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东庐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复习名师精编讲学稿(无答案_第1页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东庐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复习名师精编讲学稿(无答案_第2页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东庐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复习名师精编讲学稿(无答案_第3页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东庐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复习名师精编讲学稿(无答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名校名 推荐第 2 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复习一、考点填空第 4 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1王位世袭制替代禅让制:禹死后,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 从此,代替了, “公天下 ”变成了 “家天下 ”。2、夏朝、商朝、西周三代的更替:约公元前年,建立夏朝,定都。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制王朝。约公元前年,灭夏,建立商朝。后商王迁都到殷,都城稳定下来。公元前年,灭商建立周朝(西周)定都镐京。3西周的分封制 :目的:内容:作用:国家第 5 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的司母戊鼎: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著名的青铜器有巨大的,产这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生和第 6 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社1春秋争霸 :春秋

2、时期,著名的霸主有、 等。最先称霸的是。2战国七雄 :战国时形成了、 、 赵、(东南西北到会中央)七雄并立的局面(P33 图)。的变革第 7 课 大变革的时代1 都江堰 :时期,国蜀郡太守在中游修筑的,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2 商鞅变法 :公元前年,商鞅在支持下开始变法。法令规定(内容) :作用:第 8 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1.甲骨文 :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朝开始。2.金文 :商周的上铸刻的文字,叫做“金文” ,也称“”中,金文比甲骨文规范。华第 9 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文1 孔子 :生活在晚期,是学派的创始

3、人。他在政治上提出“ ”的化学说;教育上主张 “ ”、“”、“有教无类 ”。由孔子的弟子整理的 一书,记载了孔子的言行。的孔子的学说的影响。勃兴 2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主要派别及代表人物:儒家的创始人是时期的,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墨家的创始人是时期的;道家的创始人是春秋时期的,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法家的代表人物是末期的;兵家的鼻祖是晚期杰出的军事家。1名校名 推荐巩固 :1左 中 :在一个重要的 式上,司空( 官名 ) 冉季代表周天子向周武王之弟康叔分 疆土,司徒( 官名 ) 陶叔代表周天子向康叔分 平民、奴隶。 一 式反映出西周 行的制度是A 禅 制B世 制C 奴隶制D分封制4

4、 2008 年 5 月 17 日,百 逢的奥运圣火,走 了千年古城 ,并以大禹陵 起点, 了名副其 的文化之旅。大禹A 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B自称 “始皇帝”,建立皇帝制度C 是 夏族的人文初祖D是治水英雄,最早 行禅 制5下面各 中,最能反映我国古代青 工 水平和成就的是:A甲骨文B司母戊鼎C兵 俑D 敦煌莫高窟6西周 期,周王 墓葬用品的 定 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 定 “天子九鼎, 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材料反映的本 是A. 西周社会呈 等 森 的特征B.西周社会的腐 象 重C. 西周手工 中冶 十分落后D.西周各地 展不平衡7晋文公称霸,三家分晋等 史 象反映的 代特

5、征是A社会 革与争霸称雄B 一国家的建立C政 分立与民族融合D 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8“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 属楚;苦心人天不 ,卧薪 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此 所涉及的 史事件分 生在:A. 春秋和 国B.秦和春秋C. 国和三国D.秦初和 初9作家余秋雨曾写道:就在秦始皇下令修 城的数十年前,四川的成都平原上已 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而它至今 在 无数民众 送着涓涓清流。修筑 个了不起的工程的是A大禹B商鞅C管仲D李冰10改革是 利除弊. 振 国家的重要手段。商鞅 法使秦国成 国后期最富 的国家。商鞅 法的内容中, 旧 族特 打 最大的一 是A. 国家承 土地私有B.根据 功大小授予爵

6、位和田宅C. 建立 制D.生 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11 下列两幅地 ,回答 :2名校名 推荐图一图二( 1)仔细观察这两副地图,判断一下:哪一张是春秋形势图,哪一张是战国形势图?( 2)仔细观察这两副地图,可以发现:两副地图中,地理位置在最东面的是哪个诸侯国?图二中的赵、魏、韩三个诸侯国是由图一中的哪个诸侯国分裂而成的?( 3)在这两副地图上可以看到:无论是春秋时期还是战国时期,都有一些著名战役发生,请分别写出一例。( 4)依据这两副地图来分析,春秋战国时期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这种局面的出现是西周哪一制度埋下的祸根?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战国时期的铁农具和牛耕复原图材料二:3名校名 推荐古 治。 世不一商道,鞅便国不法商鞅舌战守旧群臣材料三: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 1)观察材料一中的“战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