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应用程序操作手册中文 2 . 2 版 TPS1100 专业系列仪器 祝贺您购买了TPS1100 专业系列仪器程序。 为了安全使用,请注意“系统”指南中重要的安全规则(参看“安 全指导”)。请您在使用仪器之前,仔细阅读用户手册。 2TPS1100 程序操作手册 2.2 产品标识在仪器的电池盒里的标签上标有仪器的型号和仪器的序列号。 请将您的仪器型号和序列号填在下面,以便您在需要的时候,与徕卡服务中心或徕卡维修中心联系。 型号: 出厂编号: 软件版本: 语 言: 3TPS1100 程序操作手册 2.2 本手册使用的符号有下列含义:危险:它表示特别危险的情况,如不避免,将造成人身死亡或严重的伤害。
2、 警告:它表示潜在的或意外操作所导致的危险情况,如不避免,将造成人身死亡或严重伤害。 小心:它表示潜在的或意外操作所导致的危险情况,如不避免,可能造成轻微的损坏或明显的设备、经济和环境损坏。 表示在实际使用本产品时必须注意的重要段落,以便正确、有效的使用仪器。 4TPS1100 程序操作手册 2.2 章节目录目录6序言11定向及高程传递12后方交会25对边测量36放样45自由测站65参考线80悬高测量95隐蔽点测量101面积测量109多测回角度测量120导线测量150局部后方交会167坐标几何173Road+文件编辑器201道路放样(加强版)Road228自动记录276变形监测284参考平面2
3、89DTM 放样300 5TPS1100 程序操作手册 2.2 对边测量36序言36程序流程37概述38折线对边38射线对边38测量模式39结果40配置41配置编辑器41正、倒镜测量42Log 文件43放样45序言45程序流程46概述48查找点48手动放样49概略定向49线偏移量放样50直角放样法51方位角和距离放样法52放样53极坐标放样53直角放样55用辅助点放样56根据坐标增量放样58选择放样方法59略图62配置62Log 文件63绪论11调出程序11许可证编码11定向及高程传递12序言13程序流程14概述15觇点15点列表16测量模式16计算17更多信息19略图20配置21配置编辑器2
4、1正、倒镜测量23Log 文件23后方交会25序言25程序流程26概述28测站数据28觇点29测量模式29计算30比较结果31配置32配置编辑器32正、倒镜测量33Log 文件34 6TPS1100 程序操作手册 2.2目录 目录(续)自由测站65序言66程序流程13概述68测站数据68觇点69点列表69测量模式70计算70比较结果72更多信息73略图74配置75配置编辑器75正、倒镜测量76Log 文件77参考线80序言80程序流程81概述82固定参考高程83内插参考高程83参考线菜单84基线点84确定基点84确定参考线85参考线结果86线向偏移量和横偏移量(L 和 O)88输入 L&O 值
5、88L&O 结果对话窗89方法对话90配置91配置编辑器91Log 文件93悬高测量95序言95程序流程96概述98测量基点98测量悬高点99配置100荫蔽点测量101序言101程序流程102概述103测量标尺104结果105配置106测量数据实例107Log 文件107应用注意事项108面积测量109概述109程序流程110序言112测量模式112直线112弧线113计算115略图116配置117配置编辑器117正、倒镜测量118 7TPS1100 程序操作手册 2.2 目录(续) 局部后方交会167基本程序167程序流程168概述169测站数据169觇点170计算170配置171配置编辑器
6、171正、倒镜测量172COGO173COGO 菜单173序言174配置175功能选择(COGO 菜单)176反算(极坐标计算)176导线178用磁象限角确定方位179用方位角确定方位180确定水平距离181导线结果182交会183方向交会183方向距离交会184距离交会189多点交会190支距193偏移距离194直角点计算196三点定园弧197多测回角度测量120序言120程序流程122概述123设置菜单124设置菜单124测量模式124计算模式132示例及所用格式140配置142配置编辑142Log 文件144Log 文件数据示例144导线测量150序言150程序流程151概述152导线菜
