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52《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课件.ppt_第1页
化学52《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课件.ppt_第2页
化学52《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课件.ppt_第3页
化学52《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课件.ppt_第4页
化学52《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章 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2020年10月25日星期日,第二节 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一、高分子化合物 1高分子化合物的分类,淀粉,纤维素,蛋白质,合成高分子,功能高分子,复合,合成树脂,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二、塑料 塑料的主要成分是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即_,例如, _、_、_、聚苯乙烯、酚醛树脂等。为 了适应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各种要求,还需要在高分子材料中 掺入各种加工助剂来改进其性能。,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1聚乙烯,聚乙烯有极广泛的用途,可分为_和_。 相对分子质量较低,熔点和密度也较低的聚乙烯为_, 也称之为_;相对分子质量较高,熔点和密度也 较高的聚乙烯为_,也称

2、之为_。 两者的区别如下表:,高压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低压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高压聚乙烯,低压聚乙烯,2.酚醛树脂,酚类,醛类,线型,网状,酚醛树脂是用_与_在酸或碱的催化下相互缩 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在酸催化下,等物质的量的苯酚与甲 醛可缩合成_结构的酚醛树脂;在碱催化下,可生成_ 结构的酚醛树脂。 三、合成纤维 1纤维的分类,天然,棉花,羊毛,化学,人造,合成,2六大纶,六大纶包括:_、_、_、_、_、_。 其中_被称为“人造棉花”,因其分子链上含有_,而具 有较好的吸水性;合成纤维中目前产量占第一位的是聚酯纤维 _,其制备原理是_,_。,涤纶,锦纶,腈纶,丙纶,维纶,氯纶,维纶,羟

3、基,涤纶,四、合成橡胶,天然,合成,1橡胶的分类,_。,2合成橡胶 (1)顺丁橡胶,合成原料:_。,1,3-丁二烯,合成化学方程式:_,CH2CH=CHCH2,线型,柔软,弹性高,耐磨,性能:顺式聚 1,3-丁二烯是_结构,分子链也较_,,具有_、_、_的特点。,耐寒性好,nCH2=CHCH=CH2,催化剂,(2)常用橡胶的性能和用途,塑料,1塑料的分类,续表,2.常见塑料的性能和用途,续表,酚醛树脂的制备及性质,1原理,酚醛树脂用苯酚和甲醛为原料,在酸或碱的催化作用下缩 聚而成。苯酚过量,在酸性催化剂作用下,缩聚成线型结构的 热塑性酚醛树脂。甲醛过量,在碱性催化剂作用下,缩聚成体 型结构的热

4、固性酚醛树脂。,2操作,(1)用盐酸作为催化剂,在一个大试管里加入苯酚 2 g,注入 3 mL 甲醛溶液和 3 滴 浓盐酸混合后,用带有玻璃管的橡皮塞塞好,放在沸水浴里加 热约 15 min。待反应物接近沸腾时,液体变成白色浑浊状态。 从水浴中取出试管,用玻璃棒搅拌反应物,稍冷。将试管中的 混合物倒入蒸发皿中,倾去上层的水,下层就是缩聚成线型结 构的热塑性酚醛树脂(米黄色中略带粉色)。它能溶于丙酮、乙 醇等溶剂中。,(2)用浓氨水作催化剂,在另一个试管里加入 2.5 g 苯酚,注入 34 mL 40%甲醛溶 液,混匀后再加 1 mL 浓氨水。振荡混合,也用带有玻璃管的橡 皮塞塞好,在水浴中加热

5、。约 15 min 后,试管里逐渐出现白色 的浑浊状态,暂停加热。待发生的气泡稍少时,再继续加热, 过一会儿,就变成黏稠的半流动性液体。将所得黏稠物倒入一 瓷蒸发皿里,在 50 温度下烘 1 h 后,再继续在 70 80 下烘 8 h,即能缩合成体型固体酚醛树脂(淡黄色),它不溶于任 何溶剂。,3清洗试管的方法,倒掉试管上部的液体后,在试管底部剩下的酚醛树脂中, 加入约 1 mL 的福尔马林,再用玻璃棒刮擦,可使酚醛树脂成团 地拉出来。若是体型结构的酚醛树脂,取出后,试管壁上还会 留下一些橙红色的碎粒,同样可用福尔马林清洗。,对聚乙烯性质的考查,C,A高压聚乙烯可做薄膜 B低压聚乙烯可做桶 C

6、高压聚乙烯可做瓶 D低压聚乙烯可做管 【解析】高压聚乙烯硬度较小,可做食品包装食袋等薄膜 制品;低压聚乙烯硬度较大,可做瓶、桶、板、管等。,A电木插座 B聚氯乙烯拖鞋 C自行车内胎 D聚乙烯塑料膜,A,2从化学角度看,下列做法合理可行的是(,)。,C,A使用聚氯乙烯塑料制品直接盛装食物 B做馒头时可加入适量的烧碱 C用灼烧的办法鉴别羊毛织品和纯棉织品 D用铝制餐具可长时间存放咸味食物 解析:聚氯乙烯会产生有毒的物质,故不能用来直接盛装 食物;做馒头时可加入适量的纯碱,而不是烧碱;氯化钠在水 中可充当电解质溶液,会加快金属铝的腐蚀,不能用铝制餐具 来长时间存放咸味食物。,3尿醛树脂的结构简式为,,其单体为尿素,)。,D,CO(NH2)2 和甲醛,合成脲醛树脂的反应类型为( A氧化反应 B取代反应 C加聚反应 D缩聚反应,4耐纶是一种重要的合成纤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