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田间工程及农技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2010年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田间工程及农技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2010年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田间工程及农技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2010年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田间工程及农技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2010年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田间工程及农技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市2010年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田间工程及农技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单位编制单位编制时间第一章项目建设概要11项目背景及依据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也是当前扩大内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基础,党中央、国务院对此一直高度重视。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取得巨大成就,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推进的同时,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粮食和食物安全仍然面临严峻挑战。一是受耕地、水资源、气候等因素变化影响,粮食继续增产的难度越来越大;二是粮食需求刚性增长,粮食供求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三是粮食品种结构和生产布局矛盾突出,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大幅波动,宏观调控难度加大;四是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下将长期存在,政策支持需要不断加强,建立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长效机制的任务艰巨。水利是农业生产的命脉,XX市农田水利排灌渠系在六十余年中为农业生产发挥了巨大作用。XX市地处长江、淮河下游,是淮河入江尾闾。属江淮冲积平原,土壤以壤土为主,土质肥沃。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高新农业,以及水情、工情、农业种植模式的不断变化,粗放的管理模式使农田水利工程效益不高,水资源浪费严重,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加大,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化水利的要求。如今,推进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建设和运行管理,提高工程效益,确保粮食高产稳产,建设健全的水利服务体系日益成为当前迫切需要。受XX市水务局委托,按照江苏省水利厅关于编报2010年土地治理项目计划的通知,依据国务院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结合XX市田间工程及农技服务体系建设现状,扬州大学编制XX市2010年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田间工程及农技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并进行可行性研究。12项目区基本情况XX市沿运灌区西沿淮江公路,东至三阳河,南临老通扬运河,北到盐邵河,包括真武镇、丁伙镇、邵伯镇、樊川镇、丁沟镇、仙女镇部分共6个乡镇,146个行政村,1599个村民小组,294万人口。灌区总面积4922万亩,现有耕地面积334万亩,其中灌溉面积3034万亩,经土壤条件、水热条件、耕作难易性、土壤侵蚀性状等综合评价,是一类水稻适宜种植地,也是我市农田水利科学研究站40多年来一直用于全市农田水利科研、实践并推广的重要基地与示范区。2008年底,XX市总人口1068432万,人口密度1245人/KM2。地区生产总值3361亿元,农业总产值5062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3376元,农民人均收入7937元。2005年,XX市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为1922亿立方米,其中当地水资源可利用量为695亿立方米,外来水可利用量为1227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为1804立方米,亩均占有量为1863立方米,田间水利用系数达055左右。其水资源来源分别是地表径流、过境水(长江与淮河)和地下水。自2000年以来,水资源总量最多的是2003年,达1196亿立方米,最少的是2004年,为314亿立方米。XX市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季风气候明显,四季分明,雨热同季,雨量充沛,降雨集中于夏季,多年平均降雨1000MM左右,但年际间变化较大,最大年雨量15706MM,最小年雨量3956MM;年内分配不匀,汛期(69月)约占年雨量的60。蒸发量大,多年平均年水面蒸发量9708MM,汛期蒸发量约占50以上。多年平均降雨量大于水面蒸发量,干旱指数097,但特殊干旱年份,由于年雨量小,干旱指数在20左右。2008年全年平均气温163,全年总降水量为8755MM,无霜期为242D。2008年XX市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合计12618万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6848万亩,三麦5094万亩,豆类5595万亩,玉米0615万亩,薯类051万亩,其他谷物0045万亩;全年棉花种植面积0615万亩,油料作物1296万亩,糖料作物003万亩,其他农作物1872万亩;全年淡水产品总量53万吨,其中鱼类31150吨,虾类12421吨,蟹类4012吨,贝类4222吨,其他淡水产品1142吨;年末实有桑园面积14409亩,实有果园面积2397亩。