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ppt_第1页
《马原》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ppt_第2页
《马原》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ppt_第3页
《马原》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ppt_第4页
《马原》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主要内容: 第一节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第二节真理与价值 第三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教学目的和要求,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 , 了解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与价值的关系,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断提高在实践中自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教学要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人类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第一节认识的本质及规律,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

2、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为了正确理解认识的基础和来源,必须首先考察人类的实践活动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哲学家们只 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实践是 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活动。实践,把居于能动与主导方面 的主体和居于依据与基础方面的客体联结起来,形成了改 造关系,它改造着自然界,改造着社会,改造着人们之间 的关系和人自身。人类发展的历史表明,没有实践,就没 有历史的进步和人自身的进步。,主体认识主体是指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的、从事着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的人,他是体力和智力、物质和精神相

3、统一的社会存在物。 主体的特征:实践性、社会性、意识性等。其中社会性是最本质的。,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主体形式:个体主体、群体主体、社会主体等。其中社会主体是主体的最高形式。,(一)、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主体 主观,客体是指进入实践领域、为主体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客观事物,是主体活动对象的总和。 客体的特征:客观性、对象性、社会历史性。其中对象性是客体最本质的属性。,客体的形式: 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客体 客观,认识工具是指主体和客体在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利用的一切条件,包括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认识作为主体和客体之间的

4、相互作用是需要通过中介来实现的。认识的工具既表现为以往认识过程的知识的积累,也表现为新的认识过程开始的基本前提。,认识工具是指把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联系和沟通起来的中介系统。,认识主体,认识客体,认识工具,认识工具的定义:,认识工具可分为物质工具和精神工具两大类。 物质认识工具包括实物形态的工具和关系形态的工具。 实物形态的认识工具是指人对自然物加工改造而成的工具。关系形态的认识工具是指主体观测客体的时空框架和描述客体的语言系统,其中,前者称为观测系,后者称为描述系,二者合称为认识参考系。 精神性认识工具是以观念形态存在的思维框架,包括概念、范畴和思维方式两个方面。,主体与客体的关系,1.实践关

5、系: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2.认识关系: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3.价值关系: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利益关系 4.审美关系:主体在改造和认识客体中得到的美感。,主体、客体、工具三者有机结合在一起构成了认识的 系统结构。 认识系统结构的基本属性 认识具有客观性 认识的客观性是认识来自客体方面的属性,指人的认 识总是指向一定的客体并在观念中再现客体。 认识的客观性与客观实在的客观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二者分属于认识论和本体论两个不同的层次。,认识具有主体性 认识的主体性就是主体在实践、认识活动中,运用自身的本质力量,能动地作用于认识客 体的特性,它是主体在认识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特性,包括主观性、自主性、创造性

6、等。 认识的主体性不等于主观任意性,而是从一 个方面体现了认识的能动性。,主体能力和主体精神世界 一、影响主体能力的基本因素 主体的基本属性:物质性、社会性、意识性 1.物质生理性因素 2.社会性因素 3.意识性或精神性因素,二、主体精神世界的形成、发展及其结构 1.主体有一个精神世界 2.主体精神世界的形成和发展 3.主体精神世界的结构,三、主体精神世界在认识中的作用 1.主体的知识在认识中的作用 2.主体的感情、意志在认识中的作用 3.主体的价值观在认识中的作用 4.主体的世界观在认识中的作用,认识系统结构的进化与发展,认识系统结构的积累扩大与自我更新 认识系统结构水平的不断提高 认识系统

7、相对独立性的不断增强,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尝一尝。”,(二)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1)认识产生于变革对象的实践 (2)一切真知都来自于实践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辩证关系: 直接经验是源, 间接经验是流,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直接经验 间接经验,假如我能比别人望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从书本上得到的间接经验是否也是通过实践得到的,间接经验在别人那里,也是直接经验,间接经验也是宝贵的。,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人们的认识活动总是为各个时代社会实践的特定需要服务的。,手耕,牛耕,机耕

8、,农牧业生产,丈量土地,建筑、手工业,战争,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改革开放,实践需要,天文学,数学,力学,生态科学,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认识产生,孙子兵法,名人名言,“不登高山, 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 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其一,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提供新的经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发展。 其二,实践的发展提供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从而推动认识的发展。,结绳记事,实践也不断提供大量有关的经验材料以及新的认识工具,使人们能够不断解决认识课题,使认识 不断向前发展。,算盘,电脑,名人名言,“社会

9、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恩格斯,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动力,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马克思,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大地是球形吗? 哥伦布 麦哲伦 航海实践,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使正确认识得以确证;使错误认识得以修正。,比较与区别,认识的任务是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即达到理性认识。 认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此外再无其他目的。,意识与认识的区别 意识属于本体论的概念,是与物质现象相对应的精神 现象,是知、情、意的统一。 认识是认识论的概念,是与实践相对应的概念。 认识作为反映,意味着它把对

