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gbyang.ppt_第1页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gbyang.ppt_第2页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gbyang.ppt_第3页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gbyang.ppt_第4页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gbyang.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徜徉在国风离骚青青河畔 站立在秦时明月汉魏风中 游走在唐诗花园宋词雨里 我们品味古典诗歌的幽香,第一单元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学习目标,一、理解语言和意象,把握内容和主旨,学会 联系背景来欣赏作品。 二、培养自主赏析能力,有创意地解读作品。 三、体会诗歌的魅力,获得审美体验。,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解读文辞,揣摩情意,“莫道桑榆晚,为霞犹满天。”

2、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襟怀:不论碰到什么样的困难或挫折,永远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 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本意是什么?被赋予了什么样的新意?,蜀 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开,开创。济,扶助,蜀 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点明怀古对象、地点 描写环境庄严、肃穆,描写环境清幽、孤寂,赞颂才华、功业、忠贞,感叹壮志未

3、酬,我们在欣赏、吟咏古人的诗歌作品时,应该深入地探究作者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与作者成为心灵相通的好朋友。,怎样运用“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来鉴赏诗歌呢?,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讨论:两首词表达的情感以及作品风格有什么不同?,讨论:两首词表达的情感以及作品风格有什么不同? 如梦令以清新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她早期少女的那种率真与浪漫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

4、美怡人,不事雕琢,给人以美的享受。 一剪梅写与丈夫赵明诚分别后的思念之情。文词清丽,意象蕴藉,抒发了凄凉独处的内心感受,体现了哀婉悱恻的风格。,作业 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来赏析本单元另一首歌咏诸葛亮的诗歌:陆游书愤。,书愤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回顾往事诗人形象 战争形势,全诗主旨忧愤不已 报国不止,抒发感慨诗人形象 典故内涵,长恨歌 白居易,据记载,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写出不久,就给诗人带来很高的荣誉,被称为“长恨歌主”,后世评论家亦诩为“自是千古绝作”。,白居易,

5、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德宗贞元年间(800)中进士,由校书郎累官至左拾遗。他关心朝政,屡次上书言事,遭权贵忌恨,被贬为江州司马。后历任苏州、杭州刺史,很得民心。官终刑部尚书,世称白香山。,文学主张:与元稹一起倡导“新乐府运动”,响亮地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口号。肯定诗歌的教育意义和政治作用。认为诗歌应该反映人民疾苦,“惟歌生民病”、“但伤民病痛”。强调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主张形式必须服从内容,为内容服务,“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与元九书)。,他的诗分为三类:讽喻诗、感伤诗、闲适诗。其讽喻诗如新乐府、秦中吟,深刻反映了时政弊端与民生疾苦。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有很高

6、的艺术成就。其诗善于叙述,语言浅显,流传广泛。,美史,1.历史上的李、杨爱情故事,杨玉环原为寿王瑁的王妃,玄宗惊艳于她的美貌,但碍于她是自己的儿媳而不便明目张胆纳入宫中,于是想出个让杨玉环出家,脱离寿王,再以“杨太真”身份入宫的方法。从此杨玉环“三千宠爱在一身”,并被册封为贵妃。其父兄均因此而得以势倾天下。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可谓无所不用其极,所谓“君王从此不早朝”,为了两情欢爱,可以把国事先放在一边;而从“一骑红尘妃子笑”的后面,我们看到玄宗是怎样动用他手中的权力来取悦杨贵妃的,这样的做法出发点固然是为了爱,但皇帝毕竟是皇帝,他所做的一切并不仅仅是他个人的,必然要牵涉到政治的东西。这使得他们的

