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外网数据交换接口规范_第1页
海关外网数据交换接口规范_第2页
海关外网数据交换接口规范_第3页
海关外网数据交换接口规范_第4页
海关外网数据交换接口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海关外网数据交换接口规范(正式发布稿)目录2016年4月发布2016年4月实施中国电子口岸数据中心发布中国电子口岸数据中心技术规范II前言III海关外网业务数据交换接口规范41范围42规范性引用文件43术语和定义44业务概述441功能描述442场景描述45数据传输接口定义551概述552传输协议553终端报文5531报文结构5532XML根元素属性6533报文描述7534报文头描述7535附加信息描述754响应报文8541报文结构8542XML根元素属性9543报文描述9544报文头描述10545回执内容描述1055签名1156响应代码及其信息126安全接口定义1261数据安全1262加签要求13A14附录A(规范性附录)数据传输报文接口XMLSCHEMA描述14附录B(规范性附录)终端报文的XMLSCHEMA描述22参考文献30III前言本标准由中国电子口岸数据中心提出并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电子口岸数据中心。4海关外网业务数据交换接口规范1范围本标准适用于进出口企业向中国电子口岸平台进行数据导入的应用场景。本标准规定进出口企业数据导入的接口技术要求,包括接入流程、传输接口定义、业务报文接口定义、安全接口定义等。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22392008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报文MESSAGE数据交换与传输的数据单元,即一次性要发送的数据块。32终端报文TERMINALMESSAGE终端报文是企业向中国电子口岸平台发送的传输报文。33响应报文RESPONSEMESSAGE响应报文是一次传输过程中,中国电子口岸平台接收到企业报文之后,向企业发送的响应信息。4业务概述41功能描述海关面向从事进出口业务的企业开放数据导入接口,帮助企业实现内部信息系统能够与中国电子口岸平台的对接,实现海关各类业务单据的数据导入,提高进出口企业的通关效率。海关业务单据开放的导入接口范围以海关总署业务管理部门对外提供的业务功能范围为准,如超出接口开放范围以外的数据接口,企业可以直接向当地海关进行申请。42场景描述5对于进出口企业内部信息化程度较高,且有需将企业自己的通关信息直接通过内部信息系统向海关申报的要求,即可参照本规范中开放企业数据导入接口进行内部信息系统改造实现数据导入,同时通过中国电子口岸平台将海关审核结果返回给企业。5数据传输接口定义51概述海关外网业务数据交换接口报文格式定义,包括终端报文和响应报文。报文的格式和内容应按照本标准的53、54和55的要求确定。52传输协议数据交换平台对外进行数据交换时,应采用以下传输方式的一种EDIAS2AS3;MQ。数据交换平台主要协议接入业务量规定53终端报文531报文结构终端报文的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XML根元素属性、终端信息、待传输数据、附加信息和签名。附录A规定了终端报文的XMLSCHEMA。接入协议日均报文量(票)峰值报文量(票/分钟)每票报文大小(KB)EDIAS2AS35000100客户端传输报文客户端节点15待传输数据交换平台响应报文发送给用户回执时,是否可以把其归属节点信息一并返回产生错误回执的节点ID16报文处理响应码报文响应信息每个接收者的处理回执内容1718回执产生时间,由服务器生成备注CLIENTNODE原始报文ID19发送方ID接收方,可支持多个接收方ID原始报文创建时间报文类型20原始报文名,可选IC卡号业务关键字,可选21文本标识节点,存在标识为文本,必须说明字符集字符集接收方报文转换ID22附录B(规范性附录)终端报文的XMLSCHEMA描述终端报文的XMLSCHEMA描述如下,其中包括了响应节点的报文描述。终端报文响应报文23发送给用户回执时,可把其归属节点信息一并返回产生错误回执的节点ID报文处理响应码24报文响应信息每个接收者的处理回执内容25回执产生时间,由服务器生成备注终端节点待传输数据26CLIENTNODE原始报文ID,可选发送方ID接收方,可支持多个27接收方ID原始报文创建时间报文类型原始报文名,可选28IC卡号业务关键字,可选文本标识节点,存在标识为文本,必须说明字符集29字符集接收方报文转换ID30参考文献1GBT2106212007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第1部分总体框架2GBT2106222007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第2部分技术要求3GBT210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