7、单154导线菜单154新导线154测站155导线点、支导线点159闭合导线160略图162配置163配置编辑器163正、倒镜测量163多测回测量164Log 文件165 8TPS1100 程序操作手册 2.2 目录(续)标题记录224插入里程方程224查找224横断面指定225新横断面指定文件225标题记录225插入横断面指定226查找226道路放样(加强版)Road227序言227定线确定227数据文件227创建数据文件230程序概述231开始231配置232选择定线文件233水平定线文件234竖向定线文件234横断面、模板文件234横断面分配文件235里程桩方程文件238文件检查240用水
8、平偏移放样241实例准备241计算里程246选择模板点和偏移量247放样和记录点250Road文件编辑器200序言200打开文件204坐标数据文件205新坐标文件205插入点坐标206插入里程桩坐标207插入编码块209查找210平面定线文件210新的平面定线文件210标题记录212插入切线212插入圆曲线214查找215竖向定线215新平面竖向定线文件215标题记录216插入切线217插入圆曲线218插入抛物线219查找220横断面221新建横断面文件221标题记录221插入横断面的点222查找223 9TPS1100 程序操作手册 2.2 目录(续)定时器选择286测量点286参考平面28
9、7概述287参考平面菜单288局部系统定义平面289垂直平面289倾斜平面289定义点290定义局部平面291结果对话291偏移对话292测量点292仪器坐标系293定义仪器平面293测量点294配置295Log 文件295DTM 放样297概述297选择 DTM 文件297测量对话298数据格式299DXF 格式299徕卡格式300Log 文件302水平偏移放样小结253选择定线文件253选择偏移值和选择放样点253放样点254选择新里程254边坡放样255参考点258数据格式260平面定线260竖向定线263横断面266横断面分配269里程方程271Log 文件272自动记录275概述27
10、5配置选项275配置注释277测量与记录279测量注释281Log 文件实例281变形监测282序言282主菜单283选点283测量菜单284选择要测量的点285 10TPS1100 程序操作手册 2.2 TPS1100 系列的电子经纬仪和全站仪配有多种应用程序来处理野外测量数据和控制点坐标,因此,使用这种多功能仪器可以使典型的测量任务简单化。 调出程序 TPS1100 仪器的键盘配有程序键:许可证编码 开始某项具体程序之前,仪器要求输入许可证编码。要运行程序的完整功能,许可证编码是必不可少的。 没有许可证编码,可以在仪器上运行演示版程序,但不能计算和储存结果。 按压本键,仪器显示已安装的所有
11、程序的菜单。 所有的程序次序都基于统一的结构。结构清晰的显示设计配合功能键使人易学易懂。每个程序都有配置对话窗,在该对话窗,用户可以根据需求和次序的变化匹配程序的专用参数。本手册还分别描述了每个程序的各种可能性。 许可证编码可从徕卡仪器代销商处得到,他将告诉你许可证编码的费用。 11TPS1100 程序操作手册 2.2序言 序 言本程序有以下用途:zzz在测站点上确定方向。确定测站高程。 同时确定方向和测站高程。可利用多达 10 个已知点来测算定向值和测站点的高程。 在测站点周围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已知点时,可进行定向及高程传递。对其它已知点的测量可进行方向和测站高程的检查计算。 基本步骤在开始方
12、向和测站高程传递之前,首先必须用下列系统功能或程序确定测站点: zzz测站点设置后方交会 或自由测站 12TPS1100 程序操作手册 2.2方位和高程传递 (Orientation and Height Transfer) 程序流程只能在第一个对话框中存取配置。在 1 个点测量之后可用。 13TPS1100 程序操作手册 2.2 程序流程(续)确认方向、高程值(或高程)并退出本程序 WI 11WI 25测站点号方向改正测站坐标WI 8486最后使用的棱镜高 WI 87WI 88仪器高选用最小二乘法或其它方法平差随时退出程序 14TPS1100 程序操作手册 2.2 概述觇点本章叙述TPS11
13、00 专业系列程序的“定向及高程传递”。 输入觇点号和棱镜高。重找觇点坐标。在激活的 数据作业中查询点的坐标并返回测量模式。 仪器必须整置在已知点上, 程序“ORIENTATION”计算水平度盘的角度改正数,以便使水平度盘的 0.0000 与使用已知 X、Y 坐标的参考点坐标北一致(方向改正)。 若要同时确定高程,必须输入仪器高和棱镜高,且觇点的高程必须已知。程序容许使用只有高程的点。本程序最多可处理 10 个点。 定义觇点列表和测量次序。再次使用时可从列表中选取。 15TPS1100 程序操作手册 2.2第二点 (X,Y,H)第一点 (X,Y) 觇点(续)点列表测量模式这个对话框类似于 TP
