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服装结构构成方法,河南东华服装学校,服装构成方法的种类,分两类: 服装平面构成和服装立体构成。 鉴于两个方法各有长短,所以应用时交替使用。 1,以立体为主,平面为辅 2,以平面为主,立体为辅 3,以立体和平面并用,服装结构的平面构成方法,一,间接构成法 原型法 基型法 二,直接构成法 比例法 实寸法,1,采寸部位尽量少(仅对工业制板 ) 2,作图过程尽量容易简单 3,覆盖率和适用度要高 4,应用,变化简单容易,服装平面基础纸样的构成方法,按年龄和性别来分:女装基样,男装基样, 童装基样。,服装平面基础纸样的分类,三个女装原型的制图,东华原型 中国箱型原型 规格设计: 160/84A 单位:cm
2、 B*=84 后背长=38,制图步骤: 后衣身: 1、作水平线WL线,宽为B*/2+6cm(松量),取背长作为 背长线,取B*/20+3cm作为后领窝宽,取后领窝宽1/3做后领窝深。 2、在后衣身水平线上向上取B*/60为前衣身水平线,自前水平线 向下取0.06h+0.1B*+7cm作袖窿深线(BL)。 3、将水平线WL线两等分,作前后胸围大,在袖窿深线上取 B*/8+7.4cm为后背宽线。 4、作后肩斜17度,在后背宽外取2cm,连接SNP点用为后肩宽线。 5、在BNP至BL间2/5处作水平线,在袖窿处取B*/40-0.5cm为 后浮余量, 画顺后袖窿弧线。 前衣身: 6、取后领窝宽+0.5
3、作前领窝深,取后领窝宽-0.2作为前领窝宽。 7、在袖窿深线上取B*/8+6.2作前胸宽线,作前肩斜22度, 与后肩宽等长。 8、在袖窿深线上取BP点,取前浮余量B*/40+2,画顺前袖窿弧线。,新文化女装原型,新文化式女装原型制图步骤,规格:B*=84cm,W*=64cm,背长=38cm,袖长=52cm 一、作前后衣身 1、A点向下按背长尺寸作后中心线 2、在WL线上以B/2+6cm作横向宽度线 3、A点在后中心线上向下取B/12+13.7cm,作BL线。 4、作前中心线垂直于WL线 5、在BL线上从后中心线往右量B/8+7.4cm为C点 6、C点向上垂直BL作出背宽线 7、A点垂直后中心线
4、交于背宽线,8、A点向下8cm平行线交于背宽线为D点,线分两等分偏背宽线1cm为E点 9、前中心线BL向上B/5+8.3cm为B,点 10、过B,点平行BL作上平线。 11、在BL线上从前中心线左量B/8+6.2,将其两等分并向胸宽线方向偏0.7cm为BP点。 12、平行于前中心线作出胸宽线。 13、BL线与胸宽线相交于B,,从B,向后中心线方向量取B/32为F点,C点到D点两等分向下0.5,并作BL平行线,过F点作BL垂直相交于E点。 14、C点到F点两等分平行前后中心线为侧缝线。,二、作前后领口、肩线、袖窿弧线、省道等 1、在上平线上从B,点左量取前横开领B/24+3.4cm=,得到SNP
5、点,在前中心线上从B,向下量取+0.5为前直开领深,作领口矩形,再作对角线并三等分,1/3等分下落0.5,从SNP点往下落0.5cm至前领深点,作前领口弧线。 2、过SNP 点作与上平线成22度的射线,交至前胸宽线并延长1.8,即为前肩斜线,前小肩宽为。 3、G点与BP点连成一直线,过BP点向下量取(B/4-2.5)度,作出胸省线,取两线等长,作出 前胸省。 4、作前上半部分袖窿弧线。,5、将F点至侧缝点分成三等分,过F点作45度角平分线,并量出+0.5点,从G点经该点,到侧缝点作下半部分袖窿弧线。 6、从A点右量+0.2为后横开领,将后横开领分成三等分,垂直向上量出一等分得到SNP点,至A点
