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提高顶管穿墙出洞一次合格率浙江宝田环境工程 绍兴“土井头”地块电力电缆隧道工程QC小组一、工程概况“土井头”地块电力电缆隧道工程位于绍兴市越城区绍甘公路以东、大环河以南、香炉峰以西、永胜路以北的浙江省会稽山旅游度假区内。地下管廊沿线总长约672m,南起永胜路旁的山坡上,沿途穿越禹陵江、大禹陵景区内景观湖、景观岛及景区内道路等,北至大禹陵景区里的绿化带。北段穿越禹陵河及河流部分采用顶管法施工,采用内径3.0m的预制钢筋混凝土管顶进,顶管长度362m,顶管两端设接收井及工作井。本工程顶管施工需穿越禹陵江、大禹陵景区内景观湖、景观岛及景区内道路等。顶管顶标高为-4.355m,埋深10m左右。禹陵江常
2、水位标高4.09m,河床最低处底标高为1.8m,景区内景观湖常水位标高为4.69m,湖床最低处底标高为2.5m。根据土层成因不同及物理力学性质差异,勘探深度内可分为7个土层,其中2、9、10层细分2个亚层,5、7、8层缺失,顶管位于6层土中及少量位于9-1层土中,该土层渗透性大,较易坍塌。地层分布由上至下依次为:1杂填土、2-1粉质粘土、2-2粉质粘土、3淤泥质粉质粘土、4粉质粘土、6含粘性土角砾、9-1混砾砂粉质粘土、9-2粉质粘土、10-1强风化凝灰岩、10-2中等风化凝灰岩。通过对影响顶管穿墙出洞一次合格率的因素进行调查分析,QC小组针对该问题遵循PDCA循环,持续改进施工中遇到的问题,
3、不断进行质量改进和创新,显著提高顶管出洞的一次合格率。二、小组概况表1 QC小组成员表制表时间:2015.3.26制表人:徐晓源1小组名称绍兴“土井头”地块电力电缆隧道工程QC小组 课题名称提高顶管穿墙出洞一次合格率所在部门“土井头”地块电力电缆隧道工程项目部小组接受TQC教育情况72小时 注册日期2015年4月1日小组注册号ZJBT2015002课题类型现场型课题注册号ZJBT2015QC02活动日期2015年4月至2015年6月活动次数12次姓名性别职称组内职务组内分工吴添财 男工程师 QC专职指导 活动指导 王静安女工程师 组长 活动的组织,全面协调组内各项工作潘攀男工程师 副组长 协调
4、组内各项工作陈雁飞 女助理工程师 组员 根据现场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吴子淼男助理工程师 组员 主要负责对材料、机具、现场条件的检查 赵英祥男助理工程师 组员 主要负责现场施工的巡视和检查,落实奖罚制度周小平男助理工程师 组员 工地的安全管理徐晓源女助理工程师 组员 资料的收集、整理三、小组活动计划QC小组活动按以程:图1 活动流程图(制图人:潘攀,制图日期:2015.4.2)表2 QC小组活动计划表制表日期:2015.3.26制表人:潘攀四、选择理由QC小组根据顶管施工难点收集了可供选择的三个课题,通过小组全体成员评价,最后选定“提高顶管穿墙出洞施工一次合格率”作为小组活动的课题,见表3。
5、表3 课题评价注:每项满分为7分。制表人:王静安制表日期:2015.4.62评价项目可选课题 迫切性重要性预期效果可实施性推广性综合评价选择 1.提高顶管穿墙出洞施工一次合格率7766733选定2.提高曲线管道顶进施工精度6565527不选 3.提高顶管顶进施工效率4655525不选 实施项目时间:2015年4月2015年6月4月5月6月上旬中旬下旬上旬中旬下旬上旬中旬下旬选择课题 现状调查 目标确定原因分析要因确定制定对策实施对策效果检查 巩固措施执行阶段(Do)对策实施处理阶段(Action) 制定措施总结和今后打算检查阶段(Check)检查效果是否达标 计划阶段(Plan) 选择课题现状
6、调查设定目标分析原因要因确认制定对策选择“提高顶管穿墙出洞一次合格率”作为小组活动课题的主要理由如下:1.本公司在以往顶管施工时顶管机头出洞及管节顶进过程中,遇到洞口出现渗漏现象,以及顶管机头出洞下沉量过大等一次合格率差的问题,给工程建设带来安全隐患,增加后续处理费用,影响工程进度延误工期。2.通过开展该课题,可以发现顶管穿墙出洞施工中的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显著提高顶管穿墙出洞的一次合格率。3.配合公司技术人才的发展规划,提高施工一线技术人员的协作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增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公司的发展储备高水平的技术人才。五、现状调查为了提高本工程的顶管穿墙出洞施工一次合格率
