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标准园创建(2011.10.12).ppt_第1页
茶叶标准园创建(2011.10.12).ppt_第2页
茶叶标准园创建(2011.10.12).ppt_第3页
茶叶标准园创建(2011.10.12).ppt_第4页
茶叶标准园创建(2011.10.1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茶叶标准茶园创建,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经作处 梁桂梅 2011.10.12,标准茶园创建,标准茶园创建的定义 标准茶园创建的背景 标准茶园创建的内容 标准茶园创建的规范 标准茶园创建的措施 标准茶园创建的机制,一、标准茶园创建的定义,标准茶园创建就是集成技术、集约项目、集中力量,在茶叶优势产区建设一批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的生产基地,示范带动园艺作物产品质量提升和效益提高。,二、标准茶园创建的背景,一是稳定提高茶叶质量安全水平的需要 1.国内消费者对质量安全要求越来越高 近来,面对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国人的神经已变得越来越脆弱了,许多人为不知道吃什么

2、而感到恐惧。 去年发生的海南毒豇豆、山东青岛毒韭菜等事件,也再次敲响了农产品质量监管的警钟。,一是稳定提高茶叶质量安全水平的需要 2.国际上对进口农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苛刻,日本2006年颁布的 农药 不得检出 15种 现行标准 82 临时标准 191 豁免标准 68 一律标准 517 总 计 873,二、标准茶园创建的背景,对日茶叶出口额变化情况,出口额 (万美元),-7.67%,-1.2%,-13.88%,1.中国茶叶生产现状: 2010年面积3020万亩,居世界第一;产量143万吨,居世界第一;出口30.6万吨,居世界第二。,二是转变产业发展方式的需要,二、标准茶园创建的背景,0,5,10

3、,15,20,25,1950,1952,1954,1956,1958,1960,1962,1964,1966,1968,1970,1972,1974,1976,1978,1980,1982,1984,1986,1988,1990,1992,1994,1996,1998,2000,2002,2004,2006,2008,1950年的倍数,产量比例,我国茶叶种植面积与产量增长变化情况,种植面积,十年为周期1950-2009年我国茶园面积增长情况,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80000,90000,100000,19501960,19611

4、970,19711980,19811990,19912000,20012009,十年为周期1950-2009年我国茶叶产量增长情况,19501960,19611970,19711980,19811990,19912000,20012009,2.粮经协调发展的任务越来越艰巨,2008年经济作物播种面积7.42亿亩,比1988年增加2.21亿亩,增长42%;粮食播种面积16.02亿亩,比1988年减少4995万亩;粮经比由76:24下降到68:32。,二是转变产业发展方式的需要,二、标准茶园创建的背景,三是创新经营方式的需要 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突出。产区不确定的品种、数量和质量,很难与销区建立相对

5、固定的供货渠道、占有相对稳定的市场份额,小生产很难与大市场、大流通对接,矛盾越来越突出; 单产和质量水平低。面对千家万户,生产管理、技术推广、质量监管难度大,严重制约了园艺作物生产技术水平、产品质量以及竞争力的提高; 规模效益差。生产单元小,规模效益差,抗御风险的能力弱,难以自我积累自我发展。,二、标准茶园创建的背景,四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 茶叶产业具有附加值高的特点,是主产区广大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是近年来农民增收的突出亮点。,2010年茶叶产值 1320 亿元 第一产业- 560 亿 第二产业- 620 亿 第三产业- 140 亿,二、标准茶园创建的背景,茶产值的增长,茶叶一、二、三产业产

6、值增长情况,三、标准茶园创建的内容,创建目标: 在全国优势(重点)茶叶发展区域,创建标准园118个(第一批)。,创建任务: 产品质量达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农药使用量减少30%以上 节本增效10%以上,三、标准茶园创建的内容,一是规模化种植。在重点区域,选择集中连片的茶叶生产基地,开展标准茶园创建,推进茶叶规模化种植,发展适度规模经营。,1000亩,二是标准化生产 推广杀虫灯、性诱剂和粘虫色板等生态栽培技术,减少农药用量; 推进标准化生产,规范农民生产行为,实现科学安全用药; 建立投入品管理、生产档案、产品检测、基地准出、质量追溯等5项质量管理制度,构建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三是商品化处理

7、。大力发展产品清洁加工、分等分级、科学包装等采后商品化处理。,四是品牌化销售。 搞好无公害、绿色、有机茶叶及GAP认证,加大茶叶品牌建设。通过品牌扩大影响,开拓市场,标准茶园的产品做到100%品牌销售。,五是产业化经营。标准茶园创建,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或龙头企业为载体,把一家一户的农民组织起来,实行“六统一管理”(统一品种、统一购药、统一标准、统一检测、统一标识、统一销售) ,重点抓好病虫害统防统治。,四、标准茶园创建的规范,农业部办公厅印发农业部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规范 (农办农201061号文) ,该规范,既是标准园创建工作的规范,也是统一验收的标准,包括园地、栽培管理、采后处理、产品、质量

8、管理、其他工作等六个方面二十六条要求。,一、园地要求,(一)环境条件。应远离公路干线200m以上,与其他作物地块间建有隔离带。茶园应为平地或缓坡,坡度在25以下,其中坡度15-25的茶园需建立等高梯级园地。土壤pH值4.5-6.0,土层有效深度1m以上,土壤疏松、肥沃,通透性良好,排灌条件良好。标准园的土壤、空气、灌溉水质量符合无公害食品茶叶产地环境条件行业标准(NY5020-2001)。 (二)标准园规模。集中连片面积1000亩以上。 (三)功能区布局。生产资料存放、生产、加工、包装、检验、贮藏等设施齐全,布局合理,满足生产需要。标准茶园离茶叶初制厂的直线距离5km以内,茶叶加工厂应与办公、