13项目单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设的必要性发展节水灌溉,主要的目标和任务是科学合理地配置水资源,实行科学的灌溉管理,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的生产潜力。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以详实可靠的数据为基础,以保证节水灌溉的发展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建立一个节水型的社会,对水权实行有效的管理是十分必要的。为了做好水权的管理工作,首先要明晰水权,为此需要建立两套指标体系。一套是水资源的宏观控制体系,用来明确各地区、各行业、各部门乃至各企业各灌区各自可以使用的水资源量。第二套体系用来规定社会的每一项产品或工作的具体用水量要求。有了这两套指标的约束,各个地区、各个行业、每一项工作都明确了自己的用水和节水指标,就可以层层落实节水责任。灌溉试验数据是灌溉工程规划设计、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农田用水管理、以及未来水权分配与管理的重要基础数据。没有准确可靠的灌溉试验数据做依托,是很难保证这些工作的科学性的。由于没有翔实可靠的最新灌溉试验数据可供使用,在许多工程的前期论证及区域水资源利用规划过程中,仍采用过去的灌溉试验资料,或是在需要考虑节水灌溉定额时,只是简单地在充分灌溉定额基础上乘以一个折算系数,这样处理的结果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论证及规划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从而影响到宏观决策的准确性。新的形势和任务使灌溉试验数据受到广泛的重视,同时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使得灌溉试验工作面临新的挑战与发展机遇。在这样的情势下,全面恢复我国的灌溉试验工作,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建立覆盖全国主要气候类型区、主要作物种类和生产力水平的灌溉试验站点网络,并组织开展全国性的协作研究,为全国节水灌溉的发展提供系统可靠的基础数据就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14主要建设内容及设施、设备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水份仪器与设备第二章项目建设内容及实施计划21实施内容XX市农田水利科学研究站起初为县水利科学实验站,于1955年11月成立,与县中心水文站合署办公;1964年4月,昭关灌区成立灌溉试验小组,1978年改建为农田水利科研站;1980年5月,省属宝应水利科研站迁至XX沿运灌区,次年12月建立XX县沿运灌区试验站;1989年2月试验站更名为县农田水利科学研究站,与昭关灌区管理处合署办公,至2009年,在职人员10人。历年来,XX市农田水利科学研究站一直致力于研究、推广和研究科学节水增广灌溉模式、节水技术,测量水文、气象等参数、积累资料为水利工程管理及规划建设提供基础数据;研究与推广干、支、斗渠用水计量设施;并根据江苏省水利厅下达的科研课题及灌区科研项目进行一系列的科研测试工作,取得较好的科研成果,并获得省市多项科研奖项。1978年,灌区试验站在崔桥科研基地为适应科研工作需要,建立测试化实验室,设置测坑1个,测桶36组,配备相应的试验仪器用品。1980年,对灌区5级渠道分别不同土质,进行渠系有效水利用系数测定,测试结果渠系有效水利用率为5791,为灌区计划配水提供理论依据和参数资料。1981年,在邵伯崔桥开展百亩麦田连片暗管排水试验研究,经过的12年的试验分析,证明田间暗排是一项投资省、效益好、使用期长的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可迅速降低地下水位,改善容根层土壤水环境,有利“三麦”生长,提高产量。该项科研成果获得1995年“江苏省水利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扬州市1995年科技进步三等奖”、“XX市1994、1995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同年在邵伯镇崔桥兴旺生产队60亩水稻田,用测桶结合大田对水稻需水量试验,至1987年历时7年实测资料证明,不同水稻品种与水文年度、灌水方式、气候条件等要素关系密切,为计划用水、节约灌溉提供了科学依据。该项科研成果于1989年被列入江苏省水稻需水量等值线图研究汇编,并获“江苏省水利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982年,研制40型同步自记水位计,由人工量水改为自记水位计量水,同年4月,第一台试制成功,经适用运行正常,记录数据准确,为按方收费提供有利条件,该项科研成果获得1983年“江苏省水利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985年7月在全国水利量水技术会议上向全国推广。1983年,研究改制TGT500型台秤,改革试验获得成功。改制后的台秤投资少、精度高,最小分度值能达到预计精度,为农水科研及有关科研部门提供较好的称量工具。该项科研成果获得“江苏省水利科学技术进步四等奖”。90年代初期,沿运灌区管理处通过对灌区调度办法进行研究,编制用水计划,优化调度方案,采用彭曼法推求作物需水量的计算,在电子计算机上实现通用程序,并根据实时响应的调度思想,以优化技术和计算机为手段,建立灌区用水动态管理和优化管理,以提高灌区计划用水、科学用水的水平,促进节水节能、增产增收。该成果获1991年度江苏省水利厅水利科技进步一等奖。1996年进行的水稻浅湿型灌溉模式研究得到专家的肯定。2000年以来先后进行了苦瓜和苗木需水量的试验研究,积累了大量的计算数据。是否要加近两年量水设施这一块为了保证XX市农田水利试验工作的长期稳定更加高效的开展,满足新形势下XX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的需要,预备在全市范围内选择若干基础数据采集点,用于弥补市农田水利科研站无法覆盖各类水资源利用状况和作物生产水平所造成的资料空缺现象。基础数据采集点的运行管理模式可以根据需要灵活掌握,可以派出自己的科研人员具体执行,也可以与市农田水利科研站以外的其它水文站或乡镇水利站相结合,还可以与生产经营户直接合作。