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安全培训资料_第1页
生物安全培训资料_第2页
生物安全培训资料_第3页
生物安全培训资料_第4页
生物安全培训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临床实验室生物污染与生物安全,概述,生物安全防护(biosafety containment) (定义):指在实验室环境下处理和 保存感染性物质的过程中采用 的一系列的防护措施,包括一 级防(primary containment) 和二级防护(secondary- containment)。,概述,生物安全防护(biosafety containment) (目的):是减低或消除潜在危险因子 对实验人员、实验室内外环境的 污染。 (要素):1、实验室操作和技术 2、实验室安全设备 3、实验室设施设计 其中一级防护与二级防护有别,一级防护与二级防护的区别,一级防护: 包括规范操作技术与规程,配

2、置适当 的安全设备,保护操作人员和室内直 接环境免遭感染性物质的污染。 二级防护: 包括合理的实验室设施设计和严格规 范的操作流程,用以保护实验室外环 境免受感染性物质污染。,一、临床实验室生物污染的原因及种类,原因:致病因子,包括细菌、病毒、真菌 寄生虫及其他。 种类:空气污染、水的污染、人体污染、 物体表面的污染。,空气污染,内: 平面布局、气流方向 合理 死角区域 缩小 外: 直接外排或扩散 高效过滤 密闭或压力差,水、人体、物体表面污染,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污水 特殊处理后排放 工作人员实验室感染(接触、吸入) 专门防护规程 物体表面污染(溅出、溢出、穿用错误等) 正确实施,二、临床实

3、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概述: 1、目的:(p234 两个确保) 2、内容:(根据实验室级别) 3、评估:(实验对象对人或环境的危害性),(一)实验室的分类、分级及适用范围,分类:一般生物 脊椎动物 一级(BSL-1) 分级:二级(BSL-2) 三级(BSL-3) 四级(BSL-4) 适用范围:级别不同 要求不同 适用范围不同 (biological safety labolatory, BSL),分级原则: 据所处理的微生物及其 毒素的危害程度,(BSL-1) 无致病作用的微生物。 (BSL-2)具有中等潜在危害的微生物。 (BSL-3) 呼吸传播,使人传染严重甚至是致病 微生物及其毒素,传播途

4、径明,目前 已有疫苗。 (BSL-4) 高度危险性,通过气溶胶传播或传播途 径不明,目前尚无疫苗或治疗方法的致 病微生物及其毒素。,不同级实验室的适用范围和设置,一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1、适用于: 用于教学的普通微生物实验室 2、要求: 无须使用生物安全柜,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BSL-2),1、适用于: (1) 含漱液、血清和血液等样品的诊断检测 (2) 溶液、固定或用其他方法处理灭活的病毒和/或无传染性病毒基因片段 (3)常规的细菌和毒素检测 (4)能产生气溶胶的样品处理 (5)临床样品的包装、分装 (6)离心管和离心机转头的封闭与开启,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BSL-2),2、特殊情

5、况: (1)致病微生物气溶胶或溅出的操作 (2)处理高浓度或大容量感染性材料 3、要求: 在生物安全柜或物理抑制设备中进行,并使 用个体防护设备。,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BSL- 3)或相当于P3实验室,1、适用于: 主要通过呼吸途径使人传染上严重的甚至 是致死疾病的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如禽 流感),通常已(可)有预防传染的疫 苗。艾滋病病毒的研究(血清学实验除 外) 2、要求: 在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中进行。,BSL-2(P2) BSL-3(P3),BSL 4,戏称为 魔鬼 实验室 分 五个区 有 10道门,洁净台/生物安全柜(BSCs),洁净工作台,1、环境空气工作台过滤样本直接 吹

6、向操作者排入室内 2、保护产品,不保护操作人员及操作环境 3、通过样本的空气过滤对直径大于0.3微 米的颗粒,过滤效率99.9%无医院药房 或无菌设备的组装。,生物安全柜,1、环境空气进入工作台过滤样本 高效过滤排入室内或室外 2、经过样本的空气及排放出的空气均经过 滤,对直径大于0.3微米的颗粒,超高 效过滤器的过滤效率为99.999%。 3、采用负压装置,形成气幕防护屏障,保 护操作人员安全应用于有一定生物危险 的操作。,洁净工作台生物安全柜,1、环境空气(流动/排出方式) 2、使用目的(产品、操作人、环境) 3、空气滤过能力 4、气幕屏障 5、应用,生物安全柜工作原理,1. 物理屏障 2