6、作后领口弧线。 7、过SNP点作与上平线成18度的射线,为后肩斜线,从SNP点右量+(B/32-0.8),为后肩斜省量,作后肩缝长,过E点作后中心线平行线向上交至后肩斜线,向下1.5为肩省位,肩省量为(B/32-0.8) 8、过C点作45度角平分线,线上量取+0.8点,从后肩端点经( +0.8点)至侧缝点作后袖窿弧线。,三、腰省,各省量大小按(B/2+6cm)-(W/2+3cm)为总量。 省量位置及分配: a省:BP点向WL线作垂线,省尖BP点向下23cm。 占总省道量的14%。 b省:在BL线处从G点右偏1.5cm,省尖与胸省线交点。占 总省量的15% c省:侧缝线上,占总省量的11% d省
7、:CD的1/2下0.5的点向后中偏移1cm,占总省量的 35%。 e省:后肩省尖点向后中偏移0.5与WL线作垂线,省尖位在 与BL线交点向上23cm,占总省量的18%。 f省: 在后中线上直接截取,占总省量的7%,省尖位于后 中8cm处。,衣身前后浮余量,1、浮余量的概念 衣身前后浮余量是指衣身覆合在人体或人台上,将衣身纵向前中心线、后中心线及纬向胸围线、腰围线分别与人体或人台的标志线覆合一致后,前衣身在胸围线(BL)以上(肩缝处、袖窿处)出现的多余量称前浮余量,亦称胸凸(从人体角度);后衣身在背宽线以上(肩宽、袖窿处)出现的多余量称后浮余量,亦称背凸量(从人体角度)。如右图所示,1,前浮余量
8、用省道的形式消除 2,前浮余量用下放的方法来消除 3,前浮余量用省道加下放的方法来消除,浮余量的消除方法,下图是将前浮余量捋向下方至衣身自然平整,形成前中心线外倾,腰围线呈水平状态,腰围线与基础线之间形成的量称下放量。,3、后浮余量的消除方法,后浮余量的消除方法也分为结构处理方法和工艺处理方法,结构处理方法亦可分为省道和下放两种形式,多采用肩背省的结构形式进行消除;工艺处理方法一般用肩缝缝缩的工艺形式进行消除。,4、箱型原型与梯型原型的关系,1.箱形原型的胸围一般大于梯形原型的胸围。 梯形原型的胸围松量为10cm左右,而箱形原型 一般为12cm左右,两者基本上都等于各自的原 型衣身自然包覆人体
9、所需的最小松量。 2.箱形原型的袖窿宽a略大于梯形原型的袖窿宽b. 3.箱形原型BL以上的浮余量以上的浮余量以 袖窿省(或肩胸省)的形式进行处理, 将其关闭使之量转化到腰省,便可转换为梯形原型。 反之亦然。,将箱形原型的展平图与梯形原型的展平图重合后可以看出其相互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五) 原型与人体的关系,1、衣身原型胸围与人体胸围:原型的构成方式不同,其前后松量的比例亦不同,梯形一般为10cm,箱形一般为12cm。 2、衣身原型腰节长与人体腰节长:原型的前后腰节长与人体记测得到的实际前后腰节长相同。 3、衣身原型领窝与人体颈根围:原型领窝对应与人体颈根围,即从BNP-SNP-FNP形成的
10、原型领窝,形状和数量都对应于人体的颈根围。 4、衣身原型袖窿深与人体腋深:原型袖窿深应比人体腋深的位置稍低,即必须有基本的间隙量,大小一般在2cm左右,或将袖窿深定在胸围线上。 5、衣身原型的前胸宽、后背宽与人体的前胸宽、后背宽:原型的前胸宽、后背宽分别与人体的前胸宽、后背宽相等。,6.衣身原型肩斜角与人体肩斜角:原型前后肩斜角是在人体计测得到的肩斜角的基础上进行修正的结果女装原型前肩斜角为22,后肩斜角为17 。 7.原型袖袖山、袖身与人体手臂:原型袖袖山、袖身的形状和加放量的设计都是在手臂静止状态或上抬45 的状态之间,这样原型袖更具变化的机动性和最大的适应性。原型袖的设计原理是当人体手臂