基础数据采集点的主要任务是采集当地灌溉农业有关的基础数据,如灌溉定额,灌水次数,渠系水利用系数,田间水利用系数,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灌溉投入产出状况,产量水平等方面的数据,为区域水资源利用规划及节水灌溉发展有关的政策法规制定和管理决策服务。预备培养一支能够长期从事灌溉试验工作的科技人才队伍,并通过系统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试验技能,确保灌溉试验研究工作能够取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还要建立科学的灌溉试验数据收集、汇总、处理、发布体系,稳定的投入机制和科学的管理体系,便于及时、快速地发布有关的研究成果,为各级政府部门进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在实现上述基本目标的基础上,我市科研站还要与河海大学、扬州大学等有关的高等院校或科研单位开展密切的合作,更多地参与有关的科学研究工作。同时,农田水利科研站的工作还要与各地的生产实践相结合,为当地节水灌溉的发展服务。通过不断的努力,逐步将农田水利科研站建成节水灌溉研究基地、节水灌溉基础数据中心、节水灌溉新技术推广中心和节水灌溉新技术培训中心。22建设内容与20年前相比,XX市农业生产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此对农田水利试验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面对新的形势所提出的新要求,当前的农田水利试验工作尚存在十分巨大的差距。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上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积累的农田水利试验资料,主要是通过以充分满足作物需求为目标而设计的农田水利试验取得的,因此无法满足未来以节水灌溉为主导的灌溉管理的需求。此外,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农业生产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变,投入迅速增加,品种不断更新,产量水平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使得过去在较低产量水平下取得的灌溉试验资料很难适应当前农业生产新形势的需要。(2)过去进行的灌溉试验协作研究,主要的研究对象是在当时种植结构中占有主导地位的一些作物种类。因此,许多地区当时种植比例尚小的经济作物和饲草料作物根本没有灌溉试验资料积累,或是积累的十分有限,无法满足当前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及生态环境建设的需求。此外,过去的灌溉试验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作物需水量及灌溉制度的研究上,对区域灌溉水利用系数、田间水利用系数、水分利用效率、灌溉的投入产出等方面的基础数据缺乏系统的研究与收集,因此无法满足当前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管理的需求。(3)试验站点的灌溉试验工作存在时间序列短、连续性不够的问题,这样就难于形成较系统的数据积累,一方面影响数据本身的可靠性,另一方面影响数据的使用价值。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灌溉试验工作基本处于停顿状态,造成灌溉试验资料空缺,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前的节水灌溉发展。(4)在上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建设的农田水利科研站中,目前有相当大的一部分站点设备损坏,人员流失,已无法开展工作。即使是那些目前尚在运行的农田水利科研站点,也普遍存在设备简陋,科研人员短缺的现象。这不仅影响到灌溉试验工作的正常开展,而且直接影响到灌溉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这种现象的形成,与农田水利试验工作缺乏系统的规划管理及稳定可靠的投入机制有很大的关系。为此,要科学确定粮食增产技术路线,重点从改造中低产田、选育推广优良品种、提高复种指数、推广重大技术措施、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加大病虫害防控等6个方面挖掘粮食增产潜力。要发挥比较优势,完善粮食生产区域布局,增强粮食主产区产粮大县商品粮调出能力,提升非主产区产粮大县的区域自给能力,适度开发粮食生产后备资源,提高其他地区粮食生产水平,重视节水灌溉和生态保护。要完善政策,增加政府投资,调动金融机构、农业企业和农民增加粮食生产投入的积极性。要加强指导协调,认真抓好规划的组织实施,强化监督检查,确保实现新增粮食生产能力目标。我市农田水利科学研究站将根据所承担研究任务的需求,建设必要的基础设施并配置必要的仪器设备,为获得的准确、可靠的农田水利试验数据提供设备上的保证。需至少配备如下的农田水利试验设施和仪器设备(1)气象设备与仪器百叶箱、气压表、干湿球、最高温度表、最低温度表、地温表、温度表、水温表、湿度表、雨量计、日照仪、水面蒸发皿、土壤蒸发皿、量水杯。(2)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水份仪器与设备分析天平、烘箱、温度计、土样盒、土壤容重环、取土钻、磅秤、干燥器、比重计、渗透筒、量筒、土壤养分及盐分速测箱、电子查墒仪。(3)量水仪器明渠流量计、光电流速仪、流速仪、梯形量水堰、三角量水堰。(4)测量仪器全站仪、皮尺、水准仪、水准尺。(5)辅助设备笔记本电脑、水泵、小型发电机、打印机、相机。23工程设备明细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工程作用设备作用灌溉试验类型一气象设备与仪器1百叶箱2气压表3干湿球温度表4最高温度表5最低温度表6地温表7温度表8水温表9湿度表10雨量计11日照仪12水面蒸发皿13土壤蒸发皿14量水杯二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水份仪器与设备1分析天平2烘箱3温度计4土样盒5土壤容重环6取土钻7磅秤8干燥器9比重计10渗透筒11量筒12土壤养分及盐分速测箱13电子查墒仪三量水仪器8声路UF911主机4声路UF912主机长喉槽简易量水槛文丘里流量计三角剖面堰流量计柱形直读式流量计1明渠流量计农用分流计2光电流速仪3流速仪4梯形量水堰5三角量水堰四测量仪器1全站仪2皮尺3水准仪4水准尺五辅助设备1笔记本电脑2水泵3小型发电机4打印机5相机合计第三章灌溉试验研究内容、方法、技术路线、试验范围等(1)灌溉水利用系数的测量。随着农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