14、S1000 的基本“测量模式”对话框。一旦接受测量成果,程序返回下一个测量点的“Target Point” 对话框。 最多输入 10多次调出。 个点。相同的点能够显示列表中的上一个点。注 意:如果列表中一个点也没有,本键无效。 如果能够成功地根据第一批测量成果求得方向改正,仪器就为后续输入的觇点显示Hz , V 值。马达驱动仪器则自动将望远镜对准觇点。 从已输入的点列表中显示下一个点。注意:如果列表中一个点也没有,本键无效。 查询并显示在激活的数据 作业中找到的点的坐标。 返回“Target Point(觇点)”对话框。.运行计算。注意:在第一次 测量之后,键被特定。启动配置 “CONFIGU
15、RATION” 16TPS1100 程序操作手册 2.2 测量模式(续)计算计算方向、高程及其标准偏差。接 受 测 量 成 果 , 返 回 “Target Point(觇点)” 对话窗。 输入觇点数据(参看用户手册)。 倒镜。测量并在激活的记录设备上记录数据。 退出程序。Station Id.指定给测站的点号。返回 “Target Point(觇点)” 对话框。 No. of Pts.要测量的点号测量距离。 在已激活的记录设备上记录测量成果。返回 “Target Point(觇点)” 对话框。 Inst. Height仪器高 17TPS1100 程序操作手册 2.2 计算(续)East测站Y
16、坐标 设置仪器的定向。注意:一旦按压该键,就不能执行其它测量。 测量其它点。程序将调出 “Target Point”对话窗。 North测站X 坐标 在仪器上安置测站高程。 注意:一旦按压该键,就不能执行 其它测量。 在屏幕上显示单个测量结 Elevation求得的测站高程果。(参看“More Information”对话)在激活的测量作业中记录下列结果: WI 11 测站点号 选择“Robust”法或最 Orientation定向方向 小二乘法。 WI 25WI 84WI 85WI 86WI 87WI 88定向改正 测站Y 坐标测站X 坐标测站高程 最后使用的棱镜高仪器高 Elevation
17、高程的标准偏差绘测站和参考点略图。Orient方向的标准偏差 18TPS1100 程序操作手册 2.2 更多信息显示单个测量成果的残差。可在定向或者高程的计算中剔除一些点, 或完全删除有错误的某些点。 2/10在测量成果组中的当前点号和总点数。卷轴棒以图标显示测量成果中的顺序位置。 Error F l ag测量错误标识,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NONE HZ DISTHT测量正常。水平角错误距离错误 高程错误 Status计算中使用这个成果(ON/OFF)。标记也可能是几种情况的组合:例如:DISTHZPt. StatusON觇点的测量值在计算中被采用。 Ignore E l ev .觇点高程剔
18、除:确定高程的测量成果不在计算中使用。OFF 觇点剔除:计算不用该点。 19TPS1100 程序操作手册 2.2 更多信息(续)略图Hz计算角与测量的水平角之间的差产生显示测量配置的略图。 测站点在图中心,且略图顶部显示坐标北方向。略图的角度是正确的,距离是不依比例的。 各点按照测量次序连续编号。 计算中不用的点用点虚线标记。 重新计算结果。 测量成果向前翻。D i stance计算距离与测量距离之间的差测量成果向后翻。 测量其他点。返回“Target Poimt(觇点)”对话窗。 在测量组中删除一个点,并He i hgt计算高程与测量高程之间的差Ref l .Ht:觇点使用的棱镜高。East
19、ing, Northing, Elevation: 所用觇点的 X、Y 坐标, 高程。 可在原位测量新点。 不作任何改变返回结果对话窗。 退出程序。Refl.Ht觇点使用的棱镜高。重新 计算 结果并 返回 Easting,Northing, Elevation所用觇点的 X、Y 坐标,高程 H。“CALCULATION RESULTS(计 算结果)” 对话窗口。 20TPS1100 程序操作手册 2.2 略图(续)配置配置编辑器从“TARGET POINT”话窗开始“Configueation Edito(r置编辑)”对话。 对配测量其它点。程序将调出 你能否看到仪器窗口页底的 “TARGET