7、,QC小组针对本公司已完工工程的顶管施工过程存在的问题,以及本工程已经施工的两个顶管出洞施工中的问题,通过筛选、汇总,并与材料、工程、技术部反复磋商、分析,最终得出顶管穿墙出洞施工的主要问题。表4给出了顶管穿墙出洞施工的质量检查结果,在12个工作井中,发生洞口浆液渗漏的为50%,顶管机头出洞发生下沉现象的为33%,顶管顶进穿墙过程中位置发生偏差的为17%。在调查所得的12个不合格处,表5给出了影响顶管穿墙出洞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的频率分布,其中洞口浆液渗漏和顶管机头出洞下沉的累计频率达83.3%。表4 顶管穿墙出洞施工一次合格率检查表注:表示不合格,表示合格3检查项目顶管工作井洞口浆液渗漏顶管机
8、头 出洞下沉顶管位置偏差顶管旋转 其它甲项目1#工作井2#工作井3#工作井4#工作井乙项目1#工作井2#工作井3#工作井丙项目1#工作井2#工作井3#工作井本工程1#工作井2#工作井不合格 合计 64111制表人:陈雁飞制表日期:2015.4.10表5 影响顶管穿墙出洞施工一次合格率问题调查表制表人:陈雁飞制表日期:2015.4.10根据影响顶管穿墙出洞施工一次合格率调查表做出排列图,如图2所示:图2 影响顶管穿墙出洞施工一次合格率排列图(制图人:陈雁飞,制图日期:2015.4.10)因此,影响顶管穿墙出洞施工质量的主要原因是洞口浆液渗漏和顶管机头出洞下沉,合计占顶管穿墙出洞施工不合格总数的7
9、6.9%。4序号不合格项目频数累计频数累计频率()1洞口浆液渗漏6646.2%2顶管机头出洞下沉41076.9%3顶管位置偏差11184.6%4顶管旋转 11292.3%5其它113100%六、设定目标根据调查结果及业主、监理和质量监督机构的验收情况,目前一次验收合格率为:(47/60)10 0=78.3%。经小组全体讨论,如果将最大问题解决90,将次要问题解决90%,顶管穿墙出洞施工合格率78.3(1-78.3)46.2 90%+(1 -78.3)30.7%90%=93.3% ,达到小组设定的90目标是可行的,因此确定本小组活动目标: 将顶管穿墙出洞施工质量合格率从78.3提高到90 ,如图
10、3所示。90%78.3%目标现状图3 本小组活动目标图(制图人:徐晓源,制图日期:2015.4.13)七、原因分析QC小组全体人员开会进行讨论,利用头脑风暴法,对出现在顶管穿墙出洞施工过程中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并通过对施工现场的材料规格、施工工艺、工人责任心、施工机械等几个方面进行调查,整理出如下关联图,如图4所示。5材料进场检验不严格水泥质量不合格 压力表不准机具保养维修不及时高压旋喷水泥土质量差沉井洞口后 水泥土抗渗差 触变泥浆压力过大水灰比不符合设计要求旋喷施工参数有问题止水结构不合理 洞口止水差洞口渗漏机头出洞速度过快施工工序不合适 顶管机头下沉施工工艺选择不当止水材料不合格 工人操作
11、没有经验机头悬垂距离长 交底不充分岗前培训不到位 导轨未延伸至穿墙管内材料进场检验不严格图4 顶管穿墙出洞施工质量隐患分析关联图(制图人:陈雁飞,制图日期:2015.4.25)八、要因确认从分析图中可以看出,顶管穿墙出洞施工质量缺陷的末端因素共有9项,制定了要因确认计划表,如表6所示,并根据检查情况进行了要因确认。表6 要因计划表制表人:徐晓源小组根据上表进行分析:制表日期:2015.5.121、在所调查的顶管出洞施工采用的止水结构中,顶管出洞止水采用的均是板式橡胶止水板,顶管在承压水地层中顶进的过程中,并在触变泥浆压力的作用下,持续不断有浆液渗漏出,漏浆速度较慢,但渗漏量超过控制标准,影响沉
