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肠杆菌病.ppt_第1页
五、大肠杆菌病.ppt_第2页
五、大肠杆菌病.ppt_第3页
五、大肠杆菌病.ppt_第4页
五、大肠杆菌病.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 人畜共患传染病,大肠杆菌病,大肠杆菌病,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多种动物和人的一组共患传染病,其主要侵害幼儿、幼畜(禽),临诊表现主要为严重腹泻和败血症。,病原,致病性大肠杆菌 形态、培养特性和抵抗力 形态 中等大小杆菌、G-、无芽孢有鞭毛 培养特性 兼性厌氧,营养要求不高 对碳水化合物发酵能力强,抵抗力:不强 5030分钟、6015分钟死亡 常用消毒药均有效,大肠杆菌的形态,大肠杆菌病病原,血清型:血清型的分型依据 菌体抗原(O)171种 表面抗原(K)103种 鞭毛抗原(H)60种 菌毛抗原(F)菌毛(F)抗原最常见的血清型K88,K99,分别命名为F4和F5型。 血清

2、型的表示方法 O:K:H如O8:K25:H9 O:K如O8:K88 O:H如O168:H27,在引起人畜肠道疾病的血清型中,肠致病性大肠杆菌(简称EPEC) 肠毒素性大肠杆菌(简称ETEC) 肠侵袭性大肠杆菌(间称EIEC)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EHEC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大肠杆菌,其主型为O157:H7。引起人类出血性腹泻和溶血性尿毒综合症。其产生的细胞毒素,不仅引起盲肠、阑尾和结肠黏膜上皮细胞坏死、充血、水肿和出血,还可进入血液,通过血脑屏障,损伤血管内皮细胞而引起血栓性微血管病。,本病最早于1982年在美国首次爆发,之后加拿大、英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发生过大肠杆菌O157的暴

3、发流行;尤其是1996年日本爆发近万人的特大型的食物中毒,造成严重的危害,其感染已成为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毒力因子,定植因子:又称菌毛(fimbriae,pili)、黏附素(adhesin)或F抗原,与肠黏膜特异性受体结合而定植于黏膜。如F4(即K88)、F5(即K99)、F8(即987P)、F4l。 内毒素:细胞壁外膜中脂多糖,引起败血症。 外毒素:ETEC产生,质粒编码。有不耐热肠毒素(LT)和耐热肠毒素(ST)二种。 LT:有抗原性,分子量大,60经l0min破坏,引起肠黏膜细胞分泌亢进,发生腹泻和脱水;,ST:无抗原性,分子量小,须60以上和长时间才能破坏,同样引起分泌性腹泻。 侵袭

4、性:某些ETEC,能直接侵入并破坏肠黏膜细胞。与质粒有关。 大肠杆菌素:由质粒编码,主要是由引起全身性侵人的大肠杆菌产生,据认为,与细菌引起败血症的能力有关。 细胞毒素(志贺样毒素(SLT)):有3型:SLT-I、SLT-和SLT-,SLT-与引发人出血性肠炎的O157:H7的致病作用有关,而SLT-则能使猪产生水肿病的临诊和病理特征。,流行病学,易感动物: 各种家畜和家禽,如猪、牛羊、马、鸡、兔 不同动物,引起发病的血清型有差异 不同地区的优势血清型有差别 幼龄动物对本病易感,传染源 病畜禽、带菌者 病畜粪便排出病菌 传播途径 经消化道:污染的饲料和饮水 呼吸道:鸡 伤口: 子宫内、脐带(牛

5、),诱因: 未及时吸吮初乳 饥饿、过饱、饲料不良、配比不当、突然改变 气候聚变 集约化养殖,畜群密度过大、通风换气不良 饲养管理不良、环境用具消毒不彻底,猪的大肠杆菌病,据仔猪的生长期和病原菌的血清型不同 仔猪黄痢(黄痢型) 仔猪白痢(白痢型) 猪水肿病(水肿型),仔猪黄痢,仔猪黄痢:是大肠杆菌引起的初生仔猪(1周龄内,尤其是1-3日龄内)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的疾病。其以腹泻和排黄色粪便为特征,剖检常有肠炎和败血症,有的无明显病理变化。,仔猪黄痢,症状 潜伏期:短12小时内,长仅1-3日内 临诊表现: 仔猪出生正常,后腹泻、消瘦死亡 粪便:黄色浆状、内含凝乳小片 严重肛门松弛、排粪失禁、肛门

6、冒出稀粪 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可达90-100%,仔猪大肠杆菌病,排出白色或黄色稀粪,仔猪黄痢,病理变化: 尸体严重脱水 颈部、腹部的皮下常有水肿 肠壁变薄、松弛、充气或充血,十二指肠尤严重。肠粘膜急性、卡他性炎症, 肠系膜淋巴结弥漫性小点出血 肝、肾凝固性小坏死灶,仔猪白痢,特点:10-30日龄发病。乳白 色或灰白色的浆状或糊状粪便。病程2-3天,长可达1周左右。同窝发病率约50%,可自行恢复,死亡低。 病理变化 尸体外表苍白、消瘦、 肠粘膜卡他性炎症,胃内积有多量凝乳块 肠系膜淋巴结轻度肿胀,猪水肿病,特点:一种肠毒血症(细胞毒素),水肿,发病率低,死亡率高。 主要断乳仔猪发病,也可偶发于

