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索支护工安全技术规程_第1页
锚索支护工安全技术规程_第2页
锚索支护工安全技术规程_第3页
锚索支护工安全技术规程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锚索支护工安全技术规程一、一般规定 第1条 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在掘进工作面从事锚索支护作业的人员。 第2条 锚索支护工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3条 锚索支护工必须掌握作业规程中规定的巷道断面、支护形式、支护技术参数和质量标准等;熟练使用作业工具,并能进行检查和保养。 二、安全规定 第4条 锚索支护工要熟悉锚索支护原理,锚索结构及主要技术参数;熟悉作业地点环境,能够熟练使用支护工具,熟悉锚杆机性能、结构和工作原理,并能排除一般故障,并做好使用前后的检查和保养。 第5条 锚索支护材料要符合施工措

2、施的规定。 第6条 采用树脂锚固时,最小锚固长度要1.5m。 第7条 单根锚索设计锚固力应大于200kN。 第8条 检查施工地点支护状况,严防片帮、冒顶伤人。在有架空线巷道内作业时,要先停电,严格执行停送电票制度。 第9条 打锚索眼时,要注意观察钻进情况,有异常时,必须迅速闪开,防止断钎伤人,钻机附近5m范围内不得有闲杂人员。 第10条 锚索张拉预紧力应控制在80100kN,螺纹锚索预紧力力矩不得小于160kNm,锚索安装48h后,如发现预紧力下降,必须及时补拉。张拉时如发现锚固不合格,必须补打合格的锚索。 第11条 服务年限10年以上锚索需注浆防锈。采用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注纯水泥浆,水

3、灰比为0.450.5。注浆压力0.51MPa。如钻孑L漏浆,需反复注浆,每次注浆间隔约6h。也可隔天注浆。 第12条 巷道支护高度超过3m,或在倾角较大的上下山进行支护施工,必须有脚手架或搭设工作平台。 第13条 钢绞线旋向应与搅拌工具旋转方向相反。 三、操作准备 第14条 施工前,要备齐钢绞线、锚固剂、托盘、锚具等支护材料和锚杆打眼机、套钎、锚索专用驱动头、张拉油缸、高压油泵、液压剪、注浆泵等专用机具以及常用工具。 第15条 准备好施工所需风、水、电。 第16条 锚杆钻机打眼前进行以下检查: (1)检查所有操作控制开关,所有开关都应处在“关闭”位置。 (2)检查油雾器工作状态,确保油雾器充满

4、良好的润滑油。 (3)清洁风水软管,检查其长度及与锚杆机连接情况。 (4)检查锚杆机是否完好。 (5)检查是否漏水,及时更换水密封。 (6)安装钻杆前检查钻头是否锋利,检查钻杆中孔是否畅通,严禁使用弯曲的钻杆打眼。 第17条 张拉锚索前,检查张拉油缸、油泵各油路接头是否松动。 四、操作顺序 第18条 锚索支护工必须按以下顺序进行操作。 1备齐机具及有关材料。 2检查并处理工作地点的隐患。 3检查施工所需风、水、电。 4打锚索钻孔及注浆孔。 5组装锚索。 6安装、锚固锚索。 7张拉锚索。 8注水泥浆。 9清理现场。 五、正常操作 第19条 打锚索眼。 1敲帮问顶,检查施工地点围岩和支护情况。 2

5、根据锚孔设计位置要求,确定眼位,并做出标志。 3检查和准备好锚杆钻机、钻具、电缆及风水管路。 4必须采取湿式打眼。 5竖起钻机把初始钻杆插到钻杆接头内,观察围岩,定好眼位,使锚杆机和钻杆处于正确位置。钻机开眼时,要扶稳钻机,先升气腿,使钻头顶住岩面,确保开眼位置正确。 6开钻。操作者站立在操作臂长度以外,分腿站立保持平衡。先开水,后开风。开始钻眼时,用低转速,随着钻孔深度的增大,调整到合适转速,直到初始锚孔钻进到位。 (1)在软岩条件下,锚杆机用高转速钻进,要调整支腿推力,加大水量防止糊眼 (2)在硬岩条件下,锚杆机用低转速钻进,要缓慢增加支腿推力。 7退钻机,接钻杆,完成最终钻孔。 8锚索眼

6、必须与巷道面垂直,眼深和问排距偏差应符合作业规程的规定标准。 9锚索打眼完后,先关水,再停风。 10按要求打注浆孔。 第20条 组装锚索。用钢刷除去钢绞线表面浮锈,锚索不注浆时在自由段涂防锈油脂。 第21条 安装、锚固锚索。 1检查锚索眼及注浆孔质量,不合格的及时处理。 2把锚索末端套上专用驱动头、拧上导向管并卡牢。 3将树脂药卷用钢铰线送入锚索孔底,使用2块以上树脂药卷时,按超快、快、中速顺序自上而下排列。 4用锚杆打眼机进行搅拌,将专用驱动头尾部插入锚杆机上,一人扶住机头,一人操作锚杆机;边推进边搅拌,前半程用慢速后半程用快速,旋转约40s。 5停止搅拌,但继续保持锚杆机的推力约lmin后,缩下锚杆机。 第22条 树脂锚固剂凝固lh后进行张拉和顶紧上托盘工作。 1卸下专用驱动头和导向管,装上托盘、锚具,并将其托至紧贴顶板的位置,把张拉油缸套在锚索上,使张拉油缸和锚索同轴,挂好安全链,人员撤开,张拉油缸前不得有人。 2开泵进行张拉并注意观察压力表读数,分级张拉,分级方式为30kN、60k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