7、. 高效过滤 3. 空气屏障 4. 定向层流,生物安全柜 的分型,CLASS级生物安全柜 CLASS级生物安全柜: 1、 CLASSTAPY A型 2、 CLASSTAPY B1型 3、 CLASSTAPY B2型 4、 CLASSTAPY B3型 CLASS级生物安全柜,I级生物安全柜,保护操作者和操作环境。 样品没有得到保护。 通过样品区的空气,经高效过滤器的过滤之后,100%地排放到实验室环境中。,II 级生物安全柜 A型(B3),30% 外排进入环境 30% 外界空气补充 70% 经过滤后循环使用,II 级生物安全柜 B1型,70% 外排进入环境 70% 外界空气补充 30% 过滤后循

8、环使用,II 级生物安全柜 B2型,100%外排进入环境 100%外界空气补充 无循环使用的气流,III级生物安全柜,样品、操作者、操作环境都得到保护(操作时戴全密封手套) 100%外排进入环境 100%外界空气补充 无循环使用的气流,(二)实验室生物安全的个人防护,一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无须使用生物安全柜和专用特殊设备等。 应穿工作服,手上有皮肤破损戴手套。 操作中可能有危险物溅出应有适当防护。,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1)可能产生病菌气溶胶、溅出的用生物安全柜 (2)当操作不能在安全柜内进行,必须外部操作 时,必须使用面部保护(护目镜、面罩、个体呼 吸保护用品或其他防溅出保护设备)。

9、(3)应穿工作服或罩衫,离开时,不得穿着外 出,应先在实验室中消毒,然后统一洗涤或丢 弃。 (4)当手可能接触感染材料,应戴手套。如可能 发生溢出或溅出,应戴两副手套,一次性手套不 得清洗和再次使用。,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1)必须安装级或以上生物安全柜,感 染性材料的操作应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 (2)当操作不得不在柜外进行时,必须个 体防护与使用物理抑制设备综合防护措施 (3)在进行感染性组织培养、有可能产生 感染性气溶胶的操作时,必须使用个体防 护设备(如呼吸保护装置等)。 (4)入室工作前/后有专用更衣室,室内有必备品(消毒剂、冲洗液、药品等)。,四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1、在级生物

10、安全柜中进行操作。 2、入室必须换上全套实验室服装。 3、实验室必备的配套装置与装备。,临床实验室的消毒与灭菌,消毒灭菌方法: 热力灭菌 物理 辐射消毒 超声消毒 滤过除菌 干燥或低温抑菌 化学 消毒 防腐,手卫生,目的: 控制医院性感染的最重要 最简便易行 的措施 之一。 (包括保护个人自己),手卫生,依据: 常居菌的存在(大部分人体皮肤上能 分离到的,如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棒状 杆菌类、不动杆菌属、丙酸菌属及某些肠 道细菌族成员等),固有,不易被机械性 的摩擦清除。,手卫生,暂居菌的存在(接触病人或被污染的物体 表面时获得)。如果没有通过肥皂和水的 冲洗和机械摩擦或者用消毒手刷将其破坏 ,

11、它可随时通过手传播。,手卫生,种类: 洗手(handwashing) 手消毒(hand antisepsis) 外科手消毒 (surgical hand antisepsis ),手卫生,设施: 1、流动水、非手触式龙头开关 2、洗手清洁剂普通皂/液 (plain soap and detergent ) 抗菌皂 (antimicrobial soap) 手消毒剂 (hand disinfector) 3、干手设施(纸巾、干手器、专用毛巾),手卫生,洗手指征: 直接接触病人前后 无菌操作前后 穿脱工作服等前后 再进入清洁区前 接触特殊易感病人前后 接触或处理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后 等等,1