7、爱情是,不可能单纯,并最终敌不过政治: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次年玄宗匆匆出逃,途至马嵬坡,六军不肯前行,说是因为杨国忠(贵妃之堂兄)通于胡人,而致有安禄山之反,玄宗为息军心,乃杀杨国忠。六军仍不肯前行,谓杨国忠为贵妃堂兄,堂兄有罪,堂妹亦难免,唐玄宗不得已将杨贵妃赐死,而他自己则痛苦万分。他们的爱情以悲剧收场。,2、文学史上以李、杨爱情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很多,以“马嵬坡”、“长生殿”为题,写了不少诗词,著名者如杜牧过华清宫绝句、李商隐马嵬、苏轼荔枝叹、白朴唐明皇秋夜梧桐雨等。据记载,当年唐玄宗和杨贵妃,七夕登长生殿,遥见牵牛、织女星,彼此立下誓言,愿世世为夫妇,双双泪挂双腮。基于这些事实,如白居

8、易长恨歌等,都同情李、杨爱情的不幸,哀艳动人。,创作缘起,元和元年,白居易任周至县尉,一日与友人陈鸿、王质夫到马嵬驿附近的游仙寺游览,谈及李隆基与杨玉环的事,王质夫认为,像这样突出的事情,如无大手笔加工润色,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他鼓励白居易:“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何?”。于是白居易写下了此事,陈鸿同时写下了一篇传奇长恨歌。,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鼙( )鼓 骊( )山 霓( )裳 临邛( ) 马嵬( )驿 翡翠衾( ) 玉扃( ) 迤( )逦( ) 凝睇( ) 钗擘( ) 花钿( ) 绰( )约,p,l,n,qing,wi,qn,jing,y,l,din,b,d,chu,

9、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汉皇重色思倾国 六宫粉黛无颜色 可怜光彩生门户 夕殿萤飞思悄然 悠悠生死别经年 雪肤花貌参差是 云鬓半偏新睡觉 临别殷勤重寄词,整体感知,结构总括:,第一部分:安史之乱前的唐玄宗和杨贵妃:杨贵妃入宫受宠,唐玄宗迷色误国。,第二部分:安史之乱后的唐玄宗和杨贵妃。,文章内容 细分,1、马嵬坡生离死别; 2、唐玄宗在蜀中的寂寞悲伤; 3、唐玄宗还都路上的追怀忆旧; 4、唐玄宗回宫后的睹物思人、辗转难眠; 5、道士帮助唐玄宗寻找杨贵妃。,文本精读,第一部分,1、“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分析:诗歌开卷第一句:“汉皇重色思倾国”,看来很寻常,好像故事原就应该从这里写起

10、,不需要作者花什么心思似的,事实上这七个字含量极大,是全篇纲领,它既揭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又唤起和统领着全诗。,2、“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分析:紧接着上一层,诗人用极其省俭的语言,叙述了安史之乱前,唐玄宗如何重色、求色,终于得到了“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妃。描写了杨贵妃的美貌、娇媚,进宫后因有色而得宠,不但自己“新承恩泽”,而且“姊妹弟兄皆列土”。反复渲染唐玄宗得到贵妃以后在宫中如何纵欲,如何行乐,如何终日沉湎于歌舞酒色之中。,3、“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11、,分析:所有这些,就酿成了安史之乱。这一部分写出了“长恨”的内因,是悲剧故事的基础。诗人通过这一段宫中生活的写实,不无讽刺地向我们介绍了故事的男女主人公:一个重色轻国的帝王,一个娇媚恃宠的妃子;还形象地暗示我们,唐玄宗的迷色误国,就是这一悲剧的根源。,第二部分,1、“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诗人具体地描述了安史之乱发生后,皇帝兵马仓皇逃入西南的情景,特别是在这一动乱中唐玄宗和杨贵妃爱情的毁灭。“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写的就是他们在马嵬坡生离死别的一幕。“六军不发”,要求处死杨