20、 POINT”对话窗。 某些和全部选项,取决于安装在您的 TPS1100 仪器上的配置。有关您所用仪器配置的更多信息,请咨询通过按压与点的顺序数相一致的数字键锁定该点的 ON 或 OFF.徕卡商。 注意: 代表 10。退出程序。 配置编辑器设置下一步程序操作的参数: Hz Ori Acc方向的标准偏差限差。如果求得的方向的标准偏差不超过输入值的两倍,就认为该方向“无误差”。 21TPS1100 程序操作手册 2.2 配置编辑器(续)Ht Acc TP觇点的高程精度。输入值被当作计算的“验前”精度。如果求得的标准偏差不超过输入值的两倍,就认为该点高程“无误差”。 User DispYES :“
21、Orientation and Height Transfer(方向和高程传递)”测量使用与系统测量对话(MEAS) 中使用的显示模式。 NO: “方向和高程传递”的显标模式为缺省的应用显示。 Meas. Job为记录测量成果选择测量作业。Data Job选择含有已知点坐标的数据作业。Pos Acc TP觇点点位精度。输入值被当作计算的“验前”精度。如果求得的标准偏差不超过输入值的两倍,就认为该点点位“无误差”。 存储 当前 配置 ,继 续 “TARGET POINT(觇点)”对话。Log FileON 在 Log 文件中记录测量成果。记录格式详见“Log File”一章。 设置缺省值。显示日
22、期和版本。Two FaceYES 为双面测量。NO 为单面测量。 Log FIName输入 Log 文件名。退出程序。 22TPS1100 程序操作手册 2.2 正、倒镜测量Log 文件在正倒镜模式中,程序自动提示正倒镜测量。正倒镜测量完成,程序比较盘左、盘右两次测量的差。如果盘左、盘右角度差不超过 27 ( 0.5Gon )、 距离差不 超过0.5m(1.64ft),则取两次测量的平均值。仪器将这个值作为容许差来避免照准觇点的错误。如果两次成果超过以上限差,仪器显示错误信息。 如果“Log File”设置为“ON”,测量和结果以在“配置编辑器”中指定的ASCII 码文件存储。该文件创建在存贮
23、卡的 LOG 目录,然后你可以在PC 机上读存储卡,获得Log文件的硬拷贝。 Record每个测量,存储记录都包含: 测站坐标 测站高程 方向改正数 高程和方向改正的标准偏差 Log数据总添加在指定的 文件中。 下列元素的残差: 水平角 高程 测量距离也列出。Log 文件含有下列信息:Header首行包含所用程序,仪器信息、数据文件名及日期和时间。 23TPS1100 程序操作手册 2.2 Log 文件(续)“方向和高程传递”程序中典型的 Log文件记载。 24TPS1100 程序操作手册 2.2 后方交会 (Resection)序言后方交会用来确定未知点,根据测定两个已知点的成果在测站上就可
24、计算出测站坐标和水平方向。 在建筑工地,后方交会可用在那些不宜建立永久性控制点的地方。 放样时、数据采集或地籍测量时,后方交会程序使作业员可以挑选通视最好的点位作测站。 基本程序已知:1、2 两目标点: X , Y 和高程(可选) 求解:测站点的 X ,Y高程(可选) 方向 25TPS1100 程序操作手册 2.2第一目标点 第二目标点 程序流程配置只能在第一个对话栏进入。 26TPS1100 程序操作手册 2.2 程序流程(续)WI 11WI 25WI 8486 WI 87WI 88测站点号方向改正测站坐标 最后使用的棱镜高仪器高 安置测站退出程序在任何时间停止执行程序。 27TPS1100
25、 程序操作手册 2.2 概述测站数据本章叙述TPS1100 专业系列仪器的“后方交会”程序。 输入测站点号和仪器高。 第二目标点 第一目标点进入“Target Point”对话。要同时计算测站点的高程,必须已知觇点高程,并输入仪器高和棱镜高。 使用本程序可以观测半测回,也可观测一测回测量。 使用本程序能够通过测量 2 个已知点确定测站点的 3 维坐标和定向方向。要计算测站点的坐标,至少要测量 2 个点的距离和方向。 启 动(Configuration)”。“配置 28TPS1100 程序操作手册 2.2 觇点测量模式该测量模式对话类似于 TPS1100 的基本“Measure Mode(测量模
26、式)”对话。一旦测量完毕,程序就返回“Target Point”对话窗进行下一个点的测量。 输入觇点号和棱镜高。在激活的测量作业中记录测量成果。返回“Target Point”对话窗。 接受测量成果,返回“TargetPoint” 对话窗。 输入觇点数据。(参见用户手 从已激活的数据作业中查找已输入点的坐标,进入测量模式对话窗。 册)倒镜。退出程序。测量并在激活的测量作业中查找并显示从激活的数据作 业找到的点的坐标。 记录数据。返回“Target Point”对话窗。 测量距离。 29TPS1100 程序操作手册 2.2 计算East求得的测站 Y 坐标下列对话窗显示求得的测站坐标和方向。 在