10、象的性质、规律在观念 中表现出来,它是关于对象的知;情感、意志作为反映, 不是在人脑的活动中表现出对象自身,而是根源于对象的 作用形成主体的态度和行动意向。 意识论中的反映概念同时包含了以上两方面的含义。,客观实在、感觉、实践都是认识的来源,但意义不一样: 人的一切认识都是对物质的反映;主体反映物质的形式首 先是感觉;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通过感觉全面地反映客观 实在,形成认识。一句话,主体在实践中通过感觉反映客 观实在,这就是认识的来源。毛泽东在实践论说“只 有社会实践才能使人的认识开始发生,开始从客观外界得 到感觉经验”。 “实践是认识来源”的观点的意义:第一,尽管认识都 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11、但是单有客观存在本身,并不能产 生认识,只有实践才使人的认识开始发生。第二,尽管一 切认识的产生都要通过感觉,但是离开实践的消极的感性 直观,只能反映客体的某些外表现象,不能揭示事物的本 质和规律,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做到这一点。,认识论中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一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 ,主张物质引起感觉、思想、从客观到主观,这是唯物主义认识路线。 一是“从思想和感觉到物”,主张感觉、思想派生物质,从主观到客观。这是唯心主义认识路线。,(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唯心主义先验论,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主张,在现实世界之外,有一个超越经验、超越时空

12、、永恒存在的理念世界;人们的经验是无法认识理念世界的;人们关于理念世界的知识是先天地存在于人的心灵之中的,通过后天的学习,可以把它们回忆起来。,客观唯心主义先验论认为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绝对精神产生的,即从天上掉下来的。,主观唯心主义先验论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是“内正反省”的结果,即认为是自己头脑里所固有的,是心灵的自由创造物。,孟轲认为“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而知者,其良知也。” 他说:“仁、义、礼、智,非由外我也,我固有之也”。,主观唯心主义先验论,贝克莱的唯心主义经验论的认识论理论可以概括为三个相互联系的命题: “物是观念的集合” “存在就是被感知” “对象和感觉原是

13、一种东西”,唯心主义先验论,图式-同化-顺应-平衡,(二)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对认识的不同回答,可知论:承认认识对象是可以被我们所认识的理论。它认为认识的本质是对外部世界的反映,认识能够达到同它所反映的对象相符合。它认为在世界上不存在永远不能被认识的东西。可知论基本倾向是唯物主义。彻底的唯心主义者也主张世界是可知的。,荀子,唯物主义可知论,我国古代唯物论者荀况就明确指出,没有什么 “生而知之 ” ,而是“求之而后得”,认为人的知识和才能都是后天学习积累而成的。“ 非天性也,积靡使然也”;“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费尔巴哈,自然界是一本不隐藏自己的大书,只要我们去读它,我们就可以认识

14、它。,唯物主义可知论,不可知论对认识的回答,不可知论:认为认识对象不能被我们认识或不能最终被我们认识的理论。不可知论的共同特点是否认人有认识世界的能力,否认科学知识的真理性、客观性和可靠性。这种观点不利于科学的发展,并为信仰主义保留了地盘。他们的基本倾向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第一,不可知论的两种表现: 一是以休谟为代表,主张人只能知道的是自己的感觉,在感觉之外的不可知; 一是以康德为代表,主张人只能认识事物的现象,而无法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即“自在之物”是人认识不了的。,英国哲学家大卫 休谟认为,感觉是我们唯一知道的东西,他同时认为没有理由断定感觉是对外界物质对象的反映。他说:人心中从来没有什

15、么别的东西,只有感觉,而且人心也不能经验到这些感觉与物象之间的联系。因此,外界物是否存在?外界物又是怎样的?这些问题我们都是不知道的。,休谟的“不可知论”,休 谟,康德的“不可知论” 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要形成认识必须具备二个条件:自在之物刺激我们的感官引起感觉;用先验的认识形式来整理这些材料。时空和十二范畴就是这样的认识形式。他认为用时空和十二范畴整理后的现象界就远离了自在之物本身。因此,我们的认识只能停留于现象界,自在之物本身是不可能被我们认识的。,康 德,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 殆 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 以全 生,可以

16、养亲,可以尽年。 庄子养生主第三 人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 求无限的知识,势必体乏神伤,既然如此还在不停地追求知识,那 可真是十分危险的了!做了世人所谓的善事却不去贪图名声,做了 世人所谓的恶事却不至于面对刑戮的屈辱。遵从自然的中正之路并 把它作为顺应事物的常法,这就可以护卫自身,就可以保全天性, 就可以不给父母留下忧患,就可以终享天年。 这是从认识的主体方面论证不可知论。,“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这是从客体方面论证 不可知论。他承认事物产生之时有彼此之分,但 一旦产生,就瞬息万变。事物没有相对静止,没有 质的相对

