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期末考试(和论述题)_第1页
自然辩证法期末考试(和论述题)_第2页
自然辩证法期末考试(和论述题)_第3页
自然辩证法期末考试(和论述题)_第4页
自然辩证法期末考试(和论述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_d_是古代自然观的基本特征: 猜测性、辩证性、逻辑性; 直观性、系统性、分析性; 思辨性、联系性、综合性; 直观性、思辨性、猜测性。2,构成系统具有整体性特征的原因之一是系统的要素之间存在着_b_。相加性; 协同性; 无序性; 同一性3、对于中国古代朴素的自然观说法不正确的是:d科学处于幼年时期,科学认识只达到事物的表面。主要是对世界本原的探索和解释。把整个自然界看作是运动变化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以原子论方式解释世界。4、对于可持续发展理解不正确的是:d 要体现发展,就是说一个国家或地区要通过社会、经济整体实力的增强,不断提高本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要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即人

2、类目前为发展所进行的种种努力,不应危及到未来一代人的生存与发展。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发展既体现未来取向的代际平等,又体现整体观念的代内平等在具体操作上,可持续性发展就是要限制科学技术的发展。5、对于演绎方法条件限定不能成立的是:d大前提必须包含小前提如果有一个前提是否定的,结论也应该是 否定的。两个否定的前提不能推出结论。两个否定的前提能推出结论。6、自然界中四种基本力包括:a引力、强力、弱力和电磁力,引力、强力、弱力和摩擦力引力、强力、弹力和电磁力引力、弱力、电磁力和摩擦力7、科学事实基本特征正确的是:c单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单称陈述、不具备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单称陈述、具有可重复

3、性、不受理论影响全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8、关于科学实验的认识论特点不正确的是b科学实验对象的受控性使得实验认识方法更富有必然性科学实验对象的选取受主观影响,因此具有偶然性科学实验组成的特殊性结构充分反映了科学实验的认识具有主客体互动性实验类型的多样化反映了实验认识模式的多元性9、对演绎方特点说法正确的是:b可靠性小、创造性小可靠性大,创造性小可靠性大、创造性大可靠性小、创造性大10、关于恒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恒星的归宿与其初始质量有关,质量越大寿命越短。恒星形成后光和热的来源,是其中心内氢聚变为氦的核反应。初始质量大于太阳8倍的恒星最终将成为白矮星太阳有两次聚变,第一阶段是氢

4、聚变,第二阶段是氦聚变11、与科学知识相比对于常识基本特点说法不正确的是d不系统性 非批判性 历史性 反思性12、不属于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四个阶段的是:b从无机小分子合成有机小分子从有机小分子组成多分子体系从有机高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 从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13、从现代科学看时间具有外在性和内在性的区别。下面表述中:a、时间与客观实在的演化无关,仅反映了它们的顺序性和持续性;b、时间具有方向性,是一种对称性或缺和不可逆; c、时间具有反演的对称性,也就是说时间隐含着过去和未来的等价性与可逆性;d、不管是绝对时间还是相对时间,它们仅仅与客观实体构成外部联系,因而只是表征了客观实体的运动参量

5、;e、时间是物质客体的内部变量,是事物内部属性,具有生命性,是生命演化的内在尺度。以上五种表述中体现时间内在性的为:c,abc ,dcd ,be ,adce14、 默顿在科学的规范结构中提出了四条科学的社会规范,下列表述正确的是:c,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私利性、普遍的地怀疑主义,无政府主义、普遍主义、无私利性、普遍的怀疑主义,普遍主义、公有主义、无私利性、有条理的怀疑主义,个人主义、普遍主义、私利性、有条理的怀疑主义15、关于科学理论表述不合理的是:b,任何一个科学理论都包含三个基本知识形态: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或基本定律和逻辑结论,在科学理论的结构形式中逻辑结论处于核心位置。基本概念、基本原