12、. 消毒 去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2. 灭菌 杀灭或去除传播媒介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 3消毒剂 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使其达消毒或灭菌要求的制剂 4.灭菌剂 可杀灭一切微生物使其达到灭菌要求的制剂 - 消毒和灭菌为两个不同概念 - 消毒处理不一定都能达到灭菌要求 而灭菌一定都能达到消毒目的,基本概念 消毒和灭菌,5抗菌 采用化学或物理方法杀灭细菌或妨碍细菌生长繁殖及其活性的过程 6.抗菌剂 能够杀灭或去除微生物或抑制其生长和繁殖的制剂 7.抑菌 采用化学或物理方法抑制或妨碍细菌生长繁殖及其活性的过程 8.防腐 用化学或物理方法杀灭或清除或抑制无生命有机物内的微生

13、物,防止其腐败的处理 9防腐剂 能够抑制微生物生长和繁殖但不足以杀灭的化学物质,基本概念,基本概念,熏蒸消毒 在密闭空间内进行熏蒸以达到消毒目的的一种方法(污染的空气、表面) 清洁与预清洁去垢/污剂 指去除污垢、灰尘、有机物和污渍 清洁的过程主要依靠机械作用 清除污染 指去除/杀死微生物的任何过程,清除污染的应用范围更广,消毒与灭菌的方法,化学消毒灭菌 通过化学消毒剂杀灭微生物繁殖体或芽孢 消毒对象:包括物体表面、空气和污染物等 方式:有擦拭、喷洒(雾)、熏蒸和浸泡等。 物理消毒灭菌 紫外线 热力消毒(干热/焚烧、湿热、微波) 等离子体 HEPA过滤除菌,常用的消毒方法,物理消毒方法 (1)机

14、械除菌 用机械的方法从物体表面、空气中除去有害病原微生物,以降低其数量,减少感染机会。如流动水洗手、开窗通风、过滤除菌、物体表面冲刷、擦拭等。 (2)热力灭菌 又分为干热灭菌和湿热灭菌两种。,包括干烤消毒和焚烧消毒,前者适用于高温下不损坏、不变质物品的消毒,如玻璃和金属制品;后者适用于无保留价值的医用垃圾和废弃物。 湿热灭菌:常用的有煮沸和压力蒸汽灭菌,适用于耐热耐湿物品和液体的消毒。 (3)紫外线消毒:适用于空气、污染物体表面消毒。,化学消毒方法,利用化学药物杀灭病原微生物的方法,称为化学消毒方法。用于消毒的化学药物被称为化学消毒剂。常用的化学消毒剂有:戊二醛、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过氧化氢

15、、碘和碘制剂、75乙醇等。,使用方法: 刷、吸、干擦、洗涤 或用浸泡肥皂水或清洁剂的湿墩布擦洗 严重污染的物品会影响除污染剂的杀菌作用,不能被迅速地消毒或灭菌;许多杀菌剂只对经过预清洁的物品才具有杀菌活性。 注意! 预清洁时必须谨慎,以避免暴露于感染性物质; 必须使用与以后使用的杀菌剂化学上相容的物质; 通常采用相同的清洗消毒剂进行预清洁和消毒; 清洗消毒剂通常由化学消毒剂和洗涤剂或除垢剂以及助洗剂、稳定剂、缓蚀剂等成分组成; 是否进行预清洁应根据工作性质和需要来决定,化学方法一. 清洁的作用,化学消毒剂种类(按标签说明使用),(1)高效(水平)消毒剂: 指可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

16、、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对细菌芽孢(致病性芽孢菌)也有一定杀灭作用,达到高水平消毒要求的制剂。主要有环氧乙烷、过氧乙酸、过氧化氢、戊二醛、二氧化氯、次氯酸钠等;其中环氧乙烷、戊二醛可作为灭菌剂 (2)中效消毒剂: 指仅可杀灭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细菌繁殖体等微生物,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主要有酚类消毒剂、乙醇、碘伏等 (3)低效消毒剂: 指仅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及亲脂病毒,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主要有季铵盐(苯扎溴铵、杜米芬等)、氯己啶等,化学消毒剂,理想的消毒剂 快速的杀菌效果 快速的溶解作用 有一定去污洗涤作用 有警示颜色 刺激性味道小,不易燃易爆 较好的稳定性 对物体的损坏作用小 对人体无毒、副