27、仪器上安置测站坐标并定向。North求得的测站 X 坐标在激活的测量作业中记录下列成 果: WI 11 测站点号 Elevation求得的测站高程WI 25WI 84WI 85WI 86WI 87WI 88方向改正 测站Y 坐标测站X 坐标测站高程 最后使用的棱镜高仪器高 Hz Ori,定向方向East测站Y 坐标的标准偏差 North测站X 坐标的标准偏差 Station Id测站点号 Elev测站高程的标准偏差比较测站点的后方交会结果与当No. of Pts要测量的点号前设置在仪器的坐标和方向。 Hz Ori.测站定向方向的标准偏差Inst.Ht.仪器高 退出程序。 30TPS1100 程
28、序操作手册 2.2 比较结果程序的比较功能将程序计算的测站坐标和方向与当前安置在仪器上的坐标和方向进行比较。 Ori方向计算值与安置在仪器的方向之间的差。 Fix North当前安置在仪器的测站X 坐标。 Fix Elev.当前安置在仪器的测站高程。Eeast测站 Y 坐标计算值与安置在仪器的Y 坐标之间的差。 (Y 计算Y 已知) Calc. East后方交会计算得到的测站Y 坐标。 North测站 X 坐标计算值与安置在仪器的测站X 坐标之间的差。(X 计算 X 已知) Calc. North后方交会计算得到的测站X 坐标。 Calc.Elev.后方交会计算得到的测站高程。Ht测站高程计算
29、值与安置在仪器的测站高程之间的差。(H 计算H 已知) 返回结果对话窗。Fix East当前安置在仪器的测站Y 坐标。 31TPS1100 程序操作手册 2.2 配置配置编辑器Ht Acc TP觇点的高程精度。输入值被当作计算的“验前”精度。如果求得的标准偏差不超过输入值的两倍,就认为该点高程“无误差”。 从“Station DATA” 对话 你能否看到仪器窗口页底 窗启动“Configuration置编辑器)”。 Edotor(配的某些和全部选项,取决于安装在您的 TPS1100 仪器上的配置。有关您所用仪器配置的更多信息,请咨询徕卡商。 Pos Acc TP觇点点位精度。输入值被当作计算的
30、“验前”精度。如果求得的标准偏差不超过输入值的两倍,就认为该点点位“无误差” 配置编辑器用于设置下一步程序操作的参数: Two FacesYESNO是正倒镜测量。为单面测量。 Hz Ori Acc方向的标准偏差限差。如果求得的方向标准偏差不超过输入值的两倍,就认为该方向“无误差”。 32TPS1100 程序操作手册 2.2 配置编辑器(续)正、倒镜测量Log FIName输入 LOG 文件名。User DispYES:“后方交会”测量采用系统测量对话(MEAS)的显示格式。 NO: “后方交会”采用缺省显示。 在正倒镜模式中,程序自动提示正倒镜测量。进行正倒镜测量时, 程序比较盘左、盘右两半测
31、回的差。如果角度差不超过 27 ( 0.5Gon )、 距离差 不超过0.5m(1.64ft) ,则取两次测量的平均值。仪器用这个值做容许差避免觇点照准错误。如果两次成果超过以上限差,仪器就显示错误信息。 Meas. Job为记录测量成果选择测量作业。Data Job选择含有已知点坐标的数据作业。Log FileON 在 LOG 文件中记录测量成果。记录格式详见“Log File(日志文件)”一章。 存储当前配置,进入“STATIONDATA(测站数据)”对话。 设置为默认值。显示日期和程序版本。退出程序。 33TPS1100 程序操作手册 2.2 LOG 文件如果“Log File”设置为“
32、ON”,测量成果和结果以 ASCII 码文件存储。该文件创建在存贮卡的 LOG 目录,你可以在 PC 机上读存贮卡, 获得 LOG 文件的硬拷贝。 Record每项测量都存储一个记录,包含如下内容: 测站坐标和方向改正数,X、Y 坐标、测站高程和方向改正数的标准偏差。 存储记录还包含水平角、高程和距离的残差。 数据总添加在指定的 LOG文件中。 LOG 文件含有下列信息:Header标题行包含所用程序、仪器信息、数据文件名及日期和时间。 34TPS1100 程序操作手册 2.2 LOG 文件 (续)在“后方交会”程序中典型的 LOG 文件。 35TPS1100 程序操作手册 2.2 序言对边测