6、理或定律是结论的辅助形式,如果用k代表核心部分,用i代表k的应用,t代表科学理论,那么科学理论的逻辑形式结构就是t=ki,科学理论具有独特的认识论功能16,科学问题的结构是由下面几个要素组成的:b,科学事实、科学观察、科学实验;,问题指向、预设、应答域;,问题指向、科学理论、科学假设;,求解目标、应答域、问题指向17、从科学力求创造性而言,_b_的方法论思想有其合理性,范式; ,怎么办都行; ,科学传统; ,思维定势18、理想实验是一种_a_。,思维中的逻辑推理过程; ;抽想化的概念;,仅限制在实验室中的实验; ,在最理想的条件下进行的实验19、系统尺度由小到大,其组成元素之间的结合能呈现:b

7、,由小到大递增; ,由大到小递减; ,基本不变; ,震荡性变化。20、科学认识相对于常识来说,其本质在于:a ,认识结果的可检性; ,认识过程的自组织; ,认识结果的有序性; ,认识结果的无序性。21、关于科学实验的功能说法不正确的是:d,可以简化和纯化自然过程,排除各种偶然的、次要的因素,使现象以简化的纯粹的形式出现,从而容易看到事物的真正的面目;,可以强化研究对象,使研究对象处于某种极端的状态,从而呈现通常条件下没有出现的某种性质或规律;,可以重现或模拟自然现象,加速或延缓自然过程;,可以作为控制自然的一种直接手段。22、公理化方法从本质上说它属于一种:b,类比推理; ,归纳推理(徐鹏飞)

8、; ,演绎推理; ,直觉推理。23、从现代科学方法的研究来看,科学方法应该更主张保证知识的_d_。,精确性; ,模糊性; ,增长性; ,可靠性24、从现代科学观来看,_c_是自然界进化的直接诱因: ,反馈; ,突变; ,内部涨落; ,不可逆性。25、关于科学理论表述不合理的是:b任何一个科学理论都包含三个基本知识形态: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或基本定律和逻辑结论在科学理论的结构形式中逻辑结论处于核心位置,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或定律是结论的辅助形式如果用k代表核心部分,用i代表k的应用,t代表科学理论,那么科学理论的逻辑形式结构就是t=科学理论具有独特的认识论功能26、科学共同体是具有特定行为规范的社会

9、群体,下列哪一个行为属于科学共 同体的越轨行为:a,保密; ,公有性; ,普遍主义; ,怀疑。27、关于近代机械自然观的观点不正确的是:c强调经验事实的作用 把自然界看作是静止不变的 是完全在宗教神学框架下的一种自然观(陈高升)把机械运动看作唯一的运动形式28、不属于近代机械的自然观科学背景的科学事件是:d,哥白尼论证日心说,开普勒提出行星运动三定律,塞尔维特发现血液小循环,阿里斯塔克斯日心说29、关于科学事实基本特征正确的是:c单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单称陈述、不具备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单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不受理论影响全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30、模拟实验区分为物理模

10、拟、数学模拟和功能模拟的依据是:b,原型与模型的材料性质,原型与模型之间的相似关系(邢振波),原型与模型之间的功能目的,原型与模型的内容关系。31、对于中国古代朴素的自然观说法不正确的是:b,科学处于幼年时期,科学认识只达到事物的表面。,以原子论方式解释世界。,把整个自然界看作是运动变化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主要是对世界本原的探索和解释。32、对于可持续发展理解不正确的是:d,要体现发展,就是说一个国家或地区要通过社会、经济整体实力的增强,不断提高本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要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即人类目前为发展所进行的种种努力,不应危及到未来一代人的生存与发展;,在人与人的关系上,

11、发展既体现未来取向的代际平等,又体现整体观念的代内平等;,在具体操作上,可持续性发展就是要限制科学技术的发展。33、对于演绎方法条件限定不能成立的是:d,如果有一个前提是否定的,结论也应该是 否定的;,大前提必须包含小前提;,两个否定的前提不能推出结论;,两个否定的前提能推出结论。(刘钊钊)34、科学史上人们曾用燃素说解释纯金属燃烧后变重的自然现象,但是人们发现有机物在燃烧后却变轻,于是提出燃素具有负重量的假设。这一假设从科学哲学看是属于_b_的。,判决性 ;特设性 ,拟人化 ,辅助性35、自然辩证法与具体自然科学的关系是:c一般与一般的关系;特殊与特殊的关系;一般与特殊的关系;特殊与一般的关