17、稳定性。庄子的相对主义否定了事物的 相对稳定性,就否定了人认识事物的可能性。,“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 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熟知天下之正色哉?” (这是从主客体关系的相对性论证不可知论的。) 所以,“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涂,樊然淆 乱,吾恶能知其辩”。,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tiao2) 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 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 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 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莊子與惠子濠梁对话参考

18、译文,庄子与惠子在濠水桥上闲游。庄子说:“白鱼出来从从容容地游水,这是鱼的快乐啊。”惠施说:“您不是鱼,怎么会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您不是我,您怎么会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施说:“我不是您,当然不会知道您了;您本来就不是鱼,那您不会知道鱼的快乐;理由是很充足的了。”庄子曰:“我们要追追根儿。您说的您怎么会知道鱼的快乐那句话,既然您已经知道我知道它们了,可是您还来问我;我是从濠上知道的。”,第二,不可知论的特点: 怀疑知识的客观性和可靠性,在认识和客观世界间划了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第三,对不可知论的评价 首先,不可知论的产生,有其必然性, 不可知论提出的问题,对推动人类认识的 自我

19、反思有启发和促进作用。 其次,不可知论的结论是错误的,这些 结论、观点的作用是消极的。,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以能动反映的观点彻底批判了唯心主义先验论的观点,并科学地说明了被唯心主义所抽象发展了的主体能动性思想。 2、马哲以能动反映的观点从根本上驳倒了形形色色的不可知论,指出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活动是人与世界相统一的基本环节。,(三)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建立 实现了认识论史上的伟大变革,马克思,(1)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 把认识主体看成一种生物性的自然存在物,把人产生认识的过程看作是认识者消极、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抹煞了认识的社会性、主动性和能动性。,3、马哲以能动的反映论,彻底克服了旧唯物

20、主义直观反映论的根本缺陷,德谟克里特的“影像说”: 古希腊最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德谟克里特认为,事物都在空间中投出各自由原子所构成的影像,这些流射出来的影像作用于我们的感官,才产生了感觉。他认为:从事物流射出来的影像与流射影像的事物是一致的、相似的,这样人的感觉与事物本身也是一致的。,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古希腊最大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感官就像蜡块,外物在蜡块上印下的痕迹就是感觉,它是以是否同外界物相符合为标准的。亚里士多德虽然认为感官有认识能力,但这只是潜在的感觉,只有当现实的感觉对象作用于感官时,才可能产生现实的感觉。因此,人的认识过程中是被动的。,亚里士多德的“蜡块说”,英国唯物主

21、义哲学家约翰 洛克提出了 “白板说”,他认为:人的心灵原就好像一块白板,上面没有任何记号、任何观念,外界事物把它们的标记、形象和名称刻在人脑这块白板上,就形成了我们的各种感觉和经验。“白板说”把人的认识看成是完全被动的过程。,约翰 洛克的“白板说”,只从直观的客体一方来说明认识的形成及其本质,把认识的产生简单地看作是主体接受对象的刺激,和对象把自身“烙印”在主体大脑中的结果把主体与客体的地位完全颠倒了。 在这样的认识论理论中,认识主体的作用被完全排除在哲学家的视野之外。,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根本缺陷,其一,与旧唯物主义离开社会实践和人的历史发展来理解人的反映不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立足于社会实

22、践的观点,全面地、正确地分析和说明了人对世界反映的社会性、主体性和能动性。 其二,与旧唯物主义脱离辩证法不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辩证法贯彻于反映论,指出人对世界的能动反映是充满矛盾运动的辩证过程。,(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为什么说消极的直观只能反映事物的某些现象,而能动的实践才能揭示出本质和规律? 第一,消极的直观,被动地接受客体的刺激,只能反映客体有限的信息,因为反映会受到人体感官生理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全面观察到事物的一切现象;同时,由于受主体情绪状态等主观因素影响,观察也很难准确无误。,第二,消极的直观只能反映事物自 然呈现在主体面前的那部分现象;能动 的实践则是要

23、触动事物,参与到客体运 动的过程中去改变它,而客体的本质和 规律只有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在各种 复杂的关系、多方面的相互作用中才能 得到充分的表现。,第三,在某些领域,人们如果不通过 仪器作用于事物,就根本无法观察事物, 离开实践的消极直观在此完全无能为力。,第四,消极的直观只能反映特定具 体事物的现象,不可能产生高度概括各 种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逻辑范畴、逻辑 思维的规律和方法-它们只能从社 会的历史的实践中得来。,第五,社会实践作为物质运动的形 式之一,对它的认识,只能来自亲身参 加变革事物的实践,如果置身于社会变 革之外,袖手旁观,就不可能深刻认识 各种复杂社会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第一,马