17、作用 合理的价格 方便运输,常用化学消毒剂的性能比较,常用化学消毒剂的安全性及特征,防止过度使用消毒剂!,正确使用化学消毒剂以确保实验场所的安全, 减少来自感染性物质的危险 -选择合适的化学消毒剂 应考虑经济、控制库存以及限制环境污染等因素,尽可能减少化学消毒剂的使用量 化学消毒剂的作用时间因品种和厂商而异 应按产品说明书配制和使用 消毒剂的浓度(浓度越高, 消毒效果越好? ) 消毒剂的作用时间 注意消毒剂有效期!-消毒剂的有效期 消毒剂使用的有效期限,(一)表面消毒,含氯消毒剂 特性 :含氯消毒剂是指溶于水后能产生次氯酸的消毒剂。其品种较多,可分为有机化合物类和无机化合物类,最常用的有次氯酸

18、钠、 次氯酸钙、漂白粉、 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酸、氯胺等。,(1)次氯酸钠(分子式为NaOCl),作为消毒剂/漂白剂使用时为强碱性,具金属腐蚀性 1)更换频率取决于 有机物(蛋白质) 开口容器(无盖) 工作液的初始浓度(储藏高浓度或使用浓度) 使用频率和特性 室内条件(高温时能释放氯气) 2)有效氯浓度 常规实验室用于消毒的有效氯浓度应为1 g/L。 感染性物质的溢出以及含有大量有机物的物质,推荐使用更强作用的含5 g/L有效氯的溶液来处理。 一般情况: 一天多次浸泡、含高浓度有机物的材料,应每天至少更换一次; 使用频率较低的溶液,则可以维持一周时间。,(2)次氯酸钙,次氯酸钙Ca(Cl

19、O)2的颗粒或片剂一般含有70%的有效氯; 其有效氯浓度分别为1g/L和5 g/L; 用颗粒或片剂配制浓度1.4 g/L或7.0 g/L溶液 不要把漂白剂当作防腐剂使用 可以用作普通目的的消毒剂 用于浸泡非金属类的污染材料 在紧急情况下可用终浓度含12 mg/L有效氯的漂白剂消毒饮用水,注意事项,1)氯气具有强毒性! 因此只能在通风良好的地方储存和使用。 2)漂白剂也不能与酸混合以避免氯气快速释放。 3)氯的许多副产物可能对人体及环境有害, 避免滥用含氯消毒剂,特别是漂白剂。,(3)二氯异氰尿酸钠,二氯异氰尿酸钠(NaDCC)的粉剂含有60%的有效氯。 用NaDCC粉剂配制的浓度为1.7 g/

20、L和8.5 g/L的溶液将分别含有1 g/L和5 g/L的有效氯 NaDCC粉剂和片剂储存方便、安全 血液或其他生物危害性液体溢出时,可以使用固体NaDCC,并使其作用至少10min后再除去,然后对污染区进行进一步的清理。,(4)氯胺,氯胺粉剂含有大约25的有效氯 -氯胺释放氯的速度比次氯酸慢 因此如果需要获得与次氯酸相同的效力,就需要较高的初始浓度。 -有机物对氯胺溶液的影响没有次氯酸溶液那么大 在“清洁”和“污染”情况下都推荐使用20 g/L的浓度。 -在氯胺中浸泡过的物品必须要彻底清洗,以除去加入到氯胺-T(甲苯磺酰氯醛甲酰胺钠)粉剂中的填充剂的残留物。,(5)二氧化氯,二氧化氯是一种高