12、贵妃,是激愤于唐玄宗迷恋女色,祸国殃民。杨贵妃的死,在整个故事中是个关键性的情节,在这之后,他们的爱情才成为一场悲剧。,2、“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这一节,写杨贵妃死后,唐玄宗的思念之情。诗人抓住了人物精神世界里揪心的“恨”,用酸恻动人的语调,宛转形容和描述了杨贵妃死后唐玄宗在蜀中的寂寞悲伤。,3、天旋日转回龙驭不见玉颜空死处。,写唐玄宗在还都路上追怀忆旧。,4、君臣相顾尽沾衣魂魄不曾来入梦。,此“恨”经年,可谓长矣。唐玄宗回宫以后睹物思人,触景生情,一年四季物是人非事事休,感触万千。缠绵悱恻的相思之情,使人觉得回肠荡气。正由于诗人把人物的感情渲染

13、到这样的程度,后面道士的到来,仙境的出现,便给人一种真实感,不以为纯粹是一种空中楼阁了。,5、“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诗人采用的是浪漫主义的手法,忽而上天,忽而入地,“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后来,在海上虚无缥缈的仙山上找到了杨贵妃,让她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形象在仙境中再现,殷勤迎接汉家的使者,含情脉脉,托物寄词,重申前誓,照应唐玄宗对她的思念,进一步深化、渲染“长恨”的主题。诗歌的末尾,用“开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结笔,点明题旨,回应开头,而且做到“清音有余”,给读者以联想、回味的余地。,“主題”探究,1.一种

14、观点认为,这篇作品主要是对唐玄宗重色误国的讽喻,前半是说写“恨”之因,后半写“长恨”本身,“恨”是“一失足成千古恨”之“恨”,2.观点认为,这篇作品主要表现了李杨之间坚贞的爱情,描写二人死别后绵长的相思之“恨”;还有一种看法,认为此诗前半着力批判唐玄宗“重色”误国,后半对李杨爱情大加歌颂,是多主题;即:(1)讽喻说。(2)爱情说。(3)双重主题说。,爱情说,该说认为,长诗通过对李杨悲剧的描写,歌颂了他们真挚和专一的爱情。其理由主要有六点: 从长诗的结构来看,贯穿全诗内容的是李杨的爱情。诗的前半部是对杨妃生前与明皇相爱的描写,后半部是表现杨妃死后李杨对爱情的坚贞和追求。从诗歌整体内容 上考察,表

15、现的是爱情的欢乐、动乱中的死别、沉痛的悲伤和怀念以及对婚烟重现的憧憬。全诗用最大的篇幅、最多的笔墨、最深的情感,写他们的结合、分离与怀念。,长诗为了突出李杨爱情,使读者感受到爱情的美质,有意识地剔除了那些历史现实材料中荒淫的、爱而不纯的东西,选择和集中了那些最能 表现李杨真诚和专一的爱情情节,如杨妃曾为寿王妃,为玄宗看中,先转为女道士,后再入宫,诗歌却把她描绘成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天生丽质的少女;杨妃曾与安禄 山有暖昧关系,因忌妒两次被遣出宫,玄宗在专宠杨妃的同时又私召梅妃。诗歌对这些材料也都弃而不用。,诗的前半部分的有些内容,虽然含有讽刺或谴责的意思,但这仅是为了交待李杨爱情悲剧发生时的的情形,

16、以显示悲剧结局的必然性。所以,这种讽刺或谴责的含意,表现得不显着,客观效果很微弱,它们并没有掩盖全诗的主要倾向,即对李杨遭遇的同情和对他们爱情的歌颂。,白居易对历史人物唐玄宗与杨贵妃是赞美、同情大于批评。他在元和二年四月应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对策时曾说:“太宗以神武之姿,拨天下之乱。玄宗以圣文之 德,致天下之肥。当二宗之时,利无不兴,弊无不革,远无不服,近无不和。”显然,对玄宗是歌倾的、肯定的。当然,他对玄宗后期的政治也有批评,但不是主要 的。白居易的许多诗歌如上阳白发人等表现了对妇女不幸命运的同情,他不可能对杨妃这样的女人持一种厌恶的态度。,白居易生活的中唐时 代,民间喜于谈论玄宗杨贵妃的故事