33、量程序用来计算两点间的距离和方位角。 顶点可直接测量、从坐标数据作业导入或手工输入。对边测量有两种模式:折线模式和射线模式。 开始对边测量之前: 必须安置测站并使仪器定向。折线模式已知点或待测点: 折线顶点 1,2,3,4求: 1 点与 2 点、2 点与 3 点等之间的距离和方位角。 36TPS1100 程序操作手册 2.2对边测量 (Tie Distance) 程序流程在任何时间终止程序。仅在这第一个对话窗存取配置。 转为射线模式。转为折线模式。存贮结果: WI11,25,35,37,39,79 37TPS1100 程序操作手册 2.2最后使用的模式用 F5 切换 概述折线对边射线对边本章叙
34、述 TPS1100 专业系列仪器的“对边测量”程序。 “对边测量”程序计算两点连线的长度和方位角。 如图所示,“对边测量”有折线对边和射线对边两种模式。 折线对边模式中,程序计算最后测量的两点之间的距离。(图例中的pt3-pt4) 射线对边模式中,程序计算最后测量的点(称为辐射点)(pt2,pt3)和一个固定的中心点(pt1)之间的距离。 点的数据可以测量获得,也可以从所选择的数据作业中查找。如果测站坐标和定向设置正确,可以将测量点与从所选数据作业中找到的点一起在计算中使用。 作业开始的任何时间,可以从折线对边模式转换到射线对边模式,反之亦然。 38TPS1100 程序操作手册 2.2 测量模
35、式测量模式可使用与系统 功能 “Measure & Record”设置相一致的对话窗,也可用下列对话窗。 测量并在激活的测量作业 输入觇点数据(参见用户 中记录。进入“下一点”对话。如果第二个点已经测完,程序将进入“Result”对话窗。 手册。输入觇点坐标。测量距离并在激活的测量作业中并记录测量成果。进入“NEXT POIMT”对话。如果第二个点已经测完,程序进入“Result” 对话。 启动“配置编辑器”。 倒镜。退出程序。起始点只能在程序开始之后输入 或在“RADIAL MODE(射线对边测量距离,接受测量成果但不记录。如果第二个点已经测完,程序将进入“Result”对话。 模式)”对话
36、窗中用调出。对所有后续点,程序要求(NEXT POINT(下一点)对话。对话窗除标题之外都与上面显示的对话 窗相同。 39TPS1100 程序操作手册 2.2 结果本对话窗显示根据最后两个点计算的结果。最后两个点可以是测量点也可以是从激活的文件中找到的点。两种方法计算的结果相同。“Polygon Mode(折线对边模式)”用最后两个点,而“Redial(射线对边模式)”总用第一个点作参考点。 Center Pt.中心点的点号。North点 1 与点 2 之间的 X 坐标增量。 (X2-X1)。 坐标只对整置在已知点上定向仪器有效。 Radial Pt.端点点号。Hori.Dist两点之间的水平
37、距离。返回“NEXT POINT”对话 窗,测量下一点。 Azimuth点 1 与点 2 之间的方位角。删除先前的输入。 进行“FIRST POINT”对话,输入新的基点。这个功能只对“射线对边模式”有效。 He i ght点 1 与点 2 之间的高差。(H2-H1).Slope Dist两点之间的斜距。East点 1 与点 2 之间的 Y 坐标增量。 (Y2-Y1).坐标只对整置在已知点上的并已定向仪器有效。 在激活的测量作业中记录下列成果: WI 11 点 2 的点号或端点的点号。WI 25 点 1 到点 2 的方位角。WI 35 水平距离 40TPS1100 程序操作手册 2.2 结果(
38、续)配置配置编辑器WI 37WI 39WI 79号。 点 1 与点 2 的高差。斜距 点 1 的点号或端点的点 你能否看到仪器窗口页底的 从“First Point”对话窗口启动“Configuration Editor(配置编辑器)”。 某些和全部选项,取决于安装在您的 TPS1100 仪器上的配置。有关您所用仪器配置的更多信息,请咨询徕卡商。 射线对边模式和折线对边模 式切换。 配置编辑器为下一步程序操作设置参数: Two FacesYESNO正倒镜测量。单面测量。 41TPS1100 程序操作手册 2.2 配置编辑器(续)正、倒镜测量User DispYES:“Tie Distance(
39、对边测量)”使用与系统测量对话窗口 (MEAS)相同的显示格式。NO: 应用“对边测量”默认显示。在正、倒镜模式中,程序自动提示 正、倒镜测量。正、倒镜测量结束, 程序比较盘左、盘右两次测量的差。 如果角度差不超过 27 ( 0.5Gon )、 距离差不 超过0.5m(1.64ft),则取两次测量的平均值。仪器将其值作为容许差避免觇点的照准错误。如果两次成果超过以上限差,仪器就显示错误信息。 存 储 当 前 配 置 , 进 行 “MEASURE MODE”对话。 设置为默认值。Log File设置 ON,程序在 LOG 文件中记录测量数据。记录格式详见“LOG 文件”一章。 显示日期和运行应用