21、效快速消毒剂。 气态的二氧化氯不稳定,可分解为氯气(Cl2)和氧气(O2),并释放热。二氧化氯溶于水,在水溶液中稳定。 有两种方法可获得二氧化氯: 1)将盐酸(HCl)和亚氯酸钠(NaClO2)两种单独成分混合时即可生成; 2)订购其稳定态,然后在需要时随时活化生成。,常规含氯消毒剂的推荐使用浓度,a 去除大部分污染材料后 b 溢流情况(如血液)或大量污染材料没有除去时,2乙醇,(1)特性 乙醇称酒精,无色透明液体,属中效消毒剂,可杀灭分枝杆菌,病毒,但所有浓度对细菌芽孢均无效。具有速效、无毒、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对金属无腐蚀性,受有机物影响很大,易挥发、不稳定等特点。 乙醇作为其他消毒剂的助

22、溶剂和增效剂使用,如乙醇与氯己定、碘、苯扎溴铵等复配,其效果更佳。 (2)适用范围 适用于皮肤、环境表面及医疗器械的消毒等。,(3)使用方法 消毒处理:常用消毒方法有浸泡法和擦拭法。 1)浸泡法。将待消毒的物品放入装有乙醇溶液的容器中,加盖。对细菌繁殖体污染医疗器械等物品的消毒,用75% 的乙醇溶液浸泡 10min以上;个别对其它消毒剂过敏者,可用 75% 的乙醇溶液浸泡5min。 2) 擦拭法。对皮肤的消毒,用75%乙醇棉球擦拭。,(4)注意事项 1)乙醇易燃,忌明火;必须使用医用乙醇,严禁使用工业乙醇消毒和作为原材料配制消毒剂。 2) 对酒精过敏者慎用。,3.戊二醛,(1)特性 呈无色或淡

23、黄色液体,挥发性低,有醛的气味。常用消毒灭菌浓度为2%。 国外还有2.5%和3.4%。具有广谱、高效杀菌作用。对金属腐蚀性小,受有机物影响小等特点。 (2)适用范围 适用于不耐热的医疗器械和精密仪器等 消毒与灭菌。,(3)使用方法 1)灭菌处理:常用浸泡法。将清洗、晾干待灭菌处理的医疗器械及物品浸没于装有戊二醛的容器中,加盖,浸泡 10h 后,无菌操作取出,用无菌水冲洗干净,并无菌擦干后使用。 2)消毒处理:用浸泡法,将清洗、晾干的待消毒处理医疗器械及物品浸没于装有戊二醛的容器中,加盖,一般20min45min,取出后用灭菌水冲洗干净并擦干。 3)2%的戊二醛一般可连续使用7-14天,3.4%

24、的戊二醛可连续使用28天。,(4)注意事项 1)戊二醛对手术刀片等碳钢制品有腐蚀性,使用前应先加入 0.5% 亚硝酸钠防锈。 2)戊二醛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接触戊二醛溶液时应戴橡胶手套,防止溅入眼内或吸入体内。 3)盛装戊二醛消毒液的容器应加盖,放于通风良好处。,4.过氧乙酸,(1)特性:为无色透明弱酸性液体,易挥发、有很强的挥发性气味,腐蚀性强,有漂白作用。性质不稳定。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病毒 分枝杆菌和细菌芽孢。具有广谱、高效、低毒、对金属及织物有腐蚀性,受有机物影响大,稳定性差等特点。其浓度为 16%20%(g/100ml)。,(2) 适用范围: 适用于耐腐蚀物品灭菌、环境及空气等的

25、消毒。 (3) 使用方法 1)消毒液配制:过氧乙酸一般为二元包装,A液为冰醋酸液和硫酸的混合液,B液为过氧化氢,使用前按产品使用说明书要求将 A、B 两液混合后产生过氧乙酸,在室温放置24-48小时后即可使用。,2) 消毒处理:常用的施药方法有喷雾、浸泡、擦拭、喷洒。 喷雾法:用气溶胶喷雾器以浓度为0.1%-0.5%的过氧乙酸,以20ml/m3 的用量对室内空气和物体表面进行喷雾消毒,作用1小时。 浸泡法:将清洗、晾干的待消毒物品浸没于装有0.2-0.5 % 过氧乙酸的容器中,加盖, 浸泡 30 min。 擦拭法:对大件物品或其它不能用浸泡法消毒的物品用0.2%0.5% 过氧乙酸擦拭作用30m