11、在静止下垂状态上抬20 -30 时,袖窿线所对应的部位作为袖山高,此时的袖山高比静止下垂状态的袖山高低1.4-1.7cm,原型袖的袖宽约为手臂最大围度加上4-5cm,袖山缝缩量(吃势量)为2-4cm,袖身的形状一般取直身袖。,做正确的事要比把事情做对更重要,1,正方形比例,比值为1:2,安定,丰满,,服装构成的艺术比例,2,黄金分割比例,比值为1:1.618,优美,典雅,协调,近于完美。,3,矩形比例,比值为1:5,差距较大,趋于动感。,4,等差或等比比例,节奏感强,等比更具有韵律感。,9, 衣身廓形 10,衣身结构平衡的要求,形式,以及消除方法 11,省道的种类和设计原则是什么 12,省道的
12、转移方法有哪些 13,褶、裥的种类和转移方法有哪些 14,抽褶的分类方法有哪些 15,如何区分装饰性分割线和功能性分割线? 16,分割线的变化应用有哪些? 17,连省成缝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8,通过实例讲解省道转移。,服装衣身结构的学习要点,衣身轮廓,一、衣身廓形的分类,在服装发展史上,廓形以其独特魅力,穿越于时尚舞台。优美的服装廓形,不但造就服装的风格和品位引人注目,而且能显露着装者的个性,还能展示人体美、弥补人体缺陷和不足,增加着装者的自信心。廓形的特点和变化还起着传递信息、指导潮流的作用。,(一)按衣身整体造型分类,衣身廓形分类方式很多,从整体外观造型分,主要有五种基本类型。, H 型
13、, T 型, X 型, A 型,5 O 型,第六章:衣身结构平衡,第二节:衣身结构平衡,一、衣身结构平衡的定义和形 式 二、浮余量消除的具体方法 三、衣身平衡时前、后衣身 的侧缝差量表现方法 四、衣身结构平衡方法与衣 身廓形造型的关系,衣身结构平衡是指衣服在穿着状态时,前、后衣身在腰节线以上部位能保持合体、平整,表面无造型因素所产生的皱褶。,衣身结构平衡形式,1、前浮余量用结构的形式消除 前浮余量转化为省道量,如下图,浮余量用收省道的方法消除,省道的形式有对准BP点和不对准BP点两种。 对准BP点的省是省尖对准BP点,省位可围绕BP点成360的方位。 不对准BP点的省包括撇胸及其他省尖不对准B
14、P点的胸省,如下图所示。,生命是过程, 事业是结果,前浮余量用下放形式处理,即前衣身下放、腰节线和底边产生起翘量,如下图所示。,前浮余量浮于袖窿,既产生袖窿的纵向宽松量,如下图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2 、前浮余量用工艺形式消除,即用归拢、缝缩的形式将袖窿、门襟处的浮余量消除。从一定意义上说用工艺形式消除的前浮余量也是省量,只不过是分散的省的形式。,二、浮余量消除的具体方法, 运用原型消除前浮余量 1、前浮余量转化为撇门量(不对准BP点的省) 在衣身原型上,过BP点作前中线垂线,折叠侧缝省量的一部分,如将1.4左右的量转移至前中线,则领口上平线产生撇门量,即将部分前浮余量转化为撇门