40、软件的版本。 Log FIName输入 LOG 文件名。退出程序。Meas. Job为记录测量成果选择测量作业。Data Job选择含有已知点坐标(控制数据) 的数据作业。 42TPS1100 程序操作手册 2.2 LOG 文件如果“Log File”设置为“ON”,测量和结果存储在“ Configuration Editor” 指定的 ASCII 码文件中。该文件创建在存贮卡的 LOG 目录,你可以在 PC 机上读存贮卡, 获得逻辑文件的硬拷贝。 Record每个测量存储一个记录,包含如下内容: 1 号点、2 号点、水平距离、方位角、高差和斜距。 数据总添加在指定的文件中。 LOGLOG 文
41、件含有下列信息:Header标题行有所用的程序,仪器信息、逻辑文件名及日期和时间。 43TPS1100 程序操作手册 2.2 LOG 文件(续)“对边测量”(折线对边模式)程序中典型的 LOG 文件。 44TPS1100 程序操作手册 2.2 序言放样是将预定的点位在实地做出标志。 放样方法有:极坐标法、直角坐标法、辅助点法、坐标增量法。根据选择的放样方法,计算相应的放样元素。在任何时间都可以改变不同的放样方法。 概略放样是逐渐接近放样点位置的可选过程。这种放样方法可用来从刚刚放样得到的点上引导棱镜员向下一点移动。 有两种确定放样点的方法: z已知放样点的坐标,该点可存在数据存贮器中或由人工在
42、放样程序中输入。 已知到放样点的水平距离和方位角。 z在开始放样之前: 仪器必须进行测站设置并定向。 45TPS1100 程序操作手册 2.2放样点 放样元素 测量的点 放样 (Stake out) 程序流程 46TPS1100 程序操作手册 2.2配置只能在第一个对话窗进行。 在任意时间退出程序。 程序流程(续)在任意时间退出程序。 47TPS1100 程序操作手册 2.2 概述找点手工输入放样点的方位角和“SEARCH POINT(找点)”对话窗显示激活的记录设备、激活的存储数据和当前点、编码的测量作业。 本章叙述 TPS1100 专业系列仪器的“Stakeout(放样)”程序。 “放样”
43、程序用来将设计点位标示于实地。 距离。 手工输入放样点。 查找并显示在数据作业中已“放样”工作应在已知点设站、在已知点设站并定向。测站点也可以用“FREE STATION(自由测站)”和 “后方交会”确定。 要放样的点的X、Y 坐标应当是已知的,其高程则是可选的:放样程序有 2D 或 3D 放样模式,也可以放样已知方位角和距离的点。 放样点既能够从所选择的数据作业中查找,也可以用手工输入。 找到点的坐标。 接受程序配置。 如果仪器是在 EDM 模式的TRK/RTRK 锁定状态,而且没有概略模式可选,按 F1:SEARC 开始 距离测量。 在激活的数据作业中查找已输入的点。继续概略定位模式。程序
44、要进行哪种放样模式,与放样方 法的设置有关。 48TPS1100 程序操作手册 2.2 手动放样概略定位手动放样程序要求输入一个点的方位角和距离,即从测站到放样点的方位角和水平距离。 Point Id放样点的点号。一旦获得放样点的坐标,程序立即进行“概略定位”。 Azimuth从测站到放样点的方位角。概略定位是近似定位、反复放样过程的可选步骤。概略定位可用来引导棱镜员从已放样的点到下一个点移动。 Horiz.Dist从测站到放样点的水平距离。“概略定位”计算的各种偏移量与所选模式有关。 线偏移量放样法。 直角放样法 方位角和距离放样法 Elevation放样点的高程。确认输入,继续概略定位模式
45、。程序继续进行哪种放样模式,与放样方法的设置有关。 如果仪器是在 EDM 模式 TRK/RTRK 锁定状态,按压 F1: 放样从概略模式开始距离测量。 49TPS1100 程序操作手册 2.2 线偏移量放样Offset离基线的直角偏移量。每个点的放样值是以最后两点构成的基线为基准计算的。如果要放样已知点的高程,仪器就显示相对于最后基准点(Pt2)的高差。这个方法对于距离较远的目标点(交通线)的放样是十分有利的。 Height与最后放样点的高差。继续“放样”。马达驱动经纬仪能够自动使仪器照准放样点的 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 Point Id放样点的点号。定位值只有在放样两个点之 后才显示。 Azi