12、系。36、认识客体是指:a纳入认识主体对象性活动结构的一切物质客体;除人以外的一切客观事物;一切自然界存在物;自然界一切生物体的总和。37近代科学发展史上,主张理性主义方法作为科学研究主要方法的科学家是:b英国的休谟; 法国的笛卡尔; 意大利的伽利略; 英国的培根。38、近代最早提出的自然界演化历史观是:b牛顿经典力学; 康德星云假说;达尔文进化论; 麦克斯韦电磁理论。39、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讲的是:d人们认识自然的辩证法;人们变革自然的辩证法;人们研究自然的辩证法;自然界本身的辩证法。 40、自然界物质运动服从某些共同规律表明:d自然界具体物质运动的守恒性;自然界物质运动不灭性;自然界物质运

13、动的绝对性;自然界物质运动统一性。41、科学理论评价的简单性要求是指:c理论展开的层次结构最少;应用的数学工具最少;包含彼此独立的基本概念、定律最少;概念和定律包含的经验内容最少。42、科学观察需要选择典型对象和典型环境,因而:d它有纯化和简化研究对象的作用;具有强化对象及各种观察条件的特点;具有模拟客观对象的特点;观察结果具有一定代表意义。43、反常问题是指:d不是正常科学认识中提出的问题;和公认理论形式不一样的问题;非正常思维形式提出的问题;是拒斥已有理论框架的有待解决的问题。(吴佳宁)44、人类的新进化是指:b纯生物属性的进化;人的社会属性改变推动人的生物属性改变的进化;纯社会属性的进化

14、;人类语言符号的进化。45、自然辩证法从当代自然科学的成果来阐述自然界本身的辩证法在人的认识中的反映,这种研究体现了:b自然观与社会历史观的统一; 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统一;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逻辑与历史的统一。46、模拟实验区分为物理模拟、数学模拟和功能模拟的依据是:b原型与模型之间的功能目的;原型与模型之间的相似关系;原型与模型的材料性质;原型与模型的内容关系。47、公理化方法从本质上说它属于一种:c类比推理; 归纳推理;演绎推理; 直觉推理。48、科学事实属于:b 客观事实; 经验事实;(刘春言) 理论事实; 假想事实。 49,判别下列句子,哪一个表述比较合理:d因为观察渗透着理论

15、,所以它没有检验的功能可言;因为观察受到主体经验和思想的影响,所以它没有客观性可言;因为观察具有实践的品格,所以科学知识源于观察;因为观察受到理论的污染,所以它不是科学研究的起点。50.自然辩证法一书是:c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完成的著作;恩格斯经过十年努力完成的著作;恩格斯未完成的遗稿;(李珊珊)马克思撰写;恩格斯整理完成的著作。51 在科学思维中能够创造新意象的思维形式是:d概念; 判断; 意象; 想象。 52 系统尺度由小到大,其组成元素之间的结合能呈现:b由小到大递增;由大到小递减; 基本不变;震荡性变化。53,从科学理论的评价标准上看,爱因斯坦相对论的主要魅力在于它是:d 公理化体系;

16、假说演绎体系; 科学归纳体系; 理想化方法。54,恩格斯认为自然界虽然在某个时候一定以铁的必然性毁灭自己在地球上的最美丽的花朵思维着的精神,而在另外的某个地方和某个时候一定以同样的铁的必然性把它重新产生出来,这说明:b 自然界中不存在着变化的暂时性; 自然界的发展是循环的无限性; 自然界的运动变化都是有序性的; 自然界物质的具体形态都是无限的。 55,假说检验的复杂性在于科学家喜欢采用判决性实验来判定两个互相竞争的假说,但是在科学检验中判决性实验只能够:c 有条件地判定某个假设的真伪; 历时地判定某个假设的真伪; 最终地判定某个假设的真伪; 即时地判定某个假设的真伪。56,从自然辩证法角度看,

17、测量的本质在于干扰对象。测量的这种哲学性质是因为:b 确认某类事物属于一定的类需要运用比较逻辑; 主客体相互作用成为对象的不可分割的部分; 测量主体必须引入科学共同体所认可的测量标度;测量客体是量和质的统一。57,现代科学哲学研究表明,理论的评价并不是单一的理性评价,其原因在于: 科学理论必须受到实践的检验;a 科学理论是人类思维的创造; 科学理论的评价主体是科学权威; 科学理论不是理性的事业。58,科学实验中机遇的特点从发生的客观基础看在于:c突发性; 意外性; 偶然性; 必然性。59,判别下列句子,哪一个较为不合适:d观察与实验的方法具有绝然不同的方法论准则;观察与实验的方法其研究对象所处