24、克思主义认识论首先是反映论; 第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实践论,它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 认识论是唯 物主义和辩证法的高度 统一。,4、马克思主义能动反映论的特点,列宁,认识是模写、选择、建构和创造的统一。,主体,客体,模写,选择,建构,创造,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认识本质的科学规定,认识是反映性和选择性的统一,认识的反映和选择不是完全独立的,而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反映是主体对客体的摹写,它体现了认识的客观性;而认识对客体信息的选择体现了主体的能动性。但认识中反映和选择不是截然分开的,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依赖。反映是选择的基础,没有对客体的反映,没有提供选择的外来信息,就谈

25、不上选择;反映又离不开选择,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出于一定需要,基于一定的认识结构从而确立相应的事物作为认识对象,将必要的信息予以收集。所以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有选择的反映,是反映性和选择性的统一。,具有不同的知识经验、心理状况、道德水平和审美情趣的主体,在实践和认识过程中就会有不同的兴趣和爱好,对客观世界的信息、对研究对象就会有不同的选择与取舍,对事物的观察就会有不同的角度,对同一客观对象就会有不同的观感,并做出不同的判断;同时,也会以不同的态度来对待实践与认识活动中所遇到的挫折与失败,从而造成不同的认识结果。,因此在认识活动中,认识不是主体对客体简单、直观的摹写,而是主体认识结构对客体有选择的反

26、映。,认识是选择性和建构性的统一,主体对客体反映的能动性,不仅表现在人能够在认识过程中对认识的对象(信息、内容、方法和结果)进行自觉的选择,还表现在主体能够对客体信息进行自由的组合和构思,在观念中建构客体。,在认识过程中,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和建构是认识得以实现的重要环节和基本条件。选择和建构在认识中相互配合、相互协调,达到了统一。,人的认识任务是要以完整的形式在观念中把握客体的本质和规律。因此,主体必须在观念中对分散的客体信息进行组合、加工,力图按客体的本来面貌重新建构起一个观念的客体。,认识是建构性和创造性的统一,认识的创造性体现在主体对客体观念上建构的整个过程中,主体能够建立起客体的观念

27、模型,就是主体创造性思维活动的结果。这种创造性是人的认识所特有的。,在认识活动中,人对客体的建构包含创造性与创造性的建构;而人在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时,实际上也是在为客体信息的组合和建构作准备。建构性和创造性在认识中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的,在认识的结果上实现相互统一。,反映性、选择性、建构性和创造性的统一,认识的上述特征是密切联系的。作为反映的摹写、选择、建构、创造是统一的。认识是能动的反映,它不是照相式的被动的直观。反映离不开选择、建构和创造,反映过程是在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组合、创造中实现的,而选择、建构、创造又离不开反映,是受反映对象的客观本性所制约的。,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一)从

28、实践到认识 1、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中通过感觉器官所获得的关于事物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的认识形式,它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感觉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而引起的一种最简单的反映形式。,硬!,红!,甜!,感性认识的形式,感性认识有三种形式:感觉、知觉和表象,知觉是对事物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综合反映。,一个又甜又硬的红苹果!,苹果(知觉)=红+甜+硬+,感性认识的形式,表象是在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感性形象。,表象,感性认识的形式,感性认识的特点,直接性:感性认识与客观对象之间不存在中介,是人们感觉器官对事物的直接感知。,具体性:感性认识是以感觉、知觉、表象这

29、样具体形象的形式,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感性认识不同于动物的感觉心理活动, 因为它是以人的社会实践为基础并在实践的 过程中在理性认识的指导下直接形成的。,理性认识是人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头脑的思维活动得到的关于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F=GM1M2/R2,理性认识,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水果,理性认识的形式,理性认识有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判断是对事物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的思维形式。,水果,苹果是水果。,西红柿不是水果。,理性认识的形式,推理是根据事物之间的联系,由已有判断推出新判断的思维形式。,卡斯帕洛夫与“深蓝”对弈,所有的阔叶林都是落叶的 葡萄是

30、阔叶林,葡萄是落叶的,理性认识的形式,理性认识的特点,间接性,即它不是人们在接触事物中直接产生,而是在感性认识基础上,经过头脑思维才产生的对事物的间接反映。,抽象性,即它不是具体形象地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而是以概念、判断、推理这样抽象的逻辑思维形式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由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理性认识的深化 感性具体-抽象规定-思维具体,第一, 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前提。第二,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第三,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渗透的。,(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依赖,F=GM1M2/R2,感性认识,理性

