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毕业设计终期汇报报告人:杨钊指导教师:翟瑞雪毕设题目:盖板冲压成形复合模和电话机底座注塑模 1 盖板冲压成形复合模1) 工艺分析,对制件进行分析2) 确定冲压工艺方案3) 必要的设计计算4) 对模具进行整体设计,确定模具的类型,导向方式,定位方式等。5) 模具主要零部件的结构设计6) 绘制模具整体装配图一、研究的基本内容 1 盖板冲压成形复合模1、工艺方案分析大批量 Q235-A厚度3mm落料冲 孔弯 曲通常采用先落料,冲孔再弯曲的加工方法。由于生产批量大,如果把三道工序合在一起,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并减轻工作量,节约能源,降低成本。 1 盖板冲压成形复合模先落料,然后冲孔和弯曲在同一工步落
2、料冲孔为同一工步,然后再弯曲经比较,若采用第一种方案,不易保证图中的尺寸精度,而且易使内孔冲头磨损,降低模具寿命,而对于弯曲回弹问题可以用减小间隙的方法来避免或减小回弹。所以采用方案二。 1 盖板冲压成形复合模设计这样一个落料、冲孔、压弯复合模,需要解决两个重要问题。1、落料凸模须有部分成为弯曲凸模2、弯曲工序必须迟于落料冲孔工序 1 盖板冲压成形复合模2、工艺设计1)毛坯尺寸计算该毛坯的工件展开图如右图所示:按弯曲件展开来计算,中性层半径为:式中 r中性层半径(mm) R弯曲内半径,R=2.5mmK中性层位置因数,查出K=0.3 t材料厚度,t=3mm则中性层半径 1 盖板冲压成形复合模2、
3、工艺设计1)毛坯尺寸计算中性层长度直线部分长度为: 1 盖板冲压成形复合模2、工艺设计1)毛坯尺寸计算则毛坯的外形尺寸为:送进布距为: 1 盖板冲压成形复合模2、工艺设计 1 盖板冲压成形复合模2、工艺设计则 1 盖板冲压成形复合模2、工艺设计 1 盖板冲压成形复合模2、工艺设计 1 盖板冲压成形复合模2、工艺设计3)各部分工艺力计算弯曲力计算按近似压弯力公式则: 1 盖板冲压成形复合模2、工艺设计3)各部分工艺力计算压料力计算压料力的值可近似取自由弯曲力的30%80%,即则总冲压力为 1 盖板冲压成形复合模3、冲压设备的选择 一、盖板冲压成形复合模 一、盖板冲压成形复合模工件尺寸 一、盖板冲
4、压成形复合模 一、盖板冲压成形复合模 一、盖板冲压成形复合模 一、盖板冲压成形复合模 一、盖板冲压成形复合模 一、盖板冲压成形复合模2、模具主要零件及结构设计模具的结构主要由上模座,下模座,落料凹模,冲孔凸模,弯曲凹模,凸凹模,活动凸模,卸料板,压料板,固定板,转动板等零件组成。 一、盖板冲压成形复合模弹簧序号H625036.113.9729637049.320.71133649062.527.514366511075.634.418406614095.444.6224467170115.254.83052 一、盖板冲压成形复合模 一、盖板冲压成形复合模上卸料装置下卸料装置 一、盖板冲压成形复
5、合模、凸凹模外形尺寸根据下卸料板和下卸料弹簧的厚度及模具的结构,可选凸凹模的高度为65mm,其结构如图所示。材质为Cr12。 一、盖板冲压成形复合模、落料凹模外形尺寸根据上卸料板和上卸料弹簧的厚度及模具的结构,可选落料凹模的高度为80mm,其结构如图所示。材质为Cr12。 一、盖板冲压成形复合模、弯曲凹模弯曲凹模的圆角查表为4mm,其它尺寸根据落料凹模结构而确定,结构如图: 一、盖板冲压成形复合模、模架的选择凹模外形尺寸及弹簧尺寸确定后,可参照有关标准选取后侧导柱模架200125160190(GB/2855.5-81)上模座20012535下模座20012540HT200 HT20020钢20