7、数日龄至4月龄 体况健壮,生长快的仔猪易发 发病似于饲料、饲养方法的改变、气候变化等有关,猪水肿病,临诊症状 突然发病、体温无明显变化 肌肉震颤、抽搐,四肢游泳状滑动 站立不稳或不能站立,共济失调 水肿:主见于脸部、眼睑、结膜和齿龈,有时波及腹部和颈部的皮下,有些猪无。 病程:一般1-2天。可长达7天,死亡率约90%。,猪水肿病,病理变化: 水肿: 胃壁:胃大弯和喷门,粘膜层和肌层之间胶冻样水肿,严重可增厚2-3厘米 胆囊、喉头、大肠肠系膜 出血 胃底弥漫性出血、肠浆膜充血、出血 积液 心包和胸腔有较多积液,猪水肿病,眼睑水肿、充血前肢呈跪爬姿势,猪大肠杆菌的防制,综合防制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

8、消除本病发生的诱因.加强产前和产后管理。产房要消毒。,药物预防和治疗 急性不及救治。 多种抗生素有效,选择敏感性药物。 喹诺酮类药物,如黄痢可用氧氟沙星0.5ML/Kg体重.次,恩诺沙星3-5mg/ Kg体重.次;均可2次/日,连用三天。,大肠杆菌的防制,免疫预防 虽血清型多,但接种疫苗仍是一种有效方法 确定本地区优势血清型,免疫自家多价灭活苗 基因工程苗:K88、K99 免疫方法:怀孕母猪产前40天和15天可各免疫1次 本场猪血清或高免猪血清,肌肉注射或口服1-2ml,禽大肠杆菌病,禽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感染所引起的多种禽病的总称 家禽感染后,因大肠杆菌致病力、感染途径、年龄和抵抗力不同

9、,产生不同病型: 大肠杆菌性败血症 气囊炎 腹膜炎 卵黄性腹膜炎 全眼球炎 滑膜炎 大肠杆菌性肉芽肿 脐炎 输卵管炎,禽大肠杆菌病,气囊炎: 症状:主表咳嗽、呼吸困难 病变:气囊(胸、腹气囊)浑浊,增厚,气囊中含有淡黄色或白色干酪样渗出物 主要发生于5-12周龄肉用仔鸡,高峰为6-9周,禽大肠杆菌病,脐炎: 细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等)的感染,雏禽的脐孔不能正常愈合 腹部膨大,脐孔不闭合呈蓝黑色,有刺激性恶臭味,腹腔中有未被吸收的卵黄,其死亡率可达10-12% 该型传染性很强,多在雏鸡出壳后死亡,禽大肠杆菌病,眼球炎: 主要在鸡舍内污染大肠杆菌密度过高,引起日龄较大的幼鸡发生全眼球炎

10、 单侧眼睑封闭,肿大,蓄积多量脓汁或干酪样物质,切开眼睑,可见眼球发炎,眼角膜灰白,不透明,表面有黄色米粒大的坏死灶,禽大肠杆菌病,大肠杆菌性肉芽肿 鸡和火鸡常见。鸭也可发生。 病禽表现:肝周炎、心包炎、肝脏、心脏,十二指肠、盲肠、回肠、直肠的浆膜上及肠系膜上产生土黄色脓肿或肉芽肿结节,使肠粘连不能分离 该结节和结核结节、马立克氏病肿瘤结节相似,禽大肠杆菌病,滑膜炎: 病鸡关节肿大,关节中积黄色或灰白色粘液,滑膜肿胀,增厚 腹膜炎: 腹腔及腹腔器官表面附着有多量的 黄白色渗出物,致使个器官组织粘连,禽大肠杆菌病症状及病变,肝周炎:外有纤维素性白色包膜。 心包炎 腹膜炎 气囊炎,禽大肠杆菌病,卵黄性腹膜炎: 俗称“蛋子瘟” 主要发生于母鹅,也发生于鸡、鸭 腹腔中弥漫浸润着破裂的蛋黄液,时间久则蛋黄液凝固或弥漫发生腹膜炎,使肠粘连,肠道容易腐败,肠壁、腹壁变绿,味恶臭,蛋鸡卵黄性腹膜炎(同一个病例),禽大肠杆菌病,输卵管炎: 1-2月龄雏鸡患病时,输卵管明显增粗、内积黄白色干酪样渗出物 成年产蛋鸡发病时,输卵管局部高度扩张,内积异形蛋样渗出物,表面不光滑、切面轮层状,输卵管粘膜充血、增厚,大肠杆菌病的诊断,初步诊断 流行病学 临诊特点 病理变化,大肠杆菌的诊断,确诊 细菌学检查 病料采取 败血型:血液和内脏组织 肠毒血症: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