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ppt_第1页
第一章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ppt_第2页
第一章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ppt_第3页
第一章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ppt_第4页
第一章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的组成物质在重力作用下按其密度大小,从地心向外,大 致呈现同心圆状的圈层结构,这是地球结构的最大特征。组成地球的物质多种多样,既有有机物也有无机物;既有固态的、液态的,也有气态的。在地球形成、演化的数十亿年中,逐渐形成了圈层结构。 形象地讲,地球就如一个半熟的鸡蛋。蛋壳为地壳,物质形态为固态;蛋白为地幔,由于半熟,所以有些蛋白浆代表软流层中的岩浆;蛋壳与蛋白之间的膜合起来就是岩石圈;蛋黄为地核,物质形态为液态。,【尝试探究】这个“半熟的鸡蛋”就是我们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据地。,一、地球的内部圈层,自主预习学案,1地震波 (1)地震波的分类及特性 分类:图中A表示 ,B

2、表示 。 特性,横波,纵波,较慢,固体,较快,固体、液体、气体,(2)地震波的波速变化 在地下33千米处(大陆部分): 。 在地下2900千米处:A波 ,B波 。 2地球内部圈层划分 (1)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 的变化。 (2)界面:图中C为 ,D为 。 (3)圈层:图中由内向外EF为 ,G为 ,H为 。,纵波、横波波速,明显增加,消失,波速突然,下降,波速,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地核,地幔,地壳,3岩石圈:包括地壳和 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 组成。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1大气圈:由 和 组成,主要成分是 和 。 2水圈: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 但 的圈层,它包括地表水、地下水、生物水等

3、。 3生物圈:占有大气圈的 、水圈的 和岩石圈的 。,上地幔,岩石,气体,悬浮物,氮,氧,连续,不规则,底部,全部,上部,思考,生物圈作为地球的外部圈层有何特殊性? 【思考提示】生物圈的特殊性是与其他外部圈层相比较而言的。主要表现在:生物圈有生命存在,其他的圈层是无机环境;与其他圈层交错,没有分明的界线;生物圈不仅包括全部生物,还包括生物生存的环境,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1圈层的划分: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为界,可以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核心要点突破,2列表对比各圈层的主要特点,3.地壳与岩石圈区别,拓展延伸(1)软流层:软流层所在深度、温度、压力极大,在强大的压力下

4、,岩石处于一种潜在熔融态,就像烧红的玻璃,既不是液态,又有可塑性,以岩浆形式喷出时,由于压力减小,这种可塑性岩石转化成液态。 (2)岩石圈:指软流层以上包括地壳全部和上地幔顶部由坚硬岩石组成的部分。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岩石圈被各种断裂或构造活动分割成许多块体,即板块。,1图解地球内部圈层 2歌诀法记忆地震波的传播特征 地震双波分横纵,速因介质而不同。 固快液降气最慢,介质弹性降低成。 纵快可通固液气,横慢仅通固态中。 介质交界都变化,转换之处界面生。 如此特性可利用,“透视”地球好轻松。 3歌诀法记忆地壳的厚度差异 大陆厚,大洋薄海陆差异 高山厚,平原薄地貌差异 海岭厚,海沟薄深度差异 高处厚,低

5、处薄海拔差异,1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关系图,回答问题。 (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_波,B表示_波,其判断依据是_。,(2)图中CH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D表示面,其判断依据是;该面以上C表示,该面以下E表示。 (3)图中F处,地震波A完全,地震波B速度,并继续往深处传播。这说明F面以上的E物质状态为态,以下的G物质状态为态,F面是面。,(4)C层的平均厚度为千米,主要由组成,E层主要物质成分是的硅酸盐类;G层叫,H层叫。地球的岩石圈是指和。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震波及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由题目可获得以下信息:A、B两波在同一种介质中波速不同;CH在地球内部结构中的位置,并结

6、合波速的大小判断A、B名称,结合地,球内部构造进而判断CH的名称。上图中,右图是根据左图作出的地球内部构造的判读结果。例如,根据在距离地表平均33千米处,地震波波速突然增大,可确定D面为莫霍面。又根据在2900千米深处,纵波迅速锐减,横波完全消失,可确定F面为古登堡面。F面以下,横波不能通过,说明F面以下的物质非固态。 答案:(1)横纵A波波速慢,B波波速快 (2)莫霍横波和纵波在此处波速突然加快地壳,地幔(3)消失突然变小固液态或熔融状古登堡 (4)17各类岩石铁、镁外核内核地壳 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的部分),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它们与岩石圈共同作用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

7、和发展的自然环境。这些圈层的关系及各自的特征如下列图表所示: 1地球外部圈层的结构,2地球各外部圈层的基本特征,地球圈层结构歌 同心圈层分内外,内外划界用地面。 内部圈层壳幔核,莫霍古登来分界。 气水生物同属外,一起构成自然界。 气圈最厚排在外,水圈水体分三态。 生物生存他圈界,外部圈层添光彩。,2读“地球外部圈层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代表大气圈的是,地球的外部圈层是指+(填代号)。 (2)A层的主要成分是。 (3)B层占有的底部、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解析:从图中各圈层位置可看出,A为大气圈,B为生物圈,C为水圈。大气圈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生物圈与其他圈层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答

8、案:(1)AABC(2)氮、氧(3)大气圈水圈,(2007年高考上海卷)地震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害,人类也可以利用地震技术探索地球内部物质分异、勘探石油。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所罗门群岛及所处板块位置示意图,高考真题赏析,(1)2007年4月2日,南太平洋所罗门群岛附近发生8级强烈地震。该群岛发生的地震与其所处的板块位置有关,该群岛位于_板块与_板块交界处。该地震发生后,澳大利亚当局立即关闭东部海岸的海滩游泳景点,以防_(灾害)侵袭。 (2)根据地震波的传播状况可以划分地球内部圈层构造。在“地球内部圈层构造示意图”中的方框内,填写地球内部各圈层和分界面的名称。,地球内部圈层构造示意图,(3)最近

9、,我国在渤海发现储量逾10亿吨的大油田。该油田储量的探明是采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结果。地震波分为纵波与横波,根据地震波传播原理,在通过含油地层时,传播速度发生明显变化的主要是波。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所罗门群岛位于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之间。地震在海洋中发生往往会引起海啸。第(2)题,地球内部圈层和分界面名称属基础知识,此题较为简单。第(3)题,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穿过固、液、气态,而横波只能穿过固态。 【答案】(1)印度洋太平洋海啸(2)如下图,(3)横,随堂自测巩固,课后活页训练,探究课题:模拟地震波的传播特征 探究内容:与同学分组实验,了解P波和S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方向。 探究准备:一个高大的讲台、一把榔头、一堆木质积木、一盆水。 探究过程: (1)在讲台上放一盆水,水上放一块积木,并用积木搭建一座建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