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数学教学反思-认识时间苏教版2014_第1页
二年级下数学教学反思-认识时间苏教版2014_第2页
二年级下数学教学反思-认识时间苏教版2014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认识时间教学反思(1)新一轮教材改革之后,认识钟表这一知识点在教材中有了较大的调整,人教版第一册安排了认识正点半点,第二册继续学习了几时几分。抽象的时间概念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困扰。上完了第一课时认识几时 5 分之后,学生掌握得不尽理想。从作业情况看,学生对离整点缺 5 分或 10 分的钟面最难识别。总是要多看一个小时。于是便有了下面的故事。一上课,我就一脸严肃。告知本节课的任务后,就打算开始题海战术了。我出示了一个钟面模型,拨到 7: 55,让学生仔细观察后用水彩笔记录在白纸上。尽管我苦口婆心提醒他们慎重,看清钟面再写。大部分孩子还是不假思索地举了起来。我一看。失望!全班 47 人,正确的

2、不到 20 人。唉!怎么办?公布答案,然后再反反复复的让他们陈述先看时针超过几再说几点多了吗?有用吗?看看那些错误的孩子的表情,他们浑然不知自己错了,还是一副胜利者的姿态。我忽然心念一转。何不给他们一个解释的机会呢?对!就来个正反两方辩论赛吧!看看这群小不点怎么强词夺理,自圆其说。我在黑板上贴了两张学生的答案纸 7:55 和 8:55。“咱们来举手表决吧。同意 7:55的小朋友举左手,同意 8:55 的小朋友举右手。”这时,孩子们兴奋的出手了。我特意关注了一下趋势:一向比较自信张扬的孩子在第一时间高高举起了手;一些成绩中等平时不常发言的孩子环顾了一下四周才举起来,很明显他们在求得同伴的赞同;而

3、那些平时老是出错的孩子呢,把目光集中到了班中最活跃的学生身上,平时他们总是随波逐流的一群,总相信别人多于相信自己。而今天他们犯难了,因为那些他们公认的尖子生们各持两派。所以他们不知道该何去何从了。一片混乱之后,正反两方小辩手上台了。我客串主持,首先让反方先阐述观点。反方一号辩手是班中思维最活跃的女孩沈怡婷,伶牙俐齿,就是比较马大哈。她的发言振振有辞:我们早就知道看时间要先看时针走到哪里了,这里走到 8 就是 8 点到了,再看分针走到 11 就是 55 分了,连起来就是 8:55 分了!”下面好多学生听了点头,那些支持者们更是兴奋的鼓掌。正方辩手显得很激动,头摇的象拨浪鼓,连说不是这样的。我一副

4、幸灾乐祸的样子开口了,“现在听听正方有什么理由吧!”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了。正方一号是班长顾维,平时说话很有权威:“不对的,现在8 点还没到,你看时针是在 8 那里,可你要仔细看,其实它还没到 8,要分针到 12,它才会真的到 8 点,所以现在是 7:55。你们说对吧?”(很有煽动色彩。可今天的话有点虚,下面的学生不以为然。关键时刻还真不卖她的帐)正方二号甜甜急了,拉开顾维,上前一步,指着钟面说:“喏,你们看,我们说的 7: 55 就是快到 8 点了,这个钟面就是快 8 点了。如果是 8:55 的话,那就是快 9 点了,这里到 9 点了吗?不是啊。差远了!”(嘿!真行!居然还能用这一招!)再看下面

5、众人的反应,有的认真的点头,还拿起笔改了,有的还是无动于衷。)这时反方一号直盯着钟面不说话,好象在进行着一番思想斗争,而二号陈雷明,一个很稳重很执着的男孩还不肯认输,“我觉得还是我们对,因为老师说过,时针在7 和 8 中间才是 7 点多,可这里已经到8 了,所以应该是 8 点 55 分。”这时,正方一号顾维在一旁急得直跺脚,忽然,她一个箭步冲到自己的座位上拿了自己的学具小闹钟然后又飞跑回来,大声喊道:“你们看着,我拨给你们看好了!”她用稚嫩的小手用力的 后面的 条,把 到了 7 点“你 看, 在是 7 点 吧,我 分 下去 下去就到 7 点半了,然后再 上来上来就到 11 里了, 在就是 7点