46、muth从测站到放样点的方位角。改变放样方法。详见“Select Stakeout Method(选择放 样方法)”。 Hz当前经纬仪方向值。注意:如果仪器已定向,而且方位角和 Hz(水平角)是一致的,仪器照准的方向就是放样点方向。 显示放样数据略图。详见“Plot(略图)”。 退出程序。Line沿最后两放样点连线的距离。 50TPS1100 程序操作手册 2.2 直角放样法放样值基于测站和棱镜连线之间的直角坐标计算。如果已知放样点的高程,仪器就显示相对于最后棱镜点的高差H。 注意:至少测量一个棱镜点,仪器才显示数据。 Cross垂直于基线的距离。其值为正时, 放样点应在基线右边。 Point
47、 Id放样点的点号。Azimuth从测站到放样点的方位角。He i ght与最后测量点之间的高差。Hz当前经纬仪方向。注意:如果仪器已定向,而且方位角和 Hz(水平角)是一致的,仪器照准的方向就是放样点方向。 继续“放样”。马达驱动经纬 仪能够自动使仪器照准放样点的水平、垂直方向。 改变放样方法。详见 “选择放样方法”。 Length 和Cross 相对于最后放样点与测站的连线。 显示放样数据略图。详 l ength线上距离。其值为正时,放样点应比最后棱镜点更远。 见“略图”。 退出程序。 51TPS1100 程序操作手册 2.2 方位角和距离放样法Point Id放样点的点号。这个模式根据测
48、站到放样点的方位角和距离确定放样点。 Height测站到放样点的高差。Azimuth从测站到放样点的方位角。继续“放样”。马达驱动经纬 仪能够使仪器自动照准放样点的水平和垂直方向。 Hz当前经纬仪方向。注意:如果仪器已定向,而 改变放样方法。详见“选 且 Azimuth 和 Hz 是一致的,仪器照准的方向就是放样点的方向。 择放样方法”。 Slope Dist从测站到放样点的斜距。显示放样数据略图。详见“略图”一章。 Horiz.Dist测站到放样点的水平距离。退出程序。 52TPS1100 程序操作手册 2.2 放样极坐标放样使用那种放样方法取决于设置的放样模式。 第一个距离测完之后,仪器显示测量的方向、水平距离与计算的方向、水平距离之间的差。 极坐标放样 直角放样 利用辅助点放样 根据坐标增量放样如果放样点的高程已知,仪器可显示最后测量的棱镜点与放样点的高差及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冲压件质检员岗位面试问题及答案
- 消费金融风控建模师岗位面试问题及答案
- 四川省成都石室天府2025年高一下化学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届安徽省舒城龙河中学化学高二下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吉林省长春市“BEST合作体”2025届化学高二下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5届广州协和中学高二化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机械非标造价管理办法
- 区内恶意挖人管理办法
- 区县拨付资金管理办法
- 安全行为量化分析-洞察及研究
- 2025年广州市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 2024年漳州市常山开发区招聘笔试真题
- 2024年09月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江苏省分行秋季校园招聘(86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作文4篇范文:“尊重”“诚实”“创造性”“美好生活”
- 2025年辅警招聘考试试题库含完整答案
- 2025年吉林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 2024-2025学年度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真题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快递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5-2028版
- 礼仪培训ptt课件
- 2025年国情与形势政策教育纲要
- 《基本乐理》师范与学前教育专业基本乐理相关知识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