31、认识,有待于发展到,于源来,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感性认识中渗透着理性认识,表现为: (1)主体的价值观、目的和要求影响着感知活动的方向 (2)主体已有的理性知识影响着感性认识的深度与水平 (3)感性认识的结果要用理性形式表述 理性认识中渗透着感性因素,表现为: (1)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材料为对象 (2)理性认识要以感性形式为物质外壳来表现,这花是红的。,感觉,判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在日常生活中,观察仅仅是看、听、触、尝、嗅,但 是,在科学研究中,观察的含义还包括理解或从理性上 领会的意思。从获取信息的角度看,观察可以定义为, 外部环境的信息通过

32、感官传送给大脑皮层,经过加工处 理感知外部世界的过程。观察不仅是接收外部世界的信 息,而且是对信息初步加工的过程。在心理学中,观察 被看作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是与主体的思维 相联系的、获得感性认识的一种形式。 (这是从主体活动过程来看的),这个是圆,还是螺旋?,一样大吗?,一样长吗?,你看到什么,?,以上不同认识主体观察图片得到不同的结果 , 这固然与认识主体的错觉有关 , 但其实涉及到不同认识主体的不同理论背景。 观察与理论的关系: 两种对立的观点: 培根以来的归纳主义者独立于理论之外的纯粹的观察,只有经过这种纯粹的观察才能形成理论; 波普尔(K. Popper) 、汉森(N.R.H

33、anson)、库恩(T.Kuhn)等人否认有纯粹的中性的观察存在,明确地提出“观察渗透理论”。 从现实的科学研究情况看,后者更为合理。,观察之所以渗透着理论,首先是因为观察不仅是接收信息的过程,同时也是加工信息的过程。其次是因为观察陈述是用科学语言表述出来的,而科学语言总是与特定的科学理论联系着。由此可见,理论在观察中既起着“定向”作用,引导观察者有选择地接收外界信息;又起着“加工改造”作用,帮助观察者理解观察到的究竟是什么。爱因斯坦:“是理论决定我们能够观察到的东西” ,“只有理论,即只有关于自然规律的知识,才能使我们从感觉印象推论出基本现象。” “观察渗透理论”说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

34、互渗透的, 科学观察要求以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的理论为指导。,相互依赖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没有纯粹的感性认识 也没有纯粹的理性认识,割裂两者关系,唯理论 教条主义,经验论 经验主义,唯理论 认识论的一派。与经验论相对立,主要表现在认识的起源和可靠性上。他们认为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可靠知识不是、也不可能是来自经验,而是从先天的、无可否认的“自明之理”出发,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得到的。他们把这种“自明之理”,如欧几里德几何学的公理,以及传统的形式几何的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等,说成是人心中与生俱来的“天赋观念”。唯理论者认为,只有依靠理性直接把握到事物本质的

35、那种“理性直观知识”,或依靠理性进行逻辑推理得来的知识即理性认识,才是可靠的,依靠感觉经验得来的感性认识是不可靠的,往往是错误认识的来源。唯理论最著名的代表是笛卡尔和斯宾诺莎。他们为反对封建主义的宗教信条的世界观、确立理性及其权利而进行了斗争。,笛卡尔是唯理论的奠基者。他论证了理性的万能, 认为真理的标准是理性。唯理论者认为数学是科学的 理想,在他们看来,似乎这一种不依赖经验的“纯”科 学。笛卡尔认为:正如数学家用智力解决数学问题一 样,哲学家也只有用智力才能领悟真理。笛卡尔:“感 性是骗人的”;普遍必然性的理性知识来源于“天赋观念”。,据唯理论者看来,感性材料是骗人的东西,我们只有通过理性才

36、能理解存在物。在我们的心灵中似乎有一种现成的天赋概念。 莱布尼茨(1646-1716)也承认理性是认识的泉源,但他与笛卡尔不同,认为观念仅仅是存在于心灵中的一种能力,一种“天赋原则”。,斯宾诺莎同样认为:从经验中所获得的知识是不可靠的、偶然的、“模糊的”,只有理性才能提供必要的、可靠的知识。斯宾诺莎的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也就表现在这里。 经验论把经验绝对化而轻视理性在认识中的作用,而唯理论则把理性和感性经验、和感觉分割开来,结果必然走向唯心主义,因为这样一来,概念便变成为没有具体内容的抽象了。,经验论 认为感性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泉源的哲学学说。有唯心的经验论,也有唯物的经验论。唯心的经验论(贝克莱

37、、休谟、马赫、阿芬那留斯等等)把经验限定为感觉或表象的总和,否认物质自然界是经验的基础。唯物的经验论(培根、霍布斯、洛克、18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者)认为:物质自然界是感性经验的基础。洛克:“凡是在理性中所有的,最初无不在感觉之中”。,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对立围绕知识的本性和如何获得知识的问题展开,主 要涉及这样几个方面:a、人类知识的根本源泉是什么,是感觉经验还是先天的 观念?b、哪一种知识具有无疑的确实性和真理性,是经验知识还是理性知识? c、通过哪种方法或途径能够有效地获得普遍必然的知识,是经验归纳法还是理 性演绎法?d、人的认识能力是否是至上的,它是否囿于一定的范围和界限? 但是,他们的