26、in。 喷洒法:对一般污染表面的消毒用0.2%0.4%过氧乙酸喷洒作用 30 min60min。,(4) 注意事项: 1) 过氧乙酸不稳定,应贮存于通风阴凉处,用前应测定有效含量,原液浓度低于 12% 时禁止使用。 2) 稀释液临用前配制。 3) 配制溶液时,忌与碱或有机物相混合。 4) 过氧乙酸对金属有腐蚀性,对织物有漂白作用。 金属制品与织物经浸泡消毒后,及时用清水冲洗干净。 5) 使用浓溶液时,谨防溅入眼内或皮肤粘膜上,一旦溅上,即时用清水冲洗。 6) 消毒被血液、脓液等污染的物品时,需适当延长作用时间。,5. 季胺盐类化合物,属于低效消毒剂 通常用于环境卫生消毒,如地面、家具、及墙壁。

27、 可杀灭真菌、细菌、包膜病毒;不能杀灭芽孢、结核分枝杆菌及无包膜病毒。 有机物 水的硬度影响其消毒效果 阴离子去污剂 使用时,选择预清洁剂的品种,(二)空气熏蒸,多使用甲醛(HCHO)进行空气熏蒸 在温度高于20时,甲醛是一种能够杀灭所有微生物及其孢子的气体 甲醛对朊病毒没有杀灭活性 市场上出售的产品: 甲醛多聚体 (固体) 甲醛(福尔马林)甲醛浓度约为370 g/L(37)的气体水溶液,其中含甲醇(100 mL/L)作为稳定剂,甲醛,两种产品经加热都可以产生气体,用于封闭空间(如生物安全柜和房间)的清除污染和消毒 甲醛是一种致畸、致癌物质,具有刺鼻的气味,其气体能够刺激眼睛和黏膜; 因此必须

28、在通风橱或通风良好的地方储存和使用; 甲醛的使用必须遵守国家化学品安全规定;,1.产生甲醛气体的方法 (1)加热法:在150200可使甲醛很快释放,将甲醛直接均匀铺放于耐热容器内置于热源上加热蒸发。为保证甲醛用量和灭菌时间的控制,最好使用甲醛发生器。 (2)化学反应法:常用的反应剂有高锰酸钾、重铬酸钾等氧化剂,最通用是高锰酸钾与甲醛反应,常用反应比例为甲醛2份对1份高锰酸钾。 2.室内空气消毒 在常温下,相对湿度70左右,使用甲醛25ml/m3或多聚甲醛10g/m3。用加热或化学法释放甲醛气体,密闭门窗作用12h以上可达到消毒要求。 3.中和残余甲醛 以25氨水按25ml/m3加热蒸发即可。,

29、物理方法,一. 紫外线 紫外线适用于空气、物体表面等消毒 消毒使用的紫外线是C波紫外线,波长范围是100nm280nm 杀菌作用最强的波段是250nm280nm 紫外线光源必须使用能够产生达到国家标准的辐照值杀菌紫外灯 普通30W 直管紫外灯在距离灯管1m处检测的辐射253.7nm紫外线强度不得低于70uW/cm2 室内安装紫外灯的数量为平均每m3不少于1.5W,照射时间不少于30min。,二. 高压蒸汽灭菌和其他加热灭菌消毒,加热是最常用的清除病原体污染的物理手段。 “干”热没有腐蚀性,可用来处理实验器材中许多可耐受160或更高温度24 h的物品 燃烧或焚化也是一种干热方式 湿热高压灭菌则最

30、为有效 煮沸消毒具有方法简单、使用方便,并不一定能杀灭所有的微生物或病原体,但在其他方法(化学杀菌、清除污染、高压灭菌)不可行或没有条件时,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消毒措施。,灭菌后的物品必须小心操作并保存,以保证在使用之前不被污染。 压力饱和蒸汽灭菌(高压蒸汽灭菌)是对实验材料进行灭菌的最有效和最可靠的方法 对于大多数目的,下列组合可以确保正确装载的高压灭菌器的灭菌效果: 1. 134 3 min 2. 126 10 min 3. 121 15 min 4. 115 25 min,1. 预真空式高压灭菌器,蒸汽进入前使空气从灭菌器排出。 气体是通过一个装有HEPA过滤器的排气阀排出。 在灭菌结束时