15、量。,2、前浮余量转化为袖窿松量或省量,将前衣身原型与后衣身原型在同一水平线上放量,则前、后衣身原型侧缝多余的量(前浮余量)转化为袖窿松量或省量。,3、前浮余量转化为腰省量或起翘量,使前衣身原型的腰线低于后衣身原型腰线放量后,将前、后侧缝的差数转入前衣身腰省量或起翘量。,后浮余量的消除与衣身整体结构平衡无关,它只关系到衣身后部的局部平衡。 其消除方法: 1、后浮余量-省道 省尖位置是以肩胛骨中心为圆心的360旋转,如下图所示。 2、后浮余量-肩缝缝缩 后浮余量转入肩缝成分散的省的形式,然后用缝缩的方法解决,如下图所示。, 后浮余量消除,三衣身平衡时前衣、后衣身的浮余量表现方式,在处理前、后浮余
16、量时,处理方式可以用上述三种方法一起处理,也可以只采用其中一种或两种方法。,1、单个省道方式, 将侧缝差量以全省量方式全部转移至衣身其他部位省量处。 将侧缝差量以全省量方式全部转移至衣身分割缝处。 将侧缝差量以全省量方式全部转移至衣身分割缝后,成为衣片抽褶量,2、多个省道组合方式,将侧缝差量部分转化为衣身其他部位省量,部分转化为撇门量。 将侧缝差量部分转化为衣身其他部位省量,部分转化为浮余量下放产生的起翘量。 将侧缝差量部分转化为衣身其他部位省量,部分转化为袖窿松量。,将侧缝差量一半转化为袖窿松量,一半转化为浮余量下放产生的起翘量。 将侧缝差量同时转化为撇胸量、袖窿松量和浮余量下放产生的起翘量
17、。 在宽松服装中,可将少量侧缝差量转化为撇门量,余下的部分或全部转化为袖松量。 在宽松服装中,可将少量侧缝差量转化为撇门量,余下的部分或全部转化为浮余量下放产生的起翘量。,3、综合处理方式,四.结构平衡方法与衣身廓形造型的关系 衣身结构平衡的方法与衣身廓形造型有密切的关系。,主要的衣身廓形 A型衣身廓形 即宽腰的衣身造型,可采用前浮余量下放的形式处理,或大部前浮余量下放、少部前浮余量浮于袖窿。 H型衣身廓形 即胸、腰围度相同的衣身造型,可采用部分前浮余量下放,部分前浮余量收省的形式。 X型衣身廓形 即贴体卡腰的衣身造型,应采用前浮余量收省的形式处理。,省道、褶、裥变化,一、省道变化,女性体型的
18、胸、腰围差决定了衣身结构的繁复变化。为使平面状的布料与复杂的人体曲面相吻合,必须研究服装结构的处理方法,通常可以用省、褶、裥等服装结构的主要处理形式来解决,以消除平面布料覆合在人体曲面上所引起的各种褶皱、斜裂、重叠等现象,能从各个方向改变衣片块面的大小和形状,塑造出各种美观贴体的造型,达到美化人体的作用,如下图所示。,一、省道变化,从几何角度来看,省道闭合后往往可以使平面的布料形成圆锥面或圆台面等立体状,如上装对准胸点的胸省和腰省所形成的曲面就是圆锥面;裤腰前、后的省缝所形成的面就是圆台面,从而满足了胸部的隆起和腰围与臀围之差点的关系。服装的很多部位结构都可以用省道的形式进行表现,其中应用最多
19、、变化最丰富的是前衣身的省道,它是以人体胸部高挺、腰部纤细的体型需要而设置的,能够体现人体胸腰部位的曲线。, 省道分类,省道可以按照服装省道的外观形态和所在位置的不同进行分类。,1、按省道的外观形态分 钉子省:省形类似钉子的形状,上部较 平,下部呈尖状。常用于肩部 和胸部等复杂形态的曲面,如 肩省、领口省等。 锥子省:省形类似锥子的形状。常用于 制作圆锥形曲面,如腰省、袖 肘省等。,开花省:省道一端为尖状,另一端为非固 定形状,或两端都是非固定的平 头开化省。该省是一种具有装饰性 与功能性的省道。 橄榄省:省的形状两端尖,中间宽,常用于上装的腰省。 弧形省:省形为弧形状,省道有从上部至 下部均