12、井内施工环境,并影响管道安全。因此,止水结构不合 理确定为主因之一。6序号末端因素确认内容确认方法确认标准责任人完成时间 1止水结构不合理确定止水构造对洞口渗漏的影响现场观察浆液渗漏量达到0.05m3/h吴子淼2015.4.202材料进场检验不严格确定止水、水泥等材料各项性能指标 现场进行实验 以实验报告为准吴子淼2015.4.203机 具 保 养 维修不及时 确定机具有无故障,管道是否堵塞现场对机具设备 管道进行检查 机具设备符合正常施工状态 吴子淼2015.4.264旋喷施工 参数有问题 确定旋喷施工参数对水泥土的影响现场检查所形成水泥土的范围、强度等达到止水抗渗设计要求吴子淼2015.4
13、.285顶管机头部出洞速度过慢确定机头出洞速度现场观测 速度满足规范要求吴子淼2015.5.46导轨未延伸至穿墙管内确定机头出洞悬垂长度现场测量悬垂长度确保机头下沉量不超过3mm吴子淼2015.4.307岗前培训 不到位调查施工岗前培训开展情况结合现场了解情况基本操作技合格周小平2015.5.108技术交底落实不到位全体人员培训情况检查技术交底情况技术交底完成率100周小平2015.5.102、对所使用的板式橡胶止水板的延性、弹塑性、强度等进行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各项指标符合要求,此外,板式橡胶在施工压力下的气密、水密性试验的结果亦符合要求;洞口后土层中抗渗的旋喷水泥土所使用的水泥等材料均由正规
14、厂家供货,并有产品规格及合格说明,材料进场后进行抽样检查,相关指标亦达到厂家标定值,因此水泥质量不合格不是主因。因此,材料进场检验不严格不是主因。3、顶管顶进系统在施工前均做好组装调试,油压顶进系统、泥浆减阻系统及相关配套设施均检查无误后才开始顶进施工,施工完毕后进行维护保养,因此机具设备在施工过程中处于较好状态,机具保养维修不及时不是主因。4、旋喷施工是在沉井下沉到位后进行的,对洞口所在深度上下1m范围内高压旋喷形成水泥土,水泥浆的水灰比、喷射压力、提升次数等施工参数通过相同地层试喷确定,并通过顶管出洞后的采样试验确定所形成的水泥土达到要求,因此旋喷施工参数有问题不是主因。5、顶管机头穿墙出
15、洞的速度对于控制顶管机头部下沉较重要,为降低顶管机头部悬臂时间, 需要控制顶进速度,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控制顶进速度,在相同地层中相同顶进速度下,大部分均为出现头部下沉现象,这说明头部下沉现象是另有原因的,因此顶管机头部出洞速度过慢不是主因。6、顶管机头部在顶进出洞过程中,均由轨道支承,而在沉井预留穿墙管上并未设置轨道支承,从而机头在通过时处于悬臂状态,导致机头出现较为明显的下沉现象,因此导轨未延伸至穿墙管内是主因之一。7、对顶管施工班组进行了相关技能培训,并进行考核,成员11人均在80分以上,考核成绩均为合格,说明工人操作知识掌握较好,熟知各项操作技能,因此岗前培训不到位不是主因。8
16、、技术交底在顶管施工前均能落实,查有交底记录,对工人考核的情况也说明了交底较好, 因此技术交底落实不到位不是主因。综上分析,造成顶管穿墙出洞施工质量一次合格率低的主要原因为:1、止水结构不合理;2、导轨未延伸至穿墙管内。九、对策制定表7 对策评价选择表注: 5分 3分 1分制表人:徐晓源制表日期:2015.5.13表8 按照5W1H原则制定对策表7对策表序号要因对策目标 采取措施地点负责人完成时间 序号要因对策评价综合得分选定方案有效性可实施性经济性可靠性1止水结构不合理1、重新设计洞口止水结构182、对原有洞口止水结构精细化施工62导轨未延伸至穿墙管内1、在顶进过程中对顶管机头采取有效支承2
17、02、采用机头较长的顶管机13制表人:徐晓源制表日期:2015.5.27十、对策实施实施对策一: 采用橡胶板和盘根双重止水结构在沉井下沉施工时,穿墙管的外侧通过预埋螺栓及压板将橡胶板固定,使之随沉井一起下沉。沉井下沉到位后,去除穿墙管内的封填料,在穿墙管的内侧设置盘根止水,如图56所示。如此在顶管顶进过程中形成内侧盘根止水、外侧橡胶板止水的双重止水结构,能够显著降低浆液等的渗漏量。实施对策二:洞口后土层中高压旋喷形成水泥土在沉井下沉到位后,洞口后土层中通过高压旋喷注浆搅拌形成不透水的水泥土,并通过在穿墙管内封填料中埋设的注浆管局部加强注浆,确保洞口后土体的抗渗能力,同时水泥土也确保顶管出洞时的