38、观点并不像选择答案那样非此即彼,而是有许多交叉和共同的 东西。比如,理性主义者一般并不否认经验是知识的一个来源,也不认为经验知 识一概靠不住;经验主义者一般也都承认理性知识比经验知识更可靠,承认在一 定范围内理性演绎的必然性。他们的区别只是一种倾向,但在关于普遍必然知识 的起源问题上双方的分歧是明确的、绝对的。理性主义者认为普遍必然知识起源 于心中固有或与生俱来的天赋观念,它们是自明的、无误的,通过对它们的理性 推演就可以形成普遍必然知识的体系;经验主义者认为一切知识都来自经验,普 遍必然的知识只有在经验的基础上才可获得,正是在这一点上,他们反对理性主 义的天赋观念论,认为人心只是一块“白板”

39、,它的一切材料都是由经验来的,并 无所谓的天赋观念。,2、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1)必须勇于实践,深入调查研究,获取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 (2)必须运用理性思维及其正确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注意: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的条件和途径,第谷,开普勒,培根,蚂蚁、蜘蛛、蜜蜂的比喻,培根举出了一个“蜘蛛、蚂蚁、蜜蜂”的著名比喻,生动 而深刻地概括了他对理性派和经验派的批判以及关于感性 和理性联姻的重要主张。他写道:“历来处理科学的人,不 是实验家,就是教条者。实验家象蚂蚁,只会采集和使用; 推论家象蜘蛛,只凭自己的材料来织成丝网。而蜜蜂却是 采取中道的,

40、它在庭园里和田野里从花朵中采集材料,而 用自己的能力加以变化和消化。哲学的真正任务就是这样, 它既非完全或主要依靠心的能力,也非只把从自然历史和 机械实验收来的材料原封不动,囫囵吞枣地累置于记忆当 中,而是把它们变化过和消化过放置在理解力之中。这样 看来,要把这两种机能、即实验的和理性的这两种机能, 更紧密地和更精纯地结合起来,我们就可以有很多的希望”。,3、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辩证运动过程中的作用 非理性因素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地说,在知、情、意这三大类的人的意识要素中,情和意即情感和意志,包括动机、欲望、信念、信仰习惯、本能等不以理性思维为基础,在主体结构中属于非理智、非认知的方面,称为“非

41、理性因素”,广义地看,在上述基础上,还时常把人的认识能力中不能被逻辑思维所包含的主体心理形式,如幻想、想象、猜测、顿悟、直觉、灵感等等,也包含在“非理性因素”之中。 情感、意志、欲望和需要等非理性因素,它们本身虽不属于人的认识能力,但它们给人的认识活动、认识过程提供了动力、动因和调节控制的机制。,生存意志推动着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并对认识过程中的两次飞跃起着定向作用,为了生存人们必须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下降到实践活动;在认识过程中,意志控制着人们排除一切干扰,把注意力集中到目标上。没有意志的作用,认识过程不可能顺利进行。,意志在认识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动力、定向、控制等作用。

42、,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辩证运动过程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情感在认识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激励、兴趣和献身等作用。,人类有来自动物遗传的对外界感知的特征,但要把这个特征发展为人类的认识活动却十分艰难。要完成人类的认识活动必须有情感的激励和鼓舞;有强烈的愿望和浓厚的兴趣;有“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心甘情愿地献身精神。离开情感人的认识过程就无法进行。,认识不可能机械地按部就班的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借助幻想和想象,更需要直觉的顿悟和灵感的一闪。而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也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依靠人们的幻想、想象和直觉地帮助才能完成。,幻想、想象和直觉是认识过程中产生飞跃的非逻辑因素。,

43、爱因斯坦提到两个概念,一是“神圣的好奇心”,即探究未知事物 的强烈兴趣,以及在这探究中所获得的喜悦和满足感。另一是“内 在的自由”,即主要是能够进行独立的思考。前者表明主体处在对 于研究对象的心灵的执着、痴迷和自我陶醉的近乎“忘我”的精神 境界。列宁也非常重视这种心境,他在哲学笔记中就摘录了 黑格尔历史哲学的一句话:“没有激情,世界上任何伟大的事 业都不会成功。”后者意味着主体在思维上已不迷信权威、书本 实际上,这在很多时候需要勇气、胆识等健康的心理品质,甚至 也不迷信科学。,即在“技术”层面上似乎接近于庄子笔下所描写的那位庖丁,即能够“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庄子养生主)的游刃有