20、匀变小或上部较平行下 部呈尖状等形态,也是一种备 装饰性与功能性的省道。,2、按省道所在服装部位分,肩省:省底在肩缝部位的省道,常制作成 钉子形。前衣身的肩省,是为制作 出胸部形态,后衣身的肩省,是为 制作出肩胛骨处隆起的形态。 领省:省底在领口部位的省道,常制作成 上大下小均匀变化的锥形。主要作 用是制作出胸部和背部的隆起形态 以及制作出符合颈部形态的衣领设 计。领省常代替肩省,因为其具有 隐蔽的优点。,袖窿省:省底在袖窿部位的省道,常制作 成锥形。前衣身的袖窿省制作出胸 部形态,后衣身的袖窿省制作背部 形态,常以连省成缝形式出现。 腰省:省底在腰节部位的省道,常制作成锥形。 侧缝省:省底在
21、衣身侧缝线上,常用于制作胸 部隆起的横胸省。 门襟省:省底在前中心线上,由于省道较 短,常以抽褶形式取代。, 省道设计,1、省道个数、形态、部位的设计 由省道分类可知,省道可以根据人体曲面的需要,围绕省尖点(BP点)进行多方位设置。省道设计时,其形式可以是单个而集中,也可以是多个而分散;可以是直线形,也可以是曲线形、弧线形。 单个集中的省道由于省道缝去量大,往往形成尖点,外观造型较差。,多方位的省道则由于各方位缝去量小,可使省尖处造型较为匀称而平缓,但在实际使用时,还需根据造型和面料特性而定。 省道形态的选择,主要视衣身与人体贴近程度的需要而定,不能将所有省道的两边都机械地缝成两道直线形缝迹,
22、而必须根据人体的体型特征将其缝成略带弧形或有宽窄变化的省道。根据人体不同的曲面形态和不同的贴合程度可选择相应的省道形态。,从理论上讲,只要省角量相等,不同部位的省道能起到同样的合体效果,而实际上不同部位的省道却影响着服装外观造型形态,这取决于不同的体型和不同的服装面料。如肩更适合用于胸围较大及肩宽较窄的体型,而袖窿省或侧缝省则更适合于胸部较扁平的体型。从结构功能上讲,肩省兼有肩部造型和胸部造型两种功能,而袖窿省和侧缝省只具有胸部造型的单一功能。,2、省道量的设计,以人体各截面围度量的差数为依据,差数越大,人体曲面形成角度越大,面料覆盖于人体时产生的余褶就越多,即省道量越大,反之省道量越小。,3
23、、省端点的设计,一般省端点与人体隆起部位相吻合,便由于人体曲面变化是平缓而不是突变的,故 实际缝制的省端点只能对准某一曲率变化最大的部位,而不能完全缝制于曲率变化最大点上。如前衣身的省道,尽管省端点都对准胸高点(BP点),在省道转移时,也以胸高点为中心进行转移,而实际缝制省道时,省端点应离胸高点有一段距离。具体设计时,肩省距BP点约57,袖窿省距BP点约34,侧缝省距BP点约45,腰省距BP点约23等。,4、胸省的设计风格,胸部是人体隆起程度较大的部位,其周围的曲率变化很大,基服装不能与人体曲面变化相一致,则此部位的服装形态就会不平服,产生许多褶皱。女装的风格在一定程度上是以乳房形态的显示程度
24、和造型决定的,胸省的设计是决定整件服装造型的因素之一。,高胸细腰造型:胸点位置偏低,省道量大,形状符合乳房形态的弧形,强调乳房体积,要进一步加强收腰的效果。 少女型造型:胸点的间隔较窄,位置偏高,表现女性成长期的少女胸部造型,省尖位置偏高,省道量较小,形状呈锥形。 优雅型造型:胸部较扁平而稳重感,胸高位置是一个近似圆形的区域,不强调体现腰部的凹进和臀部的隆起形态,省道量小且较分散。 平面型造型:不表现女性胸部隆起形态,腰部和臀部造型较平直,不收省或收省但不对准BP点。,根据款式造型需要,前、后衣身的省道可以有两种形式。,胸省道对准BP点,后省道对准背部肩胛骨中心。这样前、后浮余量都可以全部或大