18、的条件不同;观察与实验的主体都在从事一种直接的现实性活动;观察与实验的结果在其必然性的程度上有所不同。60,科学选题方法中的需要性主要体现了选题的_a_。目的性; 价值性; 条件性; 根据性61,从现代科学观念出发,判别下列命题哪一个比较合适:a永恒的自然规律愈来愈变成历史规律;从存在到演化的科学思想转变表示人类更加重视粒子文化;人的科学认识对象都是由自然存在物所构成;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宇宙是一个无限的存在体。62,思想模型是的产物。d归纳; 演绎; 类比; 科学抽象。63,为什么所有能推理的人都期望并相信他们没有经历过的事例同经历过的事例相一致?这是_d_问题。 归纳心理学; 归纳合理性;演绎

19、因果性; 演绎合理性。64,恩格斯认为自然科学发展史上,揭示了有机界与无机界的统一。d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赖尔的地质学原理; 施莱顿、施旺的细胞学说; 维勒的尿素合成。65,知识经济属性表明,科学知识在认识论意义上是一种:d直接生产力; 进化系统; 网络知识经济; 间接生产力。66,仿生学的方法论依据是_d_。黑箱方法; 白箱方法; 灰箱方法; 功能模拟方法67,现代公理化方法要求给出公理体系的_d_证明。 一致性、完备性、独立性;无矛盾性、完备性、简单性;无矛盾性、完备性、一致性; 无矛盾性、完备性、独立性。68,物理学家德布罗依从光的波粒二象性出发,通过类比得出物质波假说。从思维方式上看

20、,这种类比推理思维的基本环节在于:a联想与比较; 抽象与分析;意象与想象; 归纳与演绎。69,直觉思维的明显特征在于:d非逻辑性、突发性、想象性;非逻辑性、创造性、联想性;非逻辑性、意外性、偶然性; 发生的突发性、过程的突变性、结果的突破性。70,决定系统功能的主要因素是系统的_b_。元素; 结构; 环境; 信息。判断题1, 观察陈述都是单称陈述(对的,因为单称陈述,所有的观察陈述都是单称陈述。它们是一个观察者在特定的地点、时间运用他或她的感官得出的结果,即关于某一单独对象有或没有某种属性的描述。全称陈述,构成科学知识的理论和定律都是一般性的断言,涉及在所有地点和所有瞬间的特定种类的所有事件。

21、如果是反映某一类中每个对象有或没有某种属性的陈述,叫全称描述)2,当思维由具体上升到抽象时,它远离了真理(错的,“当思维从具体的东西上升到抽象的东西时,它不是离开真理,而是接近真理“列宁。完整的抽象过程包括思维运动的两次飞跃:由感性的具体上升到抽象的规定,再由抽象的规定上升到思维的具体。抽象的规定是指未经综合的科学概念、经验规律、科学原理等。深刻、本质、抽象思维的具体指这些要素辩证综合所形成的完整概念或思想模型。感性的具体指科学事实,生动、形象、具体科学抽象是在思维中对同类事物去除其现象的、次要的方面,抽取其共同的、主要的方面,从而做到个别中把握一般,从现象中把握本质的认知过程和思维方法。科学

22、抽象的实质是从“感性上的具体”上升到“抽象的规定”。科学抽象的过程和具体步骤:v 第一步:“去伪存真”核实材料,即鉴别材料。v 第二步:“去粗取精”选择材料。v 第三步:“由此及彼”揭示事物之间各种复杂的联系。v 第四步:“由表及里”透过现象揭示出内在的本质及其规律。 3.科学事实不同于日常经验事实,因为科学事实并不真实地存在于世界中(错的。经验事实是指人们用专业语言或文字对通过观察、实验而被感知的客观事实所作的描述和判断。科学事实,一般是指人们对所观察到的事件、现象和过程所作的真实描述。科学事实一般分为两类:o 事实:指客体与仪器相互作用结果的表征,如观测仪器上所记录和显示的数字、图像等。它