17、,“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元稹行宫)“洛阳昼夜无车马,漫挂红纱满树头。见说平时灯影里,玄宗潜伴太真游。” (元稹灯影)而民间对于李杨的爱情悲剧是同情的。白居易写作长恨歌的地点在周至,而马嵬就在附近,当地肯定流传着有关李杨的爱情传说,那么,白居 易也一定受到民间传说倾向的影响。,由唐书中的玄宗本纪、杨妃传,唐郑处诲的明皇杂录补遗、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等史书、笔记来看,李杨的爱情是有基础的。杨玉杨不仅“姿质丰艳”而且“善歌舞,通音律”,而玄宗也“素晓音律”,可见有着共同的爱好。,藝術特點,1、语言方面 本诗采用七言歌行体,在继承汉代孔雀东南飞和初唐四杰七古的基础上别创新调。在形式上采用平仄相

18、调的律句,间用对偶,数句一转韵,音节随情节而曲折,依感情而顿挫,而多处顶针格的运用,如“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等,使音韵更和谐浏亮,婉转动人。后人称之为“长庆体”。,2、故事情节生动曲折。,3、刻画人物细腻传神。,4、叙事、抒情、描写熔于一炉。,总结全诗内容结构,找出故事的焦点,诗的主题。,第一层:写长恨的内因(安史乱前) 1、李重色、求色、得色。(迷色误国是祸根) 2、杨娇媚恃宠。 第二层:写马嵬坡贵妃陨命及李对杨的刻骨相思。 1、蜀中的寂寞悲伤酸楚动人 2、还都路上追怀忆旧缠绵哀婉 3、还宫之后睹物思人、触景生情回肠荡气 第三层:道士幻境找寻贵妃。(渲染“长恨”) 上天入地(浪漫

19、想象) 梨花一枝春带雨(含情脉脉、忠贞不渝) 托物寄词,重申前誓 总结长恨的原因: 荒淫误国导致政治悲剧,毁灭了爱情。悲剧的制造者最后成了悲剧的主人公。 长恨是诗的主题,是故事的焦点。诗人通过诗化的故事层层展示,让读者体会品味感受。,诗人如何表现长恨的主题?,贵妃殒命(李不忍割爱而又欲救不得的矛盾 痛苦:君王掩面回看血泪相和流) 相思之苦(愁肠百结、惨恻动人) 仙境想象 (悲剧情节高潮,曲折动人),分析叙事诗中的人物形象,思考:本诗中的人物形象与历史人物能画等号吗? 诗人只是借历史一点影子,据时人传说蜕化出一个哀婉动人的故事,用缠绵悱恻的艺术形式歌咏出来,并没有拘泥于历史。诗中的故事、诗中的人

20、物形象都是艺术化了的。 长恨歌首句“汉皇重色思倾国”点明了唐明皇的好色,唐玄宗李隆基从“求不得”到“夜专夜”,从“不早朝”到“看不足”,这些都表现了他的贪色荒政。马嵬坡兵变贵妃陨命之后,诗人极力刻画人物内心中揪心的恨。 赐死贵妃时欲救不得,眼流泪心流血,矛盾痛苦 逃蜀途中见月伤心,闻铃断肠,寂寞悲苦 还都路上不见玉颜,踌躇不去,追怀忆旧 还宫之后物是人非,睹物思人,触景生情 道士觅魂上穷碧落下黄泉,遂教方士殷勤觅 由此可见,诗人笔下的唐明皇虽是一个迷色误国的荒唐君主,然而作为一个人,他也有着普通人的真情。这种哀婉缠绵的真情读来颇为动人,令人回肠荡气。 而诗人笔下的杨贵妃不仅是一个“回眸一笑百媚