25、部分转移到省道中。这样的省道最合体,常用于贴体合身类服装。 胸省道不对准BP点,后省道不对准背部肩胛骨中心。由于省道与人体不相对合,故应只能将少量前、后浮余量转移至省道中(一般前浮余量1.5,后浮余量0.7),否则会产生第二个中心点。,5、省道的形式,省道转移原则与方法,1、省道转移原则 根据款式造型需要,一个省道可以分散成若干小省道,也可将纵向省道转移为横向省道。因此,在应用基础纸样进行省道转移时要注意以下原则。,在服装合体效果一定的前提下,由于服装纸样是不规则的几何图形,围绕省尖点旋转的半径不同,省道经转移后,新省道的长度与原省道的长度也不同,但省道转移的角度不变,即每一方位的省角量A必须
26、相等。但由于服装面料具有一定可塑性,因而实际收省角度比计算角度小,并且随着服装贴体程度不同,收省量也不同,但其收省角度不变。,当新省道不通过省尖端点时,如前衣身的BP点,应尽量设计通过BP点的辅助线,使两者相连,便于省道的转移。 无论服装款式造型怎样复杂,省道的转移要保证衣身的整体平衡,一定要使前、后衣身的原型的腰节线处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或基本在同一水平线上,否则会影响制成样板的整体平衡和尺寸的准确性。,2、省道转移方法,省道转移就是一个省道可以被转移到同一衣片上的其他部位,而不影响服装的尺寸和适体性。尽管前衣身所有省道在缝制时很少缝至胸高点,但在省道转移时,则要求所有的省道线必须或尽可能到
27、达胸高点BP。省道的转移方法有三种,以女装的前衣身基础纸样为基础,介绍省道转移方法。,量取法。将前、后衣身侧缝线的差量即浮余量作为省量,用该量在腋下任意部位截取,省尖对准胸高点BP,如图6-9所示。在画图时要使省道两边等长。,2、旋转法。以省尖端点为旋转中心,衣身旋转一个省角的量,将省道转移到其他部位。如图6-10所示,先在复制的原型纸样上画侧缝省线交侧缝于B点,将复制的基础纸样放在另一张纸上,以BP点为旋转中心旋转复制原型,使B点转到B点上,A点转到A点。B与B两点之间的差为侧缝省量,旋转后该省量转移到A、A处,得到新的轮廓线。,剪开法。在复制的原型纸样上确定新的省道位置,然后在新的省位处剪
28、开,将原省道折叠,使剪开的部位张开,张开量的大小即是新省道的量。如图6-11所示,新省道的剪开形式可以是直线形或曲线形,也可以是一次剪开或多次剪开。,几种常用的省道转移,折裥结构与变化,折裥一般早由三层面料组成,外层,中层,内层。有深折裥和浅折裥之分。 折裥的表现形式比省道更轻松,能除去省道给人的刻板感觉。 按形成折裥的线条分类:分直线裥,曲线裥,斜线裥。 按折裥的外观形态分类:阴裥,阳裥,顺裥,风琴裥。,折裥的构成方法与省道转移类似: 1,旋转法,2,剪开法, 在衣片加折裥的过程有两种, 第一是: 把胸省转移之后直接打折 裥。 第二是:把胸省转移之后再把分割线 剪开平行或者非平行地拉 展。
29、第三是:把加折部位剪开平行或者非平行地拉 展。,折裥的构成方式,几种折裥的形式,抽褶是抽无数细小的折裥组合而成,但是比省缝与折裥显得更加宽松自如,活泼可爱。 按方向分:分水平褶,垂直褶,弧线褶等。 按作用分:分功能性抽褶和装饰性抽褶。 按外观分:分连续性抽褶和非连续性抽褶。 其抽褶量的大小是由款式造型和面料特征决 定的。,抽褶的结构与变化,抽褶的构成方式,折裥的构成方法与省道转移类似: 1,旋转法,2,剪开法, 在衣片加折裥的过程有两种, 第一是:把胸省转移之后直接抽褶。 第二是:把胸省转移之后再把省量 剪开拉展或者把分割线拉展。,分割线变化,二、分割线变形应用,一、分割线分类,服装设计是通过