6、钢25150258533导柱导套 一、盖板冲压成形复合模3、模具的设计要点落料凸模有一部分为弯曲模。考虑到弯曲成形要滞后于落料、冲孔工序,而且必须保证尺寸精度,为此设计了一个活动凸模块和滚轮滑块结构,活动凸模块下面需安装复位弹簧,凸模块下表面与滑块上表面设计成约20的斜面,便于和复位。 一、盖板冲压成形复合模A、转动板的设计必须根据上模的行程,计算出恰好在滚轮接触转动板,拉动滑块脱离活动凸模块的时候,开始压弯工序。转动板的上缘须在滚轮离开转动板,使转动板带动滑块恰好回复到最初位置,这样活动凸模块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回升后为第二次落料准备。转动板零件如右图:BA:回升时脱离转动板上缘位置B:下行
7、时接触转动板位置 一、盖板冲压成形复合模4、模具装配图的绘制 一、盖板冲压成形复合模5、模具总装三维模型 一、盖板冲压成形复合模 一、盖板冲压成形复合模 一、盖板冲压成形复合模 一、盖板冲压成形复合模 2 电话机底座注塑模1) 塑料的工艺分析2) 注塑设备的选择3) 塑料件的工艺尺寸的计算4) 浇注系统的设计5) 分型面的选择与排气系统的设计6) 合模导向机构的设计7) 脱模机构的设计8) 温度调节系统的设计9) 模具的装配三、研究的基本内容 2 电话机底座注塑模电话机底座材料是ABS树脂,属热塑性塑料。从使用性能上看,该塑料刚度好、耐水、耐热性强;从成形性能上看,该塑料吸水性小,熔料的流动性
8、较好, 成形容易,但收缩率小,约0.5%。该塑件表面要求无明显收缩、水纹等现象。 2 电话机底座注塑模1塑件工艺分析塑件如图所示,电话机底座是电话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材料ABS,壁厚3mm,制件相对简单, 壁厚一致。脱模斜度由于制品冷却后产生收缩,会紧紧地包住模具型芯或型腔中凸出的部分,为了使制品易于从模具内脱出,在设计时必须保证制品的内外壁具有足够的脱模斜度。一般情况下脱模斜度取0.5。ABS的脱模斜度的经验数据为:40-130 2 电话机底座注塑模1塑件工艺分析塑件的圆角为防止塑件转角处的应力集中,改善其成型加工过程 中的充模特性,增加相应位置模具和塑件的力学强度,需在塑件的转角处和内部联结
9、处,采用圆角过渡。 在无特殊要求时,制品的各连接处均应有半径不小于 0.51mm 的圆角。一般外圆弧半径应是壁厚的 1.5 倍,内圆角半径应是壁厚的0.5 倍。塑件的壁厚塑件壁厚一般在 13mm 范围内,最常用数值为23mm,大型塑件也有 6mm 或更大的。 根据所设计的电话机底座的材料、 结构、 强度等方面要求,取壁厚3mm。 2 电话机底座注塑模2模具设计型腔数目的确定根据上述分析,由制件质量很小,在一定程度上,只要满足最大闭合高度,即可满足注塑量,所以我们决定采用一次注射充填一个型腔的设计方案,即采用一模一腔的注塑模。确定型腔分型面在制品设计时,必须要考虑成型时分型面的形状和位置, 否则
10、无法用模具成型。 因侧向合模锁紧力较小,故对于投影面较大的大型制品,应将投影面积大的分型面放在动、 定模的合模主平面上,而将投影面积较小的分型面作为侧向分型面o 本模具的分型面选择在塑件的大平面处。分型面 2 电话机底座注塑模3. 注射机型号的确定和相关参数的校核1) 用solidworks软件计算塑件体积为: 塑件体积:=117cm32) 估算浇注系统的体积:=3.14 445+2 3.14 1.1540=2593.012mm=2.593cm3)估算总体积: V =V1+ V2=117+2.593=119.593cm3 2 电话机底座注塑模4. 注塑机的注射容量5. 锁模力根据以上参数初选注