21、生”的倾国美人,而且是一个重情重义,忠贞不渝的可敬可佩的女子。诗中的最后一节描写“闻道汉家天子使”,杨的一系列心理活动:惊喜(梦魂惊)、急切(花冠不整下堂来)、悲楚(玉容寂寞泪阑干)、委屈(梨花一枝春带雨)。托物寄情、重申前誓更刻画了一个对爱情忠贞不渝的可敬女子形象。,归纳本诗主题,长恨是主题,然而恨什么呢? 一方面,诗人的长恨是对作为君主的唐玄宗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二人爱情造成的客观结果荒淫祸国的叹恨。唐玄宗的重色轻国造成了这个无可挽回的终身憾事,诗人以这个爱情悲剧劝诫后来的封建统治者要引以为鉴,不能再重蹈覆辙,引来千古遗恨,表达了对作为帝妃身份的李杨二人的爱情造成的客观结果安史之乱导致唐王朝

22、衰落的叹恨。另一方面,又强烈地表现了李杨二人对美好爱情生活的向往,对作为普通情侣身份的李杨二人爱情凄凉结局的无尽怅恨。可以说本诗的主题既有批判,也有歌颂。,唐玄宗李隆基与贵妃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悲剧,因与安史之乱紧相联系,有着相当严肃的政治色彩,而其情事本身之离奇、曲折,又极富传奇色彩,因而倍受历代文士的关注。自唐至清,出现了不少以此为题材的文学作品,著名者如杜牧过华清宫绝句、李商隐马嵬、苏轼荔枝叹、白朴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洪昇长生殿等。,文学常识填空: 白居易,字_,号_,是唐代继杜甫之后又一位伟大的_诗人。他积极提倡新乐府运动,主张“_,_”。著_一书。_与_是白居易七言长篇叙事诗中写得最成功的

23、作品。早在作者生前,就有“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的说法。,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将下列名句补充完整。 (1)回眸一笑百媚生,_。 (2)_,惊破霓裳羽衣曲。 (3)春风桃李花开夜,_。 (4)上穷碧落下黄泉,_。 (5)玉容寂寞泪阑干,_。 (6)_,_。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将下列名句补充完整。 (1)回眸一笑百媚生,_。 (2)_,惊破霓裳羽衣曲。 (3)春风桃李花开夜,_。 (4)上穷碧落下黄泉,_。 (5)玉容寂寞泪阑干,_。 (6)_,_。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将下列名句补充完整。 (1)回眸一笑百媚生,_。 (2)_,惊破霓裳羽衣曲。 (3)

24、春风桃李花开夜,_。 (4)上穷碧落下黄泉,_。 (5)玉容寂寞泪阑干,_。 (6)_,_。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将下列名句补充完整。 (1)回眸一笑百媚生,_。 (2)_ ,惊破霓裳羽衣曲。 (3)春风桃李花开夜,_。 (4)上穷碧落下黄泉,_。 (5)玉容寂寞泪阑干,_。 (6) _ ,此恨绵绵无绝期。,你认为这首诗是对忠贞爱情的赞颂还是对荒淫误国的嘲讽,或者其他?,表(语言、意象) 重色迷色失色思色幻色 求不得不早朝烟尘起恨绵绵,里(思想、主旨): ?,因事起意,一吟悲一事,马嵬 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

25、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刘兰芝举身赴清池,告诉世人爱情的地位超越生命,而唐玄宗为了保全自己,不惜白绫赐死杨妃,却又说什么“朝朝暮暮情”,这难道是忠贞的爱情吗? 舒婷把自己比作木棉,告诉世人爱情的真谛是彼此独立,相互关怀,而唐玄宗贪慕美色,纵欲忘国,迷失理智,“从此君王不早朝”,这难道是美丽的爱情吗? 这只是一个让人遗憾的悲剧,正所谓“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恐怕是为了让后世人不再遗憾,而这样细腻地描摹了他们的故事吧。,上阳白发人,上阳人,红颜暗老白发新;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 玄宗末岁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同时采择百余人,零落年深残此身。 忆昔吞悲别亲族,扶入