30、线条的结合而形成的,服装式样的演变是凭着线条的操纵变化而产生的。线条特有的方向性和运动性,赋予了服装丰富的内容和表现力,一、分割线分类 服装分割线形态各异,有纵向分割线、横向分割线、斜向分割线,弧线分割线和自由分割线等,此外还常采用具有节奏旋律的线条,如螺旋线、放射线等。它们既能构成多种形态,又能起装饰和分割的作用,对服装造型与合体性起着主导作用。常将分割线分为装饰分割线和功能分割线。,装饰性分割线的功能是指:为了造型的需要,附加在服装上起装饰作用的分割线,分割线所处部位、形态、数量的改变会引起服装造型艺术效果的改变。 分割线数量的改变,会因人们的视错效果而改变服装风格,如后衣身的纵向分割线,
31、两条比一条更能体现服装的修长、贴体,但数量的增加必须保持分割线的整体平衡,特别对于水平分割线,尽可能符合黄金分割比,使其具有节奏感和韵律感。 在不考虑其他造型因素的情况下,服装韵律的阴柔美是通过线条的横、弧、曲、斜与力度的起、伏、转、折及节奏的活、轻、巧、柔来表现的,女装大多采用曲线形的分割线,处形轮廓线以卡腰式为多,显示出活泼、秀丽、苗条的韵味。,(一)装饰分割线,(二)功能分割线,功能分割线指的是具有适合人体体型与加工方便的工艺特征的分割线。如其线可以突出胸部,收紧腰部,扩大臀部。 其特征之一是为了适合人体体型,以简单的分割形式,最大的限度地显示出人体的曲面的形态。 其特征之二是以简单的分割线形式,取代复杂的湿热朔造工艺,兼有或取代收省的作用。,贴体服装要与复杂的人体曲面相吻合,往往需要在服装的纵向、横向、斜向制作各种形状的省道,但是在同一衣片上制作过多的省道会影响制品的外观、缝制效率和穿着牢度。在服装结构设计中,在不影响款式造型的基础上,常将相关联的省道用衣缝来代替称为连省成缝。连省成缝其形式主要有衣缝和分割线两种,尤其以分割线形式占多数。衣缝的形式主要有侧缝、背缝;分割线形式主要有公主线、刀背缝等。 连省成缝的基本原则:,(一) 连 省 成 缝,省道在连接时,应尽量考虑连接线要通过或接近该部位曲率最大的工艺点,以充分发挥省道的合体作用。 纵向和横向的省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静脉治疗护理小组理论试题及答案
- 交通噪声监测印刷考核试卷
- 发电机组润滑油更换与维护规范考核试卷
- 过电压保护装置检测考核试卷
- 光纤网络规划与优化考核试卷
- 体育产业电商用户行为追踪与分析工具考核试卷
- 互联网批发行业数据分析平台搭建考核试卷
- 救援基金管理办法
- 新疆养蜂管理办法
- 异地办矿管理办法
- 电缆检查的技术规范与标准要求
- 金蝶KIS旗舰版操作基础手册
- 老年人换领长久驾驶证三力测试题答案
- 中医中药穴位敷贴护理
- 土地平整单元工程质量评定表
- 贵港市展旺木业有限公司年产5万立方米生态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
- 新员工入职廉洁从业教育培训课件
- 天利38套AB卷英语试题
- 2023版苏州轨道交通施工负责人考试题库必考点含答案
- 工作秘密事项清单范文(6篇)
- 中国药师职业技能大赛处方审核案例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