44、余的水平。心智如果处于这两种境界,大脑活动就异常活跃、亢奋,在“难题”面前、在思路“困遏”瞬间,很容易进入到王国维所说的成功的第三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思维处在爱因斯坦心目中的两种状态,其所以在“蓦然回首”之际,能够“豁然开朗”、“恍然大悟”、发现问题的本质,或者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蛛丝马迹”,是依靠直觉和灵感两种思维形式来突破、完成的,换句话说,创新思维的最直接的实现形式就是:直觉和灵感。,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个飞跃。,(二)从认识到实践 1、认识过程的

45、第二次飞跃,必要性表现:由认识目的、认识功能和实践的本质所决定的。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达到目的。,重要性表现: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理性认识必须回到实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由理性认识到实践,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亚里斯多德:不同重量的物体下落速度不同。,伽利略:不同重量的物体下落速度相同。,由理性认识到实践,2、理性认识到实践能动飞跃的条件和途径第一,理性认识要和具体实践相结合。 第二,理性认识要为人民群众所掌握。 第三,理性认识付诸实践,要有一定物质条件。,理论要同具体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化

46、为指导实践的具体观念;实践理念的形成和建立,根据于客观上世界的物的尺度和人的内在尺度,实践理念就是这两个尺度的观念的统一。如何理解此点?,所谓实践理念,是指人们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之前事先建立起来的、关于实践的观念模型或理想蓝图。,马克思说:“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这种观念地存在着的实践结果,就是实践理念。,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理论要要为群众所掌握。,理

47、论付诸实践,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主体,客体,认识,实践,新的实践,指导,制约,3、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3、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1)制约作用:制约实践的范围和效率 正确的认识对实践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错误的认识对实践起消极的误导和阻碍作用 (2)正确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第一,有助于制定科学实践方案; 第二,有助于降低实践的成本或代价; 第三,能够形成精神支柱与思想动力; 第四,有助于评价实践结果和总结经验教训。,(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1、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复杂性,因为人的认识总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种种限制: 其一,受到客观事物的发展及其本质暴露程度的限

48、制; 其二,受到生产发展水平和科技条件的限制; 其三,人们的立场、观点、方法、性格特征等主体因素,也影响和限制着人们正确全面地认识事物。 因此,人们往往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的过程,才能达到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1、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复杂性 关于地球的形状,古代有人认为天是圆的,地球是方的(即所谓“天圆地方”说)。16世纪麦哲伦环球航行成功,人们才普遍地认识到地球是圆形的。,麦哲伦,2、认识过程的循环性和上升性,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再认识是主体对已知的认识客体、已有的认识成果的

49、继续认识和重新认识。,2、认识过程的循环性和上升性,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揭示了人类认识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客观规律。这个规律告诉我们,人的认识往往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只有在实践中不断进行认识和再认识,才能对一个复杂的事物或现象形成完整、正确的认识。,牛顿:光是“粒子”。,惠更斯:光是波。,爱因斯坦:光既有粒子性,又有波动性。,2、认识过程的循环性和上升性,光的本性之争,(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3、把握认识发展总规律的意义 (1)它体现了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为防止和克服“左”的和右的错误倾向提供了认识论基础。 (2)这一原理是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哲学基础。,1. 真理的含义

50、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 和相对性 (一)真理及其客观性,第二节真理与价值,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真理的客观性的两层含义: 一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二是指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 坚持真理客观性就是真理观上的唯物主义。,2、真理的客观性,3、真理观辨析,真理观:对真理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 真理是不是客观的,即是否承认客观真理,这是真理观中的首要问题。由于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不同,形成两种基本的真理观:即唯物主义真理观和唯心主义真理观。,两种基本真理观,唯物主义真理观: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必

51、然承认认识的客观源泉,承认认识的内容来自客观物质世界;这等于承认客观真理。 唯心主义真理观:坚持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认识路线,否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否认认识是对外部世界的反映,因而必然否认认识的客观内容,否认客观真理 , 实质上是主张“主观真理论”。,两种唯心主义真理观,客观唯心主义认为真理是人的意识对先于物质世界而独立存在的“绝对精神”、“理念”的认识,是客观性对概念的符合,这就否认了客观真理的存在。 主观唯心主义认为真理是主观自生的东西。实用主义鼓吹“有用就是真理”,如詹姆士和杜威等人的实用主义真理观,认为真理是人造出来供人用的,我们所谓真理原不过是人的一种工具,这就否认了真理内容和标准的