9、生活区隔离。 (四)茶园基础设施。园内水、路设施配套,建有排、蓄、灌水系统,能灌能排。有条件的茶园建立喷灌或滴灌等现代节水灌溉系统。建有茶园道路系统,有主干道、支道、操作道等,能适应机械化生产要求。,二、栽培管理要求,(五)品种选择。应选用抗逆、优质、高产、适制性好、商品性好和适合市场需求的品种,80%采用无性系苗木,良种覆盖率达到100%。 (六)种植。采用双行或单行条栽的方式种植,行距以1.2-1.8米为宜。 (七)土壤耕作。根据茶园的类型、土壤和气候条件等,合理采用浅耕、中耕、深耕和免耕等耕作技术,避免土壤板结,改善土壤通透性,促进肥力改善。有条件的配备耕作机,提倡使用茶园耕作机械完成耕

10、作作业和进行茶园地表覆盖。修剪枝、叶应全部回归茶园,增加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回归有效养分。 (八)水肥管理。应用节水灌溉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加强养分综合管理,有机肥与化肥配合,基肥和追肥配合,按需施肥。,二、栽培管理要求,(九)病虫防控。配备至少1名植保人员,负责制定防治计划、确定防治技术;负责农药采购、使用、贮藏、处理和防治指导工作,并记录防治档案。实行统防统治,及时控制茶树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按照病虫害防治指标和防治适期,采取农业、物理、生物和化学等技术防治病虫害,全面应用杀虫灯、性诱剂和粘虫色板,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选用推荐农药,不得使用禁限用农药。建立病虫防治档案,记录防治时间、地

11、块、防治目的、防治措施、投入品名称、剂量、防治效果、操作人等。 (十)树冠管理。根据茶树生长发育特点和茶园环境条件,合理运用定型修剪、轻修剪、重修剪等技术措施,培养结构合理、长势健壮的树冠,常规条栽茶园覆盖度在80%以上(立体采摘茶园除外);配备单人修剪机或双人修剪机进行机械化修剪。 (十一)采摘。按照产品标准要求,适时采收,适宜机采的茶园推行机采。严格按照农药、化肥施用采收安全间隔期进行采摘。,三、加工要求,(十二)设施设备。加工厂能满足标准化、清洁化生产的要求。初制加工应根据所加工的茶叶产品的不同,配备相应的厂房、工艺和设备;精制加工应力求达到标准化、清洁化、连续化、自动化生产的要求。加工

12、应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十三)分类处理。不同批次鲜叶、在制品和干茶要分别摊放和贮存。 (十四)分等分级。按照茶叶等级标准,统一进行分等分级,保证同等级茶叶的质量一致。 (十五)包装与标识。产品须经统一包装、标识后销售。包装材料必须符合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标准(GB11680)要求,并有明显标识。标识内容按国家相关规定执行,至少标明产品的品名、产地、生产者、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质量等级、净含量、产品标准代号等内容。,四、产品要求,(十六)安全质量。产品质量安全指标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十七)产品认证。通过无公害食品茶叶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有条件的积极争取通过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G

13、AP认证及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 (十八)产品品牌。产品须统一品牌,且有一定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商标通过工商部门注册。,五、质量管理要求,(十九)农药管理制度。农药购买、存放、使用及包装容器回收处理,实行专人负责,建立进出库档案。 (二十)档案记录制度。统一印发生产档案本,详细记载使用农业投入品的名称、来源、用法、用量和使用、停用的日期,病虫草害发生与防治情况,产品收获日期。档案记录保存二年以上。 (二十一)产品检测制度。对标准园茶叶进行检测,凡不符合国家或行业茶叶质量安全标准的产品一律不准销售,销售的产品要有产地准出证明。 (二十二)质量追溯制度。对标准园内生产者和产品进行统一编码,统一包装和

14、标识,有条件的应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产品质量查询。,六、其他要求,(二十三)明确实施主体。标准园创建的主体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要求注册登记,并规范运行。标准园要确定技术员和指导专家,负责技术指导和茶农培训等相关工作。 (二十四)树立创建标牌。按照农办农2009120号文要求的标牌大小、格式和内容,树立标牌,标明创建规模、目标、关键技术、技术负责人、工作责任人等。 (二十五)普及生产规程。要制定先进、实用、操作性强的生产技术规程;生产技术规程要印发到每个农户,张挂到标准园醒目位置;标准园要切实按照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田间管理。 (二十六)建

15、立工作档案。创建方案、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技术规程、生产档案、产品质量检测报告、工作总结等文件资料要齐全、完整,并分类立卷归档。,五、标准茶园创建的措施,标准园创建目标任务已经明确,在中央的重视、各部门的支持下,资金已经到位,2010年5月,种植业司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工作布置会上,提出了“七到园”,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园。一是责任落实到园,二是标准普及到园,三是统一服务到园,四是管理制度到园,五是标牌树立到园,六是宣传引导到园,七是资金整合到园。,六、标准茶园创建的机制,(一)标准园创建项目运行机制 组织实施单位:县级茶叶生产业务主管部门 (负责技术指导及培训等) 项目承担单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或企业 (项目实施的载体) 项目受益者: 农民,享受物化技术补贴 (项目实施的受体),六、标准园创建的机制,(二)标准园经营机制(产业化经营) 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或龙头企业为载体,把一家一户的农民组织起来,实行“六统一管理” 。,1.经营主体 种植大户 茶农专业合作 龙头企业,2.实现途径,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 产前:统一供应种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