6、 55 分了,再 5 分才到 8 点。” ,我激 地一一去看孩子 的表情,反方的小女孩在咬手指,嘴里在 “我看 了”, 雷明 了 情的看着我。再看下面,那群 利者 比 才多了一份 傲,其他的人也心无城府得叫着:“ 7 点 55,7 点 55!”我 抖着嗓子宣布: “今天的 4 个 手都很精彩! 的 果是: 7 点 55 分的 ! ” ,教室里一片沸 。 和甜甜激 的 抱在一起。整堂 ,孩子 的表 我震撼。 多的 和行 我汗 。从来不知道他 有 理智成熟的一面。一个响亮的声音在 :“相信学生!他 身上有无 的潜力。”静下来反思,那天的行 从理 的角度 ,是在延 学生自我 整 程。由此, 我有了更

7、深的感悟:一、舍得花 学生自我 整的 程数学 程 准提出 程目 包含“知 技能, 程与方法,情感、 度与价 ”三方面。 三方面目 是有机 合的,“ 程与方法,情感、 度与价 ”离不开“知 技能” 的学 ,同 “知 技能” 的学 必 以有利于其他目 的 前提。 “ 几 几分” 一年 学生来 是一个 知 点, 生 的 是非常普遍的 象。站在成人的立 去思考,以教 的 授代替学生的 ,缺了学生 得的 程,其 果一定是机械死板、缺乏生命活力的。本堂 了暴露学生 、反思 原因、追 律的 程。通 察 面从7 点到 7 点 55 分的 程从而正确揭示 面 示 的表面 象所 藏的本 律,学生充分的体 , 极的

8、反思,形成了主 的建构,真正内化了知 ,才有了最后 得真理的 呼雀 。体 了“ 程”的价 。 然在 里花 了大量的 只 清了一个“7:55”,却 了更大价 的迁移。我相信学生内化了方法,就会 利的辨 “ 1: 55”、“ 2:55”等等 如此 的 了。二、以学生群体 主体,生生互 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 模式被大力推崇的今天, 生之 的互 交流成 新教育理念下的一种最具生命力的教学方式,然而,生生互 是教学系 中尚待 一步开 的宝 的人力 源,是教学活 成功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合作学 的代表人物 翰 (dw j。hnson)曾指出:“教 的一切 堂行 ,都是 生在学生与同伴群体关系的 境之中

9、的。在 堂上,学生之 的关系比任何其他因素 学生学 的成 、社会化和 展的影响都更 有力。但 堂上同伴相互作用的重要性往往被忽 。学生之 的关系是儿童健康的 知 展和社会化所必 具 的条件。事 上,与同伴的社会相互作用是儿童身心 展和社会化 以 的基本关系”。 全体学生 极主 参与数学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从而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学生与学生之 在 堂上交 思想的 程是通 学生在 内 交流、互相切磋、自学探究的 程。 是构建在和 堂生 的一种很有效的手段。在本堂 中,教 把交流、 、 疑、 的 利和空 毫不吝 的交 学生。 他 从同伴中求同,然后站在同一 , 心 力 倒 方而出 划策, 自己的 点 找 据, 的 程 正确的一方就是一个知 的巩固加深的 程;而 反方就是 了一个解剖自己、 知 重新建构的体 。 种体 又是在学生主 的、 极的状 下 行的。学生儿童化的 言,儿童化的思 方式是同伴 切的、容易理解的,因此比教 的教学 言更具 服力。在生生互 中,每个学生都 于一种相 放松的心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