31、,蒸汽自动排出。 这种高压灭菌可以在134下进行,因此灭菌周期可以缩短至3min。 预真空式高压灭菌器对于多孔性物品的灭菌很理想,但由于要抽真空而不能用于液体的高压灭菌。,2.重力置换式(“下排气式”)高压蒸汽灭菌器,蒸汽在压力作用下进入灭菌器,由上而下置换较重(冷)的空气并通过灭菌器的排气阀(装有HEPA过滤器)排出。,3.脉动真空蒸汽内循环高压灭菌器,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利用真空控制系统、经预抽真空及有限次脉动抽取,通过压力蒸汽循环,强制以饱和蒸汽替换残余空气,可将柜内冷空气抽除98以上; 避免了因内部冷空气排除不彻底而存在的灭菌效果不稳定等问题。 灭菌后真空加温热烘干,可快速干燥灭菌物

32、品。,(二)高压蒸汽灭菌器的装载,高压蒸汽灭菌器的: 待灭菌物品应松散包装放置在灭菌器内: 上下左右均应有空隙; 不能接触器壁; 物品应放在金属网状篮筐内或金属网架上; 物品装载量不应超过灭菌器内总体积的80% -利于蒸汽的渗透和空气排出 -使蒸汽能够作用到其内容物;,压力蒸汽灭菌包内化学指示卡/条,(三)高压蒸汽灭菌质量保证的生物指标,1. 干热灭菌 常用灭菌时间和温度是170, 60min;160, 120 min;150, 150 min。应用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ATCC9372,菌片含菌量为5.0105cfu/片 5.0106cfu/片)监测灭菌效果。监测培养物应置35 37培养24

33、48h后观察。 2. 高压蒸汽灭菌 指示菌株为耐热嗜热脂肪芽孢杆菌(ATCC7953,菌片含菌量为5.0105cfu/片 5.0106cfu/片)监测灭菌效果。监测培养物应置55培养2448h后观察(自含式生物指示物按说明书执行)。,(四)高压灭菌器使用注意事项,下列规定能够减少操作压力容器时可能发生的危害: 1. 应由受过良好培训人员负责高压灭菌器的操作和维护。 2.预防性的维护程序应包括:由有资质人员定期检查灭菌器柜腔、门的密封性以及所有的仪表和控制器。 3.应使用不含腐蚀性抑制剂或其他化学品饱和蒸汽,否则可能污染灭菌的物品。 4.所有需要高压蒸汽灭菌的物品都应放在空气能够排出并具有良好热

34、渗透性的容器中;灭菌器柜腔装载要松散,以便蒸汽可以均匀作用于装载物。 5.当灭菌器内部加压时,互锁安全装置可以防止门被打开,而没有互锁装置的高压蒸汽灭菌器,应当关闭主蒸汽阀并待温度下降到80以下时再打开门。!,(四)高压灭菌器使用注意事项,6.当对液体高压蒸汽灭菌时,由于取出液体时可能因过热而沸腾,故应采用慢排式设置。 7.即使温度下降到80以下,操作者打开门时也应当戴适当的手套和面罩来进行防护。 8.在进行高压灭菌效果的常规监测中,生物指示剂或热电偶计应置于每件高压灭菌物品的中心。最好在满载时用热偶计和记录仪进行定时监测,以确定灭菌程序是否恰当。(或用化学指示条) 9.如果有灭菌器的排水过滤

35、器应当每天拆下清洗。 10. 应当注意保持高压灭菌器安全阀的通畅。,三. 焚烧,在处理经或未经清除污染的动物尸体以及解剖组织或其他实验室废弃物时,焚烧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只有在实验室可以控制焚烧炉的条件下,才能用焚烧代替高压灭菌来处理感染性物质。 需要有效控制温度,并配备二级焚烧室时才能实现彻底焚烧。 许多焚烧炉,尤其是那些只有单个焚烧室的,不能满足处理感染性物质、动物尸体和塑料制品的要求,微生物、有毒化学品和烟尘可能通过烟囱排放而污染大气 理想的是一级焚烧室的温度至少应达到800 二级焚烧室的温度至少应达到1000,HEPA过滤,HEPA滤器更换程序: 1HEPA滤器消毒 1)福尔马林熏蒸(