23、既与客体有关,也与人所设置的认识条件有关。o 事实:指对观察实验所得结果的陈述和判断。它既与客体的本性、仪器的性能有关,也与人用以描述事实的概念系统有关。经验事实与科学事实的显著的不同点是:经验事实具有可错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因为,经验事实的获取与人所没置的认识条件(比如仪器设备的性能)有关,与人用来描述观察结果的概念系统有关,还与认识主体的认识能力有关,只有那些经过价值尺度的选择,有关手段鉴定的经验事实才能称得上科学事实。并非所有的经验事实都属科学事实科学事实有如下特点:个别性它主要是来自于感性活动,而不是主要来自于理性的抽象活动具有可重复性判断某个观察事实是否是科学事实的重要标准。具有客观

24、的独立性科学事实的内容是客观的,尽管它的确定与科学理论的指导相关,然而科学事实一旦被发现和承认,就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确定性。该特征还突出表现在某一假说未能经得起实践的检验而被否决,但支持这一假说的科学事实仍然存在,其科学价值仍得到人们的承认,具有独立性。科学事实则是属于认识范畴,他作为观察与实验的结果反映到人们的意识中,其内容是客观的,而形式则是主观的;科学事实与经验事实的区别在于:虽然科学事实也属于经验事实的范畴,但并非所有的经验事实都是科学事实,只有那些经过鉴定,被认为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或正确的反映的经验事实,才称得上科学事实。4,导致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日益老化的主要原因是科学技术的发展n

25、(错的。是由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失衡所导致的。人工自然异化(太过于)导致环境问题:人类在开放的自然界中实践,变天然自然为人化自然和人工自然,这是人类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的过程,它干扰了自然界自身的演化过程,是自然界人化,又使自然界异化。尤其工业革命以后,人对自然的掠夺借助资本主义的扩张,达到了肆无忌惮的状态。人类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产物。然而,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作为自然界对象物而存在。于是构成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这是宇宙中出现的新型关系,不仅影响了自然界的演化进程,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同时两者又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使自然图景与社会图景丰富多彩,使二者进化途经呈现复杂性与曲折性。人与自然的辩

26、证关系自然界创造了人、人对自然具有能动作用,对自然实行改造,但在改造过程过度破坏,异化,从而创造了自己的对立面。人为了生存发展利用自然,但是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过度破坏了生态、污染了环境,异化,从而出现环境问题,人受到自然的惩罚)造成消极后果的主要原因不在科学技术本身,而是在于人类本身,是人类如何运用科学技术的问题.人们受利益的驱使,受时代和认识水平与实践能力的局限,往往在利用科学技术时不顾后果,或者看不到严重后果,特别是不顾或看不到深层的,长远的后果.5,需要性原则是科研选择的首要原则(需要性,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宜己性,灵活性)(对的,需要性原则是指选择科研课题必须着眼于社会实践的需要

27、和科学实践的需要,选择那些对社会发展和科技发展有重要影响的课题。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技,科技工作者必须面向经济建设。从社会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出发选择和确定科研课题,是由发展科学的根本目的决定的。科研的根本目的是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离开这一目的,科研活动也就失去了明确的方向。)论述题1,科学与非科学史对立的吗?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科学、非科学与伪科学科学与非科学是两类不同性质的知识,二者之间不存在对错好坏之分,他们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科学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科学的涵义:科学是人对自然的能动的认识的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体系;(

28、2)科学的本质属性:客观真理性;可检验性;系统性;主体际性。非科学是指那些与科学统一文化体系不同于科学认识对象的其他文化部门以及与科学处于不同的文化体系中没有按照科学的认识方式认识事物的文化部门。非科学是指不满足精确性和可检验性的命题、问题或理论,无法运用自然科学方法进行检验或评价的领域,如道德、哲学、宗教信仰、神话传说、艺术等。在各自划定的界限范围内,两者是对立的,科学家选择那些与观察的真实最一致的理论。非科学与科学一样是人们对周围自然事物的有效认识。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认识的深化,非科学会转化为科学,这是两者的统一性。伪科学是指把没有科学根据的非科学理论或方法宣称为科学或者比科学还要科学的