11、塑机: 2 电话机底座注塑模现初选SZ-200/120型注射机。理论注射容/g 200 模板最大行程/mm 305 螺杆柱塞直径/mm 42 最大模板厚度/mm 400 注射压力/MPa 150 最小模板厚度/mm 230 注射速率/ g.s-1 120 合模形式 液压机械 注射时间/s 1.8 定位圈尺寸/mm 100 螺杆转/ r/min 0220 喷嘴球半径/mm 15 锁模力/kN 1200 喷嘴孔半径/mm 4 2 电话机底座注塑模注塑机的校核1.最大注射量校核2.锁模力校核3.开模行程校核 2 电话机底座注塑模注塑模结构的设计及计算1. 浇注系统的设计主流道的设计浇口套的设计冷料穴
12、的设计 2 电话机底座注塑模2、脱模机构的确定1) 推杆推出2) 推件板推出3) 推管推出4) 推块式脱模 2 电话机底座注塑模3、成型零部件的设计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型芯结构设计型腔结构设计 2 电话机底座注塑模3、成型零件工作尺寸计算长度 LM = (L(1+ SCP) - 3 )0+部分型腔尺寸:43 +1.6/3= (220(1+ 1.15%) -1.6)04=221.330+0.53mm塑件尺寸较小,系数 x=0.75,以下同。3宽度 Lw1 = (L1 (1+ SCP) - 4 ) 0+z= (240(1+ 1.15%) - 31.8) 0+1.8/34=241.410+0.6mm高
13、度 HM = (H(1+ SCP) - 3 ) 0+z4= (83(1+ 1.15%) - 3 0.88) 0.88 304=83 +0.29 mm0 2 电话机底座注塑模型芯部分尺寸的计算型芯尺寸 Lw2 = (L 2 (1+ SCP)- ) -dz3= (26(1+ 1.15%)-0=25.9 -0.16 mm0.48) - 0.48/343Lw3 =(L3 (1+S CP )- 4 D )-Z=(30(1+1.15%)- 3 0.52)-0.52 340=29.9 -0.173Lw4 =(L 4 (1+S CP )- 4 D )-Z=(23.6(1+1.15%)- 3 0.44)-0。44 340=23.5 -0.153HM = (H(1+ Scp) -D )高度-z4= (32.5(1+1.15%)- 2 0.88)-0.88 33=33.7 0mm-0.29 2 电话机底座注塑模4.侧抽芯机构的设计L= L1 + L2 + L3 + L4 + L5= D tg +h+ d tg +S+ (10 15)2cos 2sin L= 17 tg15o + 20+ 12 tg15o + 5+ (10 15)2cos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内控印章管理办法
- 内部决算管理办法
- 内部融资管理办法
- 军人律师管理办法
- 军融项目管理办法
- 农家花卉管理办法
- 农村医生管理办法
- 农村涵洞管理办法
- 农用地膜管理办法
- 农药试验管理办法
- 江苏安全员c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康乐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招聘第三批城镇公益性岗位人员笔试备考试题含答案详解(夺分金卷)
- 凉山州越西县卫生健康局聘用村卫生室村医考试真题2024
- 高管薪资管理办法
- 临床进修心内科
- 文物修缮工程管理办法
- 天然气提氦操作工安全教育培训手册
- 2025届上海市高考英语考纲词汇表
- 电气运行值班员职业二级技能签定实操技能试题
- 正式文件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编制指南
- 第五版FMEASOD及AP判定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