26、车中不教哭;皆云入内便承恩,脸似芙蓉胸似玉。 未容君王得见面,已被杨妃遥侧目。妒令潜配上阳宫,一生遂向空房宿。 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 春日迟,日迟独坐天难暮,宫莺百啭愁厌闻,梁燕双栖老休妒。 莺归燕去长悄然,春往秋来不记年。唯向深宫望明月,东西四五百回圆。 今日宫中年最老,大家遥赐尚书号。小头鞋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 外人不见见应笑,天宝末年时世妆。上阳人,苦最多;少亦苦,老亦苦, 少苦老苦两如何?君不见昔时吕向美人赋,又不见今日上阳白发歌!,注: 天宝五载已后,杨贵妃专宠,后宫人无复进幸矣。六宫有美色者,辄置别所,上阳是其一也。贞元中尚存焉。,

27、比较阅读: 1、比较书愤和蜀相 内容 感情 手法,2、书愤和临安春雨初霁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方式有什么不同。,参考: 书愤直接以“愤”为题,整首诗充满强烈的报国壮志和忧国深思,悲愤而不绝望,显得大气磅礴;临安春雨初霁表面写明媚的春光,实则写落寞的情怀;表面写悠然,实则写无奈,表达的是深沉的失望悲愤,较为含蓄。,小重山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

28、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1、诗人不同,诗风各异; 2、境遇不同,诗情有别; 3、时代不同,精神迥异。,初唐华美 盛唐壮美 中唐精美 李敬一,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你是从哪些词句感受到的?,空山新雨明月清泉对宁静优美的山林生活的热爱 明月青松清泉翠竹幽莲对高洁的情操理想的追求 山居 浣女 渔舟 自可留隐逸思想的流露,融入体验,体会情趣 历来评者认为此诗“诗中有画”,那么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图

29、景让诗人如此向往归隐生活呢?试结合你的体验和感受描绘出诗中的画面。,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湘夫人 屈原,湘水神的传说,湘君和湘夫人是湘江的一对恋人,传说湘君就是古帝舜,他南巡时死于苍梧,葬于九嶷山。舜的妻子是尧帝的二女娥皇、女英,她们追随丈夫到沅湘,夫死而苦,泪水落在竹子上,使竹竿结满了斑点,“斑竹”之名(湘妃竹)即由此而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所呈现的大自然的脉动,无疑是由“袅袅”二字开启的。“袅袅”的叠音,给人以一种不断的持续感,并联想到时间的流动,消逝。而随后的“秋风”,则似乎

30、是对“袅袅”的注释一种生命最后的时间。 诗人以可见之水波、木叶,写出不可见之袅袅秋风。以有形画无形,秋风萧瑟之景如在眼前。,赏析一: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秋兴”之祖,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宋范仲淹苏幕遮,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题龙阳县青草湖 晚唐 唐温如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秋风词 李白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公元前年,楚国郢都为秦所破,因长期流放而形容枯槁的的屈原,刹时进入了自己的深秋虽然当下正是江水澄碧,苇叶摇绿的农历五月。他感到一阵阵肃杀的秋风,从破败的国土吹来,于是,仿佛

31、顺应节律的召唤,他的身影凋零的木叶一般,坠入了汨罗江水然而,那激起的巨大的生命与诗歌之波,却由此获得了一种神话的力量,至今波涌不息。,赏析二:诗中各种反常之事如何理解?,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汉乐府 世混浊而不清,暗翼为重,千钧为轻。卜居 燕雀乌鹊,巢堂坛兮。露申辛夷,死林薄兮。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九章,1、预示了失望的必然结果。 2、表达湘君久等不至的焦虑、困惑、担忧。 3、作者借此讽喻社会的黑暗混乱。,赏析三:湘君用各种香草装饰爱巢的过程和步骤,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这表现了湘君对湘夫人的执著、深挚的爱情,共同过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写得越铺张,越细致,就越能表现湘君对湘夫人的如海深情。,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 举世混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用;数有所不及,神有所不通。,屈原一生经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