36、同生物安全柜消毒步骤) 2)或用过氧乙酸对HEPA滤器的滤膜、外周和滤器后方检测孔处喷雾消毒,消毒时间依所用消毒剂种类而定。 2HEPA滤器卸载 卸载HEPA滤器时,根据所从事的病原微生物的分类来对操作人员进行相应的防护。将HEPA滤器装入医用废物塑料袋。 3高压灭菌 压力及时间依病原微生物种类而定。 4焚烧 高压灭菌完成后,用医用废物塑料袋包装后送焚烧。,第四节 实验室消毒灭菌的应用,清除局部环境污染 生物安全柜的清除 废物的处理,一. 清除局部环境污染,(一)表面污染的清除 使用次氯酸钠(NaOCl)溶液 含有1有效氯的溶液适于普通的环境卫生设备 当处理高危环境时: 建议使用高浓度(5 g

37、/L)溶液。用于清除环境污染时,(二)一般实验器材的消毒 凡直接或间接接触临床标本或实验微生物的器材均应视为有传染性,均应作消毒处理。 1金属器材、玻璃器皿可用压力蒸汽和干热灭菌的方法适用于耐高温、高湿的医用器械和物品的灭菌。 1)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种类:下排气压力蒸汽灭菌器,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和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2玻璃器材 使用过的玻璃吸管、试管、离心管、玻片、玻璃棒、三角瓶和平皿等应立即浸入0.5%过氧乙酸喷洒或有效氯为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中1小时以上,消毒后用超声波清洗的方法洗净沥干,使用前再进行高压灭菌处理。,3塑料、橡胶、无纺布制品 1)一次性帽子、口罩、手套、帽子工

38、作服、防护服等 使用后应放入污物袋内集中销毁。 2)耐热的塑料器材可用0.5%1.0%肥皂液或洗涤剂溶液煮沸15-30分钟,然后清水洗地沥干后,121, 15分钟高压灭菌处理。,3)不耐热的塑料器材可用0.5%过氧乙酸喷洒或有效氯为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中浸泡1小时以上,然后清水洗涤沥干后,用环氧乙烷消毒柜,在温度为54,相对湿度为80%,环氧乙烷气体浓度为800 mg/L的条件下,作用46 h。 4)一般血清学反应使用过的塑料板,可直接浸入1%盐酸溶液中2小时以上。,5)橡胶制品 橡胶手套等受污染后可用0.5%1.0%肥皂液或洗涤剂溶液煮沸15-30分钟,然后清水洗地沥干后,121,1

39、5分钟高压灭菌处理。 6)纺织品 棉织工作服、帽子、口罩等一般放入专用的污物袋中,用70以上热水加洗涤剂洗涤。有明显污染时,随时喷洒消毒剂消毒或放入专用的污物袋中,121,15分钟高压灭菌处理。 7)贵重仪器、不易加热、不能用消毒剂浸泡的仪器, 局部轻度污染时,可用75%医用酒精擦拭,污染严重或传染性强的,半小时后重复擦拭2-3次。,二. 生物安全柜污染的清除(1),在实验结束时,包括仪器在内的生物安全柜里的所有物品应清除表面污染后,才能移出安全柜; 在每次使用前后清除生物安全柜内表面的污染,工作台面和内壁要用消毒剂进行擦拭(杀灭任何微生物),但不包括送风滤器的扩散板; 在每天实验结束时,应擦拭生物安全柜的工作台面、四周以及玻璃的内外侧等部位来清除表面的污染。 在对目标生物体有效时,可以采用含氯溶液或70%酒精来消毒。在使用腐蚀性的消毒剂后,还必须用无菌水再次进行擦拭。,研究试剂溢漏或泼洒后,立即清除污染物及污染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