以“到基层先锻炼锻炼”为幌子,欺骗求职

4、者,使他们继续工作下去。求职时要多留个心眼,首先要搞清楚职位的具体内容,询问工作细节。曹老师提醒,某些用人单位提供虚而不实的职位,常常冠以好听的头衔,但是却强调无需经验,这里面肯定大有文章。有一些招聘单位虽在招聘广告中列出要招聘的多种职位,但其实这些职位都是做业务的,甚至没有底薪。案例 3:没投简历,却被通知面试扬州某高校应届毕业生彭浩 ( 化名 ) 前一段时间收到一家房地产公司的电子邮件,通知他去面试。“可是我并没有向该单位投送过简历”,害怕遭遇“皮包公司”,他赶紧上网查了一下信息。让彭浩惊讶的是,他上网搜索后发现,该公司居然用同一个电话、地址注册了 3 家公司,涉及建材、培训等不同领域。该公司提供给求职毕业生的待遇异常优厚,工资在 3000 到 5000 元不等,而对于学历的要求竟然是中专以上。“要求学历不高,但是却能够提供这么高的工资,当时第一感觉就是这家单位很可疑。”随后彭浩向工商部门了解到,该公司已不存在。专家提醒:向工商部门核实企业情况不少单位会以低标准将毕业生招进来为公司干活,而其承诺的高工资是不会兑现的,最后只会浪费求职者的时间和感情。如何规避呢 ?对此,曹老师提醒,如果接到一些并不熟知或者并未投放简历的公司的面试通知,应该事先向有关部门查询、核实该公司的真实情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