18、稳定,防止过大的变位导致后续的纠偏作业。实施对策三:穿墙管上等间距设置定心环沿穿墙管内壁环向布设定心挡环(图6),定心环内径比顶管外径大10mm,保证顶管定位的同时能够顺利通过。实施对策四:将顶管顶进轨道延伸至穿墙管上将沉井底板上设置的顶管推进轨道延伸至穿墙管内,如图6中的穿墙管内导轨,使原本处于悬臂状态的顶管机头有可靠的支承,降低顶管机头的下沉量。81止水结构不合理重新设计洞口止水结构降低顶管机头出洞时及顶管顶进过程中的渗漏量1、采取橡胶板和盘 根双重止水结构施工现场 王静安2015.5.182、洞口后土层中高压旋喷形成水泥土2导轨未延伸至穿墙管内在顶进过程中对顶管机头采取有效支承减小顶管机
19、头出洞过程中的下沉量1、穿墙管上等间距设置定心环 施工现场 潘攀2015.5.232、将顶管顶进轨道延伸至穿墙管上钢后靠顶管机头环形顶铁主顶油缸洞口止水结构沉井旋喷水泥土导轨沉井底板沉井图5 是顶管穿墙出洞施工示意图(制图人:王静安,制图日期:2015.6.5)顶管机头穿墙挡环 盘根环形橡胶板轧兰导轨旋喷水泥沉井 图6 是顶管穿墙出洞止水结构示意图(制图人:潘攀,制图日期:2015.6.10)十一、效果检验经过我们QC小组的活动,在项目经理部全体员工的大力协作下,针对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得当,解决了顶管穿墙出洞施工质量缺陷因素,对后续3个工作井中顶管穿墙出洞一次合格率的检查结果如表9所示,一次合格
20、率为14/15=93.3%,施工技术要求实现良好,满足相关施工规范要求,使顶管穿墙出洞一次合格率达到规定要求,超额实现了预定目标。表9 对策实施后顶管穿墙出洞施工一次合格率检查表检查项目顶管工作井洞口浆液渗漏顶管机头出洞下沉顶管位置偏差顶管旋转其它1#工作井2#工作井3#工作井00100不合格 合计 998预埋螺栓 土 管内导轨穿墙管注:表示不合格,表示合格制表人:陈雁飞制表日期:2015.6.12十二、巩固措施1、认真整理本次QC活动的有关技术资料,已将本次QC的主要内容纳入施工总结,并将总结 内容编制成作业指导书,以便在以后的工程当中灵活应用。2、建立定期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制度,针对相应工序和工艺知识进行培训。3、将施工中需要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业领域中智能教室解决方案的商业价值与实施
- 政策分析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前景
- 专题06 读后续写校园生活类话题(讲义)原卷版-2025年高考英语二轮复习
- 情感智力驱动学业成功的关键要素
- 技术推动教育变革的正面伦理视角
- 中职教育自我管理课件
- 2025届河北省沧州盐山中学物理高二下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 中职教师课件
- 未来职业教育的趋势基于情感智商的培养策略分析
- 教育技术法规实施中的难点与对策研究
- 社区网格员培训
- 店铺多股东合同范例
- 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压力性损伤的风险评估及管理
- 东南大学版三基内科
- 《餐厅服务礼仪培训》课件
- 精神科藏药安全警示教育
- 2025年中国电信云网资源管理技能认证考试题及答案
- 高中数学集合练习题160题-包含所有题型-附答案
- 《骆驼祥子》名著阅读课件
- 能源行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方案
- 《学科教学与德育及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合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