52、客观性。,4、真理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认为真理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实现这种统一的基础是客观性,因此主张客观真理。 为什么真理是客观的? 首先在于作为认识对象的客体是客观的;是认识内容的客观符合性 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即社会实践是客观的。,真理的主观性是指其存在形式方面的主观性,而不是其内容方面的主观性。,真理的主观性,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对同一事物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 (1)真理一元性:对同一个客观对象(既包括客观事物,也包括价值关系)的正确反映只有一个。 (2)评价真理一元性:在同一时间地点条件下,对同一个价值关系的真理性评价只有一个。(注:评价是多

53、样性的,但真理性评价只能唯一),5、真理的一元性,真理的客观性和一元性引出的结论,(1)真理没有阶级性(科学无国界); (2)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要服从真理; (3)究竟谁能掌握真理 ?与权力 、地位无关,取决于他有没有老老实实的科学态度;取决于他对事物规律和价值关系的正确把握。 (4)坚持真理客观性和真理价值性的高度统一 (5)坚持真理的一元论,反对真理的多元论。,(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1、真理的绝对性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真理发展过程中本性的不变性。真理的本性就是主观和客观的符合或正确的认识,它同谬误有本质的区别。因此,在真理的发展过程中,当新的真理代替了旧的真理时,不能因为真

54、理的发展就把旧的真理看作是谬误。主观和客观的符合这个本性不会因为真理的发展而改变,这就是真理的绝对性或不变性;二是指真理内容的完全正确性。对客观世界完全正确的认识是人类认识的最终奋斗目标,人类认识的任务就是要通过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人类认识的至上性和客观世界的可知性,也说明了人类能够趋近绝对真理。,地心说与日心说之争,真理的绝对性案例1,伽利略的胜利,真理的绝对性案例2,a2+b2=c2,从内容上看,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包含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毕达哥拉斯定律,真理的绝对性案例3,从认识的发展趋势和人类的认识能力上看 , 是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

55、,微观粒子结构,宏观宇宙天体结构,2、真理的相对性也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真理发展过程中内容的可变性。真理的内容是具体的,是一定条件下特定的主体对特定的对象的正确认识,真理的发展意味着这些条件、主体和客体的改变,从而真理的具体内容也必然会发生变化。二是指真理发展过程中内容的不完全正确性。在真理发展过程中,原有的真理在反映客观世界的广度和深度方面的历史局限性才能显露出来,从而表明这些真理内容的正确性是不完全的、近似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真理的相对性,a2+b2=c2,a2+b2c2,从认识的广度看:任何真理性认识都只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某一领域、某一部分、某一方面、某一片断的正确认识,而不是

56、对全部事物的正确反映。,真理的相对性,从认识的深度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只是对特定的具体事物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近似正确的反映。,真理,确定性、 无条件性,绝对性,近似性、 有条件性,相对性,从内容和认识能力上看,从广度和深度上看,同一真理的两种属性,3、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图,(1)对立: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任何一个真理的两个不同的属性,绝对性主要是指真理的客观性,相对性主要是指真理的条件性。 (2)统一: 两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相对真理不断向绝对真理转化。 (3)意义: 坚持真理观上的辩证法,反对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确立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3、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57、的辩证关系,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并不是指两种不同性质的真理,而是指同一真理的两种属性。任何真理都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从主体对真理的认识和把握的程度和过程来说,人类获得真理的过程就是由真理的相对性走向绝对性的过程。,(三)真理与谬误,1、谬误 谬误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反映。 在认识过程中谬误是难免的,因为: 第一,人们把握真理的能力是受着历史条件的局限的。 第二,人的认识过程的复杂性提供了产生错误的可能性,而且具备种种条件使这种可能变成现实。,2、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1)对立统一的存在关系 对立: 在一定范围内,两者有原则界限,不

58、能混淆。 统一: 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对斗争而发展; (2)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真理向谬误转化的原因在于,真理是具体的、全面的、发展的;谬误向真理转化的原因在于,谬误是真理认识的前导,批判谬误可以发现真理。 在真理的发展问题上,我们既要坚持真理,又要修正错误,在同谬误的斗争中发展真理。,(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真理标准问题上的各种非科学观点 (1)否认存在真理及其标准(相对主义: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 (2)唯心主义真理观:真理标准存在于精神领域。意见、有用性、良心、圣人之言等。 (3)旧唯物主义真理观:实验、生活。,二、 真理的检验标准,孔子,亚里斯多德,权威标准,实践

59、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案例:我国汉代以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欧洲中世纪以亚里斯多德的见解作为判断真伪的标准。,真理的检验标准问题,众人意见标准,我同意,我赞成,我赞同,我认可,是正确的,事实不是这样的!,多数人的意见是检验的标准吗?,2、马克思主义认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马克思主义者也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符合,因而检验的标准,不能在主观认识领域内寻找,思想理论不能成为检验自身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的标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是认识的对象,也不能直接回答认识是否与其符合。检验真理的标准,必须是能够把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的实践。,实践是是唯一能够把主观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主观认识,客观效果,实践,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