29、某种主张。它不同于一时的非科学,是伪装成科学形式的非科学,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把已经被科学界证明不属于科学的东西当做科学对待。其内容不具有客观真理性,它伪造或篡改实验数据,回避或者拒绝规范的科学实验和同行专家的鉴定,或者用违背科学实验准则和程序的“实验”去取代规范的科学实验,其结果经不起真正的科学实验的检验不可检验性和伪装是伪科学的基本特征。伪科学与非科学的质的区别:(1)伪科学是无视客观事物的胡编,或者是给非科学造假作伪证乔装骗人、害人。非科学是人类在实践中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局限,对客观事物做出了自以为正确、实际是错误的反映。(2)伪科学的制造者是故意的、有预谋的、有卑鄙目的的,而非

30、科学的创立者没有预谋、没有卑鄙企图的。非科学的事物大量存在,而且通常自有其存在的价值,如文学、艺术、魔术等等,一旦有人把它们宣称为科学,则这种宣称本身也就成为一种伪科学。2.库恩的范式理论及其意义(1.逻辑经验主义的科学发展模式(1)逻辑经验主义对科学理论的发展持累计的观点,认为科学理论没有渐进中的中断,而只有逐渐积累的增长。这种累积观强调知识在量的方面的扩展形成科学进步,曾经是科学哲学中的正统观点。理论承认新旧理论之间的继承性,但不顾科学发展中的中断性,不符合科学发展事实。(2)波普尔批判理性主义的发展观波普尔从证伪主义出发,首先否定了逻辑经验主义累计模式,认为科学是在猜测-反驳-再猜优点:

31、波普尔模式贡献在于冲破了逻辑经验主义的静态逻辑分析框架,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对科学知识增长的动态考察,并揭示其内在机制。缺陷:对获得知识的动态过程的分析局限于知识增长的过程,因而囿于理论这个逻辑范畴来进行知识的重建。这样科学发展模式和科学实际相比就显得贫乏和简单。2.历史主义的科学发展模式库恩的科学发展模式库恩克服了逻辑经验主义渐进性和批判理性主义革命论的片面。提出了科学发展的渐进和革命相交替的模式。认为科学发展经历常规时期和革命时期两个不同阶段。库恩模式关键概念是“范式”( paradigm )w 范式三种表达:一是集团所采用的符号概括w 二是为集团提供类比和给人们以启发的模型w 三是作为具体

32、解题的范例。“范式”就是科学共同体普遍承认的科学成就,并且是为一定时期内进一步开展活动的基础。它不是着眼于已有的知识内容,而是着眼于未来的活动;它是活生生的行动的指南,是研究的纲领;是理论、方法、标准的难分难解的混合物,是主体到客体的媒介;而且它像劳动工具在整个社会生产方式中的作用一样,对于科学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在于创造了什么理论,而在于用什么理论,也即使用什么范式去进行创造。由此,范式也成了科学发展状况的主要测量器和指南器,作为观念工具和实用工具的范式,是科学家所信赖的智力装置和操作装置。 库恩认为科学发展遵循以下模式:w 前科学-常规科学-危机-科学革命-新的常规科学从前科学进入科学的标志是

33、范式的出现。当处于常规时期的范式遇到困难,出现愈来愈多难题不能解决时就进入危机阶段,结果导致旧范式被抛弃,新的范式产生,这就是科学革命时期。优点:w 库恩的科学发展模式比波普尔全面和合乎实际。库恩把科学的渐进性与革命两种因素结合起来考虑,更合乎科学发展的实际。w 强调了科学不是停留在已有的知识体系上,而是不断探求新知识,抛弃旧范式,接收新范式的过程,并且年轻人是实现范式转变的主体。w 他从科学史的研究中看到,科学作为一种社会事业,其发展受到内外因素的共同制约,从而开了科学哲学研究历史主义的先河。缺点:w 他的科学革命是突变性的新范式推翻旧范式,犹如政治革命中两种敌对势力的较量。新旧范式之间的间断性扩大。忽略了继承性一面。w 夸大了科学共同体的能力,成为范式选择的最高标准。人为的标准会消弱客观性,滑向相对主义。3,国家创新系统以及合理形式国家创新体系”其核心内涵:是实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